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与佛教的东传Lecture1-2导论一.何为丝绸之路丝“路”并非一条“路”,而是一个穿越了广大沙漠山川、不断变化且没有标识的道路网络。1、“丝绸之路”命名起源: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33-1905)2、如何定义“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OR古代和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狭义上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3、“陆上丝绸之路”是指西汉(前202年—13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陆上丝路的具体路线: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经河西走廊到敦煌。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北路从敦煌到车师/高昌(吐鲁番)、龟兹(库车)、疏勒(喀什),穿越葱岭(帕米尔)到大宛(费尔干纳盆地),往西经安息(伊朗)到达大秦(罗马)。南路从敦煌经楼兰、于阗(和田)、莎车,穿越葱岭(帕米尔)到大月氏(阿姆河流域)、安息,往西到达条支(伊拉克境内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大秦。二.丝绸之路与佛教东传之路1、佛教东传中国之历史约公元前6世纪,释迦摩尼创立佛教,其教化始仅流行于中印度恒河上游。约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阿育王信奉佛法,佛教始在印度大规模传播,并逐渐向印度以外地区推广。公元前3世纪-公元1世纪,即中国西汉时期,佛教已由北天竺传布中亚各国。公元前1世纪,汉武帝开辟了通向西域的丝绸之路。中亚与中原的交往日益频繁。中印文化之结合即系于此。2、印度与佛教起源3、中亚与佛教文明的传播——贵霜王朝与佛教东传4、佛教东传中国的路线:佛教乃间接传入中国,非自印度直接传入。佛教沿陆上丝路向东传播路线:陆上丝路北道:大夏/大月氏——疏勒(喀什)——龟兹(库车)——焉耆(库尔勒)——车师/高昌(吐鲁番)——伊吾(哈密)——敦煌——长安陆上丝路南道:大夏/大月氏——莎车(塔里木盆地西缘)——于阗(和田)——尼雅(民丰县)——鄯善(若羌县)——楼兰(罗布泊西岸)——敦煌——长安西来与东往:东晋法显(337-422)、唐代玄奘(602-664)5、佛教入中国佛教最初传入中国之记载,即大月氏王使伊存授《浮屠经》事。东汉永平求法传说:迦叶摩腾/摄摩腾(KāśyapaMātaṅga)/竺法兰(Dharmaratna)/白马寺6、佛教中国化佛教自其传入中国以来便与中国本土之信仰、风俗、社会、制度等相互砥砺,相互渗透且彼此吸收和融合。佛教能在中国生存下来且得以发展壮大,与其不断适应中国之环境,以及不断调整自身(即中国化)有关。Lecture3-4佛陀故乡与佛教起源一.印度历史与文化古印度早期历史脉络2500-1500BC哈拉帕文化1500-700BC吠陀文化700-400BC列国时期/十六雄国时期322BC-187CE孔雀王朝150BC-300CE贵霜王朝320-600笈多王朝二.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1、种姓制度产生2、种姓制度基本特征:职业世袭化、种姓内婚制3、佛教出现的积极意义三.佛陀生平与佛教创立一般认为释迦摩尼出生于公元前545年,逝世于公元前466年,当处印度十六雄国时期。释迦牟尼出生于释迦族统治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佛陀一生:出生——成人——出家——访道——开悟——解脱——弘法——涅槃四.佛教的基本教义、内容等1、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苦谛:世间的苦集谛/因谛:苦的原因灭谛:苦的消灭道谛:灭苦的方法(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2、佛教基本内容:佛、法、僧3、佛教基本戒律: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印度佛教的历史印度佛教的发展时期: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密教等原始佛教:前6世纪中叶~前4世纪中叶部派佛教:前4世纪中叶~公元前后大乘佛教:公元前后开始(7世纪以后,大乘佛教的一部分派别与印度教相结合而形成密教。)