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2月26日经咸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批准)“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抢抓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战略机遇,推进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我市应对新形势、新变化和新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一节发展现状“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一主导三带动六突破”的发展思路,提升发展境界,创新发展模式,提前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连续四年在全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加快步入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新阶段。“十一五”时期是咸阳历史上开发建设力度最大的五年,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社会和谐局面最好的五年。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098.7亿元,年均增长13.7%,是“十五”末的2.5倍,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1900元,较“十五”末增加13217元。县域经济平均规模达到63.3亿元,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63.4%,较“十五”末提高5.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6亿元,年均增长17.2%。财政总收入135.3亿元,年均增长34.4%,是“十五”末的4.4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3.5亿元,年均增长31.2%。地方财政累计支出44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7倍,基本实现了从“吃饭财政”到“民生财政”、“发展财政”的重大转变。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能化、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纺织、建材等支柱产业长足发展,2010年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1334.5亿元,年均增长30%,是“十五”末的3.7倍。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粮果畜菜产业不断壮大,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均居全省首位。旅游、物流、商贸等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工业大市的历史性转变。投资和项目建设成绩斐然。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90亿元,年均增长37.7%,是“十五”期间投资总和的4.7倍,建设重点项目340个,完成投资1188亿元。大佛寺煤矿、大唐彬长电厂、60万吨煤制甲醇等一批资源开发转化项目,天宏多晶硅、子午轮胎、彩虹液晶玻璃基板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福银高速咸阳段、引石过渭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或基本建成。兴化大化工、100万吨煤基二甲醚、机场二期、西平铁路、亭口水库、咸旬高速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以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综合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取得新进展。国有资本有序退出步伐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例达到48.5%。西咸一体化和泾渭新区建设快速推进,新区大开发、大发展的局面初步形成。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取得新成就,先后引进了杭州娃哈哈、天津康师傅、安徽海螺、台玻集团、新加坡嘉里集团等知名企业来咸发展,“十一五”累计签订招商引资合同项目1947个,合同利用资金3410.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151.1亿元。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3.6%,较五年前提高7.8个百分点。一批重大城镇基础设施相继建成,中心城区总面积从50平方公里增加到82.5平方公里,县城规模和功能同步提升,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城市绿化率达到41%,较“十五”末提高了4.1个百分点;主城区人均绿地面积达到9.8平方米,较“十五”末增加2.7平方米。城市气化率达到93%,亮灯率达到98%,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271万平方米,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园林城市技术评估。城乡群众生活明显改善。民生八大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08亿元,建成各类民生改善项目7638个。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村村通”目标,解决了139.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2.6万户11万人实现了“三告别”。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全面落实,新农保试点全面启动,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914元,年均增长16.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56元,年均增长17.4%,均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第二节机遇挑战从全球来看,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根本改变世界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世界经济必将走向新的复苏。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分工调整转移不可逆转,国际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不会改变,并将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深层次上进行。从全国来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科学发展的主线,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增大,劳动力素质改善,为我市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从全省来看,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把我市确定为重点开发区域,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把我市作为大西安的核心组成部分,省上加快推进西咸新区建设,为我市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整合要素、吸纳资源提供了强大支持。加之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加速和区域经济腾飞的关键时期,咸阳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发展条件有利于我市“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同时,要清醒的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不足。一是生产总值特别是人均生产总值仍然偏小,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二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低,骨干企业不多,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集聚程度不高;三是发展后劲不强,支撑经济发展的大项目不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太少,企业竞争力不强;四是体制机制创新活力不足,创新人才和创新平台建设滞后;五是城乡发展尚不平衡,“三农”问题仍较突出,城乡公共服务和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六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现,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节能减排压力很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繁重。综合分析,未来五年我市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诸多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科学判断发展方位,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准确把握发展规律,勇于担当,善于创新,敢于跨越,谱写出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新篇章。第二章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一主导三带动六突破”的发展思路,围绕“综合经济实力上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台阶、生态环境保护上台阶”的总目标,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改善民生,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着力提高城镇化水平,着力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着力提高经济外向度,扎实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全面小康咸阳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第二节基本原则——坚持加快发展,扩张经济总量。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松劲、不动摇,继续解放思想,更新发展理念,抓住发展机遇,进一步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全力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步伐,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增长良好态势,不断做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坚持转变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突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探索绿色低碳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促进绿色增长。加大科技资源统筹力度,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进步引领产业升级。——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南北差距,促进均衡发展。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处理好挖内力和借外力之间的关系,提高经济发展外向度,增强经济自主增长活力。注重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坚持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富民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积极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健全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促进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第三节发展目标——综合经济实力上台阶。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长13.5%以上。县域经济平均规模120亿元,年均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亿元,年均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0亿元,年均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00亿元,年均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0亿元,年均增长18%。西咸一体化深入推进,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达到55%,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以上。加速形成以能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为支撑、农业特色产业和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结构,使咸阳综合实力保持在全省前列,成为经济结构合理、综合实力雄厚、人民生活殷实的西部经济强市。——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台阶。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全覆盖,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00元,年均增长15%,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500元,年均增长16%,缩小与全国的差距。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年均新增10万人,城镇年均新增就业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公民道德素质明显提高,社会建设和管理得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上台阶。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目标。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6%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1322.3万立方米,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0%和85%以上,“七河一渠”水质明显改善,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10天以上,群众生活环境大幅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专栏1:咸阳市“十二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类别指标名称2010年2015年年均增长(%)属性经济生产总值(亿元)1098.7200013.5以上预期性人均生产总值(元)2190040000预期性发展规模工业总产值(亿元)1334.5300018预期性规模工业增加值(亿元)422.290018预期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43.510018预期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050.5300025预期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293.667018预期性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3.45.718预期性实际利用外资额(亿美元)0.35120预期性经济结构非公有制经济比重(%)48.560预期性城镇化率(%)43.655预期性科技教育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3预期性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5以上约束性主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1.5以上预期性资源环境耕地保有量(万亩)534.5534.5约束性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16]约束性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20]约束性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约束性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5约束性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0预期性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0.55预期性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率(%)6085约束性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090约束性主城区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9.82015预期性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897.41322.3约束性主要河流水质Ⅴ类Ⅳ类预期性人民生活人口自然增长率(‰)4.296约束性城镇登记失业率(%)3.64.2预期性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6.765预期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6约束性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97约束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89143800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