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保证。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教育文化建设,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1、明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意义;•2、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基本内容;•3、在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同时,把握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如何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的功能(补充)1,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一个外延非常宽泛的词汇。关于文化的定义达300多种。•从“文化”概念的语言原义来考察,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表征。“文化”一词在西方产生于拉丁语cultura,原义是指对土地的耕作,引申为耕种的作物。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在他的“智慧文化即哲学”这句名言中对文化的转义作了明确的表述,文化一词从此就具有了培养、教育、发展、信仰、尊重等含义。“文化”概念两个层面的理解:•“狭义文化”认为,文化是指作为观念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的各种精神现象或产物,如思想理论、文学艺术、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知识学问等。•“广义文化”则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说,凡是打上人的印记的存在均为文化。2、社会主义文化的功能•除娱乐、教化、塑造、评价、认同与整合、更新与先导、积累与遗传等一般功能外,还具有特殊功能•(1)具有引导人们认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树立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引导人们认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功能,积极、主动地支持和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其一,多元文化并存是这一阶段的特点。•其二,多种价值观、人生观和生活方式。•其三,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历史阶段,各种思想政治主张、文化流派都要在竞相发展中顽强地表现自己。•(2)具有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与科学文化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3)具有引进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防范抵御消极腐朽文化的渗透和侵蚀的功能。•(4)具有引导社会主体形成科学、正确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导向,以推动社会朝着文明进步和人民富裕幸福的方向发展的功能。•其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要超越传统文化以群体为本位和西方文化以个体为本位的局限,要求人们自觉地把个体尺度同群体尺度统一起来•其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倡导和弘扬集体主义,在承认个性和个人利益的同时,确认社会整体和群体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要求人们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要求实现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的统一。•(5)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精神文明与文化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而言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相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政治而言的。就其主要内容来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文化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形态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载体形式通过“文化建设”达到“精神文明”是最主要的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根本一致的,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和核心。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历史使命。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个文明全面进步的社会,其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是社会主义内在本质的要求,是社会主义统一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特征。第一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1)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衰落及几代中国人为振兴中国文化所作出的求索;•有的认为,主张“全盘西化”;•有的人认为,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就是大力复兴传统文化,即所谓的“文化复古主义”。•事实证明,这两种观点,既不能振兴中国传统文化,也无法实现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开始了发展先进文化的历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一大批进步的知识分子,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在深刻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利弊得失的基础上,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无法担当起救国救民的历史重任,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改造。为此,他们高举民族和科学的旗帜,大力倡导新文化,反对旧文化;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倡导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掀起了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新文化运动。从而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思想基础。•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正在苦苦探寻中国传统文化出路的先进知识分子们指明了方向,给他们正在苦思焦虑地探索着的种种问题提供了新的合理的解答,走俄国人的道路,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了挽救中国危亡、振兴传统文化的唯一途径。此后,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开始致力于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的文化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历程。•毛泽东---非常重视文化的作用,论述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认为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双百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邓小平---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两手抓,四有新人,三个面向•江泽民---三个代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四有公民等•胡锦涛---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又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实践条件下,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最根本的就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1)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一个民族兴衰的重要标志,是民族文化是否兴旺发达,是否具有先进性,是否能够在历史和现实中传承并不断创新。•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也包括文化实力、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的内容。•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愈加激烈,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上面临巨大压力,在文化上也面临严峻挑战。•我们要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必须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其中,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与竞争力,是其重要组成部分。2)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既应该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又应该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有一个巨大的发展,同时也要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一个巨大的发展,建立一个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3)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保证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先进的文化是先进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基本反映,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反映进步的社会经济、政治要求的先进文化同反映落后的社会经济、政治要求的落后文化斗争的过程,就是先进文化代替落后文化的过程。•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建设是物质文明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的物质生产总是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总是受到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和制约。•现代化建设不能偏离社会主义这个方向。离开了精神文明建设,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4)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充分发挥和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要求,还要进行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才能培养出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高级专门人才。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搞好法制建设,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等,有利于我们的经济建设的氛围。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理想是核心,道德是规范与理想的体现,纪律是保证,文化是基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源泉•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重在建设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1,为什么•1)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寄托•2)不仅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有深刻的影响•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增强凝聚力的有力武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4)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和谐社会的要求,其中最根本的是人人追求的——真善美•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一个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建设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发展先进文化,确保和谐社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和目标模式的科学性。2,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与方向•由马克思主义鲜明的阶级立场、严密的科学体系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历史与实践证明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