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冶金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附件1:四川省冶金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我省钒钛与钢铁资源共生,产业共存,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密不可分。冶金产业含盖钒钛钢铁产业,是我省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涉及面广、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收入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贯彻落实《四川省工业“7+3”产业发展规划》,加快钒钛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快又好的发展,特制定《四川省钒钛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一、发展现状我省是全国重要的钒钛资源战略开发基地。钒钛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铁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二。冶金产业经过五十多年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较为雄厚的基础。培育了“一大四骨干”(即攀钢集团和川威集团、达钢集团、德胜钢铁集团、西南不锈钢)钒钛钢铁企业。钢铁形成了以高速铁路用钢为代表的铁道和大型材系列,以家电板、汽车大梁板、石油管线钢为代表的板材系列,以优质无缝管为代表的管材系列,以及棒线材系列和特殊钢系列等5大标志性产品,其中,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材产品占全部钢材产量的46%。钒钛集聚发展的态势趋于明-2-显,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西昌钒钛产业园区成为钒钛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区,聚集了钒钛企业100多家。钒钛产业技术和应用取得重大突破,攀钢集团钒氮合金生产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初步形成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攀西地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钒产品生产研发基地和钛原料基地,攀枝花市享有“中国钒钛之都”的美誉。(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0年,全省产粗钢1553.5万吨,比2005年增长40.2%;产钢材1904万吨,增长56.9%;产生铁1592万吨,增长45.8%;产铁矿石原矿量9033万吨,增长434%;产铁合金230万吨,增长115%,产焦炭1091万吨,增长26.7%。产钒渣43万吨,138%增长;产钒制品3.58万吨,增长138%;产钛精矿==万吨,增长==;产钛白粉36.5万吨,增长428%。全行业产销率为96%,产销衔接较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29亿元,增长144%;完成工业增加值578亿元,增长132%。实现利税103亿元,比2005年增长64%。(二)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十一五”以来全省冶金产业坚持以调整结构为发展的主线,一是抓住钒钛磁铁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钒钛产业。以钒钛带钢铁,突出特色发展;以钢铁补产业,提高综合利用水平,推动全省钒钛产业加快发展。2005年我省钒制品产量仅1.5万吨,钛白粉5.28万吨,到2010年,分别了增长100%和415%;产业链不断完善,海绵钛产能达到1.25万吨,钛材产能达到3000吨,填补了空白。全行业调整结构和灾后重建的重点项-3-目——攀钢西昌钒钛综合利用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加快了建设进度。二是抓住国家高速铁路加速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高速重载钢轨,目前产能已达到100万吨以上,比2005年增长了40万吨以上。三是抓住灾后重建和国家、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的机遇,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发展钒钛高强度抗震钢筋,达钢集团120万吨、德胜集团100万吨等高强度抗震钢筋及配套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填补了省内空白。(三)节能减排取得可喜成绩。“十一五”以来,全行业把节能减排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一是积极推广节能新工艺新技术,重点骨干钢铁企业普遍推广连铸连轧,热装热送,高炉、焦炉、转炉煤气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发电(TRT)、捣固炼焦和干熄焦、烧结机烟气脱硫等节能减排新工艺、新技术,截止2009年底,攀钢集团、川威集团、达钢集团、德胜钢铁等钢铁企业,高炉全部建成了干式TRT余压发电;新上焦炉全部采用了捣固炼焦和干熄焦技术;新上烧结机全部采用烟气脱硫技术;在高炉、焦炉煤气回收基础上,对转炉煤气进行了全回收利用;同时随着装备水平的提高,积极采用连铸坯热装热送等技术;攀西地区,围绕产业链缺失环节,抓好钒钛磁铁矿低品位矿、表外矿、尾矿的综合回收利用,节能减排效果明显。攀长钢50万吨/年棒材生产线、攀成钢50万吨高速线材、攀钢360m2烧结机、新3、4#5.5m捣固焦炉等结构调整项目建成投产。同时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十一五”期间-4-全行业共淘汰落后的炼铁生产能力138.2万吨,炼钢生产能力145.7万吨,铁合金生产能力34.7万吨、炼焦生产能力338.3万吨。二是加强节能减排管理,进一步完善计量器具的配备,加大监管检查和考核的力度,提高了能耗和排放计量检测的准确性。深入开展“对标控潜”活动,促进了节能环保指标的优化。“十一五”期间全省冶金工业万元产值能耗1.08吨标煤,吨钢综合能耗0.7吨标准煤(含提钒工序能耗),污染物综合排放合格率达到96%以上。全行业全年共节约标煤2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6万吨、二氧化硫0.7万吨。(四)技术创新取得明显进步。“十一五”期间全行业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目前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有利地推动了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攀钢2000M2高炉建成达产,使现有炼铁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实现重大升级。2.5万KVA钛渣电炉建议,形成年产钛渣18万吨综合生产能力,优化了钛原料产品结构,为钛白合金属钛生产增加了高品位钛原料有效供给。泓兵钒镍以低品位镍原料红土矿生产高品位镍铁成功,已通过省级技术鉴定。钒钛磁铁矿非高炉冶炼技术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龙蟒集团建成了7万吨转低炉直接还原生产线,已通过省级鉴定;攀钢集团建成了10万吨转低炉直接还原生产线,正在调试和试生产;攀阳钒钛5万吨隧道窑直接还原钒钛磁铁矿生产线正式投产,生产正常,与高炉流程比可节能30%以上,降耗50%以上,经济-5-效益良好。攀钢集团公司加快钒钛磁铁矿综合回收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完成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成套技术及装备研究。建成了氧化钒清洁生产工艺中试线,高炉渣高温碳化生产碳化渣中试线,碳化渣低温选择性氯化生产四氯化钛和人造金红石中试线;开展了全钒钛球团矿生产及高炉应用技术研究、38CrMoAl转炉连铸流程生产技术研究、洁净钢冶炼工艺技术研究、提高重轨产能与质量技术研究,攀钢集团公司100米长尺钢轨在线热处理生产线工艺及装备集成技术开发2009年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达钢集团“焦化过程主要污染物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十一五”期间全行业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项。