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请注意您的语言——新阳中学教师培训赵士华语言必须做到严谨与得体老师的语言必须严谨、准确、得体,否则伤害学生于无心之中。所以:——老师言必行自食其言,失去信誉,学生将无法信师而敬道,影响学业。刚毕业时到一所初中任语文老师。由于刚出学校,年龄与学生相差不大,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心灵的沟通,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轻松接受知识,所以就连班上语文最差的学生晓贵也对语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一天他找到我说:“老师,这次期中考试我要考80分,保证不偷看他人的,你不信?我们打赌!”为了保护他学习的积极性,我说:“你若考到80分,到时我送支钢笔给你。”期中考试过去了,我仍然兴冲冲地给学生们上着课,但我发现晓贵上课的精力没有以前集中了,有时还打瞌睡。找其拉家常:“昨天没休息好吧,上课怎么没精神?”他说:“没兴趣,不是没精神?”他说:“没兴趣,不是没精神。”我不解地问:“为什么?”他说:“没什么。”并表现出极不耐烦的样子,我感觉到他一定对我有看法,于是我鼓励他说:“你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吧!老师不会怪你的。”他想了想鼓起勇气说:“你是一个不敢兑现诺言的老师。”我大吃一惊……哦,我与他还有一个“赌局”呢,我却把这事忘了。我急忙翻开记分册一年,他刚好考了80分。哦!一切都清楚了,我没有谨记承诺、没有兑现诺言,从而失去了信誉,而学生却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教师言必慎即说话小心,表意准确,用语恰当,注重收效。曾有一个能干的女班长,工作有魄力,热心公务,关心他人,同学们都佩服她,并送她一个外号“管家婆”。她学习刻苦努力,但成绩不拔尖。为了“鼓励”她堤高成绩,在一次作业批注上,我写下了“为官三年威信不低,求学九载成绩不高”的批语,美滋滋地合上了本子。没想到平日里活蹦乱跳、精力充沛的她从此像泄了气的皮球——蔫了。我想来想去,也许是我的广开评语出了问题,急忙找她问明原因并赔礼道歉,她以泪洗面根本不听,最后说了一句:“老师,我真的没有想到你会给我下那样的批语。”说着她转身跑出了办公室,尽管我后来想尽办法弥补,但的语文成绩总不见进步。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即语言真诚,要有亲切感,充满仁爱、关切。不能恶语相加,谩骂讥讽,否则将伤害学生一辈子。——老师言必亲一位老师在数学课讲“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一公理时,有个学生始终不知道为什么“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并追根溯源追问老师。这位老师急了,就给学生举了个通俗易懂的例子:“你站在一个正方形田埂一角上,一条狗站在你的对角线上,你手中拿一个肉包子唤狗,狗是沿对角线直接从田中间跑过来呢?还在绕田埂跑过来?”学生回答:“当然是从田中间直接跑过来呀。”老师听后,讥笑着说:“连狗都知道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你怎么就不知道呢?”全班学生一时哑然。这位老师谩骂讥讽不公侮辱了学生,也丢失了自己的人格,而这位学生因此失去了学数学的兴趣。老师语言是老师人格魅力的源泉,良好的语言行力能力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我们一定要做个说话的有心人。语言必须注意原则与艺术语言在老师工作中具有组织协调、传播沟通、联络情感以及宣传鼓动等重大作用。因此:老师在实际工作中要十分注意遵守用语的基本原则:思想性。老师说话要确切地使用概念和术语,不管是阐释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还是判断是非,老师不能主观臆断,信口开河,而应当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准确性。老师的语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内涵,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必智、增找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品格。逻辑性老师的语言既要符合实际情况,谈到点子上,又要有逻辑性,对问题的认识、判断、结论有理有据,环环紧扣,不要脱离实际,言之无物,自相矛盾,一团乱麻,让学生越听越糊涂。激励性老师的语言能鼓舞学生的士气,振奋学生的精神,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幽默性老师的语言要有趣而意味深长,既幽默又有魅力,能给学生一种宽广的心胸、随和关切的性情以及洞察一切的聪灵感觉。趣味性老师说话要语言丰富、活泼好笑,能吸引学生、活跃气氛、消除疲劳。通俗性老师要能根据不同学生使用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特别是能适时使用方言土语、口头语、顺口溜、成语、歇后语,以增加自己语言的美感和学生对自己的感情。简洁性老师要说短话,不要口若悬河,拖泥带水,一定要语言精炼,简明扼要。情感性老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情色彩,充满丰富的感情,既能晓之以理,又能动之以情。老师用语一定要把说话、聆听、眼、手、态度和语言相配合。说话的艺术性有四点要求:一是要情理交融,以情感人。必灵呼唤,离不开感情作媒介,思想的共鸣,需要借爱支撞击。二是要寓理于例,以事论理。“摆事实,讲道理”,不仅是缺一不可,而且是融为一体的。没有理论、道理的说话就没有灵魂,没有事实、安全的说话就会空泛。老师说话的“理”要科学,要先进,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老师说话的“例”要有时代特色,要在地理与必上接近,要有分量、有典型价值,要能使学生有所借鉴,事例要真实准确不是杜撰、臆造。三是要开诚布公,促膝谈心。老师和学生谈话要推心置腹,无拘无束,轻松平和,心心相印,“理”尚入来,各抒己见,在平等协商中求得认识的统一。四是要赐予相济。老师说话有时要像火一样,刚气激越;有时又要像水一样,柔情一片。二者各有妙用,要视学生的不同情况与条件灵活运用。但要注意的是,“刚”,不是粗暴训斥,“柔”,不是无原则的迎合。老师在和学生谈话中,不能只是自己讲,一定要让学生说话,让他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和意见。