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功能对等论的起源•功能对等论在翻译史上是同等效果论的变体。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同等效果论的是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1790年,他在《翻译原理简论》一文中为好的翻译下了一个定义:好的翻译是把原作的优点完全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使得译文语言国家的人们能够清晰的领悟,强烈的感受,正像使用原作语言的人们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这就是说,好的译文应该能够在不同语言社会里和原作产生同等效果,德国翻译理论家考尔在1896年的《翻译艺》一书中称之为comparableeffect(效果相等)。•当代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说道:Dynamicequivalenceisthereforetobedefinedintermsofthedegreetowhichthereceptorsofthemessageinthereceptorlanguagerespondtoitsubstantiallythesamemannerasthereceptorsinthesourcelanguage。这正是功能对等论的起源。表层结构&深层结构→对等理论从社会、文化角度出发,把译文的“读者反应”放在首位,认为“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的信息最贴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就其意义而言,其次是就其风格而言。”奈达的功能对等:•奈达翻译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并于80年代介绍到中国,“功能对等”是他的中心翻译思想之一•1964年,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中首次提出了“动态对等”的概念,提出将翻译研究的重点从对静态的文本信息的关注转移到读者对文本动态信息的关注。•在1969年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奈达再次定义说:“动态对等就是译文读者对译文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这里的动态对等就是指功能对等功能对等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建立在现代语言学基础上的功能对等理论→奈达从语言的本质入手,运用语义学理论对词汇的所指意义和联想意义进行了客观、准确的分析。在奈达看来,各种语言结构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且深层结构远比表层结构有共性。描写语言学翻译中通过语际间深层结构的转换,能最大程度上保证译文的忠实,同时由于译文的表层结构是通过深层结构转换而来的自由表达,能尽可能地保证译文的通顺。既忠实又通顺的译文为读者反应的对等创造了条件,这就使得功能对等有了实现的可能第二阶段建立在信息论基础上的功能对等理论他认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转变为另一种语言的信息的活动,翻译的目的就是通过传递信息,起到交际的作用。→只有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信息量,才能使“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与原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为了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信息量,奈达强调可以适当改变原文的形式,以增强译文的理解第三阶段建立在社会符号学基础上的功能对等理论→奈达认为翻译即翻译意义,而符号学是分析意义的最全面的系统,逐步采用社会语言学和社会符号学的方法来处理翻译问题。→他认为,必须把语言看作一种符号现象,对他进行解释时不可脱离它的社会环境。并把意义重新区分为修辞意义、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各类意义又分为所指意义和联想意义两个层次。→以“功能对等”取代“动态对等”,从而使其含义更清楚翻译的两种基本导向:•形式对等:(formalequivalence)关注形式和内容,是诗与诗、句与句、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对应。接受语的信息应该尽可能和源语中的各种因素分别对应。•动态对等:(dynamicequivalence)以表达方式的完全自然为目标,而且尝试将接受者与他自己文化语境中的行为方式联系起来,它并不坚持读者只有理解了源语语境中的文化模式才能理解信息形式对等动态对等动态对等•1964年,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中首次提出了“动态对等”的概念•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或者说“接受者语言中的信息接受者应能产生与源语接受者基本相同的反应”Inhistheories,Ninagivespriorityto“dynamicequivalence”over“formalcorrespondence”intranslation.主要是功能和内容上的对等,而不必刻意拘泥于形式动态对等功能对等•在1969年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动态对等就是译文读者对译文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由动态对等到功能对等。•该理论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功能对等原则把翻译的重点从以往的信息形式转移到重视信息内容与读者反应上来,强调译文与原文在交际功能上的对等,而非形式上的对应。功能对等功能对等的基本点就是将原语文本的读者的理解和欣赏方式与译语文本的接受者的理解和欣赏的方式加以比较•最低层次(mininalequivalence)“译文能达到充分的对等,使目的语的听众或读者能理解和欣赏原文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最高层次(maximumequivalence)“译文达到高度的对等,使目的语听众或读者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上一致”。对等程度取决于源语和译语在文化上的差异性,差异越大,对等程度越低功能对等的核心内容•“读者反应”论评价译文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译文读者通过阅读译文后对原文作者所示信息的反应。奈达认为,翻译的服务对象是译文读者或译文语言接受者,评判译文质量的优劣,必须看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同时必须把这种反应和原文读者对原文可能产生的反应进行对比,看两者的反应是否一致。“译文接受者与信息的关系应该是在实质上相同于原文接受者与信息的关系。”•“内容优于形式”论为了语义的表达,可以不拘泥于形式。功能对等理论如何看待翻译:•首先,功能对等的翻译策略,即归化翻译策略。在功能等值的原则下,语码的语义意义能产生等值的语境效果时,应“直说还它直说,比喻还它比喻,在消除语言上的差异的同时,保留了言语上的差异”(冯世刚,《翻译通讯》)。保存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特色,“不妄解原文的字句”。即用符合译语规范和习惯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全部意义。有时,归宿语言中没有的,而表达功能所必需的,即使生搬硬套出发语的词语和句型也视为正法。eg:西湖(theWestLake),五指山(theFiveFingerHill);珠江(thePearlRiver),白天鹅宾馆(theWhiteSwanHotel),南天门(theSouthHeavenlyGate)功能对等理论如何看待翻译:•其次,功能对等的异化翻译策略。不保存原文的的修辞形式和民族特色,词有增减。重复。词性和句型有转换、语序有颠倒、句子邮差、有合、正说和反说互变等译法,应该视为功能对等的异化法。eg:长城———TheGreatWall(伟大的墙);颐和园———theSummerPalace(夏日的宫殿);故宫———thePalaceMuseum(whichhasbeenusedaftertheliberationin1949);卢沟桥———Marco-Polo-Bridge(马可波罗桥)(MarcoPoloistheforeignerwhoisthefirstonetointroduceChinatothewesterners)功能对等的缺陷•翻译是个综合的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各种各样的因素,如:语言差异、语境、译者、读者、原材料及翻译本身等。在翻译实践中,这当中的每一个因素都可能成为翻译的关键。因此,要建立一个普遍的翻译理论来指导所有翻译行为是极其困难的。“功能对等”理论主要关注读者对译文的反应,所以其在翻译实践中便存在一定的限制。•奈达的“功能对等”原则主要强调的关注“读者反应”这一个方面,而“读者反应”恰恰是不能被客观的接受和考量的。•eg:•文化归化作用→《红楼梦》OdetotheWestWind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文化负载词的空缺→精神文明spiritualcivilization/socialethnic读者反应的标准文学翻译中功能对等是很难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