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企业双重预防工作机制8.28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研究中心标.JPG构建煤矿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目录2总体要求安全风险管控基础知识企业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风险管控案例分析隐患排查治理案例分析研究中心标.JPG1.背景(1)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暴露出当前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问题突出。针对这种情况,2015年12月24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第127次会议上强调,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要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2)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的迫切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建立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双重预防控制机制建设是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的应有之义。一、总体要求4(3)解决当前安全生产工作面临问题的现实需要近年来,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但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仍较多,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2016年,重特大事故出现明显反弹,10个省(市、区),共发生重特大事故11起、死亡194人,同比上升120%、128%,特别是四季度发生2起特别重大事故,教训极其深刻,影响十分恶劣。52016年4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了《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安委办〔2016〕3号),要求进一步提高对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重要性、紧迫性和事故规律性的认识,把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作为安全生产“牛鼻子”工程,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采取有力措施抓实抓好,带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全面推进。62016年10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要求各地区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72.重要意义安全生产理论一次重大创新,在安全生产领域推行风险管理理念,把国外风险管理模式和国内有关企业风险预控实践经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总结推广。隐患排查治理,关口前移。风险管控,再一次关口前移,实现超前预防。双控机制出发点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83.总体思路以安全风险辨识和分级管控为基础,以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手段,把风险控制挺在隐患前面,从源头系统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并通过隐患排查,及时寻找出风险控制过程可能出现的缺失、漏洞及风险控制失效环节,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全面辨识和排查岗位、企业安全风险和隐患,采用科学方法进行评估与分级,建立安全风险与事故隐患信息管理系统,重点关注重大风险和重大隐患,采取工程、技术、管理等措施有效管控风险和治理隐患。构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持续改进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智能化,切实提高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能力和水平。94.总体目标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形成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实基础。各类企业要针对本企业类型和特点,制定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采用相应的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和隐患等级,从组织、制度、技术、人员能力、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对隐患进行治理,形成安全风险受控、事故隐患自治的双重预防机制和运行模式。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地区、本行业领域特点,分行业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制度规范,明确安全风险和隐患的类别、评估分级方法和依据。督促指导辖区及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立更加科学、精准、高效的安全监管执法制度。105.原则(1)突出风险,实施分级管控以风险管控为主线,运用现代风险管理和事故预防理论,构建基于风险、系统化、规范化的双重预防机制,规范具体工作程序和方法,紧盯重大风险和重大隐患,牢牢抓住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点行业领域和环节。(2)持续改进,实现动态管理通过辨识风险,排查隐患,并落实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责任,实现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消除的闭环管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在闭环管理中不断完善、持续改进。11(3)整合资源,实现体系融合要把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全面辨识风险,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通过风险分级管控,消除或减少隐患;通过强化隐患排查治理,降低事故风险;通过标准化体系规范运行,促进双重预防机制有效实施。(4)试点先行,循序推进建设各地区要积极探索创新,抓住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单位和因素,针对构建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的各个环节,采取工程、技术和管理等措施,确定一批试点地区和企业,先行先试,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分地区分行业循序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126.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方法企业要强化全员培训,让全体员工都接受并自觉践行风险优先的理念,学习风险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的基本方法。聘请专家开展首次风险辨识,并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简单实用的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制度,通过岗位风险告知卡、隐患排查清单等简便措施,确保每一个员工能理解、会上手、有任务。注重落实、持续改进。提倡用简单的制度、明确的职责管控本企业的高风险,排查并治理本企业的大隐患,有效防范伤亡事故发生。137.是否需要再搞一套双重预防机制?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是是基于风险,对企业现有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特别是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完善与补充,是安全管理制度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的提升过程。不是另起炉灶、另搞一套。各地、各企业要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全面辨识风险,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通过风险分级管控,消除或减少隐患;通过强化隐患排查治理,降低事故发生风险;通过标准化体系规范运行,促进双重预防机制有效实施。