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争论和反思2020/1/21目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背景和实施纲要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争论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反思2020/1/2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背景和实施纲要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纲要的提出和实施的背景时代精神背景经济社会文化背景深化素质教育的需要2020/1/2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背景和实施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主要内容和理念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重建新的课程结构制定新的课程标准改善课程实施的过程规范教材的开发与管理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教师的培养与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2020/1/21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争论专家观点(分为反对方和支持方,以王策三和钟启泉为代表)一线教师的感受2020/1/21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争论(反对方观点)王策三教授的观点:来源:《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关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2001.5)《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2004.7)……王策三教授观点总结2020/1/21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争论(反对方观点)王策三教授的观点: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将素质教育正名为全面发展教育。对应试教育的认识:应试教育是无意义的,不能将我国几十年的教育归结为应试教育。对“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提出质疑!对课程和教学的认识:课程的本质应该是教学认识的客体,即知识。教学的主要工作就是将知识打开、内化、外化。2020/1/21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争论(反对方观点)关于教育革新:教育改革创新应该采用多样综合的方式,不能不讲继承,与传统一刀两断。教育改革必须“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主要是调整、渐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注重改革、改善知识传授注重知识内容的研究和改革注重传授方法的研究和改革注重教师讲授的研究和改革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根本、永远不存在“过于”的问题!2020/1/21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争论(反对方观点)其他学者的观点:对新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存在问题判断提出质疑!(究竟要改什么?——就关于基础教育现行课程五个“过”的判断与有关人士商榷《学科教育》2003年第6期文章作者:刘硕)下面列表对该学者的观点进行总结2020/1/21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争论(反对方观点)新课改中提出的观点刘硕提出的观点课程功能方面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现行课程单纯地注重了浅层次地传授知识,忽略或削弱了培养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课程功能。但是注重知识没有错、注重知识的传授也没有错。不存在“过于”的问题。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现行课程的类型比较单一化,且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都是很模糊的词语,很容易造成误解。课程内容方面‘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现行课程与教学没有正确处理好书本知识、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的关系,没有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没有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没有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没有实现“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而不是什么“过于注重书本知识”。2020/1/21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争论(反对方观点)新课改中提出的观点刘硕提出的观点课程实施方面“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现行课程的主要问题不是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问题,而是学习方式单一化的问题。不能否定接受学习的作用,学校教育教学内容主要是间接经验,这就决定了其主要的学习方式就是接受学习,但是我们强调的是要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课程评价方面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现行课程评价的主要问题不是过于强调了甄别功能,而是由于评价往往只停留在甄别层次上,没有以甄别为基础进一步去实现其激励和促进作用。评价的各种功能都是以甄别为基础和前提的。2020/1/21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争论(反对方观点)其他学者的观点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的争论在新课改中,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依据:如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而勒玉乐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全面发展学说才是我们进行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2020/1/21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争论(支持方观点)钟启泉教授的观点:来源: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钟启泉教授观点总结2020/1/21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争论(支持方观点)钟启泉教授的观点知识观知识不是游离于认识主体之外的纯粹客观的东西,学习过程也不是打开“知识百宝箱”向学生移植信息那么简单机械。学习乃是学生建构他们自身对于客体的理解,亦即知识是由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学习观学习即行为的变化;学习即意义的形成;学习即生存的感悟(洞察);学习即智慧的对话;学习即文化性实践。2020/1/21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争论(支持方观点)钟启泉教授的观点教学观从“灌输中心教学”转型为“对话中心教学”因此,我国基础教育的惟一出路就是实现从精英主义教育向大众主义教育的转型,或者说,从应试主义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我国的教育科学研究需要“破旧有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直面现实,与时俱进。贴近学术前沿,与国际接轨,贴近改革前沿,与实践接轨。无论课程改革纲要还是纲要解读,都是围绕着新的时代所需要的新人的成长为主题展开的,这个主题自然离不开“提升知识”的话题。2020/1/21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争论(支持方观点)《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钟启泉、有宝华,全球教育展望,2004.10关于教育价值观:新课程改革基于大众主义教育价值观(大众教育VS精英主义)关于知识教育:个体的认知过程是连续的意义建构过程,是动态的,即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始终处于互动状态。(动态知识观VS静态知识观)关于继承与借鉴:新课改认真地继承以往基础教育发展的优秀成果,客观理性地借鉴国外经验,脚踏实地地制定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策略。(理性汲取VS纯属猎奇)关于理想与现实:过分强调客观因素,忽略或淡化主观因素,一味抱怨现实距理想太遥远,只会使新课程的推进举步维艰。(理想色彩VS现实状况)2020/1/21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争论来自一线教师的声音无锡育才中学我为什么不按新课标上课“当大街小巷响起刀郎的那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时候,新课程改革也悄悄地走进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房;当我们幸运地成为新课改的一名实验者,真切地走进新课程的时候,我们的心灵正经历着一次强烈的震荡。虽然我们在重构我们心灵中的教育殿堂时有痛的感觉,但是,当我们因此而取得进步,因此而获得重生的时候,却分明感受到了一种无法形容的快乐!”“专家在台上讲着,台下教师一片窃笑声,因为大家都知道,方法好是好,但那得费多少时间啊,这样上课是不利于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实施新课程改革无疑是好的,可是大多数教师按新课程的标准去上课了吗?没有!是教师们不知道新课程的好吗?当然不是!是教师们都不会按新课程的标准去上课吗?也不是!那么教师为什么就是不按新课程的标准去上课呢?……没有合适的环境(考试的压力),任何改革也只能是一句空话!”2020/1/21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反思无论争论的结果如何,只就争论本身来说,无疑是中国教育发展的一大幸事。争论会引起人们对争论双方理论观点的重新审视、判断和选择。客观看待这场争论2020/1/21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反思双方的具体争论是在应试教育、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等相关概念没有取得一致的情况下进行的,在两种观点的争论中,可以发现有很多的交集。双方都认为知识教育很重要,不能忽视两人反对的只是对方的极端化,只是教育论者反对的是极端的乔纳森主义,素质教育论者反对的是极端的凯洛夫主义。2020/1/21“发霉的奶酪”和“填不饱肚子的VC”发霉的奶酪”不能丢,“填不饱肚子的VC”也得吃。素质教育改革的方向仍要坚持,新课程改革与传统教育有着极强的互补性,仍要继续,但是要谨慎、稳妥、扎实。2020/1/21基础教育课程何去何从——我们的观点素质教育需要逐步推进,切忌“一口吃成个胖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绝非“放任自流”,前提是要让学生们具备基本的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