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与景观的关系•重点掌握园林与景观的关系。•难点掌握传统园林向现代景观转变的原因。•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掌握园林与景观的关系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园林与景观的关系•1、园林必须要有景可观。•2、景观不一定是园林。•3、园林强调相对的封闭性和统一性。•4、景观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单独性。•5、具体的景观是构成园林的必要内容。何为景观?•景观是多种功能(过程)的载体,因而可被理解和表现为:风景: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栖居地: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和环境;生态系统: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符号: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和理想,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景观的地学理解:地表现象;综合自然地理区;地理单元。园林景观分类•园林景观的基本成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东西,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另一类是硬质的东西,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软质的东西称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硬质的东西,称为硬质景观,通常是人造的。天然景观:桂林山水天然景观:黄山天然景观:峨眉山天然景观:九寨沟传统园林概念向现代景观、环境设计转化•一:时代背景:19就世纪末,过去和现在突然发生的决裂,高度工业化的扩大和推广,以大规模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化社会人们生活方式,造成城市的过度膨胀,混乱和崩溃;生态岌岌可危,森林减少,水源枯涸,环境污染,人口膨胀,健康恶化,气候反常,这一切都可以在无限制的工业化政策中找到根源.技术是福还是祸人类走到了技术成就与自我破坏的十字路口.面对人类的尴尬,是艺术家,设计师,社会活动家发起的一场后卫战,他们倒转了时钟,来反对工业生产的丑陋,世俗商业和平民化浪潮,批评折衷复兴传统.20世纪60年代,人们力图突破工业社会的观念和制度,对战争的反思,80年代末至90年代的东欧剧变,彻底结束了冷战格局.变革迎来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几乎把一切都归结到设计这一个纽带上去了.进入二十一世纪,使每个人都必须面对设计成为当代现实!•城市化进度加快,能源危机,环境状况持续恶化西方现代景观设计•1.强调视觉秩序。•2.现代绘画、现代建筑、现代雕塑是西方现代景观的母体。现代艺术运动对视觉认知的改变•印象派——具象到抽象的转变。•马蒂斯:野兽派——追求更加主观和强烈的艺术表现。•毕加索:立体派——全神贯注于形式与空间问题的研究,创造了二维中多维效果。•康定斯基:抽象表现主义——自由的,想象的,几何的抽象实现艺术的综合表达。•毕加索:立体主义——印证了现代对于知觉的研究:我们看东西的方式,不是位置固定的,包罗万象的幌眼一瞥,而是无数个瞬间的一瞥!“环境设计”概念提出•1960年5月,在日本东京的世界设计会议上,提出环境设计(EnviromentDesign)的这一划时代意义的概念,成为普遍认同:(一)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达使人类环境受到了威胁;(二)从高速公路这种超人性装置到个人小庭园,作为生活环境必须确立视觉一贯性;(三)大工业生产与传统之间裂缝的考虑;(四)设计领域与已成为其背景的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五)设计领域的协作与综和.•“环境设计”是比建筑范围更大;比规划意义更综和;比工程技术更敏感的艺术.这是一种实用艺术,胜过一切传统的考虑,这种艺术实践与人的机能紧密结合,使人们周围的事物有了视觉秩序,加强和表现了所拥有的领域(美.理查德道伯尔RichardPDober).更加强调设计性,前瞻性,人对自然及其责任感;强调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而非是其主人;强调艺术性,文化性;更加关注环境性,人与物的通透性.园林发展阶段与思想飞跃社会时段服务对象创作范畴园林理论和评价指标农业时代宗教文明贵族地主东西方古典园林体系唯美论古典审美古典园林设计理论工业时代科学文明城市居民公园系统以人为本论田园城市生态规划思想后工业时代科学艺术文明人类和其他物种人居环境可持续论生态审美→→→让我们共同努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