(五)园区建设迈开步伐。攀枝花钢铁(钒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启动建设,钒钛产业园入围全国产业园区五十强。(六)企业联合重组获重大突破。攀钢集团与鞍钢集团实现了联合重组,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了后劲。全省冶金产业仍然存在着不少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产业发展战略定位不准,突出钒钛资源特色不够,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成产品优势和产业优势。二是资源开发分散,浪费严重,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三是研发能力较弱,技术创新不够,一些技术瓶颈有待进一步突破。四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档次整体不高。五是工艺装备提升缓慢,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六是产品市-6-场还有待一步培育和发展。二.面临的发展形势(一)国际和国内环境的新变化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在持续,全球经济复苏将经历一个缓慢而曲折的过程,全球范围的资源争夺将更加激烈,扩大出口的难度越来越大。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将给我国及我省冶金钢铁工业造成新的冲击。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国内市场对钢铁的需求将有所放缓。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对我省钒钛钢铁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对我省钒钛钢铁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二)行业发展趋势随着市场全球化、一体化程度加深,竞争日益激烈,产业呈现“梯度转移”的显著特点,资产重组步伐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加大。(1)并购重组和全球化已经成为钢铁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外资进入和民营钢铁企业的崛起,国内钢铁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2)原燃料特别是煤炭、矿石价格居高不下,使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钢铁生产全行业进入高成本时代,钢铁企业纷纷寻找矿山投资机会,资源、能源密集地区正在成为钢铁企业战略转移的优先选择目标,矿钢一体化、煤钢一体化正成为钢铁产业发展的新趋势。(3)钢铁企业向物流成本较低的沿海、沿江地区转移。(4)技术进步、新工艺研究步伐加快,高精度、高强度、绿-7-色环保是钢铁产品开发的主旋律。(5)注重生产过程的节能与环保,构建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重视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产品的开发。(三)钒钛钢铁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仍将持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中西部与东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异逐步缩小,对钢铁产品的需求仍会继续上升。目前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我国经济也处于上升阶段,产能过剩明显,给联合重组、调整结构、技术改造提供了契机。近年来,随着全球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全球钒产品消费呈快速增长态势,同期随着我国钢产量的增长和钢铁品种结构调整,我国钒的消费呈高速增长,总消费量从1987年的不足千吨增加到2008年的3.3万吨,增长了30多倍。我国已经主导世界钒消费的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钒产品消费国。由于发展中国家钢铁工业生产还将保持持续增长,钒的消费量还有较大增长的空间。目前我国钢铁业中钒的消费强度大约为52克/吨钢,还未达到欧美等发达国家80克/吨钢左右的先进水平。因此,中国钒市场需求仍将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应当看到现阶段,目前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任务依然繁重,内需潜力巨大。“十二五”我省将进入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期、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型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工业经济面临着加快发展与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的双重任务,任重而道远。目前我国钢-8-铁产能过剩,但区域分布并不合理,我省是少数产能不过剩的地区之一,因此,我省的钒钛钢铁产业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制定并实施四川省冶金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促进我省冶金工业平稳较快的发展。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突出钒钛资源优势、以钒钛的发展带动钢铁的总体发展思路,以改革开放、技术进步为动力,以结构调整和升级为主线,推动企业联合重组,优化产业布局,努力技术改造和创新,狠抓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坚持淘汰落后产能,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钒钛钢铁产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快又好地发展,建成世界级钒钛钢铁基地。(二)基本原则1、强化钒钛特色。坚持突出钒钛特色,加快发展钒钛新材料产品,以钒钛的发展带支钢铁产业发展。2、推动技改创新。加快攻克钒钛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强化产学研联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抓好节能减排,实现产业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3、调整优化结构。实现“三个优化”,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聚集发展,配套发展;二是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推动企业联合重组,进一步做强做大,提高产业集中度;三是优化企业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档次,发展市场-9-需求量大、高档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钒钛钢铁及深加工产品和钢铁新材料产品;实现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增强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力。(三)发展目标1、规模目标。到2015年,全省钒制品产能10万吨、钛白粉产能100万吨、钛锭和钛材产能3万吨,钒钛钢铁总量达到3000万吨,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00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300亿元,产品产销率达到96%以上。2、布局目标。围绕攀西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重点建设“一基地、六个产业集聚发展区”。即攀西钒太钢铁产业基地、江油特殊钢产业集聚发展区、成都清白江冶金产业集聚发展区、威远连界冶金产业集聚发展区、达州冶金产业集聚发展区、乐山沙湾冶金产业集聚发展区、广元冶金产业集聚发展区。3、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环保目标。到2015年,全省钒钛磁铁矿中钒资源的利用率达到50%以上,钛

1 / 6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