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中学生学生心理第一节、认知过程一、感觉(了解—选择题)(一)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二)种类1.外部感觉:五感2.内部感觉:机体觉—内脏感觉;运动觉—关节肌肉的知觉;平衡觉—是对身体的感觉,也称静觉或姿势感觉(三)感受性与感觉阙限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2.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一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3.差别感受型与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能够感受刺激之间这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四)感觉的特性(感觉的相互作用引起感觉性发生变化)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①感觉适应—视觉的适应分为暗适应(由亮环境转入暗环境,视觉感觉性提高)—明适应(由亮到暗,下降)。②感觉对比—同时对比(马赫带现象—明暗色带交界处,明更明,暗更暗)—继时对比(先苦后甜甜更甜)③感觉后像(又叫做感觉后效,比如电灯关了你眼睛里还会看到电灯的形状)—正后像:看到白光,眼睛里仍保留白光—负后像:灯灭了,眼睛里留下黑的灯泡的形象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①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②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感觉的相互补偿——盲人失明,听觉更灵敏③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引起另一种感觉—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2二、知觉(理解)(一)概念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知觉是各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并受人的知识经验和态度的制约。(二)种类1.根据人脑直觉反应的客观对象不同,可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1)物体知觉①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②时间知觉—现在(什么季节、天气………);现在时刻与过去某一时刻的长短,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③运动知觉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a.真正运动的知觉(物体做出运动,人感觉到,如转动的电风扇)b.似动知觉(实际不动觉得运动或不是连续运动觉得在持续运动)似动知觉的主要形式:——动景运动(电影和霓虹灯):当两个刺激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距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诱导运动(月亮不动其实在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诱导运动——自主运动(错觉、幻觉):在暗室里,如果你点燃一支熏香或烟头,并注视着这个观点,你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这就是自主运动现象。——运动后效: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运动后效2.社会知觉社会知觉中常出现的基本偏差:①社会刻板印象: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队中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②晕轮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多项式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③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④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⑤投射效应:是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欢迎的特征。3.错觉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直觉,是直觉的一种特殊情况。错觉的种类有大小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时间错觉,倾斜错觉等(三)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理解性(1)含义: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官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3(2)理解对于知觉有四个主要功能a.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从而使自己更加清晰和准确b.有助于人们整体的知觉事物c.理解还能产生知觉期待和工作d.提高知觉的效应,形成事物表象,为表象转化为科学概念提供重要条件。2.知觉的选择性(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的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的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对象和背景的转换是有条件的,一是客观事物发生了变化,二是知觉者的经验、目的和兴趣(2)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a.刺激物的绝对强度b.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即差异率,差别越大,越容易优先选择。c.对象的活动性,即活动率d.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也容易引起学生优先知觉——影响的主观因素有:〈1〉知觉有无目的的和任务〈2〉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3〉个人的语言、动机、兴趣、爱好、定势与情绪态度3.知觉的整体性含义: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知觉的整体性往往取决于四种因素:一是知觉对象的特点,如接近、闭合、连续等因素;二是对象各组成部分的强度关系;三是知觉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影响知觉的整体性;四是知觉的整体性主要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主观态度,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识与经验4.知觉的恒常性就觉得很伤心是只可观事物本身不变,但这些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是人的直觉映像仍相对不变。这句恒常性包括颜色恒常性量、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和声音恒常性从远近处看一个人,视网膜成像有大小,但人们觉得没有改变三、注意(一)注意的概念和特点1.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之一2.特点:(1)指向性:能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2)集中性: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二)分类——(单选)1.无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人和动物都存在无意注意引起的条件:〈1〉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2〉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2.有意注意:4又称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也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属于注意的高级形式。它受人的意识的调节和支配,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注意。引起的条件:〈1〉明确活动的目的哥任务〈2〉发挥意志努力与干扰和困难做斗争〈3〉培养对事物的间接做斗争〈4〉保持稳定的情绪〈5〉建立稳定的工作习惯〈6〉智力活动与外部活动的结合3.有意后注意:也叫随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经过学习、训练或培训个人对事物的直接兴趣达到的(三)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1.注意的范围〈1〉含义: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把握对象的数量〈2〉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活动的任务;个体的知识经验2.注意的稳定性〈1〉含义: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广义的心理稳定性并不意味着注意总是指向同一对象,而是指当注意的对象和行动有所变化时注意的总任务不变。〈2〉影响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主体的意志力水平;个人的主观状态3.注意的起伏和注意的起伏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的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注意不稳定表现为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注意的分散是只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注意的起伏:周期为2、3秒至12秒4.注意的转移〈1〉含义: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2〉影响的因素:a.原来注意的强度b.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c.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化的灵活性d.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5.注意的分配〈1〉含义: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的活动〈2〉影响因素:在同时进行的两场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同时进行的几项活动都已熟练;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四)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1.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1)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5(2)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注意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注意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3)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培养间接兴趣;合理组织课堂教学,防止学生分心;运用多种教学手段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追品质:(1)要增强注意的稳定性,就要防止注意的分散。(整洁安静的教学环境;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意志力的锻炼)(2)要扩大注意的广度,需要学生积累本学科相当的知识经验和一定的素养(3)注意的分配在教学中有实践意义(4)注意的转移同人的先天的神经活动类型有关,但也可以通过对外在因素的控制和后天训练加以改善和提高四、记忆(一)涵义: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二)记忆的分类——(重点)【1】按其记忆的内容分类①形象记忆:是以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②情景记忆:亲身经历③情绪记忆:亲身体验过的情绪等④语义记忆,又叫逻辑记忆,即对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⑤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动作记忆中的信息保持和提取都比较容易,也不容易遗忘【2】记忆按保持的时间可分为1.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是极为短暂的记忆(1)瞬时记忆的特点:a.时间极短—0.25-1秒,最长不会超过4-5秒。b.容量较大c.形象鲜明d.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2)瞬时记忆的编码a.含义:主要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b.编码方式:图像记忆(形象特征、视觉器官的编码)、声像记忆(听觉器官的编码)(3)影响因素a.模式识别:从感觉记忆向短时记忆传送信息并赋予它意义的过程b.注意:使信息从感觉记忆传送到短时记忆,奥尼尔使信息得到进一步的加工2.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1)短时记忆的特点a.时间很短:一般为30秒左右,不超过1分钟b.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平均值为7c.意识清晰d.操作性强:又称工作记忆e.易受干扰(2)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听觉编码、视觉编码,主要是听觉编码6(3)影响因素:觉醒状态(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组块;加工深度(4)短时记忆的存储:复数是短时记忆信息系统的有效方法,复述分为两种,一种是机械复述,另一种是精细复述。精细复述而不是机械复述,是短时记忆存储的重要条件3.长时记忆—(又称永久性记忆)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1)特点:容量无限;信息保存时间长久(2)编码方式: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以一编码为主,意义编码有两种形式:表象编码和语义编码,它们又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表象编码是指以空间的平行方式表征信息,对某一个复杂对象的各种成分同时进行处理,并存储到复杂的联想结构中,以便使输出的信息具有空间特点,能反映对象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语义编码是一编码的另一种形式,也是长时记忆最主要的编码方式。编码时的意识状态和加工深度,都会影响长时记忆的编码(3)影响因素:编码时的意识状态(有意编码自动编码);加工深度【3】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1.陈述性记忆,记忆可以用言语表达,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2.程序性记忆,又称技能记忆,如该怎样做事情,即记忆中通常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4】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1.外显记忆:是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表现出来的记忆2.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参与或不需要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三)记忆的过程——从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