①建立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②制定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③设置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④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⑤绘制企业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⑥绘制企业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⑦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⑧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⑨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帐或数据库;⑩制定重大隐患治理实施方案;11建立安全风险与隐患排查信息管理系统。(二)构建企业双重预防工作机制1.基本目标与要求(1)工作目标15(2)工作机构与制度企业应有专门负责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工作机构,该机构不应是一个临时性的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牵头组织各部门分岗位、分工种全面开展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并在企业内部逐步建立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体系。企业应制定或完善本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相关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实施内容、责任部门、保障措施、工作进度和工作要求等相关内容。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案应具体、有针对性,职责明确,便于实施。策划与准备培训人员成立工作机构风险辨识确定风险清单划分风险等级风险评估风险分级管控形成风险分级管控运行机制双重预防机制运行评估持续改进绘制安全风险图隐患排查治理事故和变化(3)工作流程()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涉及到企业全体员工,为确保构建工作顺利、高效开展,确保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后有效运转,必须强化对全体员工的培训。强化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要使专业技术人员首先具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所需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再通过他们将相关知识和理念传播给全体员工,带领全体员工以正确的方法工作,确保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顺利开展。2.人员培训通过培训提升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一个新鲜事物,目前绝大部分企业员工并不了解风险为何物。因此,要通过各种形式向全体员工宣传风险管理的理念,使员工充分认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对于保障员工安全的重要作用,真正树立起风险意识。组织对全体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要组织对全体员工开展关于风险管理理论、风险辨识评估方法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技巧与方法等内容的培训,使全体员工掌握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相关知识,尤其是具备参与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的能力,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3.风险辨识与评估(1)信息收集和准备在开展风险辨识与评估前,要做好前期的信息收集与准备,至少包括:1)相关法规、政策规定和标准;2)相关工艺、设施的安全分析报告;3)详细的工艺、装置、设备说明书和工艺流程图;4)设备试运行方案、操作运行规程、维修措施、应急处置措施;5)工艺物料或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说明书;6)本企业及相关行业事故资料。企业风险辨识必须以科学的方法,全面、详细地剖析生产系统,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并予以准确描述;并从地理区域、自然条件、作业环境、工艺流程、设备设施、作业任务等各个方面进行风险辨识。企业应充分考虑分析“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害出现的条件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或故障模型。(2)风险辨识“三种时态”是指过去时态、现在时态、将来时态。过去时态主要是评估以往原有风险的影响程度,并确定这种影响程度是否属于可接受的范围;现在时态主要是评估现有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可以使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将来时态主要是评估计划实施的生产活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影响程度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三种状态”是指人员行为和生产设施的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人员行为和生产设施的正常状态即正常生产活动,异常状态是指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生产设施故障,紧急状态是指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大危险,如设备被迫停运、火灾爆炸事故等。可采用《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分析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包括人的因素,如心理和生理性因素、行为性因素;物的因素,如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因素;环境因素,如室内外作业环境、地下作业环境等因素;管理因素,如安全管理机构、责任制、规章制度等因素。可采用《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6441)对危险因素进行分类,可划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他伤害等20类。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辨识的基础,通过确定风险导致事故的条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进而确定风险大小和等级的过程。风险评估方法很多,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定量的,一类为定性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风险评估方法。(3)风险评估()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风险评估方法,依据统一标准对本企业的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分级。为使企业风险分级工作相对统一,推荐采用风险判定矩阵(见下表)确定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级,分别采用红、橙、黄、蓝四色标示。4.风险分级与管控(1)风险分级)风险判定矩阵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两个维度,其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为五个等级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可能性等级说明A很可能B可能,但不经常C可能性小,完全意外D很不可能,可以设想E极不可能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后果严重程度严重度等级说明I灾难,可能发生重特大事故II严重,可能发生较大事故III轻度,可能发生一般事故IV轻微,可能发生人员轻伤事故风险等级分类风险等级风险级别风险值预警色重大风险Ⅰ级红较大风险Ⅱ级橙一般风险Ⅲ级黄低风险Ⅳ级蓝风险判定矩阵可能性严重程度I(灾难)II(严重)III(轻度)IV(轻微)A重大风险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B重大风险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C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D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E一般风险一般风险一般风

1 / 16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