大乘:中国、日本、朝鲜、蒙古等小乘: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中国云南傣族地区六.阿育王与佛教传播/兼谈早期印度佛教艺术约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佛教开始向印度以外的地区传播。1、阿育王生平:孔雀王朝是印度第一个统一的王朝。阿育王为该王朝第三代君主。2、阿育王法敕:阿育王为推广佛教,在国内建立许多石柱,刻上敕令和教谕,称为“法敕”。3、阿育王与佛教:阿育王作为佛教徒大力宣扬佛法。据传说,阿育王在位期间,共建造八万四千座佛塔,并使佛教成为了印度全国性的宗教。他还向周边国家派出许多传教团,使佛教开始成为世界性的宗教。4、时期的佛塔:桑奇大塔——是印度早期佛教建筑的代表,也是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窣堵坡(stupa)。Lecture5-6中亚历史与佛教文明一.中亚心脏地带阿富汗:位于亚洲中南部的内陆国家,坐落在亚洲心脏地区,首都喀布尔。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首都伊斯兰堡,前首都卡拉奇是最大城市。二.贵霜帝国起源禺知/禺氏/虞氏是匈奴崛起以前,大致游牧于今河西走廊、祁连山以西直至今天山、阿尔泰山东麓一带的古代游牧民族。公元前623年,秦穆公称霸西戎,引起欧亚草原民族大迁徙。禺知的一部分西迁今新疆伊犁河、楚河流域,成为塞人的一部。禺知西迁者可能只是其小部,留在故地者最终发展成一个强盛的部族,即月氏。塞人与月氏人为同源异流关系。公元前177/176年,塞人诸部被西徙的大月氏人逐出伊犁河、楚河流域,西迁至锡尔河北岸。公元前140年左右,塞人诸部渡锡尔河南下入侵阿姆河流域,其中一支进入巴克特里亚(Bactria,今阿富汗东北部地区),灭亡了那里的希腊人王国,塞人遂于此建立政权,《史记·大宛列传》称之为“大夏”。公元前130年,乌孙人在匈奴人的支援下,远征大月氏,战而胜之,夺取了伊犁河、楚河流域。大月氏人迁往阿姆河流域,征服了塞人所建立的大夏,并占领其地。贵霜帝国建立:大月氏征服大夏后,“臣蓄”大夏国人。通过置立五部翕侯以控制东部山区。后百余岁,贵霜翕侯丘就却攻灭其他四翕侯,自立为王,国号贵霜。三.贵霜帝国基本情况介绍贵霜属:欧罗巴种(即白色人种)贵霜语言:希腊文书写的巴克特里亚语,及波罗迷文、佉卢文书写的梵语和俗语。贵霜王朝世系:丘就却(KujulaKadphises)威玛·塔克图(VimaTakto)阎膏珍(VimaKadphises)迦腻色伽(Kaniska)胡维什卡(Huviska)波调/婆苏提婆(Vāsudeva)四.贵霜王朝与佛教传播(ca.1stcenturyBC-4thcenturyCE)著名佛教帝王迦腻色伽王信奉波斯拜火教,也赞助印度佛教,被誉为“阿育王第二”。在贵霜王朝迦腻色伽王的扶持下,佛教发展到鼎盛,开始向外传播。犍陀罗(Gandhara)地区是指今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东北部地区,公元一世纪贵霜王朝的中心区域。五.犍陀罗佛教艺术(ca.1stcenturyBC-4thcenturyCE)犍陀罗佛教艺术:迦腻色伽王信奉佛教,在领土内大建寺塔,雕刻佛像。因这一地区深受希腊文化影响,所以其佛像带有浓厚的希腊风格。这种希腊化的佛像被称为犍陀罗佛教艺术。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基本特征:采用古希腊、罗马的艺术技巧和艺术形式以宣传印度佛教思想内容。Lecture7-8陆上丝路西域北线的历史与佛教文化一.何为“西域”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广大地区。其核心部分为包括我国新疆在内的中亚地区,而狭义上的西域则指新疆。二.新疆的地理环境“三山夹两盆”。天山以北地区为北疆区,天山以南地区为南疆区,乌鲁木齐以东的吐鲁番、哈密盆地则为东疆区。三.新疆与早期丝绸之路汉武帝开辟西域后,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商队、使者来往络绎不绝,佛教僧侣也与上述人员结伴而来,佛教随之向新疆及中原地区传播。四.佛教在新疆传播发展的背景及原因五.佛教传入新疆的时间:大体可确定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六.佛教在新疆的发展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佛教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克孜尔千佛洞、伯孜克里克千佛洞大规模开凿于此期。