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心理学教学课件前言什么是新闻心理学1、含义:新闻现象或新闻活动在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头脑中的主观能动反映2、任务:基本任务:有效控制新闻认识主体心理,探讨用新闻心理学理论指导实践的方法和途径,推动新闻学,心理学的深入发展理论任务:揭示新闻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其学科体系.实践任务;优化新闻工作者心理素质,把握受众心理规律,提高传播效果,推动新闻学和心理学的发展.3具体研究方法:现场观察法;访问调查法;档案分析法;心理测试法4、学科性质:中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5、新闻心理学发展的几个阶段:萌芽阶段(1949___1978);酝酿阶段(1979___1986);成熟阶段(1987-现在);第一章记者对注意品质的要求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2、注意类别:有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后注意、内部注意、外部注意例:分析《飞天凌空——吕伟跳水记》3、记者对注意品质的要求注意品质:范围、分配、转移、稳固性、紧张性。第二章记者对意志力的要求1、意志及其作用意志:是人为实现自觉确定目的,有意识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作用:“有志者事竟成。”“志不强者智不达。”作用(1)从新闻工作特性看意志对新闻工作者的作用(2)从记者主体个性弱点看意志作用2、记者对意志品质的要求意志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3、如何培养意志力(1)要有革命责任感、使命感(2)要有远大志向(3)善于学习,自我加压,勇于实践(4)向被采访对象学习第三章记者对采访情绪的促与控1、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附和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2、类别(1)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2)心境、激情、应激(3)肯定性情绪、否定性情绪(4)减力情绪、增力情绪(5)低级情绪、高级情绪3、记者要有激情(1)记者要有高级情感高级情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2)热爱是最好的老师(3)善于捕捉激情4、记者要善于控制激情(1)动员意志力,为实现自觉确定的目的,控制激情(2)转移注意力,减低激情程度运用有节奏的活动倾诉(自诉、他诉、日记、唱歌等)(3)冷静科学、辨证唯物对待一切第四章记者的采访表情和风度1、表情:人的情绪的外部反映。以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等表情动作来体现。2、记者在不同场合应持的适当得体的表情(1)采访著名人物,要不卑不亢(2)采访一般群众,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3)采访异常情绪状态的对象,表情要做特殊处理(4)采访群体对象时,暴露而不炫耀3、记者为什么要自控表情(1)记者肩负的传播新闻、宣传群众的任务所决定;(2)记者的角色形象所要求;(3)顺利有效的新闻采访活动需要对表情的适度调控;(4)情绪内容的丰富、复杂化提供了因时因地因人调控表情的可能性4、怎样更好地自控采访表情(1)思想感情和表情动作力求一致;(2)表情动作要因人、因事、因地而异(3)不能滥用表情动作,表情要适度;(4)要求理智意志型性格,改造情绪型性格。5、记者的风度(1)落落大方,且敏捷而谨慎、热情而持重。(2)风度须从思想政治修养、道德修养及文化修养等方面去培养和提高。第五章记者对气质、性格等个性的要求1、个性与性格、气质的关系(1)个性:人们由于先天遗传带来的差异,尤其是后天的家庭、环境、教育以及实践的不同,使每个人在兴趣、能力、气质、性格方面形成的千差万别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2)个性与性格气质关系:个性特征包括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气质、性格的差异性是构成个性差异性的重要部分,因此,气质、性格与个性关系最为密切。2、气质、气质类型及气质类型特征(1)气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气质,这种心理特性是每个人独有的心理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这种与生俱来的且较为保守稳定但也有缓慢变化的心理特性,我们称之为气质。气质特性是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流动的特点)方面的自然特性。(2)气质类型: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3)气质类型特征:不同的气质在情绪、情感、反应、待人接物、意志、个性等方面有不同的表现3、性格、性格类型及形成过程(1)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在个性中,性格是较稳定的,起核心作用的心理特征。(2)性格形成:家庭环境是个性差异的最初根源,学校教育,各自人生道路,社会实践都是重要因素。(3)性格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对社会、集体、他人,对工作、学习,及对自己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指人在情绪活动时情绪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和心境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指人的认识活动特点与风格,表现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方面的性格特征(4)性格类型按那种成分占主导地位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理智——意志型按心理活动倾向分为:外倾型、内倾型按个性分为:独立型、顺从型4、记者对气质、性格应有的认识和态度(1)对气质应有的认识和态度各气质都有其优势,也有其不足每个人的气质,难以对号入座。(2)记者对性格的要求及性格完善的可能性对性格类型的要求:接近理智——意志型独立型外向型性格完善的可能性:从客观上看,新闻工作活动特点为记者性格完善提供了条件。主观上具备自我性格完善的有利因素。自我调节是必经之途: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第六章记者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第七章新闻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1999年11月12日北京青年报报道:国内各类精神患病的总患病率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2点7陡升为13点4.国人的精神卫生已到了最严峻的时刻.精神疾病重创国人健康.