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八章_人际关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第二节人际关系的理论第三节人际吸引第四节爱情第四节人际关系的改善•人际关系的特点•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三维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公平理论•人际关系的改善途径•爱情的类型•爱情的三角理论•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人际关系一个人究竟能单独呆多久?心理学家沙赫特在195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他设计了一个封闭的房间,里面有一桌,一椅,一床,一马桶,一灯,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物品.三餐有人送,但不和里面的人接触.报酬非常丰厚,而且呆的时间越长报酬越多.有5名大学生参加此实验,其中最短的一个人呆了2个小时就受不了,要求放弃实验;最长的呆了8天.在衣食无忧而且还有可观报酬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放弃实验呢?一个人单独呆在封闭空间里如此令人难受吗?人生的美好在于与人相处!1995年7月29日,40岁的意大利探险家蒙塔尔只身下到一个200米深的洞穴,独自生活一年。洞穴里设施完备,有足够的食物,有卧室,卫生间甚至一个小小的植物园,但没有人事纠葛。一年后,当他出来,体重减轻了21公斤,脸色苍白,反应迟钝,弱不禁风,大脑混沌,情绪低落,说话结巴,很多词汇都忘了,与原先的他判若两人。后来他说:“我一个人在洞中生活,孤独得快要发疯甚至好几次都想到自杀。我现在明白了,人生的美好在于与人相处。”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家、营销大师卡耐基先生,曾经提出这样一个公式:成功=15%的专业技术知识+85%的为人处事。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成功,15%依靠专业技术知识,85%依靠为人处事的技巧。比尔盖茨的故事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他20岁时签到了第一份合约,这份合约是跟当时全世界第一电脑公司——IBM签的。当时,他还是位在大学读书的学生,没有太多的人脉资源。他怎能钓到这么大的“鲸鱼”?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原来,比尔·盖茨之所以可以签到这份合约,中间有一个中介人——比尔·盖茨的母亲。比尔·盖茨的母亲是IBM的董事会董事,妈妈介绍儿子认识董事长,这不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情吗?比尔·盖茨签到IBM这个大单,奠定了他事业成功的第一块基石。刘邦是怎样一个人?刘邦性格豪爽,不太喜欢读书,但对人很宽容。他也不喜欢下地劳动,所以常被父亲训斥为“无赖”、“小混混”、“浪荡子”。项羽其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代起义军领袖,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著名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中国史上最强武将。是力能举鼎气压万夫的盖世豪杰。项羽看到汉军中有他过去的部下吕马童,就对他说:“你不是我的故人么?”项羽说:“我听说汉王悬赏千金,封邑万户要我的头,我就为你做件好事吧!”于是项羽自刎而死,时年30岁。项羽的下场----乌江自刎汉高祖刘邦在庆功会上,当着众大臣总结成功的原因时说:“要知道成功失败,全靠用人。坐在帐帷里定计划,算得准千里以外的胜利,这一点,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运送军粮,这一点我比不上萧何;统帅百万大军,能攻下城,打胜仗,这一点我赶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当代的豪杰,我能重用他们,是我得天下的原因。项羽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所以被我灭了。”刘邦为什么会胜利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一、人际关系的含义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三、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一、人际关系的定义与特点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社会心理学上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重点人际关系---一生的需要心理学家Weiss(1968)指出,人有6种人际关系的需要:通过隶属于同伴或朋友而获得安全感;通过参加社团或集体活动而获得社会完整性;通过参加志愿者服务或帮助他人而获得改善人际关系的机会;通过自己的能力在班级或团体中得到承认而获得自我价值感;来自家人和朋友的可靠支持;从教师或咨询员处获得指导以帮助自己处理好各种问题。一、人际关系的定义与特点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的特点:1.个体性角色因素退居到次位,对方是否是自己喜欢的对象成了主要问题。2.直接可感性是在人们直接的交往中形成的,并且是人们可以切实地感受到的.3.情感性感情色彩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人际间的情感倾向有两大类:连属情感分离情感①人际关系受深刻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阶级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道德关系、伦理关系等)的制约。②人际关系是最普遍、最活跃、最基本的层次,生产关系正是透过人们之间直接的心理关系才能对每个人发挥作用。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一)亲和需要阿特金森,影响社会交往的动机,一种是亲和需要,一种是亲密需要。1.恐惧与亲和需要恐惧指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境而又无能为力时所产生的情绪。现实的危险高恐惧状态下,亲和需要强;低恐惧状态下,亲和需要弱。且恐惧越大,合群倾向愈强。2.焦虑与亲和需要焦虑指没有现实的危险而主观产生的不安情绪。成功焦虑主观高焦虑状态下,亲和需要弱;低焦虑状态下,亲和需要强。高焦虑组被试比低焦虑组更倾向于不合群。解释:人们认为在焦虑状态下,人们没有实际危险,只是觉得很窘,与他人在一起还可能增加焦虑。(二)人际关系的报酬社会交换理论,指出人们通过社会交换获得心理与物质酬赏,因此人们会尽量寻求并维持酬赏大于付出的人际关系。人们从关系中获得的好处是人际关系形成与维持的重要原因。人际关系能提供给个体6种重要报酬:依恋、社会融合、价值确定、可靠的同盟感、得到指导、照顾他人的机会。(三)摆脱孤独孤独(loneliness)是指当人们的社会关系欠缺某种重要特征时,所体验到的主观不适。这种缺陷可能是数量上的,没有朋友或朋友比期望的少;也可能是质量上的,感到关系肤浅或达不到期望的程度。特点:1.它是社会关系缺陷造成的;2.