到了唐代,西域佛教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早期经西域传入内地的佛教,这时形成巨大回流。佛教在西域的衰落始于9世纪喀喇汗王朝建立并皈依伊斯兰教之后。元朝后期,蒙古统治阶层皈依伊斯兰教,强力压制佛教。至16世纪末,天山南北基本处在伊斯兰教影响之下。七.佛教沿陆上丝路向东传播路线陆上丝路西域北道:疏勒(喀什)——龟兹(库车)——焉耆(库尔勒)——车师/高昌(吐鲁番)——伊吾(哈密)——敦煌——长安陆上丝路西域南道:莎车(塔里木盆地西缘)——于阗(和田)——尼雅(民丰县)——鄯善(若羌县)——楼兰(罗布泊西岸)——敦煌——长安疏勒(喀什)1、疏勒简介:疏勒位于今新疆喀什噶尔,塔里木盆地西缘。2、疏勒在丝路上的地位:是古代丝路南、北线的西端总交汇处,中西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贸易发达。3、疏勒与佛教:疏勒是我国最早信仰佛教的地区之一。诸代国王崇信佛教,热心供养。(1)莫尔佛塔遗址:是“汉—唐时期遗址”,也是目前喀什地区唯一保存的较为完好的一处佛教遗址。(2)图木舒克佛寺遗址:在今新疆喀什地区,古代属于疏勒。20世纪初,西方考古探险队在图木舒克发现了众多的佛寺遗址。4、疏勒佛教的衰亡龟兹(库车)1、龟兹简介:古代龟兹的疆域以今天新疆的库车为中心,包括拜城、沙雅、轮台、阿克苏等县。丝路开通以来,汉帝国在龟兹设置西域都护,统辖天山南北。2、佛教传入龟兹的时间:应在公元前122年或稍前,也即汉武帝之世。3、龟兹佛教文化(1)龟兹石窟:克孜尔千佛洞,是龟兹境内最大的佛教洞窟群。始建于公元3世纪末,止于8至9世纪,时代为魏晋至唐代,为中国开凿最早的石窟群。(2)龟兹佛寺遗址:昭怙厘大寺遗址,又称苏巴什佛寺,系魏晋时期的佛寺遗址,是新疆现存最大的佛寺遗址。4、龟兹王族与佛教传播:从公元3世纪中叶以来,龟兹国之佛僧中来中国传译经典者,或为龟兹显宦。鸠摩罗什:公元4世纪,龟兹曾经养育了佛学大师鸠摩罗什。罗什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翻译大师之一,与唐玄奘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大翻译家。是他第一个向中原佛学界介绍了大、小乘佛教的区别。5、龟兹佛教的衰落焉耆(库尔勒)1、焉耆简介:焉耆,在今新疆库尔勒市境内,其文化面貌较接近龟兹。焉耆—龟兹—疏勒组成了“龟兹佛教文化圈”。锡克沁千佛洞(又称“七个星佛寺”)。车师/高昌(吐鲁番)1、车师简介:今天的吐鲁番地区,古属车师国,为车师王之前庭(南庭)。2、交河故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由车师人开创和建造,最早是“车师前国”的都城。交河故城是世界上保留最完整的夯土城市,被称为“东方的庞贝古城”。3、高昌故城遗址高昌历史:高昌壁——高昌国——唐西州——高昌回鹘王国现存遗迹大部分属高昌回鹘王国时期,唐以前遗迹较少。4、高昌佛教:高昌曾与于阗、龟兹并称为我国西域三大佛教中心。伯孜克里克千佛洞,为西域影响最大的佛教圣地之一。伊吾/哈密1、伊吾简介:“伊吾”是隋唐之前以哈密为中心及其周围地区的古地名。白杨沟佛寺遗址:是哈密地区年代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寺院。Lecture9-10陆上丝路西域南线的历史与佛教文化陆上丝路西域南道:莎车(塔里木盆地西缘)→于阗(和田)→尼雅(民丰县)→鄯善(若羌县)→楼兰(罗布泊西岸)→敦煌→长安莎车1、莎车简介:莎车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西缘。莎车国由塞人诸部之一(Sacarauli)建立,后为西域都护府所辖诸国之一。据《后汉书·西域传》载,西汉末东汉初,莎车一度雄霸西域。北魏时称渠莎国。隋、唐至宋并入于阗(今和田)。1514至1680年间,为叶尔羌汗国的首都。2、莎车:《十二木卡姆》故乡于阗(和田)1、于阗简介:于阗是丝路上的古国,西汉时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位于丝路南道,昆仑山下塔克拉玛干沙漠南岸,以出产玉石闻名。东汉时,发展成为西域的重要王国。2、于阗的建国传说3、于阗的早期居民:现在所知,最初居住的是塞人。羌人和羌化塞人曾是古代于阗的主体居民。4、于阗的早期信仰:在佛教传入之前,于阗的传统信仰为萨满教,即原始巫教。《大唐西域记》中载于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