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人民版历史一轮必修复习课件:第25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25课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江苏省考试说明】1.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新经济政策;③“斯大林模式”。2.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①赫鲁晓夫改革;②勃列日涅夫改革;③戈尔巴乔夫改革。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1)国际:帝国主义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对俄武装干涉(2)国内:①列宁开始领导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②俄国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内容(1)农业:实行收集制(2)工业:企业不论大小,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3)商业:取消贸易(4)分配:实行实物制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1)农业:以固定的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2)工业:①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②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4)分配制度: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的工资制余粮自由配给粮食税资本主义按劳取酬续表评价(1)性质: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2)积极方面:①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②使苏维埃政权站稳了脚跟(3)消极方面: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1)性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2)经济:①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②1925年,国民经济基本恢复,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初步好转(3)政治:克服了国内的政治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工业化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历史背景①1924年,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②苏联是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③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下。(2)形成基础工业化之路①方针:1925年12月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正式提出了实现.②成果:两个五年计划后,实现国家工业化③弊端: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农业全盘集体化①方针:1927年联共(布)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②结果:到1937年实现农业集体化③认识: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创造了条件,未促进农业本身的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十五大(3)形成标志:1936年《》的颁布。(4)主要内容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涉及领域集中体现影响经济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使经济发展失去了活力政治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最终集中于斯大林手中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但维系了政局稳定思想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思想理论单调,学术及艺术创作单一,文化创造力受到压制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1.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①20世纪50年代,的弊端日益显现。②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契机。斯大林模式(2)内容领域措施影响农业方面①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②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③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农业有所好转,但冒进思想和恶劣气候使其再度出现危机工业方面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政治方面①批判对的个人崇拜②进行大规模平反活动未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不久重新陷入的泥淖斯大林冤假错案个人崇拜(3)评价①积极方面:冲击了,打开苏联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②消极方面: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③最终结果:改革后期,各种矛盾突出,赫鲁晓夫下台。社会主义改革斯大林模式2.勃列日涅夫改革(1)改革初期①内容:重点进行工业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②结果: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一定的冲击作用;军事实力和增强,成为超级大国。(2)改革后期①状况:过分追求稳定,改革步伐逐渐缓慢。②结果:经济发展停滞和下降,各种社会矛盾滋生,苏联陷入困境。综合国力3.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1)经济: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战略”(2)政治:①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②倡导“公开性”和“民主化”,纵容思想。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影响(1)苏联整个社会陷入失控状态(2)1991年8月,《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将苏联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3)“八一九”事件后,苏联国家政权发生了质变(4)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的发表标志着苏联完全解体加速发展自由化多党制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一个适应:适应战时需要。两个特点:“战时”和“共产主义”。三个结果:战争胜利、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四点内容: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2.新经济政策可归纳为“一、二、三”一个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两个特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三个背景: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直接过渡失败。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适应了战时需要,具有必要性。同时它又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的,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不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2.斯大林模式是否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斯大林模式所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但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不适合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可归纳为“三、二、一”三大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两大方面: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在经济方面;戈尔巴乔夫后期主要转到政治方面。一个结果:最终导致苏联解体。1.苏联三场改革的比较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2.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导致苏联解体。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近五年江苏高考命题角度1.2012年第17题考查新经济政策的实质2.2011年第16题考查斯大林体制的弊端3.2010年第23题考查苏联新经济政策及苏联工业化4.2009年第17题考查对斯大林及斯大林模式的评价5.2008年第23题考查斯大林体制和苏联赫鲁晓夫改革重难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必要性、评价1.必要性史料一高尔察克和邓尼金是苏维埃共和国主要的和唯一的严重的敌人。如果没有协约国(英、法、美)帮助,他们早就完蛋了。由于协约国帮助,他们才成为一种力量。导读:史料表明国内反动势力是在帝国主义国家支持下发动叛乱的,叛军的猖狂进攻使苏维埃政权受到严重威胁,说明集中一切力量誓死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必要性。史料二务必使每个被动员者明白,一去前线就能改善生活。其原因有三:第一,在临近前线的产粮地带,士兵有较充足的粮食;第二,运到饥荒省份的粮食将在较少的人数中间进行分配;第三,正在进行广泛的组织工作,把粮食从临近前线的地区寄给红军家属。——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导读:史料说明在苏维埃政府面临严重战争威胁情况下,其以“一去前线就能改善生活”来动员人民群众参加红军,抗击国内外反动势力的猖狂进攻;也反映出当时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2.评价(1)从特点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资缺乏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与共产主义特点的非常政策,是超越生产力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措施。(2)从经济作用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和确保国内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3)从消极作用看,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得不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史料印证】重难点二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实质、作用1.特点(1)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2)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3)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2.实质史料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导读:史料表明列宁等人及时调整了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新”的实质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3.作用史料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它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导读:史料主要说明了新经济政策实行后产生的积极效果。新经济政策促使国民经济恢复,苏维埃政权巩固。重难点三斯大林模式的形成、特点、影响1.形成史料一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斯大林文选》下卷导读:史料表明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走上了与西方不同的工业化道路。史料二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说:“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导读:史料表明苏联牺牲农业来实现工业化的政策。这种政策促进工业发展,加快苏联工业化进程,但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落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特点(1)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农民利益以实行工业化;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2)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史料印证】3.影响(1)积极影响:①暂时适应了战争与革命的需要,有效地调动了苏联的人力、物力、财力,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②使苏联免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同时抓住时机,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使苏联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2)消极影响:①没有处理好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造成了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②没有处理好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危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③没有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企业的生产积极性。重难点四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史料赫鲁晓夫何许人也?赫鲁晓夫1953~1964年任苏共中央第一总书记,立志做斯大林的掘墓人的他,对苏联的内政外交进行了调整。俄国民众觉得他是真心搞共产主义,就是笨了点;……他对玉米痴狂程度为中国的人们所津津乐道;他曾满怀自信地向美国人保证:“我们将埋葬你们!”赫鲁晓夫是唯一死后没有葬在红场的苏联最高领导,黑白参半的墓碑暗喻他毁誉参半的一生,毁誉参半的改革。导读:史料表明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赫鲁晓夫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最终还是做了斯大林的守墓人。2.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评价史料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

1 / 6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