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古代宗教的主体――佛教与道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主讲陈志佳第四章中国古代宗教的主体——佛教与道教第一节佛教传入与中外文化的融合一、佛教传入与中外文化的融合佛教于西汉末年经中亚从印度传入中国,从此开始了以中外佛教文化交流为中心的中外文化融合。(p109)印度佛教的传入与中国化过程,是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印度佛教由释迦牟尼创立于公元前5世纪前后。东汉时期印度佛教徒陆续来华。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明帝为摄摩腾和竺法兰修建洛阳白马寺,让他们在那里翻译《四十二章经》,从此中国就有了佛教。(p110)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主要阶段:即东汉魏晋时期的初传阶段、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阶段、隋唐时期的繁荣阶段、宋元明清时期的衰落阶段、近代以来的革新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了空前发展,佛寺和僧尼数量大增。江南春绝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特点:(p110)◆历时最久◆影响最深◆化得最好1.历时最久(p110-112)从两汉之际,直至宋元明清,2000年间从未间断。著名的代表人物:东晋的法显(p110),唐代的玄奘(p111)和鉴真(p112)。2.影响最深(p.112—118)中外佛教文化交流,对世界文化,尤其是对亚洲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难以估量。3.化得最好(p.118—121)佛教的中国化,一是指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一是指佛教内部各宗派之间的融合。佛学的中国化,就是佛学的儒学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隋唐时期完成的。就是以儒学的“人学”把外来佛教从重视佛的印度佛教化而成的重视人的中国佛教。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规律显示,外来文化必须适合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原则就不能立足于中国,另一方面,消化吸收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而言必并不是一种可怕的事,而是可以成为去去芜存菁,长是发展的动力。(p.121)☆互动交流佛教知多少——佛教常识●佛教的创始人是谁?△释迦牟尼佛教创始者,是古印度北部迦(jiā)毗(pí)罗卫国国王净饭王的太子,全名乔达摩·悉达多,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中国春秋时期),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自幼天资聪颖,相貌奇伟,其父希望他继承王位,建功立业。他16岁时父王为他娶了邻国的王女耶输陀罗为妃,生下一个儿子罗沽罗。19岁时,释迦牟尼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也就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磐。●佛教最基本的教义是什么?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是: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等。佛教认为,人生充满了痛苦烦恼。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等等。从根本上来说,众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无明,即对于佛法真理、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正因为无明,众生才处于贪、瞋、痴、慢、疑、恶见等等烦恼之中,由此造下种种恶业;正因为造下种种恶业,又使得众生未来要遭受种种业报。这样反复自作自受,轮回不休。——所谓“苦海无边”。如果人们理解了佛教的人生真谛,依照佛法去修行,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在生前即可以体验到涅槃境界的极乐,死后更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谓“回头是岸”●佛教的劝世箴言“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教文物图片●佛教奇异现象佛光舍利肉身不坏等等舍利[江苏讯2006年11月20日]江苏省连云港市佛教协会顾问能宽法师在连云港花果山海宁禅寺圆寂,11月28日上午,在能宽法师荼毗现场,连云港市佛教协会会长、海宁禅寺方丈昌鉴法师及能宽法师弟子百余人精心搜检出五彩舍利二十余颗,其中一颗高约5厘米,酷似一尊观世音菩萨,其五官装束形象逼真、惟妙惟肖,世所罕见,观音菩萨头像旁有佛珠环绕,令人叹为观止。“第二节道教的兴起与多种文化的融合一、道教的形成与信仰特征1.道教的形成(p123二)道教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吸取方仙道、黄老道以及经学、墨家等宗教或学派的某些观点和方法逐渐形成的。(p122末—123一)东汉中叶(公元142年),张道陵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入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此为道教定型化之始。又因道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故又名“天师道”。东汉末,有张角的太平道和张鲁的五斗米道,组织教团和黄巾军。东晋时,葛洪于建武元年(公元317年)撰《抱扑子内篇》,整理、阐述了道术与理论。南北朝时,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改革旧天师道,创立“北天师道”,使道教由民间宗教变为官方宗教。南方庐山道士陆修静整理三洞经书,编著斋戒仪范,道教形式因而完成。唐宋之后,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净明各宗派逐渐合流,到元代归并为“正一道”。在北方,金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阳在山东宁海(今牟平)创立全真派,其徒丘处机受到元太祖成吉思汗重视,全真派遂成为道教中势力和影响最大的一个教派。此后道教正式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教派。可见,道教在起源和发展中,揉合了其它的许多文化要素,堪尔秦汉前后不同宗教和不同学派的结合体。2.道教的信仰特征道教信仰老子的“道”,把“道”衍生为“洪元”、“混元”、“太初”三个世纪,再由此衍化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的“三清尊神”,而尊奉之。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以《道德经》(又名《老子》)、《正一经》和《太平洞极经》为主要经典。道教的基本教义是长生久视、全性葆真。道教解释“德”是得道,认为通过一系列道功、道术的修行,可使灵魂常在,肉体永生,返本还原,得道成仙。☆互动交流你知道“道教八仙”吗?八仙,就是道教供奉的并且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八名得道仙真: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李铁拐、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二、老子与庄子(一)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老子(传说公元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生活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今河南省鹿邑县)人,有人说又称老聃。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子(即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尊为道祖。☆互动交流你知道老子为什么叫“老子”吗?史载孔子曾学于老子。深感老子道行高深莫测。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2.老子思想△宇宙观:《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白话]道生化为一(太一),一生化为二(阴阳),二生化为“三”(混合),“三”生化出万物。),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它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的社会思想:主张是无为而治、“无为而不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治大国若烹小鲜”(六十章)(治理大国,好像煎小鱼)。“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七十七章)(这正是大自然的规律:减少有余,弥补不足。人间的法则却不是这样,总要剥夺不足,而用来供奉有余)。△道德观:●柔弱不争老子教人“守柔”。老子以「水」作喻:「天下柔弱,莫过於水,而攻坚胜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老子强调以柔克刚,教人谦卑逊让,以退为进。意谓人可有雄心壮志,但应抱持柔弱谦下之道,保持质朴本性,勿刚强好胜,否则不得善终。●上善若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干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第八章)[白话]最高的善就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它总是处于人们所厌恶的(低下)地方,所以最接近“道”。(最高的善人)居住要(象水那样)选择(低下的)地方,心胸要保持深沉宁静,交友要真心相爱,说话要诚信可靠,从政要有条有理,干事要利用特长,行动要抓住时机。正因为他(象水那样)与世无争,才没有过失。(二)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1.庄子简介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著有《庄子》一书,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道教兴起后,庄周被尊为南华真人。2.庄子寓言故事(1)材与不材(《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2)鼓盆而歌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的妻子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于责问道:“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分、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3)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音“条”)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4)盗亦有道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明)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不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三、道教的文化结构道教文化结构,包括了许多门类,如道教思想,道教建筑、医学、音乐、美术和文学等。(p.125—p.131)四、道教对古代民俗的影响道教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民俗的形成与发展。城隍(城隍产生于古代祭祀而经道教演衍的地方守护神)、土地爷、灶君作为道教底层神灵,在古代民众中有长久的信仰,这一类崇拜几乎遍及中国各地甚至每个家庭。春节到来之前,人们贴门神、灶马、桃符、钟馗,这种习俗也是来自道教。第三节佛教、道教与传统文化一、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文化的巨大影响(p.132三)二、道教与古代医学、古代化学、古代药物学道教与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关系十分密切。(p.1332.)三、佛教和道教推动了中国文化中形象文化的发展(p.134—p.1351.2.)

1 / 5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