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不寐----通常称为“失眠”、“不得卧”,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则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严重者彻夜不眠为特征的病证。•多见于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其他如贫血、消化不良、更年期综合征等也可引起不寐。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其病因包括外感、内伤两种。外感多为热病的一种症状。内伤主要有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胆气虚、肝火扰心、脾胃不和、痰热内扰几种。导致心神不宁而失眠。•西医认为,睡眠是中枢神经系统内部发生的一个主动过程,当睡眠中枢发放冲动时向上传导,作用于大脑皮层,与保持觉醒状态的上行激活系统相对抗,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相互转化。失眠是由于上行抑制系统功能减弱或上行激活系统功能亢进。辨证---论治•治法:调理跷脉,安神利眠•主穴:照海(阴跷脉)、申脉(阳跷脉)、神门、印堂、四神聪、安眠。证型主证苔脉配穴心脾两虚多梦易醒舌淡苔薄,脉细弱心俞、脾俞、足三里心肾不交心烦不寐或稍寐即醒舌质红,脉细数太溪、水泉、心俞心胆气虚多梦易惊、善恐、心悸舌质淡,脉弦细丘墟、心俞、内关肝火扰心急躁易怒,头晕舌红,脉弦行间、侠溪脾胃不和胸闷噫气,脘腹不适苔厚腻,脉滑数太白、公孙、内关、足三里痰热内扰胸闷,心烦不寐,噩梦苔黄腻,脉滑或滑数丰隆、内庭、曲池其他疗法•1、皮肤针•方法:皮肤针轻叩脊柱两旁(0.5~3寸)、骶部及头颞区,使局部皮肤潮红即可。2、耳针•选穴:神门、心、脾、肾、脑、下脚端•方法:每次取2~3穴,捻转中、强刺激,留针20分钟。或埋针及压丸。•3、电针法•选四神聪、太阳,接通电针仪,用较低频率,每次刺激30分钟。按语•1、针灸对失眠症效果明显,疗效确切。•2、由其他疾病引起失眠者,应同时治疗原发病。•3、午后阳衰阴长,治疗时间以下午和晚上为宜。•4、针灸对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这也是治疗失眠的机制。•5、电针治疗失眠时应用弱刺激。对皮肤针应施以浅刺激,并要浅刺。护理•居室要安静,避免不必要的噪声干扰。•避免精神上的刺激,要及时消除心理上的负担,保持愉快的心情。•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戒除烟酒,禁食咖啡、浓茶等刺激性的食物。•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加强体育锻炼。•睡前用温热水浸泡双足,促进血运,缓解紧张和疲劳。•睡前按摩足底反射区,有助于睡眠。•指导病人尝试音乐疗法,在睡前欣赏音乐有助于睡眠。•对依靠安眠药入睡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可逐渐减少药量,达到不服药或少服药。专家治验•查少安(安徽)艾灸涌泉,取效迅速。•钟梅泉(北京)梅花针治失眠。•在胸椎5~10两侧,颈项、腰骶寻找条索状、泡状软性物。在穴位或阳性反应点周围用梅花针叩击治疗,中等强度。隔天1次。•张玉璞(黑龙江)主穴取完骨、神门治疗失眠。•何树槐(北京)背俞为主,治疗失眠。推拿治疗•常规治法•治疗原则:调理脏腑,镇静安神。•头面及项部操作•(一)取穴与部位:印堂、神庭、太阳、晴明、攒竹、鱼腰、角孙、百会、风池、肩井。•(二)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抹法、按揉法、扫散法、拿法。•(三)操作方法:患者坐位。医者用一指禅推法从印堂穴向伤推至神庭穴,往返5~6遍;再从印堂向两侧沿眉弓推至太阳穴,往返5~6遍;然后从印堂穴开始沿眼眶周围治疗,往返3~4遍。沿上述部位用双手抹法治疗5~6遍。指按揉印堂、攒竹、晴明、鱼腰、太阳、神庭、角孙、百会、,每穴1~2分钟。用扫散法再头两侧胆经循行部位治疗,每侧20~30次。拿五经、拿风池、拿肩井,时间2~3分钟。•腹部操作•(一)取穴及部位:中脘、气海、关元。•(二)主要手法:摩法、按揉法。•(三)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医者用掌摩法先顺时针方向摩腹,再逆时针方向摩腹,时间约3分钟。指按揉中脘、气海、关元穴,每穴1~2分钟。•腰背部操作•取穴及部位: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主要手法:滚法、掌推法。•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滚法再患者背部、腰部施术,重点再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等部位,时间约5分钟。用掌推法从背部沿脊柱自上而下推至腰骶部,反复操作了3~4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