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导语设计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与中秋节、元宵节合称“三节”,在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很为人们重视和喜爱。端午节的风俗也是代代相传,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节日。端午节这天,人们要吃粽子、煮鸡蛋或者煮咸鸭蛋,各地的风俗不尽相同,那么让我们跟随汪曾祺先生走进他的家乡江苏高邮与他一起感受高邮人的端午节,去品尝高邮咸鸭蛋的滋味。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1997),现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江苏高邮人。其代表作有《大淖纪事》,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是跨越几个时代的作家,也是在小说、散文、戏剧文学与艺术研究上都有建树的作家。其作品主要有《邂逅集》《羊舍一夕》《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等。课文朗读课文赏析一、课文段解1、读课文说说课文可以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了什么内容?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自然段):介绍端午节家乡的各种风俗,为鸭蛋预设一个合理的背景;第二部分(2、3自然段):写家乡鸭蛋的名声、特色;第三部分(4、5、6自然段):重点写在端午节与孩子们相关的风俗习惯。二、重难点词句解析1、分析“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这句话。这句话为第一段的中心句。“很多”是说家乡端午节的风俗大多数和外地一样,但也有独具特色的地方。2、找出第一部分中共写了几种家乡的风俗。风俗一:系百索子;风俗二:做香角子;风俗三:贴五毒;风俗四:贴符;风俗五:喝雄黄酒;风俗六:放黄烟子;风俗七:吃“十二红”。3、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中引用袁枚的文章有何用意?文中引用袁枚的文章,意在说明自己家乡高邮的咸鸭蛋在历史上已负盛名了,充分说明高邮的咸鸭蛋的名声很大,历史很悠久。4、分析课文的最后一个段落,并说明其在文章中的作用。本段写由蛋壳的游戏引发的文学叙事。用孩子的口气叙述,显得童趣盎然、自然纯真。另外也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使得文更显活泼生动。5、理解“曾经沧海难为水”,“囊萤映雪”。①唐代诗人元稹《离思》中的诗句,意思是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②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三、文章写作特色(1)文章结构清晰的布局。文章由描述家乡端午节的各种风俗入手,突出放黄烟子和吃“十二红”,由此引出高邮鸭蛋,接着详细介绍高邮鸭蛋的名气、色、香、味、吃法、传统等,然后写童年端午节的一个特别风俗——结鸭蛋络子,最后写用鸭蛋壳装萤火虫的游戏以及由此引发的联想。整篇文章思路清晰,结构紧凑整齐。(2)采用铺垫、烘托、映衬的方法。文章是的主体是写端午的鸭蛋,而在写此之前,先用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其他民俗来烘托映衬,使端午的鸭蛋具有淳厚的乡土气息。文中还用人们对高邮籍的人“肃然起敬”来突出高邮鸭蛋远近闻名,用苏北的名菜——朱砂豆腐和北京的咸鸭蛋来衬托高邮的鸭蛋。课堂讨论1、文章的主题是写家乡的端午节的鸭蛋,为什么开篇要用那么大的篇幅写家乡的端午节?鸭蛋本身是平常之物。因为是端午节的,才有特别的风韵和内涵。开篇用大量篇幅和笔墨写端午节的各种风俗,首先营造了一种浓郁的节日氛围和地方风俗风情,令人神往,为下文写鸭蛋作了感情铺垫。其次在介绍端午节风俗的时候,特别介绍家乡的吃“十二红”,其中一道菜就是鸭蛋,由此引出鸭蛋,自然而充满情趣。若开篇就写鸭蛋,显得太突兀直白,会使本来很有风俗特色的鸭蛋减色许多。另外,文章要写的鸭蛋并不是平常的鸭蛋,而特别指出是“端午的”,可见作者的着眼点并不单单是鸭蛋本身,而是借自己喜爱的鸭蛋来写家乡的民俗民风、儿时的美好记忆以及借鸭蛋而抒发一种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若抛开那些淳朴有趣的民俗,单写鸭蛋,就难以展示这种情怀了。2、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要应用囊萤映雪的故事?是否离题太远?讲囊萤映雪两个故事是由孩子们把萤火虫装在蛋壳里自然联想到的,而且认真的把三种做法比较起来,郑重其事地说要是在新五字号就看不清了,非常孩子气,完全是从孩童的心理角度去思考、用孩子的口气去叙述,显得童趣昂然、自然纯真,正是对美好童年往事的无限遐思与眷恋。另外引用历史上有关读书的名人轶事,更是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艺术氛围,有一种淡雅的幽思引人回味。3、汪曾祺的语言艺术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汪曾祺的语言,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1)口语色彩浓厚。首先表现在好用短句,有时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例如:“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其次,文中时时穿插十分朴素的“大白话”,这使文章生活气息更为浓厚:“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均是信口而出,自然而然,让人倍感亲切。(2)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例如:“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不由暗暗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如此自然和谐地捏到一处并倍添韵味的艺术功力。(3)善于运用语言“造型”。汪曾祺有时只用一两个字眼就能写出事物的特色神韵。他写吃咸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那种绘声绘色,那种动感,以及快感,从一个“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板书设计端午的鸭蛋端午风俗(1)系百索子剪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写一笔虎、吃十二红家乡鸭蛋(2、3)名声久远质细油多端午鸭蛋(4~6)挂鸭蛋络蛋壳装萤囊萤映雪叙述风俗热爱家乡怀想童年民俗文化教师总结这篇民俗散文,以平淡悠然的笔调,有滋有味地介绍了家乡高邮的端午节风俗——吃咸鸭蛋、挂鸭蛋络子,表现了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呼吁了我们应该好好保护传统节日,发挥它在传承民族文化当中的作用。扩展阅读端午节的由来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三大重要节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以下几种说法:纪念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伍子胥的忌辰;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赛龙舟寒食节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惟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腊八节腊八是指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的第八天,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即是腊八节;腊八节在中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作业布置1、【节日收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节日:()(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节日:()(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节日:()春节中秋节重阳节2、假如你向大家推荐《端午的鸭蛋》,请写一篇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