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和防治专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知识方法篇第一篇选修部分专题六第二讲自然灾害与防治2014年考纲解读1.掌握并分析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危害及防御措施。2.掌握并分析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害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防御措施。3.掌握并分析台风、寒潮、干旱等气象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4.掌握并分析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的主要危害;了解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灾、减灾的措施。核心考点2015年高考预测地质灾害水文灾害气象和生物灾害1.以全球重大的自然灾害为背景材料,考查地质灾害、水文灾害、气象灾害的成因、分布及防御措施等基本知识。2.以我国重大自然灾害为背景材料,考查我国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及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的成就。①掌握世界上的各种自然灾害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灾害带和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②分析自然灾害成因时应考虑自然和人为两大方面。③明确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分布往往具有关联性和一致性。④明确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与灾害本身有关,也与人类活动有关。考向一主要的自然灾害1.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2.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主要灾种表现有关特点危害分布热带气旋热带海洋上发生的低气压旋涡当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达12级及其以上时,称为台风(飓风)形成狂风、巨浪、暴雨、风暴潮、洪涝,造成陆地生产生活损失,发生海难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中国东南沿海、印度和孟加拉国沿海、美国东海岸和加勒比海地区旱灾土壤水分不足,造成农业较大的减产或绝收①渐发性②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导致农业受灾,还会影响到工业生产、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降水变化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如非洲、亚洲、大洋洲的内陆地区寒潮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发生在秋、冬、春三个季节农作物遭受冻害,恶劣天气造成交通中断等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洪灾大雨或融雪引起水流泛滥所造成的灾害危害农作物;破坏房屋、建筑及各种设施等;造成人员伤亡洪涝涝灾降水过多使农田被淹,造成农业等受灾危害面广、损失重农作物减产、绝收;破坏其他产业发展集中分布在降水较多、地势低洼的江河两岸3.海洋灾害主要灾种表现危害分布灾害性海浪由强烈大气扰动引起的海浪常能掀翻船只或沉损沿岸船只;推毁海岸工程;冲上岸后,使水产养殖受损、农作物被淹和土地大面积盐渍化风力较大的海区风暴潮由热带气旋、温带气旋、气压骤变、寒潮过境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危害最严重的海洋灾害太平洋、印度洋、西北大西洋沿岸;中国、孟加拉国、美国受其危害最严重海啸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引起的巨浪到岸边形成巨大的“水墙”,迅速推进,席卷一切,造成巨大的损失太平洋、印度洋沿岸国家4.生物灾害指在农作物、森林、牲畜中发生或流行的病害、虫害、草害、鼠害。(1)虫害:指害虫造成的灾害。常见农作物害虫有蝗虫、黏虫、水稻螟虫、棉铃虫,危害最大的是蝗虫。(2)鼠害①分类:野栖鼠和家栖鼠。②危害:主要通过啃食植物、在地下打洞等活动危害植物根系,造成农作物减产及森林和草场破坏。(2014·重庆文综)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图,完成(1)~(2)题。(1)上图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A.年降水量少B.夏季降水多C.冬季降水少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2)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几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A.流速减小B.流速加大C.水位涨落D.水位稳定【解析】(1)本题用柱状图和折线图考查对地理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7月份降水最多,滑坡频率也最高,冬季降水少,滑坡频率也低,故B项正确。(2)本题考查学生对地质灾害成因的分析。从题中知蓄水后库岸滑坡几率增大,即蓄水后受水位涨落影响,库岸中的含水量增加,土质变松,使滑坡几率增大,故C项正确。【答案】(1)B(2)C【探究追问】(1)如何理解地质灾害的关联性?(2)如何正确分析气象灾害成因?气象灾害成因的分析方法(1)台风的成因主要从热带洋面的气温变化进行分析。(2)暴雨洪涝灾害的成因要结合降雨类型、季风、降雨的时空分布、河流、地形、植被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3)干旱的形成则与天气系统、气压带、风带、太阳辐射和人类活动有关。(4)寒潮的形成及影响涉及季风、农业生产等知识。【举一反三】(2014·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读图回答问题。(1)说出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原因。(2)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解析:本题考查洪涝灾害及防治措施,以及读图分析问题、阐释地理现象、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1)涝灾最可能的发生时间要从涝灾的成因入手分析,6至9月份,降水量大且集中,从图中看,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在滨湖地区,地势较低,湖水难于外泄,形成涝灾。(2)防治涝灾措施,有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农业区防治涝灾还应结合农业生产分析。答案:(1)可能发生在6月~9月(夏秋季节)。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月~9月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于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2)完善抗洪排涝系统;合理退田还湖;培育、推广耐涝作物;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灾损面积;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监测预警水平。