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训诂学的内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二章训诂学的内容训诂学的内容,主要的有如下两点:一、释词和解句。二、辨析古书异例。2第一节释词和解句所谓释词,就是解释古书中字和词的含意这可以说是训诂学的核心内容。前代学者对於释词的重要性,曾有精到的论述,如清代著名学者戴震在《与是仲明论学书》中有过精辟的论述。3戴震(1724—1777),一字东原,二字慎修,号杲溪,休宁隆阜(今安徽黄山屯溪区)人,清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戴震治学广博,音韵、文字、历算、地理无不精通,又进而阐明义理,对理学家“去人欲,存天理”之说有所抨击,对晚清以来的学术思潮产生过深远影响。梁启超称之为“前清学者第一人”。4《与是仲明论学书》: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戴震集》卷九)5戴氏在《古经解钩沈(亦作“钩沉”。谓搜集与发掘资料、义理等。一些辑佚书常以“钩沉”为书名。)序》中又说:“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未有能外小学文字者也。由文字以通乎语言,由语言以通乎古圣贤之心志,譬之适堂坛之必循其阶而不躐等。”6戴氏最反对那种离开字、词、句的具体分析而空谈圣贤之道的浮誇的学风。在《尔雅注疏笺补序》中,他说:其究也,文字之鲜能通,妄谓通其语言,语言之鲜能通,妄谓通其心志,而曰傅合不谬,吾不敢知也。7在《沈学子文集序》中,戴氏以极其精粹的语言,总结出“离词”、“辨言”、“闻道”这样一个治学的公式,他说:凡学始乎离词,中乎辨言,终乎闻道。8钱大昕(1728年—1804年),字晓徵,号辛楣,又号竹汀,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清代史学家、汉学家。钱大昕是中国18世纪最为渊博和专精的学术大师,他在生前就已是饮誉海内的著名学者,被公推钱氏为“一代儒宗”。9钱大昕在《經籍籑詁序》说:有文字而後有诂训,有诂训而後有义理。诂训者,义理之所由出,非别有义理出乎诂训之外者也。10戴震和钱大昕的话,可以看出训诂学的基本内容就是释词和解句,而在这二者之中,释词又是首要的,第一位的,正如黄侃所说:“训诂之事,在解明字义和词义。”(《文字声韻训诂笔记》页195)11黄侃(1886-1935)字季刚,湖北省蕲春人。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曾在北京大学任教授。人称他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12《诗经》开卷第一篇《关雎》第一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窈窕,幽闲也;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13《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传:“思,辞也。”《诗经·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郑笺:“式,发声也。”14《诗·大序》:“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孔疏:“然者,然上语;则者,则下事,因前起后之势也。”15《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传:“氓,民也。”《孟子·公孙丑上》:“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氓矣。”赵歧章句:“氓者,谓其民也。”16《齐风·敝笱》:“齐子归止,其从如云。”传:“如云,言盛也。”《鄘风·君子偕老》:“鬒(又黑又密)zhěn发如云,不屑髢(假发)dí也。”传:“如云,言美长也。”《说文》:“云,山川气也。”17又如:《小雅·常棣》:“外御其务。”笺:“务,侮也。”《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笺云:“泮,读为畔。”《说文》:“泮,诸侯乡射之宫,西南为水,东北为墙,从水从半,半亦声。”18《左传·襄公十一年》:“围郑,观兵于南门。”杜预:“观,示也。”《国语·周语》:“先王耀德不观兵。”韦昭:“观,示也。”19《庄子·列御寇》:“为外刑者金与木也。”郭象注:“金谓刀锯斧钺,木谓棰楚桎梏。”《吕氏春秋·求人》:“功绩铭于金石,著于盘盂。”