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半世纪以来,人们围绕着“圣经创世说”与“科学创世说”这个主题争论不休。今天很少人会再以创世纪第一章中的经文,说天主在六天的时间内将一切创造出来,尽管我们对天主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坚信不移。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表达一直很笨拙,也无从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在此,我们并非寻找历史或科学的依据,写下此章节的作者还有很多别的事要告诉我们。天主有权力赞赏他们的作品,即使他们把天空看成是能安装星星的蓝色天花板。因而,我们可以说这些是天主圣言,但是,我们不该把这第一章当作是基督徒对宇宙起源的“唯一”解释。正如同每一个古老宗教都有自己关于宇宙起源的故事一样,圣经也是如此。中国人有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儒家的宇宙论(生命来自上天),太极、阴阳两极、四象五行(易经的一元论或朱熹的二元论)等概念。圣经除了字面的记载外,往往还有更深刻的意义:旧约的记载要以新约来成全;新约是旧约的必然结论。这点却常为人所疏忽,因此,我们还要了解新约的启示。换句话说:要想明白旧约中创造者天主奥迹的启示,就必须期待新约中基督的来临。请参看若1和弗1。这段叙述充满了韵律的文学色彩,好像一段序言,把我们领入《圣经》的第一核心部分。这是犹太人在公元前五世纪从巴比伦流放归来后着手整理编写的。此处的深意是什么?天主真的创造了一切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天主与他所创的宇宙世界是不同的,他存于万物之前。曾有许多人和学者认为宇宙自有定律,也有多数人相信物质的理论能解释一切。他们相信宇宙既没有一个开始,也没有一个创造者。这里重要的是让我们知道,天主远远超越这个既让我们惊奇又让我们害怕的物质世界。他也超过了那无比丰富与无比权威的大自然,但同时他亦存在于万物中。天主创造了:这里首先是说天主创造得很有条理。第一天…第二天…第七天…各有各的一片计划:混沌物质,最后出现了生命。纵观我们这个宇宙:千种风情,万般姿态,各有高低差别,最后从中诞生了能够回应天主的受造物:人类。天主布置了世界,并安排了我们的生存。太阳和月亮不仅为了普照大地,同时还形成时间和历法概念。世间万物都遵循着自然的法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不正是天地间一种美好的安排吗?古希伯来人将宇宙划分为三层:天、地和水。第一天与第四天昼夜星辰,第二天与第五天水中动物,第三天与第六天地上万物以及按天主肖像造出的人。受造物循序而来。天主的工作井然有序,永不止息。在某种程度上,古希伯来人的天主观与其他民族对神的观念不同,因为它显示出鲜明位格化的物质,尽管这些特质原本已包含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上,如天,上帝,天公,天官,大宗师,天父,道,万物之母等。中国传统曾谈及“创造”,但没有解释这种观念也没有对“创造者”产生明显的信仰。对“天”有官方的崇拜,但“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面而已矣”(孟子),这都可从过去和现代的内在论和无神论倾向看得到。圣经的教诲与这些立场大有不同。天主以一个具有位格化的身分来跟我们说话,并要求我们做出个人的回应。天主说:天主在对话中清楚显示给他所有受造物。宇宙,神灵,人类和一切受造物都与雅威结合(他是我们的内在)。因为他的全能,我们得以存在和支持,他召唤我们与他“共融”(我们在他内),但我们不能与他等同(他超越一切)。我们只是他的受造物,但不是从无限空虚或混沌的世界上偶然生出的。天主说:圣经在谈“圣言”之前先提到了“圣神”或“圣灵”,但“圣言”因为充满创造的力量,能够使天主说话的旨意得到实现,使万物获得生命。圣言与圣神就好像创造者天主的双手,因此圣神与圣言可以用“元气”与“道”这两个中国传统概念来表达。而且,圣言透过圣神,创造得井然有序,也可称“智慧”。但这个世界并不是一个天主由高天俯看的陌生地方,这是一个天主终有一天会来拜访的世界。