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场面调度第九章场面调度什么是场面调度场面调度的几种形式镜头调度中的总角度镜头调度中的轴线规则内反拍角度和外反拍角度越轴的基本方法镜头调度中的三角形原理什么是场面调度场面调度是戏剧专业用语。电视艺术也用场面调这一手段,但和戏剧的场面调度却有很大区别,主要表现在视角多变不受舞台框框的局限,在表现时空上具有很大的自由度。电视的场面调度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演员调度;二是镜头调度。演员调度指导演通过演员的行动方向、所处的位置变化以及演员之间的交流,构成不同景别、不同构图的画面,用以揭示人物关系、情绪的变化。镜头调度,即指摄像机位置的变动、角度和景别的变化、运动摄影手段的运用等。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经常揉在一起,二者的结合构成了电视的场面调度。场面调度不仅指单个镜头画面的调度,同时也包含画面组接以后构成的一个完整的场面调度。场面调度是影响画面构图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画面组接的重要因素。场面调度的几种形式分切式调度移动式调度纵深式调度分切式调度根据演员动作、位置,摄像机分别放在不同的位置,以固定的摄像方法,拍摄不同景别、不同角度的镜头画面,然后组接起来,叫分切场面调度,简称分切。利用这种形式的调度,在拍一场戏时,一般要有起定向作用的全景镜头,使观众明确情节、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和环境的基本关系。这个全景镜头的角度叫总角度即定向角度。这个起定向作用的全景镜头不一定放在第一个镜头,可放在一组镜头的任何部分,由剧情内容和组接技巧而定。分切式调度,演员位置的转换大多在中景或全景中进行,以表现台词和面部表情为主时多拍中近景,表现细部多拍特写。分切调度对时空的表现有更大的自由,利用不同景别画面的互相交替,省略不必要的动作过程以造成鲜明节奏。突出事件重点,在画面构图处理上以静态构图为主,利于借鉴绘画艺术的构图法则。移动式调度移动式调度即采用运动摄像的调度。摄像机随着演员的动作而运动。充分利用摄像的“动向表现手段”,把观众注意力集中在重要事件和主要人物运动过程中,明确交待事件发生发展的真实过程以增强真实感。这种调度,多以长镜头的形式出现。纵深式调度电影场面调度的重点是演员调度,而电视特别是纪实性节目的场面调度主要是镜头调度。在电影和电视剧中,摄像角度固定,在镜头视野范围之内,对演员进行调度,靠演员位置的变换,形成时近、时中、时全、时远的景别变化。或靠变焦距镜头的焦距的改变,形成不同的景别,这种调度大多用小光圈大景深,使前后景均清晰可见。运用纵深式调度,有利于展现画面的空间深度,有利于演员的连贯性表演,也有利于对时空再现的真实感。镜头调度中的总角度不论用多少镜头表现一场戏,摄像师要根据这场戏的演员调度情况,确定表现这场戏的总角度。即定向角度。确定总角度是为了使观众了解这场戏的人物和环境的关系,通常由全景来体现。总角度是一场戏的的主要拍摄角度,是充分表现戏剧内容的最佳角度。总角度确定之后,其他角度应在总角度的相同方向进行机位安排。总角度示意图总角度示意图镜头调度中的轴线规则轴线是由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一条假定的直线。由视线方向和运动方向形成的轴线称为方向轴线,由相互之间位置(两个人物以上)形成的轴线谓之关系轴线。在一场戏的镜头调度中,摄像机位置的变动范围,受轴线的制约。否则给后期剪辑工作造成困难。所谓轴线规则是指在用分切镜头表现一场戏时,机位的位置要在轴线的一侧进行调度和安排。轴线示意图1、2、3轴线示意图1轴线示意图2轴线示意图3内反拍角度和外反拍角度在关系轴线的一侧,两个镜头的机位方向基本相背,各拍一个人物,称为内反拍角度。内反拍角度是主观角度,它代表剧中人物各自观察对方的主观视向。如拍演员甲站在高处,乙站在低处对话。两个镜头的拍摄方向基本相对拍两个人物,称为外反拍角度。外反拍角度为客观角度,这代表导演、摄像的视角,也代表观众的视角对被摄对象做客观介绍,外反拍角度经常用在表现二个演员之间的交流。内反拍、外拍角度的组合,是拍摄中最常用镜头调度方法。拍主持人或记者出镜采访某人经常用这种角度拍摄。这也就是平常讲的过肩镜头。拍过肩镜头,前景人物以不露眼睛为宜,避免抢夺观众注视主体人物的视线。越轴的基本方法为了多角度多方位的展现环境,多侧面地表现人物,总想越过轴线来表现“第四面墙”,表现人物的位置的变化,近而获得多变的构图形式。这时可以用越轴方法越过轴线进行拍摄。越轴方法是越过轴线的桥梁。1、利用人物的运动改变原轴线形成新轴线2、利用摄像机的运动越过轴线3、中间插入无方向的中性镜头越过轴线4、插入和轴线无关的镜头也可越过轴线5、利用人物出画入画越过轴线6、利用变焦距镜头拍摄越过轴线7、利用反打镜头越过轴线8、利用双轴线越过轴线利用人物的运动改变原轴线形成新轴线利用摄像机的运动越过轴线中间插入无方向的中性镜头越过轴线插入和轴线无关的镜头也可越过轴线镜1在拍A、B二个演员交流,镜头2拍进门演员C,镜3可越轴拍A、B如果不带C,为C的主观镜头。如果带上C为客观镜头。利用人物出画入画越过轴线利用变焦距镜头拍摄越过轴线利用反打镜头越过轴线有些全景镜头,可利用和总角度相对的反打角度来拍摄。但前面镜头中应使观众对环境有了明确的交待,才不致于显得生硬。利用双轴线越过轴线镜头调度中的三角形原理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经常遇到表现两个人对话交流的场景。若用分切的方法拍摄,需要在关系轴线一侧设定机位角。常用的角度有五个:●外反拍角度b1、b2●内反拍角度c1、c2●顶角度a(用于交待两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两人之间的位置关系)三角形原理外反拍角度b1、b2内反拍角度c1、c2三角形原理如果把外反拍两个机位和顶角机位用三条直线连起来便形成一个底边和关系轴线相平行的三角形。外反拍两个机位和顶角机位分别在三角形的三个角上。把两个内反拍角度机位和顶角机位连起来也能形成一个三角形这就是调度中的三角形原理。当内反拍机位和三角形底边重合时,就变成主观性内反拍角度d2、d3都是主观镜头。由两个内反拍角度和顶角度机位构成的三角形称做外三角形。由于关系轴线有两侧,在轴线两侧各有一个三角形(如图7-16),在三角形(1)上设定机位拍摄的镜头1、2、3可以直接切换,否则就是越轴切换。越轴镜头不能直接组接,否则就会造成空间的混乱。用分切的方法拍摄三人交流的镜头,机位设定比较复杂。但三角形原理同样适用。(例1、例2)主观性内反拍角度d2、d3图7-16越轴切换例1拍摄两位来宾和一位主持人A拍摄两位来宾和一位主持人A(如图7-19),可以把B、C当作一个人,和A构成一个关系轴线,在轴线一侧设定机位进行切换。也可以用枢轴切换。所谓枢轴是镜头切换的一种方法。例2拍三个人谈话交流比如拍三个人在谈话交流,用两个镜头分别拍AB和AC,而A在两个镜头中又都位于画面的同一侧,A就成了枢轴。也可以用B做枢轴(如图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