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福利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福利一直都是人类社会关心的基本问题,而个人需要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则构成了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核心关怀。自古典经济学创立的、以功利主义价值观为基础的个体经济学思想以来,从数理逻辑的角度探讨最大幸福或最大化福利就成为福利经济学的专门研究对象。同时,在古典经济学的范畴内,福利经济学和其他经济学分支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福利经济学自20世纪20年代创立迄今已有80多年的发展历史,它经历了从旧福利经济学到新福利经济学的转变。本章的目的就是要介绍福利经济学的发展轨迹及其主要内容,探讨福利经济学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之间的内在联系。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特征。二;旧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内容。三;新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和基本内容。四;福利经济学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第一节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之一,福利经济学以效用或功用(Utility)理论为出发点,探讨并研究有关人类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问题。福利经济学分为旧福利经济学和新福利经济学两派,前者以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庇古所建立的福利经济学为基础,而后者则是以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的“不可能定理”为标志。虽然新福利经济学和旧福利经济学在效用理论上存在重大差异,但是二者在内容上还是有很强的内在联系的。实际上,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福利经济学,二者都关注两个最基本的问题:第一,福利的界定;第二,效用的定义。与一般的经济学分支不同的是,福利经济学与社会选择或公共选择的道德判断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对人类的行为进行了深入的伦理学探索,因此它隐含着明显的价值判断,比如,好的或坏的选择以及最优的或最差的社会福利计划等。一、福利和效用的基本内涵在经济学中,“福利”意指个人或群体的利益所得,它包括收入获得和心理满足两方面给消费者带来的种种好处。而“社会福利”则是在一个特定的制度安排下,公众在社会利益分配方面达成的社会选择所实现的结果,它代表着一种集体或群体利益。“效用”(或功用)是指消费者在心理方面获得的瞒足,它被经济学家用来说明商品的价值或消费者获得的满足水平。同时,“效用”经常和“(消费者)偏好”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福利经济学通过“福利”和“效用”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来试图解释并说明个人动机和社会选择之间可能实现的利益均衡。(一)福利的经济学内涵简单言之,福利是一种利益或好处,它可以是有形的物质或财富,也可以是无形的、精神心理层面的正面反应。福利不仅是客观的,它也是主观的。同时,福利具有某种相对性,在资源有限或分配规则既定的前提下,一个人(或一群人)的福利对另一个人(或另一群人)来说,则很可能是一种挫败或剥夺。1.个人福利在福利经济学领域内,个人福利是基于经济因素的个人需要的满足水平,它是正负效用的总和。个人福利既可以是收入和财富的客观量度,也可以是效用的主观评价。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效用”水平不仅和个人拥有的收入和财富总量有紧密关系,它也和个人的心理状况联系在一起,它最终是个体对“满足感”客观和主观评价综合的结果。一个人的福利水平,除了首先要受到收入和财富因素的影响(这一影响又不完全由个人控制),它还受到影响收入和财富水平的政治经济制度环境的制约。所以,个人福利最大化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目标驱动所付出的努力,即对追求个人私利的种种努力,也取决于个人决策及其之外的制度条件和外部环境因素。个人福利最大化是以理性的经济人的假设为前提。以下是个人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函数的数学表达:U=U(q1,q2,q3…qm。