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是什么?•1、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2、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3、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4、士族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5、科技发展,佛教盛行。三国两晋南北朝魏蜀吴(220—265)(221—263)(222—280)西晋(265—316)统一(280—316)十六国东晋(304—439)(317—420)北魏建立:386统一:439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宋420齐梁陈589北朝南朝(前秦)1、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1、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三国西晋•魏(220—265)(前秦)十六国•蜀(221—263)西晋(265—316)(304—439)•吴(222—280)[280——316]东晋•南北朝(317—420)•(386)东魏北齐•北魏[439]西魏北周隋朝•宋420齐梁陈589(例1)在西晋灭亡至隋朝建立期间,曾经统一过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有(1991高考)A、鲜卑族建立的北齐B、氐族建立的前秦C、鲜卑族建立的北魏D、鲜卑族建立的西魏(B、C)(例2)下列政权中,由权臣取代而亡的有(1993年高考)•A、曹魏B、西晋•C、东魏D、(南朝)宋•(A、C)(例3)下列人物未曾生活在三国时期的是•A、曹操B、刘备•C、孙权D、诸葛亮•(A)2、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表现:•1、兴修水利•2、开辟良田•3、水稻种植技术提高•4、小麦种植推广•5、牛耕普及•原因:•1、南迁农民带来先进工具和技术•2、南方相对稳定•3、统治者重视生产•4、南迁人民和江南人民辛勤劳动(例4)南北朝时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A、新兴封建城市开始出现B、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C、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D、农作物引进新品种并广泛种植(B)(例5)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的客观因素是A、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B、水利工程的兴建,大批良田的开辟C、南北方对峙局面的形成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南传(D)(例6)三国和南朝时,江南经济得以开发,其共同原因有:•A、大批农民南迁•B、南迁农民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C、实行均田制•D、南迁农民和江南人民的共同开发•(A、B、D)3、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北方战乱:曹操的统一北方的战争(如:官渡之战)曹操与孙刘的赤壁之战西晋建立前后灭蜀、吴的统一战争十六国之间的互为征伐东晋迎战前秦的淝水之战民族和民族融合的概念•民族:•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和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融合:•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进步和经常的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趋势。3、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民族融合的过程:•三国:诸葛亮对西南少数民族的和睦政策•西晋:五族内迁•十六国:北方各族互相攻杀,建立政权•东晋南朝:共同开发江南•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民族大融合•途径:•1、民族迁徙•2、联合斗争•3、友好往来•4、少数民族首领的改革(例7)十六国时期,各国间的战争所造成的客观积极作用是•A、有利于国家统一•B、加速各国封建化的进程•C、有利于经济恢复•D、加速民族间的融合•(D)(例8)西晋时期,自西部和西北部内迁的少数民族,其居住地最东到今•A、陕西B、山西C、河北D、辽宁•(D)(例9)淝水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类似之处有:•A、统治者企图南下统一全国•B、战役在长江及其支流一带进行•C、结果南方政权获得胜利•D、导致了北方再度出现分裂局面•(A、C)(例10)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基本原因是•A、统治阶级的汉化政策•B、各族人民的团结斗争•C、各族人民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D、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战争•(C)4、士族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士族的概念:指地主阶级中享有很高的政治、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由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发展而来。它是一种腐朽的社会力量,是国家分裂的因素之一。士族制度是一种腐朽的政治制度,也是一种以门第为标准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形成:魏晋发展:东晋南朝衰落:南朝末灭亡:唐朝末年腐朽性的表现:1、注重门第和身份的高低2、不学无术,生活腐化(例11)士族制度关于士族和庶族的划分体现的是•A、阶级矛盾•B、民族矛盾•C、统治阶级内部矛盾•D、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C)(例12)南朝时,选拔官吏的主要标准是•A、门第高低•B、才能大小•C、财产多少•D、学识多寡•(A)5、科技发展,佛教盛行。了解文化特点和社会政治、经济特点的关系。前者反映后者;后者决定前者。如:圆周率、《缀术》、《齐民要术》南北经济的发展《木兰辞》北方战乱陶渊明的诗士族制度的腐朽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南方佛寺、北方石窟、宗教画、范缜的无神论佛教流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是什么?•1、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2、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3、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4、士族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5、科技发展,佛教盛行。1、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大融合,产生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出现过局部统一的局面,如:三国、前秦、北魏、北周、东晋南朝各政权。3、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为实现全国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例13)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长期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否定和违背了A、民族融合的作用B、江南经济的发展C、人民群众的向心作用D、科学文化的进步(A、B、C、D)试分析公元3至6世纪,我国社会的政治特点及发展趋势,并说明这种发展趋势在经济、文化上有何反映。思考试分析公元3至6世纪,我国社会的政治特点及发展趋势,并说明这种发展趋势在经济、文化上有何反映。答案提要:公元3至6世纪是我国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点:1、国家分裂,战乱,人民盼望统一。2、各族杂居、融合,封建制向周边发展。3、士族制度充分发展。4、统治者利用佛教统治。趋势:1、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趋势。北方民族融合,南方经济发展为统一创造条件。2、孝文帝改革加速民族融合和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3、南朝末年士族制度渐趋衰落。经济影响:1、北方经济恢复,南方经济发展并开始赶上北方。2、各族人民互相学习生产技术。孝文帝改革促进经济封建化。文化影响:1、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促进科技发展。如:祖冲之……2、佛教文化发展,唯物论发展。如:佛寺、石窟、宗教、范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