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主要内容:一、社区概述二、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三、城市化第七讲社区一、社区概述(一)社区的概念与构成(二)社区的类型(三)社区研究1、什么是社区(gemeinschaft)“社区”这一概念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最先使用,指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关系亲近的、守望互助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团体。社区的三大要义:社会互动、地域和共同约束。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可以认为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社区与社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区是社会的具体化,但社区强调的是共同体和地域,而且社区中的各种关系比社会的关系更紧密。社区也不同于行政区。社区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的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而行政区则是人为划定的,它可同时包括城市、农村、城镇等不同类型的社区。(一)社区的概念与构成2、社区的构成一般来讲,社区主要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第一,一定的人群。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人群是社区的主体。第二,共同的地域空间。第三,共同的利益、情感联系和价值认同。第四,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一)社区的概念与构成(二)社区的类型1、按功能分类:经济型社区;行政型社区;文化型社区;宗教型社区等。2、按规模分类:巨型社区;中型社区和微型社区。3、按形成方式类:自然社区和人为社区(法定社区)。4、按综合标准分类: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所谓综合标准是考虑到社区居民的活动特征、居民间的相互关系、社区文化等因素,不同社区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在社会学历史上,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是社区研究的两种典型社区。1、社区研究的理论区位理论:包括古典区位理论和新正统区位理论。前者是芝加哥学派所提出的人文区位学理论(帕克);后者是以“人文区位复合体”模式对前者的修正(邓肯),认为人文区位的问题可人口、环境、技术、组织及其相互关系来加以解释、分析和说明。权力精英理论:关注统治精英在社区层次上的存在及其作用。社会冲突理论:研究社区冲突(经济、政治争端和价值观冲突)的一般理论、社区变迁理论:用变迁的理论视角研究社区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三)社区研究(三)社区研究2、社区研究的方法社区研究的方法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实地调查方法;另一类是分析方法。社会学早期关于社区的研究就是以调查为主的。社区研究的分析方法:人类生态学(人文区位学)的方法:主要着眼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研究。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的方法:注重对社区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考察。社会系统的方法:把社区作为一个互动系统,而后分三方面进行研究。一是研究系统本身的结构与功能;二是研究互动关系,尤其是社区冲突的研究;三是研究社会场域(空间),从人们活动的社会范围(组织网等)来考察人们的社会互动。二、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一)农村社区(二)城市社区(三)城乡关系(一)农村社区1、农村社区的特征农村社区又称乡村社区,主要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聚集起来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它可以是一个小的村落,也可以是由几个毗邻的村落组成的社会区域。农村社区居民生存的基础是耕种土地,或以其他方式直接利用土地而获取生活资料。农村社区的三种形成方式:自然起源、社会组合、农村建设。1、农村社区的特征农村社区的群落特征:从区位结构的角度来看,传统农村社区基本上采取了以村落为单位的家族聚居方式,村落之间有明显的边界,居民在村内聚族而居。在村落形态上一般沿道路、河流或依地势展开。1、农村社区的特征典型的传统农村社区的生活特征:自给性强;生活简朴;比较保守;同质性高;生活节奏的自然化。(1)农村的社会关系结构血缘关系是农村社区中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关系。差序格局(费孝通):基于血缘关系之亲疏而形成的,人们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关系有差别的现象。(2)农村社区的政治结构1949年前,传统的农村社区基本上是在无为政治基础上的长老(指地方士绅或家族中辈分高的德高望重者)统治。1949年后,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政社合一的体制是典型。(3)农村社区的职业结构传统农村的职业分化很低,男耕女织式的自然分工是职业分化主要形式。2、中国农村社区的社会结构农村社区的变迁是农村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以及社区文化的全面变迁。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农村的社会变迁主要受政治因素影响。改革开放后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非农化现象十分明显。3、农村社区的变迁1、城市社区的涵义与特征(1)城市社区的涵义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大多数从事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产业的、一定规模人口组成的人类生活共同体。(2)城市社区的特征城市社区人口规模大、密度高。城市居民的异质性高。城市社区成员具有不同的职业、文化背景、生活经验、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这些都使得他们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城市社区居民人际交往中的感情色彩薄弱。人际关系趋向功利化、理性化和肤浅化。城市居民生活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有较明显的区分。(二)城市社区(二)城市社区2、城市的类型(1)按城市功能划分:政治城市、工业城市、商业城市、文化城市和旅游城市等。(2)按城市规模划分: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城镇。3、城市的区位结构城市的区位结构是指人们的不同类型的活动空间在城市中的分布方式,即指城市居民的工作、生活和其他活动场所在城市地域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及空间结构。由于各国文化传统不同、不同城市形成的过程不同、城市的规模不同,所以城市的区位结构也不同。