高诱注:“金,钟鼎也;石,丰碑也。”20《淮南子》:“襄子击金而退之。”高诱注:“军法,鼓以进众,钲以退之。”《后汉书·冯衍传》:“怀金垂紫。”李贤注:“金谓印也。”21训诂学的内容除了释词而外,还要进一步去解句,即解释整个句子的含意。《邶风·匏有苦叶》:“人涉卬否,卬须我友。”传:“卬,我也。人皆涉,我友未至,我独待之。以言室家之道,非得所适,贞女不行;非得礼义,婚姻不成。”22《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传:“妇人,夫不在,无容饰。”《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毛传:“矢,誓;靡,无;之,至也。至已死,信无它心。”23训诂学的内容除了释词而外,还要进一步去解句,即解释整个句子的含意。《邶风·匏有苦叶》:“人涉否卬,卬须我友。”传:“卬,我也。人皆涉,我友未至,我独待之。以言室家之道,非得所适,贞女不行;非得礼义,婚姻不成。”24《楚辞·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王逸章句:“淹,久也。代,更也。序,次也。言日月昼夜常行,忽然不久,春往秋来,以次相代,言天时易过,人年易老也。”25而为要弄通句意,还必须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对於某些特殊的修辞现象,也不能忽略,所以语法和修辞,也是训诂学所不能不过问的。26例如:《郑伯克段于鄢》(《左传·隐公元年》):“姜氏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僖公三十年》):“且君尝为晋君赐矣。”27古汉语中有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是训诂学所不能不留意的,比如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在古汉语中就出现得比较多,而又直接关系到对句意的理解。28如《後汉书·李膺传》: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又如《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又有幸姬常从昼寝,枕之卧,告之曰:‘须臾觉我。’姬见太祖卧安,未即寤。及自觉,棒杀之。29又《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注引《云别传》:“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又如《中山狼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30又如《太平广记》卷七一“葛玄”条:“玄谓诸少年曰:‘吾为卿等走此女,何如?’客曰:‘善。’乃投一符於水中,女便惊走。”31此外,古汉语中还常见到词类活用的现象。例如:汉·仲长统《昌言·理乱》:“汉兴以来,相与同为编户齐民,而以财力相君长者,世无数焉。”32明·张岱《陶庵梦忆·日月湖》:宁波府城内,近南门有日月湖。日湖圆,故日之;月湖长,方广,故月之。”33除了词汇和语法外,还有修辞方面的问题,也是训诂学所应留意的。特别是古典诗词,它的修辞手法千变万化,为一定的修辞手法所制约,其词汇意义业已被修辞意义所替代。34李贺《上云乐》:“飞香走红满天春”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35以下试举四例:例一,《庄辛谓楚襄王》:“(黄雀)俯噣白粒,仰栖茂樹,鼓翅奮翼,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不知夫公子王孫,左挾彈,右攝丸,將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類為招,晝游乎茂樹,夕調乎酸醎,倏忽之間,墜于公子之手。”(按:这段话有错简。据金正炜《战国策补释》卷三,末句应移在“昼游乎茂树”之前)。36其中“以其類为招”一句颇费解,清人王念孙指出:“類当为頸,字之误也。招,的也,言以其颈为准的也。37《文选》阮籍《咏怀诗》注,引此作‘以其頸为的’,《艺文类聚》鸟部、《太平御览》羽族部并引此云:‘左挟弹,右摄丸,以加其頸。’姚曰:‘《春秋後语》云:以其頸为的。’的或为招,招、的古声相近,故字亦相通也。”按王氏在这里指出了類是頸之讹字,招是的之通借字,於是豁然贯通。38例二,《荀子·天论》: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唐·杨倞注云:“党见,频见也,言如朋党之多。”