肇庆古城墙始建于宋皇佑年中(1053年)。城门之上各有城门楼1座,四门之外有瓮城,城墙四角各有角楼1座,城外还有护城河,城墙内为夯土。明清两代历经近20次修筑。那是因为在宋政和三年,有个知州叫郑郭义,他经过了设计后,改土城为砖城,整座城有四个门,分别是宋崇,镇南,端溪,和朝天,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北门朝天门了,这块匾就是明朝的李遂所写。在正门两侧,各有一个像下图一样的简介碑,为游客们诉说着它的沧桑历史。古城墙在历史上防水患多于御敌,所以从明代开始,便将河堤与城墙相连,这样对保护城里百姓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筑墙后的777年间,记载西江洪水为患的有104次,联围缺口13次。特别是在民国四年(1915年),西江河水暴涨,城外是汪洋泽国,城内却安然无恙,可见古城墙的建造不但起到了御敌作用,更显抗击洪水的功能。因它历经数个朝代多次修葺,城墙上可找到宋代以来历朝历代的砖,被专家称为是“广东第一、全国罕见”的砖的博物馆。像肇庆古城墙这样主体和城周基本完整的宋代砖城墙,是全国少有的。宋城墙经过953年的风风雨雨,但古城墙位置与周长始终未变,城墙和城门的位置仍未改。1987年以后,肇庆市政府为保护名城的标志性建筑,曾多次拨专款抢修北段城墙,本着“整旧如旧”、“恢复原貌”的修缮原则,恢复了“朝天门”、墩台和雉堞,并重建了披云楼,使肇庆古城墙得以重现,看了那么多宋城墙的资料,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注意它上面的披云楼呢?披云楼始建于北宋政和三年(公元1118年),楼高三层,当时是作为瞭望台而建造的,它由披云楼和炮台两部分组成,因楼矗立在城墙西段最高处常有云雾缭绕,因此得名。而现在的披云楼是1989年重建的,楼高19.3米,其外形是仿照江西的滕王阁、湖北黄鹤楼和山西飞云楼而设计的。宋城墙是肇庆历史文化的重要部分,我们要好好爱护它,不要让这传承了近千年的文化毁于我们这些所谓拥有高科技的子孙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