;a1)其中,u代表个人主观效用,qm代表个人所消费的m个商品和劳务;a1代表个人工作努力程度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个人福利最大化是个人主观效用的总和,它是由个人消费所带来的满足程度和工作努力程度决定的,个人消费满足程度越大,正效用也越大;而与此同时,个人工作越努力,付出的时间与精力越多,也就越可能获得更多的金钱或物质。但是,同时由于个人工作越辛苦,越容易在身体和精神方面产生损耗,个人享受幸福的时间和机会也就越少,所以负效用也就越多。二者综合起来就是个人所获得的总效用。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个人福利的最大化,不仅取决于收入所得,也取决于个人消费的满足程度,同时还受到个人在工作上的付出的影响,即闲暇与工作之间的平衡也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福利水平。如何对个人福利进行度量,取决予对目标函数的进一步探讨。判定个人福利,基本上可以从意向与后果两个层面来观察,它主要通过两种方法来实现。一个方法是通过访谈询问法,了解个人的目标;另一个方法是通过对人们真实选择的研究来揭示个人的偏好,从而来推断目标。由于在福利经济学范围内,福利与个人偏好联系在一起,因此,对个人偏好的度量是测量个人福利的重要前提。测量个人偏好有两种基本方法,即序数方法和基数方法的使用。前者是以主观评价为基础的对个人偏好的排序,重要的是次序,而非数值本身;后者是采用比率基准来测量和比较效用,它采用一定的数值来使得不同物品的效用可以进行比较。2.社会福利虽然一般情形下,人们可以将“社会福利”界定为一个社会中所有个体福利的总和。但是,由于不同的社会里文化和价值观念等都存在差异,要清晰地定义“社会福利”其实并不容易。因为,社会福利在特定的文化和制度背景下,不再简单是一个总量的问题,而是一种制度安排的结果。社会福利的形式及其内容可以鲜明地反映出一个社会的道德判断,在“最大化”、“一致性”、“最优化”等问题背后都含有深刻的规范认识。如果我们试图将效用同福利联系起来,那么,社会福利则可以被定义为所有人共同的效用满足之和,它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制度下资源配置和个人效用实现的结果。我们知道,社会福利的水平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程度,也受政治制度的制约。社会福利的测量:经济学家采用个人的福利评价和效用的人际评价来描述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目标的改进不仅同少数处境最差的人的福利改进有关.也同所有人的福利改进联系在一起.(二)效用的内涵和测量在19世纪的功利主义思想里,最核心的观念是幸福和效用,而在经济学领域,效用是消费者行为理论讨论的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从本质上讲,效用是一种人对自我感觉的主观认识和评价。经济学家们将效用量化,赋予一定的值,从而使得人们可以测量心理满足的感觉。所以,效用的基本内涵就是指人(消费者)从物品(或服务)中获得的一种心理满足,满足程度越高,效用也就越大。效用和幸福是一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概念,萨缪尔逊曾提出一个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方程中可以看出,幸福与效用是成正比,而同欲望成反比。由于效用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心理感觉,而不同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此,如何测量和评价不同人的效用水平并将它们进行类比,是福利经济学中最关键也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主题。新旧福利经济学就这一点存在着严重的分歧,而基于此,经济学家对效用的测量采取了两种不同的理论,一是基数效用理论,另一个就是序数效用理论。基数效用理论认为,效用是客观的、可以进行计量并加总的概念,效用的大小可以按照一定的赋值来进行比较。在消费者行为理论里,个人消费不同物品(或服务)得到的心理满足都可以用标准化的效用单位来进行加总。例如,一个人喝一瓶啤酒的心理满足程度是5个效用单位,看一场意大利甲级足球联赛转播得到的心理满足是20个效用单位,如果此人在看球赛过程中一共喝了三瓶啤酒,则获得的心理满足就可以用35个效用单位来表示。因此,基数效用理论的两个基本论点就是,一是效用可以测量并赋值,二是人际之间的效用水平可以进行比较。就分析方法而言,基数效用理论采用了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中,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对某物品(或服务)每增加一个单位消费量所增加的心理满足程度。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者不断追加对某物品(或服务)的消费,他从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获得的边际效用呈递减趋势。当消费者在消费某物品到一定数量时,其获得的心理满足程度最高,也就是说此时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为最大,再增加消费量,效用就是负值了。