39王念孙曰:“杨说甚迂,且训党为频,於古无据。惠氏定宇《九经古义》曰:‘党见,犹所见也。’训党为所,虽据《公羊》注,然怪星之所见,殊为不词。40余谓党古傥字,傥者,或然之词。怪星之党见,与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对文,谓怪星之或见也。《庄子·缮性》:‘物之傥来,寄也。’《释文》:‘傥,崔本作党。’《史记·淮阴侯传》‘恐其党不就’,《汉书·伍被传》‘党可以侥幸’,并与傥同。”41按:杨训党为频,於古无据,又谓“言如朋党之多”,显属望文生训;惠定宇训党为所,虽据古训,而於句意殊为扞格,唯王氏训党为或,算解决了此难题。42例三,《过秦论》:“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43考《说文》三下攴部“敦”字下云:“怒也,诋也,一曰谁何也。”段注云:“皆责问之意。”(《说文解字注》)又《说文》三上言部:“谁,谁何也。”段氏指出:“谁何有单言谁者,有单言何者,皆责问之意。”(同上书)按谁字属禅母三等,按照古音章系归端之例,可以读为敦(敦是端母),敦有责问之意,故谁字亦有责问之意。何则读为呵,呵亦责问也。44由此可证:谁何即是责问,引申之可训为诘问督察,“陈利兵而谁何”,是说在关塞上布置了哨兵,以盘诘督察过往行人。这是凭借古代字书以解释疑难词语的一个例子。45例四,《史记·淮阴侯列传》:“虽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瘖聋之指麾也。”有的选本注释这句话道:“虽有舜、禹那样智慧的人,若光是呻吟而不发言,竟不如哑吧、聋子能指挥调度了。”(王伯祥《史记选》,人民文学出版社)46这是以呻吟解释文字中的吟字,殊觉别扭。段玉裁指出,这个吟字乃是噤字的假借,《说文》口部:“噤,口闭也。”吟而不言,即闭着嘴巴不说话。照段氏的解释来理解《史记》这句话,便有涣然冰释、怡然理顺之妙。47第二节辨析古书异例一、什麽是古书异例呢?这是指古书中一些特殊的语法修辞现象以及古人行文中一些特殊的习惯,这些特殊的语法修辞现象和行文习惯,是不能用现代汉语的语法修辞现象和行文习惯来约束的。对这种古书异例,古代训诂家虽早就有所觉察,但并没有进行完整系统的论述。48至清代训诂大师俞樾,始撰《古书疑义举例》一书,櫽括(就原有的文章、著作加以剪裁、改写)古书异例凡88例,可谓集大成之作。尔後刘师培又作《古书疑义举例补》,杨树达作《古书疑义举例续补》,马叙伦作《古书疑义举例校录》,姚维锐作《古书疑义举例增补》,对俞氏之书,各有所增益补苴(补缀,缝补。引申为弥补缺陷)。49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皆出其门下。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外尊之为朴学大师。50二、古书异例的类别(一)倒文(二)省文(三)复文(四)变文(五)记言中有叙事51(一)倒文1.句中倒字:《左传·昭公十九年》:“令尹子瑕言蹶由於楚子,曰:‘彼何罪?谚所谓室於怒市於色者,楚之谓矣,舍前之忿可也。’乃归蹶由。”其中“室於怒市於色”,顺言当云“怒於室,色於市”。杜预注云:“言灵王怒吴子而执其弟,犹人忿於室家而作色於市人。”《御览》卷一七四正引作“怒於室而色於市”。52《孟子·尽心下》:“若崩,厥角稽首。”顺言当云“厥角稽首,若崩”。按:此言武王伐纣时,殷商的百姓表示欢迎,把额角触地叩起头来,声音响得好像山陵崩塌一样。532.倒字叶韵:《诗经·小雅·节南山》:“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弗问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己,无小人殆(亲近)。”顺言当云“无殆小人”,之所以倒言为“无小人殆”,是为了使殆字与上文的仕、子、己等字叶。54《墨子·非乐上》引武观曰:“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夏启纵乐放荡,在野外大肆吃喝),将将铭莧(当为管)磬以力。”顺言当云“饮食于野”,之所以倒言为“野于饮食”,是为了使食字与下文力字叶韵。553.倒句:《左传·闵公二年》:“为吴太伯,不亦可乎?犹有令名,与其及也。”顺言当云:“与其及也,犹有令名。”杜预注此句云:“太伯,周太王之適子,知其父欲立季历,故让位而適吴。”又释“犹有令名,与其及也”二句云:“言虽去,犹有令名。”56《礼记·檀弓》: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

1 / 8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