这就好像是在天主与人之间划界线。世界并不是主,也不是主的脸。世界并不像一件来自无限的东西,好像无限的富有创造了她,却不去了解她,管理她。世界在天主内,但天主却超越了这世界,并独立在世界之外。稍后新约中谈到与主共体时,唯有天主单独召叫我们时,才有这种可能。我们通常以传统的解释来译创世纪的第一节,但下面的译法也许更确切些:“天主开始为天地定形时,地是…”。这段经文的意图并不为强调天主从无中造出了一切,(加下7:28)或天主怎样造了天地。作者的用意是告诉读者天主怎样为世界定秩序,并赋予她意义。天主的神弥漫水面而运行(2):在希伯来文中“口中吹拂的气”和“风”是“圣神”或“圣灵”的精神体的含义(若3:8),恰如中国人说的“元气”(见智7:23,咏104:29-30)。让苍穹的亮光把白昼与黑夜分开(14):我们明白天主所造的一切都会展现光彩。凡天主造化成就的,都闪耀发光。天主划分出光明与黑暗,其实这十分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观念,揭示事物内在的关联与连贯性。所有的对立、分化都是事物的一种表面现象而已。天主看了:天主创造的一切都是好的,但圣经并没有否认邪恶力量的存在。对古以色列人而言,海和黑暗是宇宙邪恶力量的象征。但他们同时又知道这力量是有秩序和受牵制的:海洋有极限,白天又总是与黑夜交替。善恶交织的世界,关键在我们怎样去看待。天主的一切创造都是为善的,是谁打破了世界的和谐?(智1:14;11:20;德13:1;雅兴:17)。天主的工作以造人得到完成,经文给我们提供了三个关键性的陈诉,这是基督徒对人这个概念的基础。人类并不是无助地受我们自己幻想世界的限制,我们也并不是自己范畴与结构的囚犯。相反,我们是为真理而被创造出来。天主可以用人类的语言及经验将最重要的与我们沟通。天主按自己的肖象造了男人和女人:天主创造人类不单是一男或一女,而是一对男女。这个天主的肖像不是孤独的个人主义囚犯,而是两个人。我们必须避免物质主义简单化的描绘:把性别的差异看成是染色体偶然的巧遇,人类的爱也不过是两性分别所偶然产生的效果。刚刚相反,圣经清楚说明,人类的爱在天主计划中有着基本的位置:男人与女人互相倚靠,成为和谐的、创造的和永恒的合一。天主的大能并不是为了压迫他的被造物,人们对旧约中的天主常有这种看法。他的目的是为了带来生命和美。人即使有天主赐与的自由和权威,并不意味着有了全然驾御宇宙的权能而成为专制暴君。人应自知能力的极限和物质世界的有限。其实今日那席卷了世界各角落,但已近尾声的科技革命不正走向极限吗?更令人惊心动魄的是我们美丽的星球正渐渐变成废物垃圾场,生存环境犹如人间地狱。你们要在大地上生育繁衍:拥有众多的子孙标识着雅威的祝福,但并不是指不负责任的无限生殖。智慧篇中谈到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孩子,家庭应受赞美。这样的家庭对社会有益,在天主台前能做好子女。为人父母者,应事先为孩子们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着想。这样,孩子一出世,便能感到世界对她或他的关爱。使孩子通过双亲的爱,来认识天父的大爱。确实,圣经多次提醒我们: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后继者,那么这个民族也就远离了神圣的祝福。到第七天,天主已完成了工作,他便在这天休息(2:2):犹太人称这天“安息日”。(原音撒罢),意思就是“休息日”。遵守安息日是以色列宗教的一个支柱。天主在第七日休息,并不是说天主从此对他创造的世界便束之高阁,不闻不问了(若5:17)。安息日是受天主降福的,是神圣的。希伯来语中的“安息日”一词有其动词的原意,即为:分离。把第七天从其它的天数中分离出来,这一天是特殊的。对于那些能够放下工作,轻松一下的人来说,这一天自然是非同平凡的。他们懂得如何利用这天的时光去探望朋友,分享生活,也反思过去一周的所言所行。恰似一周的小间隙,给我们自己时间和机会去深思细想天主的爱和参与。能如此遵行天主安息日的人,必是有福的(依58:4;58:13)。不可直译经文有些人相信这些篇章全是天主所言,由圣经作者逐字逐句地记录下来,未曾更动半点。但圣经并非如此写成。天主显然启示了那些圣经作者,因而他们写下的诗篇正符合天主的圣意,并为千秋万代立下教诲。