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物流成本21物流成本“冰山”学说“冰山”学说是由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西泽修教授提出的。它的含义是说人们并没有掌握物流成本的总体内容,提起物流成本大家只看到露出海水上面的冰山一角,而潜藏在海水里的整个冰山却看不见,海水中的冰山才是物流成本的主体部分。32“黑大陆”学说1962年,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财富》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经济的黑色大陆》一文,他将物流比作“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强调应高度重视流通及流通过程中的物流管理。并指出:“流通是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42“黑大陆”学说在物流成本领域如何理解“黑大陆”学说?由于物流成本在会计核算中被分别计入了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等项目,因此,在损益表中所能反映的物流成本在整个销售额中只占很小的比重,物流成本的重要性当然不会被认识到,这就是物流成本被称为“黑暗大陆”的一个原因。53“第三利润源”学说“第三利润源”的说法是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日本物流成本学说的权威学者西泽修在1970年提出的。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社会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历史阶段,大力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增加产品数量、降低生产成本,以此来创造企业的剩余价值,即第一利润。当产品充斥市场,转为供大于求,销售产生困难时,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力消耗或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来降低劳动耗用,从而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即“第二利润源”。在前两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利润开拓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物流领域的潜力被人们所重视,于是出现西泽修教授的“第三利润源”的说法。63“第三利润源”学说从“第三利润源”学说中,人们认识到:(1)物流活动和其他独立的经济活动一样,它不仅是总体成本的构成因素,而且是单独盈利因素,物流可以成为“利润中心”。(2)从物流服务角度来说,通过有效的物流服务,可以给接受物流服务的生产企业创造更好的盈利机会,成为生产企业的“第三利润源”。(3)通过有效的物流服务,可以优化社会经济系统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降低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提高国民经济总效益。76.1.2物流成本的分类1.按其经济内容分类:固定资产折旧费:包括使用中的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和固定资产修理费用。材料费:包括一切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燃料动力费:包括各种固体、液体、气体燃料,水费,电费等。工资:包括职工工资和企业根据规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等。利息支出:企业应计入财务费用的借入款项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后的净额。税金:应计入企业管理费用的各种税金,如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其他支出:不属于以上各要素的费用支出,如差旅费、租赁费、外部加工费以及保险费等。86.1.2物流成本的分类2.按职能分类狭义物流成本按其职能分为以下类别运输成本。仓储成本。配送成本。包装成本。流通加工成本。96.1.2物流成本的分类3.按成本与业务量的关系分类(1)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保持不变的成本。应当指出的是,固定成本总额只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才是固定的。这里所说的一定范围,通常称为相关范围。所谓固定成本,必须和一定时期、一定业务量相联系。(2)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是指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例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包装材料等都属于变动成本。106.3.4物流成本交替损益规律物流成本交替损益规律又称为物流成本效益背反规律、二律背反效应。物流系统的效益背反包括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和物流功能之间的效益背反。116.3.4物流成本交替损益规律1.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是指物流服务的高水平必然带来企业业务量的增加,收入增加,同时却也带来企业物流成本的增加,使得企业效益下降,即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必然伴随着高水平的物流成本。126.4.1运输成本1.运输成本的概念和构成运输服务是一种创造价值的活动,运输成本就是承运人为完成特定货物位移而消耗的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总和,其货币表现就是各种费用的支出,包括车队、燃料、设备维护、劳动力、保险、装卸等。根据分析个体的不同,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考察运输的支出。不同的运输方式包含的运输成本有不同的构成类别和范围,可以分为三类,即营运成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136.4.1运输成本以水路货运为例(1)营运成本:与船舶营运生产直接有关的各项支出。包括实际消耗的各种燃料、物料、用具和索具;船舶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保险费、港口费、货物费、代理费、船员工资福利费,以及事故净损失等。(2)管理费用:运输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营运生产活动的各项费用。包括公司经费、劳动保险费、财产、土地使用税、技术转让费、技术开发费等。(3)财务费用:运输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营运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汇兑净损失、调剂外汇手续费、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资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等。146.4.1运输成本2.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产品特征运输特征市场特征156.4.1运输成本2.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1)产品特征①产品密度。产品密度把质量和空间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考虑。运输成本通常表示为每单位质量所花费的数额,如每吨金额数等。图6-4产品密度和运输成本之间的关系166.4.1运输成本②产品的可靠性。对容易损坏或者容易被偷盗的、单位价值高的货物而言,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货物运输时,需要承运人提供的可靠性越大(如计算机、珠宝及家用娱乐产品等货物的运输),货物的运输成本就越高。③产品的装载性能。装载性能这一因素是指产品的具体尺寸及其对运输工具(如火车、货车或集装箱)的空间利用程度的影响。货物的装载性能由其大小、形状和弹性等物理特性所决定。176.4.1运输成本(2)运输特征①输送距离。输送距离是影响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因为它直接对劳动、燃料和维修保养等变动成本发生作用。②载货量。载货量之所以会影响运输成本,是因为与其他许多物流活动一样,大多数运输活动中存在着规模经济。图6-5距离和运输成本之间的关系示意图6-6装载质量和运输成本之间的关系186.4.1运输成本③装卸搬运。卡车、火车或船舶等的运输可能需要特别的装卸搬运设备,运输成本通常较高,产品大小或形状一致的货物(如纸箱、罐头、筒)或可以用专门搬运设备(例如,用带子捆起来、装箱或装在托盘上等)处理的产品,搬运费用较低,因此,运输成本较低。196.4.1运输成本(3)市场特征①竞争性。不同运输模式间的竞争、同一运输模式的线路竞争以及同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会影响运输费用的波动。②运输的平衡性。运输通道流量和通道流量均衡等运输供需市场因素也会影响到运输成本。206.4.1运输成本3.降低运输成本的方法及措施(1)简化运输系统,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运输成本(2)提高车辆的装载效率,降低运输成本(3)选择最佳运输手段,降低运输成本216.4.2仓储成本1.仓储成本的构成仓储成本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建造、购买或租赁仓库等设施(仓库建筑物、货架等)所带来的成本;各类仓储作业带来的成本,如流通加工成本、装卸搬运成本等。其中,由仓库等设施设备所带来的成本,随企业获得仓库等设施的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226.4.2仓储成本仓储成本的另一类主要构成是各类仓储作业带来的成本。仓储作业成本的构成:①人工成本。②资源耗费。③设备成本。④外包成本。⑤管理成本。⑥此外,如果该项作业产生了损失,如废品、失误、或事故等,应计入相应的损失成本。236.4.3库存持有成本1.库存持有成本的构成与计算库存持有成本只包括那些随库存数量变动的成本。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类:资金成本、库存服务成本、储存空间成本及库存风险成本。246.4.3库存持有成本2.降低库存持有成本的方法(1)适当提高库存周转率(2)控制库存水平①库存管理分类:这类方法是从对库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入手,对存货进行分类。常用的存货分类方法有ABC分类法和CVA分类法。②准时制与零库存管理:优点是可以避免库存积压,减少资金占用利息,还可以节省仓库建设投资和仓库管理费用。256.4.3库存持有成本准时制与零库存管理的基本原理:产品生产按照生产流程,各工序之间紧密配合,严格按生产进度时间表规定的生产节拍进行。根据市场需要,以最终产品的生产数量为基础,推动各道工序的生产活动,按生产流程相反方向,计算逐道工序每天需要零部件和材料的品名与数量。上道工序严格按下道工序的需要进行生产,并将准时按量完成的在制品交给下道工序。外购零部件和材料严格按各工序所需数量由协作厂和供应商在每天开工前准时送达指定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