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政治理论知识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1、什么是哲学?哲学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即人们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是人类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抽象概括和总结,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也即何者为本源。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回答,区分为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凡是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属于唯物主义;反之,属于唯心主义。第二,思维能否认识存在或精神能否反映物质。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回答,区分为哲学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凡承认思维能够认识存在或精神能够反映物质的,就是可知论;反之,就是不可知论。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3、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哲学基本问题有什么意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说,哲学基本问题为我们研究哲学派别和哲学发展的历史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指导线索,使我们能够透过形形色色的哲学名词、术语而抓住它们在哲学上的基本倾向和本质。他是我们识别和批判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强大思想武器。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这就是坚持什么样的思想路线的问题。思想路线是否正确,对于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4、什么是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腹泻、摄影、反映。5、列宁关于物质的科学定义的含义是什么?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可定了物质的可知性,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事物共同本质的概括,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科学概念,从而同把物质归结为某种具体物质形态的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6、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社会的产物。从一般物质的反映特性到意识的出现,大致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的阶段:从无机物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性感应;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意识对人类的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意识活动具有调控性和指导性;作为意识活动重要内容的人的心理对人的生理具有影响和制约的作用。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是社会实践。7、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8、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人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最终必将能战胜旧事物。第二,新事物优于旧事物。新事物客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了旧事物中一切积极、合理的东西,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第三,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第一,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待世界;第二,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世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待世界;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形而上学否认矛盾的存在。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10、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第一,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既对立统一的辩证本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大基本属性。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第二,量变质变规律。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的状态。唯物辩证法认为,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程度等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量变和质变是辨证统一的,他们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变的积累,就不可能发生质变;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避免的引起质变。二,质量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旧质限制了量的活动范围,如果没有质的根本变革,量的变化就不可能超出旧质的界限。只有通过质变,事物才能在突破旧质的界限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第三,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事物的肯定与否定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是辨证统一的。1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主观认识是否是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第一,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主观认识,检验真理就是看主观认识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检验认识是否是真理,就是要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一对照。第二,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是唯一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因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2、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为什么?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也就是他的绝对性和唯一性,即任何认识是否正确,归根到底只能靠实践检验;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也就是他的相对性和条件性,即任何实践活动总是具体的和历史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也是一个历史过程。因此,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13、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之所以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第三,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首先是生产方式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和更替的历史。14、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15、在现代化的生产中,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渗透在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先导;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国民经济增长诸因素中的首要因素。16、什么是生产关系?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他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征。17、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两个矛盾着的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两个矛盾着的方面,在这对矛盾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力的状况规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规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具有重大的反作用,他能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18、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及其变化;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两者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贯穿于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始终,直接制约着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19、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应注意把握什么?应注意把握以下三点:第一,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客观标准;第二,社会经济形态发展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第三,社会形态发展具有普遍的规律性,而在不同国家和民族,这种发展会采取不同的形式,所以要把握人类历史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20、当前我国的人民包括哪些人,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当前,在我国,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者,以及拥护社会主义和赞成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1、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一下几方面的关系。第一,社会财富的积累和人的劳动能力发展的关系。种种社会发展事实说明,人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第二,劳动者自身的发展和劳动者对社会财富占有的关系。正确处理劳动者和财富占有的关系,既有利于人的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增长。人的解放首先是经济上的解放,人的发展离不开对财富的占有;否认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就谈不上人的解放,更谈不上人的发展。第三,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在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并以科学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努力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总之,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不是主导和从属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关系。我们不仅要研究社会发展规律,也要研究人的发展规律,真正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统一起来。要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不断满足人的需求,服务于人发展;并通过人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从而在更高水平上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2、货币的职能包括哪些方面?包括五方面: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最基本的职能,其他三项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23、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及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待售商品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速度。前两个因素构成商品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规律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商品价格总额除以货币流通速度。2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其价值来进行,遵循等价交换、自愿让渡的原则。25、什么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一般认为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把它的价值一次的或多次的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而不会改变原有的价值,因此叫不变资本。(用C表示)。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工人的劳动创造了包含剩余价值在内的心价值,发生了价值量的变化,是一个可变量,因此叫可变资本。(用V表示)。26、资本的构成分为哪两方面?从价值方面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构成的,他们之间的比例叫资本的价值构成。从物质方面,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他们之间的比例是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的,这种反应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资本的技术构成。27、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存在、和形式。相对人口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总资本中可变资本部分相对减少,从而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另一方面是由于妇女儿童要求工作以及小生产者、中小资本家破产,又使劳动力的供应增加。结果必然使大量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和发展有利:它可以随时满足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相对过剩人口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流动形式的过剩人口,即工人时而就业,时而失业,经常的处于就业和失业交替的流动状况。二是潜在形式的过剩人口,主要指农业中的过剩人口,他们耕种少量生产资料,表面上看没有失业,但仅此难以维持生活,随时准本进城找工作。三是停滞形式的过剩人口,主要指没有固定社会职业,只是揽点劳务在家操作的人群。28、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形成,表现,结果?通过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起来。他一方面把分散的、小规模的小生产,发展成为社会化的、有规律的大生产;另一方面,则把小私有制变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