但这并不能改变一个很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作者是为他自己时代的人而写下这些经文的。那么文中的表达方式、思维特点和宇宙观毫无疑问都带有那个时代、那个文化应有的特点。如果我们想要较真实地捕捉作者在经文中的原意,我们就必须进入希伯来人的文化层面,走进他们的想像天地和论世思维方式,如此,我们方能知道启示的真意是什么。在水与水之间要有穹苍…(6):古希伯来人的宇宙观把地球想像成扁平的,像是立在柱子上的圆盘,柱子下面深入水中,便是海洋(约38:4-10)。地面之上是一个蓝色的穹苍,也就是天,是星星和太阳照耀的地方。在这层天之外,还有一层,古希伯来人相信雨就是从这层“高处的水”洒下来的。对古希伯来人来说:天外天,是另一世界的所在地;那就是天主和他的众天神居住的地方。《圣经》中,天堂和人间代表了一切的存在:一个可见的世界和一个神秘超然的世界。“愿你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我把地上的五谷蔬菜和结种子的果树都给你们(29):作者在这里描绘了一个无暴力的理想社会,在那里动物都不会遭到杀害。但后来在9:3中提到特许权,因为天主考虑到人性的真实条件。创世与现代人圣经是天主的圣言,但更是一本信德史,我们能从希伯来人对宇宙、周围环境和诸多事件的经验中,看见他们是怎样发现、了解、热爱了雅威,又是怎样在这种信德成长的过程中,显示了天主对全人类的圣意和安排,直到将自己的爱子交付给人类。如果我们对比古人的种种宇宙观,我们将发现圣经中的希伯来宇宙观充满了智慧。圣经叙述了天主对天地万物的创造,但特别地强调在一切物质之上,创造了从天主而来的人,人不是机会的产物。圣经解放了人类的精神。在古希腊神话中,人们相信自己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众神手中。崇尚自由精神的古希腊人,也接受了无法挣脱的命运的枷锁。因害怕得罪主人似的众神,他们那与自然合一的信心黯然失色。圣经在另一方面能够帮助人类解脱对“星座”神秘力量的畏惧,帮助人类在探寻宇宙奥秘时,不怕受到任何命运的诅咒。圣经记述人来自天主:“亚当”不光是指第一个原祖,也是昨天和今天出生的每个“亚当”。人出生后的成长之路并不是任意随便走出来的:天主参与着我们在世上的一切,参与着我们生活中的各方面,领人类达于成熟之境,最后使人类在他降生成人的圣子基督内合而为一。他通过这种参与,来使我们的人格精神逐渐成形完备,最后趋向完善。他用唤醒、振奋我们精神的一群先知圣人,来完成推动这种计划。人类在第六天出现:从那个时刻起,天主藉着人类的心灵、大脑和双手,继续着他对世界的创造工程。人们必须工作和创造;同时人类也创造着新的自我。圣经说,天主创造了每一个个体的人。这是事实,但同时我们不要忘记圣经中的另一个呼唤:整个人类将以同一体走向主的怀抱。预言性的启示圣经第一页是基督徒人生观的基础。它是预言性的启示,因为通过新约,新道理出现。以下有些例子。创世纪中说:“元始之初…”说的是在天主之外,出现了有时间性的宇宙受造物。而若望叙述的是“元始之初有道”即有关天主存在于无始无终的永恒内。不受时空限制,天主是生活在我们称为永恒的圆满之中:无前无后,没有段落起伏,更无疲劳和厌倦。在这元始之初,天主子由天主而来,生于那拥有圣神的圣父。“元始之初”对天主来说永不会成为过去:当圣子、圣神重回圣父怀抱,结合为一共享无穷幸福圆满时,就没有所谓的“时间流逝”了。他的“元始之初”:圣言即是道。天主在圣子的身上把自己形象具体地表现出来,圣子是肖像和投射(哥1:15和;希1:3)。也正是在此“元始之初”,天主由“道”分发他富裕的时间、空间、万物和众神。这样的宇宙,它的深远辽阔和它的持续久长都令我们难以想像;然而这才代表出天主本性无限的奥秘。人类历史在天主奥秘中是神圣的,即是经由此历史发展实现天主永恒的计划:实现天主不断爱我们的意愿,并由圣神引领人类达于成熟之境,最后使人类在他降生成人的圣子基督内合而为一。福音将告诉我们另一个由“水和圣神”更新的生命,指受洗这圣事。在圣经的开头,便出现两种神奇的爱力蕴藏在我们的世界中,那便是“元气即圣神”和“圣言”。基督的到来使他们都具有了意义。圣言就是圣子本身,也就是“道”(若1:1)。而“元气”则为圣父和圣子共有互通的,就是那永恒不灭的圣神。天主按自己的肖像造了人:这是圣经中极为重要的宣言之一。这是指那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