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人美版)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引导思考----生活中美术无处不在,与我们息息相关。同学们能谈谈你在生活中最关注的美术现象是那些。2、感悟美术鉴赏在生活与工作中的重要---人类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创造出新的美术形式,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给我们留下了浩瀚的美术珍品,今天人类还在不停地创造新的艺术形式,人类的发展以及在我们的生活中需要对美术关注、认识、理解和体验。这就是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3、在分析一些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唤醒学生对美术鉴赏学习的兴趣,深入引导学生理解美术鉴赏及其意义。4、介绍一些美术知识为今后美术鉴赏做重要准备。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二)重点: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三)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四)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班级是高一(1---8)班,学生都是刚刚接触美术鉴赏,并且对于美术专业理论知识基本不懂。学生接受起来有些困难,但学生学习较为主动,相互之间能够探讨交流,学习气氛较好,对美术鉴赏课有浓厚的兴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2睛”。2、方法与过程: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教学中以生活中的美术现象为引导,引起关注---深入讨论---感悟意义---树立信心。3、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对美术现象的关注,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去深入感觉人类生活中美术的作用与人类创造美的精神。使学生明确美术鉴赏的学习目的以及重要意义,从而树立学好美术鉴赏课程的兴趣与决心。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教学流程示意(1)教师引导什么是美术、艺术?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2)教师讲解如何进行美术鉴赏?(3)学生讨论学生对作品进行鉴赏分析,教师引导。(4)课堂总结总结归纳本课知识,深化美术鉴赏的意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课件展示若干美术作品,请学生试辨别其所属门类。导入语: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美术作品时,你是否能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呢?美术作品分类: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等。利用学生以往学习过的知识引出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课件展示《捣练图》和《拾穗》提问:1、这些作品存在哪些相同之处?不同之处?2、试着猜想作品之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思考、小组讨论;画家、时代背景、主题、艺术语言等对比欣赏,引发学生思考课件展示《黄山日这幅摄影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绘画作品的意境是否分组讨论:提出疑惑,发表小抒发感受,探究原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3出》相同?摄影的工具是否最重要?组见解可从艺术语言、风格、材料、价值、意义等方面分析.这也是鉴赏的第一步。知识小结利用课件提炼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鉴”是手段、是基础,“赏”才是目的。尝试体验鉴赏的过程并加以总结归纳.鉴——鉴别作品的作者、创作年代、材料、手段、艺术语言的形式和内容,赏——通过鉴别获得的感受,体验联想于个人经验线结合,进行综合的审美判断和评价.总结归纳本课知识,深化美术鉴赏的意义。板书设计1、什么是美术鉴赏?2、美术分为哪几类?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摄影。教学反思①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喜欢听老师回答同学们的提问并颇感受益,这样的教学环境是教师喜欢的也是学生喜欢的。②学生对美术和美术鉴赏绝大多数没有明确的认知或清楚的认识。并对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其中提到了可以陶冶性情,提高文化素质,培养审美能力,但又都不能具体说明。4③从学生讨论的作业情况看,学生对美术在文化知识领域的作用缺少应有的认识,这种情况说明各学科在知识讲授的过程中,学科本位的形式较多,跨学科的联系相对薄弱。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尽可能的联系现实生活。④在鉴赏课的讲述中我也认识到,单纯就美术问题的讨论终将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兴趣。只有联系现实社会,涉及不同学科知识,才能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课题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第二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由于大部分学生对美术作品了解程度不同,鉴赏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欣赏大量的美术作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分析问题,总结问题。教材分析本节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有更一步的提高,从更深层次的分析不同的美术作品中,艺术家所要表达的艺术思想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对于提高学生整体的审美能力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对以后课程学习中学生对作品的整体分析和认知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学情分析由于面对的大多数都是农村学生,对于美术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差,基本上属于谈不上有什么美术基础,基于这种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课堂以欣赏为主,多跟学生互动,给学生们观看大量的画家名作,详细讲解作品和介绍画家的生平,以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的了解作品的含义。多提问,多启示学生,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种类和特点,最后教师再加以总结。教学目标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语言有一个简单的而完整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使用美术语言上有着不同的方式,美术作品由此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式特征和审美意韵。5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认识美术语言,期中包括概念、内容及其形态分类。