老师一定要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为此,一要对学生的意见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并积极努力去听,去了解学生,二要让学生把话说完,不打断学生的说话,即使学生为了理清思路暂时停顿,也不要打断他的话,影响他的思路。三要用心去体验学生的感觉和注意语言之外的表达手段,比如学生说话的声调、情调、态度以及表情、手势等。四要不介意学生的语言与动作特点,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说话的内容上,以便抓住主要思想。五要冷静,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使自己思考速度与学生说话相适应。老师用语还要注意配合以准确的目光,使目光与自己心里的真实意图相一致;为了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可以适当地做一些富有表现力的手势,以加强自己语言效果;对学生谈话要有真诚、平易、稳重、热情、礼貌的正确态度,决不能居高临下、傲慢、虚假和冷淡。提问必须掌握技巧与方法老师在与学生的谈话中,往往应提出一些需要谈论的问题,通过问题打开话题,但提问不是想怎么问就怎么问,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因此:称赞提问法与学生谈话,最忌讳在学生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单刀直入。良好的谈话离不开良好的气氛、消除戒备、打开学生心扉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在谈话之前,我总是先提一些学生愿意听、乐于接受的问题来活跃气氛。比如,“大家都说你是一个责任心强的人,是吗?”“你近来的表现,我非常满意,看得出你是一个外表严肃、内心火热、乐于助人、积极上进、有爱心的人,对不对?”“我喜欢勤奋自律的学生,尤其像你这样勤奋刻苦,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学生,哪个老师全不喜欢,你说是不是?”或者通过一些“公理性”的提问来打话题,营造氛围。像“你在尽量做好自己能够做的事情,不是吗?”“你对快速提高学习成绩很有兴趣,是不是?”“第个人都想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你也是,对吧?”“你想,若是能再进点一点就更好了,对不对?”等等。在问学生这些问题时,老师一定要面带微笑,热情、专注、充满信心,双眼凝视学生。这时,学生会感到温暖,认为老师对他了解、信任,由此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放大提问法推卸责任是人的本能,很多学生在出现问题时往往会为自己找许多理由和借口,携手自己的责任。这个时候,如果一味地批评学生,或者试图通过讲道理来说服学生,效果不是很好,可以通过放大提问法,让他自己感到不真实,主动放弃。有一次,同学找到我说,“老师,你还是给我调一下座位吧,我在那儿真的坐不下去了。”“不要急,告诉老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上课时,我感到很不自在,后面的学生都看我的头。”“你是说,后面的同学,老盯着你的头看,对吗?”“对。”“他们不看黑板,看着你的头,是吗?”“是。”“他们只想看你的头,一点也不看老师,是吗?”“不……不是吧!”“他们只对你的头感兴趣,不想学习,不想上课,对吗?”“不对。”“他们是想上课,还是想看你的头呢?”“想上课。”“那他们老是看你的头干嘛?”转变话题提问法转变话题提问法在谈话的过程中,有时学生很兴奋,围着一个话题滔滔不绝,越说越多。作为老师,如果强行转换话题会挫伤学生的谈话热情与积极性,甚至使沟涌陷入冷场。所以转变话题要注意技巧。在转换之前,一定要肯定学生刚才的谈话内容,称赞学生提到的好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巧妙地把话师引领到自己需要的方面来。比如“好的,你说的很好,我感到很受启发,你能不能再给我谈谈……”“好的,你这一点说的太好了,能再给我说一下你对……的看法吗?”或者“从你讲的内容,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不知道你是怎样看的?”或者“有道理,不知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或者用注意词转移,“哎,对了,那个问题怎么样了?”或者在赞美后转移话题,“你的数学成绩真棒,你对班级管理一定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是吗?”诱导提问法与学生交流,我特别喜欢通过提问,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在学生能够接纳的情况下,不自觉地顺着老师的提问思考,自己做出决定。某同学的歌唱得好,就是有点胆小。班长、团支书费尽口舌,她就是不同意参加学校举办的元旦晚会。我找到她,问“元旦晚会很有意思,不是吗?”“是。”“为什么不愿意参加呢?”“我从来没有当着几千人的面唱过歌,非常害怕。”“假如非要你参加会怎么样呢?”“除非不让我表演。”“假如不让你唱歌,你愿意参加吗”“愿意。”“很好,但是如果你自己主动要求唱歌会怎么样呢?”“我不会主动要求的。”“假如你唱歌又简单、又没有压力、又很受欢迎、又能锻炼能力,这对你是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是。”“你怎样才能做到这样吗?”“除非我好好准备。”“好好准备?从什么时候开始呢?”“现在。”“好的。”开放式提问法在不了解学生问题的情况下,我一般采用开放式的提问法,避免因为主观臆断限定学生回答问题的范围,这样往往能比较直接地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次,看到晓磊同学闷闷不乐,情绪低迷,我上前拍拍他的肩膀问:“发生了什么?”(开放式提问)晓磊看着我说:“没什么,吃饭时丢了20块钱。”相反,若根据主观臆断,用“是不是跟别人吵架了?”等封闭式提问方法,则不公不得于了解事情真,还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巧妙运用提问技巧打开话题,有利于加强师生双方感情交流,满足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优化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良好情绪、养成健全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