新闻记者也不另外.据2008年4月14日新华社报道:近两成城市居民心理健康不佳16——18岁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处于低谷,75岁之后随身体衰老迅速下降。幸福感呈U型44岁是“谷底”新华社北京2008年1月31日电英国与美国社会学家研究表明,人一生的幸福感年轻与年老时最快乐,中年感觉最不幸,“谷底“在44岁左右。研究者调查了来自80多个国家的200多万人后发现,幸福感随年龄的变化走势惊人相似。人的一生在早期与晚期一般感觉良好,中间过程却充满种种艰难。44岁前后是感觉最糟的时候,这段”考验“一般会持续数年,即人们所说的”中年危机“。新闻工作者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自我调节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探究心理;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和健康的人格特征.新闻工作者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自我调节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探究心理;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和健康的人格特征.我国新闻工作者身心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焦虑抑郁强迫这三种心理状态.焦虑状态的表现有:牢骚不满多;自己对自己期望值高;思想不集中;情绪起伏大;记忆力减退;缺乏耐力神经衰弱失眠多梦头疼敏感抑郁状态的表现有:思想不集中;精神疲倦;缺乏耐力;记忆力减退;身体倦乏强迫状态的表现有:多虑;对任何事情不反复确认不放心;在乎别人的视线;情绪易受伤害.怎样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认识亚健康及其心理问题.“亚健康”状态,又叫“第三状态”‘灰色状态“”半健康人“,典型表现是身心疲惫.要警惕心理问题处于焦虑抑郁或强迫状态加强自我预防保持健康心态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性格;培养抗挫折能力心理承受力;培养生活危机的适应能力;培养良好的情绪;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和处事技巧年;培养正确的自我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并运用心理防卫机制合理宣泄;转移注意;精神升华;幽默化解;自慰安抚;心理咨询(心理求助)第八章采访对象的访前心理采访心理包栝访前心理\访中心理\访后心理一、采访对象的先期性心理:采访对象对新闻传媒\新闻活动,新闻记者的观念.具体表现为:1、对传媒及其活动的尊重信任2、把传媒看作反映群众愿望与要求的渠道3、对记者职业的兴趣感、神秘感二、采访对象的临访心理:1、采访对象所处的位置是个活跃因素,采访对象在事件中的位置,影响他对信息的知情度。事件的性质影响他的态度。2、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制约采访活动(1)认识能力:感知、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语言(2)注意情绪反映,防止心境冲击(3)性格特点不可忽视(4)分析动机、需要、兴趣,洞察其世界观、方法论(5)重视注意品质第九章采访中的互相感应这是采访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一、采访互感效应(互相感应或互感应)1、感应:因收外界影响而引起相应的思想感情或动作2、新闻心理学中的互相感应:是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心理过程以及相互之间的感应。3、互相感应的种类:积极感应、消极感应。4、处理消极感应的方法(1)善于诱导,不强人所难(2)善于倾听,交谈时集中注意力,切忌怠慢或漫不经心(3)善于矫正并引转话题(4)根据不同对象,针对不同特点对症下药识其独特优势,识其行为方式,识其价值取向,识其业绩表现,识其不同态度,驾驭采访,对具体消极表现给予区别对待。4、怎样处理消极感应——针对不同对象对症下药不大友好、敷衍了事的,开门见山;沉默寡言的,问题具体,由小到大;欲言又止的,活跃气氛,解除思想负担;夸夸其谈的,以合适表情动作使其觉察;居高临下高深莫测的,真诚坦率,不亢不卑,神态自若;表示无可奉告的,和盘托出见解,以理服人。5、注意第一印象——搞好印象管理、印象整饰先期性心理,给采访对象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这给采访奠定了一个有利的心理基础。怎么建立好第一印象?(1)仪表端正,服饰得体。服饰尽量淡雅、整洁、自然,着装一般以“中等”为好。(2)举止得当,谈吐自然大方。尤其要说好第一句话,要有适合得体的表情。(3)利用人际吸引力,建立良好感应通道:利用人际吸引力,建立良好感情通道接近吸引力:时空接近、“自己人效应”、兴趣态度相似等。思想感情吸引力:情感共鸣、思想共识(4)不忽视印象管理效应: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晕轮效应与扫帚星效应;定势效应和刻板效应.6、如何保持采访对象的稳定心理(1)认识采访对象心理状态的不稳定性(2)明确采访主题、寻找共同语言(3)注意时空条件的感应(4)注意采访对象的互相感应第十章采访中反馈的应用1、什么是采访反馈(1)反馈:传播学中,是指受众对信息的反应(2)采访反馈: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产生的反馈效应2、种类:正采访反馈、负采访反馈3、记者输送反馈信息要选择的时机(1)采访对象需要及时接受反馈信息时(2)掌握最佳时机掌握最佳时机集中输送在采访单位时间的2/3时段;记者具备组织反馈信息的条件;采访对象有时间重组信息传给记者;记者已获得若干素材;采访对象主动征求意见。怎样输送矫正信息反馈信息包栝顺从信息、矫正信息。顺从信息的输出:-要“强化有益动机”,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在道德上、才能上的自我肯定、自我表现,肯定—满足,激发积极性。怎样输送矫正信息怎样输送矫正信息(2)矫正信息的输送要注意:不宜在开端,要先顺后矫;暂时存储,以备适时输送;时机放在中后阶段;不宜集中,先后分散输出;及时输送顺从信息,继续强化有益动机。第十一章新闻写作心理一、新闻写作心理及其特点1、新闻写作心理:是记者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内化和外化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活动。2、新闻写作心理特点:(1)被记者内化了的新闻素材和外化了的新闻作品之间存在着量和质的区别(2)思维活动尤其是创造性思维是新闻写作中最重要的思维形式(3)新闻作品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记者本质力量的书二、新闻写作的心理状态1、心理状态特征:心理活动的完整性;相对稳定的时间性。2、影响最佳心态因素:从主观讲:认知障碍、情绪情感不佳、动机需要兴趣不明、被动写作、不良个性(马虎、急于求成、高度焦虑)影响、意志不坚等等;从客观讲:环镜影响;采访对象影响;受众需求影响等。三、新闻写作中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