(二)城市社区3、城市的区位结构比较著名的城市区位结构模型:(1)欧内斯特·伯吉斯(芝加哥学派)的“同心环带”模型:它将城市分为五个环或区:中心商业区、过渡区(商业向工业)、工人住宅区、中产阶级住宅区、通勤者(中产阶级以上成员)区(卧城)。如:芝加哥。(2)霍墨·霍伊特的“扇形”模型:认为人们从城市中心向外移动是沿着扇形而不是同心环带的方式展开的。如:旧金山、弗吉尼亚、里士满等。(3)昌西·哈里斯等的“多核心”模型:认为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要形成许多商业、产业和住宅区的次中心,而这些次中心都可能、但也未必按照“同心环带”或“扇形”模型提出的方式向外扩展。它不承认城市的发展是从单一中心区向外辐射,而是应该有许多小型商业区或核心。如:波士顿。(1)社区建设的涵义社区建设是指政府、社会机构和社区居民强化社区要素、发展社区组织、增强社区活力、提高社区居民生活的过程。它不仅是指社区物质及设施条件的改善,也是指增强社区的内聚力的过程。(2)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1991年民政部正式提出“社区建设”这个概念,旨在加强社区全方位的建设,增强城市基层组织凝聚力。我国提出城市社区建设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相联系的,以改变“企业办社会”的状况。社区建设的本质是对传统城市社会管理模式的制度变革与创新。4、城市社区建设1、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城乡关系是城市和农村这两类人们生存的空间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依存关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城乡关系经历了和正在经历从对立走向差异再走向融合的过程。2、我国的城乡关系(1)封建社会我国城乡关系(城乡对立)(2)计划经济背景下我国的城乡关系(城乡差别扩大)在计划经济背景下,我国的城乡差别比较突出。在当时的三大差别中,城乡差别居于核心位置。建国后我国城乡差别仍然巨大的原因主要有:农村人口众多,农业生产率低的状况难以短时期内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政府的区别政策;户籍制度等。(三)城乡关系(三)城乡关系3、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二元结构是指在一个国家、地区或实体内,同时存在着两个有重大差别的部分,而且两者又相互隔离、难以沟通的现象。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相互分隔的现象: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城市从事工业生产,这就是二元经济。城乡二元结构指城市和农村在经济类型和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享受的社会福利待遇和受教育机会,乃至在政治和社会权利方面存在重大差别的现象。城乡差别三、城市化(一)城市化的涵义与动力(二)城市化的进程(三)我国的城市化1、城市化的涵义城市化,即是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一般说来,它是农村人口改变其居住地,从农村迁入城市的过程。从更深层的意义上来说,城市化又是农村人生活方式的变化。2、城市化的动力(1)工业化;(2)社会管理机构的膨胀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3)城乡差别;(4)城市的中心作用。(一)城市化的涵义与动力1、发达国家的城市化(1)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城市化发端于英国18世纪的工业革命。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城市得到了迅猛的发展。(2)郊区化和逆城市化:人口从城市中心迁到郊区的现象被称为郊区化;逆城市化是城市人口迁往农村居住和农村人口增加的现象,它是对大城市过度发展的反应。2、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1)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各国发展不平衡;(2)大城市迅速增加;(3)城市化发展不平衡。(二)城市化的进程1、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特点(1)封建社会我国城市的发展我国封建社会的城市基本上是出于政治和军事需要而建立的,因而带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军事性。(2)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城市的发展1949年,我国的城市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0.6%,城市化水平低。在以后的50年,我国的城市化大体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1949—1960年的正常发展时期;1961—1976年的徘徊与挫折期;1978年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3)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第一,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滞后;第二,城市发展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大;第三,城市化发展极不平衡。(三)我国的城市化2、户籍制度与我国城市化(1)户籍制度对城市化的影响1958年,我国对户口迁移政策作了调整,严格限定农村向城市的自由移民。同时,户口登记也与粮食供应等生活供应和福利安排等联系起来。这样,户籍制度就对我国城市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成为形成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关键因素。(2)户籍制度的松动与城市化的发展户籍制度作为计划经济体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维护着城乡二元结构和社会不平等,抑制社会流动与社会活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户籍制度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并且将逐渐消失。(三)我国的城市化(三)我国的城市化3、当前我国城市化战略(1)我国的城市发展方针“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2)农村城市化的策略一是发展乡镇企业带动小城镇发展;二是取消限制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的做法。4、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探讨所谓“城市化道路”,在中国有特定的含义,主要是指以什么类型城市为主实现城市化。我国政府对城市类型的划分是: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为大城市,20~50万人口的城市为中等城市,2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镇)。在有关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探讨中,主要有以下主要观点:(1)小城镇重点论(2)中等城市重点论(3)大城市重点论(4)并举论(大、中、小并举)(三)我国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