(答三点即可)考向二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灾害区范围主要灾害种类危害海洋灾害区东部和南部海域台风、风暴潮、赤潮等影响海洋渔业、石油平台、船舶、港口东南沿海灾害区连云港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台风、风暴潮、洪涝、海水入侵等对城市、港口、海水养殖场等造成严重灾情东部灾害区地势第二级阶梯以东地区洪涝、旱灾、病虫害、霜冻、地震对农业和城市危害严重中部灾害区地势第二级阶梯以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且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等土地退化问题严重对农业、交通设施与建筑物造成严重危害西北灾害区西北内陆的新、甘、宁、内蒙古西部地区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对绿洲农业、城市建筑和畜牧业造成灾害青藏高原区西藏、青海和四川西北部暴风雪、地震、冻害等对畜牧业造成严重危害(2013·山东文综)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的等高线密集,地形坡度较大,而且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更容易发生泥石流。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得出,丙地附近有铁路,而且铁路跨越河流,发生泥石流时可能冲毁铁路;丙处山谷有河流发育,发生泥石流时可能阻塞河道,引起洪水灾害。【答案】(1)甲地。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冲毁铁路;阻塞河道。【探究追问】(1)中国不同地区主要灾害及成因有何差异?(2)经济发展水平与灾情强度有何关系?经济发展水平与灾情强度的关系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经济发展水平、灾害种类(强度)、减灾能力。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灾害种类(强度)与灾情成正比,减灾能力与灾情成反比。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由于在以上三因素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成灾特点是不同的。对应关系如下:【举一反三】(2014·山西省四校高三第四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1)说明A地干旱形成的季节及自然原因。(2)分析减轻B地干旱灾害应该采取的措施。解析:(1)A是华北地区,干旱形成的季节主要是春旱。原因:春季3~5月降水少,锋面雨带还未到;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易形成春旱。(2)B是长江中下游地区,B地的干旱主要是7~8月的伏旱。减轻旱灾主要是修建水库,调节径流的季节分配;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防治水污染,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答案:(1)春季。原因: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多大风天气,造成蒸发量大,易形成春旱。(2)修建水库;加强宣传教育,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防治水污染;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任答2点)考向三防灾与减灾1.自然灾害的防御(1)非工程性防御措施: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2)工程性防御措施: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3)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区别与联系①区别:“硬件”和“软件”的差别。②联系:二者在防灾、减灾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只有相辅相成,才能起到最好的防灾效果。2.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1)地震是最不可预知、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做好震前准备,掌握震中的避震方法,震后的自救与互救,可减少自己及周围人在地震中的伤亡,具体方法图解如下(2)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有关,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要做好防洪准备及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如下图示:其他常见自然灾害中的自救(1)龙卷风、台风、飓风中的自救在接到龙卷风预报时,要立即躲进地下室或坚固的混凝土建筑中隐藏起来。如果在室内,适当将窗户留出一些缝隙,平衡建筑物内外压力。如果在野外开阔地,可就近找低洼地伏于地面。(2)滑坡、泥石流中的自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躲避。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2014·福建厦门一模)下图示意1950~1998年我国南方某山区洪、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变化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1950~1998年该区域洪、旱灾害的变化特点,并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形成原因。(2)简述当地政府为减轻洪、旱灾损失应采取的措施。【解析】(1)可从洪、旱灾害的变化趋势和两者的关系来分析。我国洪、旱灾害频繁,主要是受季风的影响。(2)减轻洪、旱灾损失应采取的措施应从监测、预报和防御等方面来分析。防御包括非工程性防御措施和工程性防御措施。【答案】(1)洪、旱灾害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同一年份旱灾与洪灾程度呈负相关。夏季风各年强弱不一,引起降水年际变化大;夏季风强盛的年份,降水量大,该年份洪灾严重则旱灾较轻。(2)加强气象灾害研究,加强灾情监测和预报;建立防灾、减灾应急机制;推行防灾保险;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兴修水利设施,增强引排水和蓄洪抗灾能力;山区加强植树造林,提高涵养水源能力;引导民众迁出洪灾多发区,减少洪水带来的危害。(任答四点)【探究追问】(1)防灾与减灾的措施有哪些?(2)中国主要防灾减灾的手段有哪些?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手段具体内容灾害监测监测与自然灾害有关的环境因素的变化情况,提供数据、信息灾害预报对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及程度预先作出警报防灾灾前为有效减少灾害损失采取的防避措施。如灾前准备好一定数量、不同种类的救灾物资,确定合适的储备地点抗灾修建工程设施等救灾对灾民进行救护和救济、抢修损坏的设施,以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灾后重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举一反三】(2014·石家庄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干热风又称“火风”,是小麦生长发育后期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是我国北方冬麦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干热风一般出现在5月初至6月中旬,此时正值华北、西北及黄淮地区小麦抽穗、扬花、灌浆时期,干热风导致植物蒸腾急速增大,造成小麦灌浆不足甚至枯萎死亡而减产。材料二华北平原近50年来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如右图所示)。(1)描述华北平原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特征。(2)提出华北平原减轻干热风危害的具体应对措施。解析:(1)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要先总体、后个体(即特别之处)表述;(2)材料一中提示会带来干旱和风,则要合理灌溉和营造防护林,另外也可从作物品种角度分析。答案:(1)中部日数多,南北部少(或北部日数多,南部少);平原中部偏北处日数最多,东南部最少(或北部日数中间多周边少,南部西多东少)。(2)营造农田防护林;选用抗干热风的小麦品种;适时合理灌溉;改革耕作制度、栽培技术;施用化学药剂,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任答三点即可)自然灾害试

1 / 7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