美术语言既是具体的,可分类的,又包含在整个美术作品之中,因而势必又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教学流程示意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三、课堂总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欣赏古筝弹奏曲片段《高山流水》师问:通过欣赏,我们能联想到这是自然界什么声音,为什么有这种感觉?生答:听到流水的声音,忽高忽低,忽近忽远。师总结:这就是一种语言,音乐的语言,他通过旋律、和声、节奏等,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流水的世界。我们知道,人类靠语言来沟通彼此的情感,动物也同样靠自己的语言来沟通,小鸟唧唧喳喳,青蛙呱呱叫,这是他们的语言。欣赏美术作品也是如此,他也有艺术语言,如果我们不了解,不懂得艺术传达的符号,我们就看不懂美术作品。这正是刚才有的同学回答失误的原因。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二、讲授新课:1、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板书):首先从三件具体的美术作品——五代画家顾闳中的工笔重彩人物画《韩熙载夜宴图》、宋代画家梁楷的写意人物画《破墨仙人图》和美国画家斯蒂尔的油画《1954》开始直接的语言辨析。师问:同学们谁能告诉我这三幅作品有什么区别。生答:绘画种类不同,有油画,有中国画。生答:有具体形的,有看不懂的。生答:表达的意思不一样。有具象的,有抽象的。师总结:这三幅作品在艺术形象和绘画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异,艺术家使用了不同的艺术语言以表达不同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意图。广义的说,美术作品中参与作品表达的一切都具有语言的属性,而狭义的则是指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美术基本语言元素:点、线、面、色美术语言表达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笔墨、章法、皴法。他们作为美术语言特殊的表达和实现手段也可以看成是语法规则,同样构成了美术作品艺术语言的一部分。美术的语言方式: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62、美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板书)师问:大家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总结一下具象艺术、抽象艺术、意象艺术有什么区别?生答:具象艺术、意象艺术能看懂了,抽象艺术看不懂。师总结:具象艺术的目的在于真实地再现现实,意象艺术不在以纯粹的客观再现为目的,而是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抽象艺术完全排除了现实形象的可辨性,而纯粹诉诸美术语言和手段本身,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精神的纯粹和人类精神表达与沟通的自由。三、课堂总结结合具体的实例,调动学生以往的美术知识,通过多样的美术作品来认识和讲解。使学生能分辨出具象、意象、和抽象三种不同语言类型的美术作品。板书设计一、导入新课《高山流水》欣赏二、讲授新课1、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韩熙载夜宴图》、《破墨仙人图》、《1954》美术基本语言元素:点、线、面、色美术语言表达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笔墨、章法、皴法。美术的语言方式: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2、美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具象艺术的目的在于真实地再现现实意象艺术不在以纯粹的客观再现为目的,而是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抽象艺术完全排除了现实形象的可辨性,而纯粹诉诸美术语言和手段本身,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精神的纯粹和人类精神表达与沟通的自由。三、课堂总结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应该多注重跟学生的沟通,多让学生自主回答,调动课堂的积极性,主动的学习比被动的学习,受到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美术欣赏作为基础教育,对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对于美或是丑都没有概念的人算不上一个完整的人,应该多欣赏大量的作品。课题3、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信息搜集与处理的能力也已趋于成熟,对作品的认知与探究有一些共性的认识,但也存在着丰富多彩的个性差异,他们在欣赏和评述艺术作品方面体现出鲜明的共性以及个体的人文素养及审美倾向。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人格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引导和引领学生进行正确赏析并给予适当点评。7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中国古代画家黄筌,以及古希腊画家宙克斯和帕尓哈西奥斯之间的比赛为例,说明具象艺术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并由此引出具象艺术的特点。第二部分“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着重通过几件作品具体解释具象艺术的三个主要特点:1.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即具象艺术是以客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且把对象表现得就象我们所看到的一样真实。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即具象艺术是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的创造来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和观念的。3.情节性或叙事性,即具象艺术中往往蕴含着一个或多个故事情节,它可以用文字语言直接来讲述或描述。由于具象艺术的这些特奌,因此除艺术所共同的审美功能外,它还具有记录的功能和社会干预的功能。第三部分“怎样鉴赏具象艺术?”这里既运用了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又特别兼及了对具象艺术的鉴赏特征,从肖像艺术和主题性艺术两大分类中分别说明对具象艺术的鉴赏方法。这里涉及到具象艺术的典型性问题,主要是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第四部分“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主要是从具象艺术的功能——社会记录和社会干预的角度来说明的,这两个功能是它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艺术的主要特征。具象艺术的意义主要就来自于此。学情分析具象艺术的再现性、典型性与情节性构成了其重要的艺术特点,具象艺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理解,要注重从作品中情节性为起步,让学生在作品中直接再现出的情感,感悟作品人物所表现出的性格、情感以及主题。让具象作品中传递的情感和表达出的主题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懂得具象艺术的鉴赏。教学目标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具象艺术有更加深入、具体的认识,其中主要包括:1.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2.具象艺术是如何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3.具象艺术有哪些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