而序数效用理论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效用本身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觉,根本不存在一个客观标准,人们也无法用客观的数值来测量并显示。但是,就心理满足程度而言,可以根据满足程度的高低和偏好顺序来进行排序。因此,经济学家提出来应该用序数效用论来替代基数效用论。根据前面的例子,一个人喝啤酒和看足球赛获得的效用是无法来衡量的,更无法进行加总,因为此人从喝啤酒和看足球赛获得的心理满足很可能是两种不同的感觉,所以很难来测量这两种心理感觉并进行加总。但是,人们却可以比较这两种不同的效用,比较的前提是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例如,此人认为看足球赛带来的心理满足大于喝啤酒,那就可以认定看足球赛的效用是第一,而喝啤酒的效用是第二,排序的结果也就自然出来了。就分析方法而言,序数效用理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无差异曲线由英国经济学家埃奇沃斯提出并得到推广使用,它也是经济学分析中一个常用工具。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受英国经济学家埃奇沃斯提出的“合同曲线概念”的启发,引申出“无差异曲线”这一分析工具,在对效用进行分析时,提出了用“偏好顺序”来替代传统的效用计量方法。而根据这一点,在消费行为理论里,可以对不同人在既定价格和收入水平下不同商品用进行分析时,提出J,用“偏好顺序”采替代传统的效用计量方法。而根据这一点,在消费行为理论里,可以对不同人在既定价格和收入水平下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消费组合来确定一个最大的偏好状态,即最大偏好状态。人们通常认为,序数效用理论是一种比基数效用理论得到更广泛认同与应用的分析方法,它已经被大多数新福利经济学家们所接受。序数效用理论通过不同的无差异曲线能直观地反映出处于不同福利水平的消费组合(或偏好选择),但是却无法比较不同人之间的效用或心理满足,很大程度上由于存在这个缺陷,福利经济学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又出现了基数效用理论回潮的趋势。(三)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经济学领域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一个关键概念,它的普及应归功于马歇尔的著作《经济学原理》的问世。对消费者剩余的分析被很多人视作马歇尔最重要的贡献,但是仍有一些经济学家(比如萨缪尔逊)认为这一概念并不重要。1941年,由于希克斯在《经济研究评论》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消费者剩余的复兴”按照马歇尔的说法,消费者剩余是指一个人为了不失去(或为了拥有)某种东西,而愿意支付的价格高于实际支付的价格,二者之间的差额就构成了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本质是一种心理感觉,是个人对消费行为的一种判断,具有明显的主观色彩。三、福利最大化和帕累托最优福利经济学的最终目标之一是为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促进资源配置的效率最高。然而,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制度本身的限制,人们必须在给定的条件下实现促成社会选择的最优化和效率的最大化。(一)福利最大化在福利经济学里,福利最大化就是效用实现的最大值,也就是收益一成本比率的最大值。对功利主义经济学而言,福利最大化意味着最大多数人的幸福,也是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利益选择。在庇古的旧福利经济学思想里,福利最大化是指国民收入或物质财富的最大值。而在新福利经济学的体系里,福利最大化则意味着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个人福利的最优值取决于私人物品消费者剩余的最大化;而社会福利的最优值则取决于公共物品消费者剩余值的最大化。前者主要受个人的效用评价影响,而后者更多受政治过程影响。对个人而言,福利最大化意味着个人获得最大的幸福感或满足感;而对一个社会来说,福利最大化意味着福利资源分配效率或效益的最佳状态或最理想状态,人们在这种分配中不仅没有出现利益受损的情况,反而利益或处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改善。福利最大化目标在本质上涉及福利的内涵以及资源配置的方式,通常遇到的一个挑战性问题是效率原则在多大程度上没有损害社会的公平。对许多政府决策者来说,克服市场体制的缺陷从而获得福利最大化是当前公共经济政策追求的核心目标。(二)帕累托最优lParetoOptimum)帕累托在19世纪末撰写的《政治经济学讲义》中,在基数效用理论的基础上对社会效用最大化问题进行了探讨,他提出了生产资源最优配置的问题。在理解帕累托最优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