它是不愉快的、苦恼的;3.它是主观感觉而不是客观状态。例如,一个人在群体中也会感到孤独;一个守林人也许感到不孤单。特质、境界与风俗习惯、观念观念有关习惯于孤独的人在谈话中很少注意谈话对方,在谈话中只注意自己,很少提问,很少考虑对方所说的话,常改变话题,难以及时填补谈话间歇,经训练好转。人际关系种类(一)按人际关系交往基础工作关系:上下级,同事间关系。感情关系:朋友、同乡、同学、亲戚(二)按人际关系性质:良好--协调、友好、亲密不良好--紧张、对立、敌对(三)按人际关系测度:横向:同学、同事、兄弟纵向:上下级、父母子女、领导被领导三、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一)人际关系的状态(三个状态)(二)人际关系的发展与自我暴露1.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四个阶段)2.自我暴露与自我分层(一)人际关系的状态(三个状态)莱文格和斯诺克,1972,相互依赖模型(modelofinterdependence)人际关系的状态有三个:单向注意阶段:双方没有互动;表面接触阶段:双方有初步的、浅层的互动,但是还没有相互卷入;相互卷入阶段:双方向对方开放自我,分享信息和感情,这是友谊发展的阶段。按照情感融合的程度,分为轻度卷入、中度卷入、重度卷入。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互不认识开始注意表面接触建立友谊亲密关系(二)人际关系的发展与自我暴露1.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奥尔特曼(I.Altman),人际关系的发展,四个阶段:定向阶段:对交往对象的选择性;情感探索阶段:基于双方的好感而进一步的交往;情感交流阶段:建立在基本信任基础之上的彼此较深的情感卷入;稳定交往阶段:双方成为密切的朋友,分享各自的生活空间、情感、财物等,自我暴露更深。重点1.定向阶段定向阶段包括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大千世界里,人与人之间发生关联的可能是无限的,米尔格拉姆曾提出“六度间隔理论”,即在这个社会中,任何两个人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最多需要通过6个人。无论这两个人是否认识,生活在地球上任何偏僻的地方,他们之间都只有六度间隔。因此,我们几乎可以和任何一个没有联系的人只通过简单的中介就发生关联。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相遇的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交往对象及交往深度有高度的选择性。通常情况下,只有当对方的某些特征能引起我们情感上的共鸣时,才会引起我们特别的注意。(2)情感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彼此共同的情感领域,进行了角色性接触,而不是仅仅停留于一般的正式交往模式。随着双方共同情感领域的发现,双方的沟通会越来越广泛,自我暴露的深度与广度也逐渐增加。但在这一阶段,人们的话题仍未进入对方的私密性领域或隐私敏感区,自我暴露也不涉及自己深层的方面。尽管在这一阶段人们在双方关系上已开始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但交往模式仍与定向阶段相类似,彼此还都注意遵守交往规范,彼此没有强烈的吸引力,即使关系破裂也无所谓。(3)情感交流阶段人际关系发展到这一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彼此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已经确立,沟通和交往的内容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中度的情感卷入。如果关系在这一阶段破裂,将会给人带来相当大的心理压力。在这一阶段,正式交往模式的压力已经趋于消失,双方交往的行为表现已经超出正式交往的范围,显示出融合的自发交往关系。此时,人们会相互提供真实的评价性反馈信息、提供建议,彼此进行真诚的赞赏和批评。(4)稳定交往阶段随着交往双方接触次数的增加,人们在心理上的共同领域会进一步增加,并伴有深度的情感卷入,自我暴露也更深刻广泛。此时,人们已经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达到这一情感层次的友谊关系。许多人仅仅是停留在第三阶段的同一水平上。(二)人际关系的发展与自我暴露2.自我暴露与自我分层自我暴露(self-disclosure):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适当的自我暴露可以增加他人对你的喜欢。自我暴露也必须注意分寸,过分的表露会让人不舒服。自我层次理论:自我分为四个层次自我的最表层水平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自我的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状况自我的最深层次第二节人际关系的理论一、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1.包容需要2.控制需要3.情感需要二、社会交换理论三、公平理论一、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每个人对他人的基本反应倾向不同,这种基本的人际反应倾向被称为人际反应特质。心理学家舒兹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因此都具有人际关系的需要,但每个人对他人的需求内容和方式却不相同。舒兹把人际关系的需求分为三类:1.包容的需求2.控制的需求3.情感的需求舒兹把它们分为主动的表现者和被动的表现者舒茨,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个人在人际关系中有三种需要寻求满足:1.包容需要:愿意与别人建立与维持和谐的关系沟通、融合、参与、随同VS排斥、对立、疏远、退缩2.控制需要:在权力与权威上建立与维持良好关系.影响、支配、控制、领导他人VS追随、模仿、受人支配3.情感需要:在感情上愿意与他人建立维持良好的关系.同情、热情、喜爱、亲密VS冷淡、疏远、厌恶、憎恨基本人际关系倾向表现类型主动型被动型包容主动与他人交往期待他人接纳自己控制支配他人期待他人支配自己感情对他人表示亲热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热二、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socialexchangetheory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之间的所有活动都是交换,是一种准经济交易。交换关系中的每个个体都会评估自己和他人在付出和收益两方面的相对大小。三、公平理论(equitytheory)人们并非简单地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还要考虑关系中的公平性,即关系双方贡献的成本和得到的回报基本是相同的。公平的关系才是稳定、最快乐的关系。过度受益和过度受损时,都会感到不安,都会产生重建公平的动机。第三节人际吸引人际吸引(interpersonalattraction):是个体之间在情感方面的相互接纳和喜欢,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强度由低到高

1 / 9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