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清朝对藏族地区的统治和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空前发展•一·明末清初蒙藏势力的结合•1.和硕特蒙古进军西藏•2.甘丹颇章政权的建立•3.固始汗册四世封班禅喇嘛•二·蒙藏领袖与清朝中央关系的建立•1.清朝初册封五世达赖喇嘛•2.清朝中央册封固始汗第一节清朝初期对格鲁派的扶持一·明末清初蒙藏势力的结合•1.和硕特蒙古进军西藏•17世纪前期,我国正处于从分散的地方割据走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时期。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席卷中华大地,明朝中央的统治岌芨可危。满族建立的后金政权东征西伐,逐步削弱了各种地方割据势力的对抗,取得了全国统一的稳定发展的局面。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人关,建都北京,成为取代明朝的新兴的中央王朝。和硕特蒙古进军西藏•清朝为了彻底清除前明残余武装在各地的复辟活动,首先需要巩固侧面蒙古一带的防务,当时的蒙古已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卫拉特蒙古(叫额鲁特蒙古)。卫拉特又分为四部:和硕特部、准噶尔部、杜尔伯特部和土尔扈特部。当时的漠南蒙古(即内蒙古)正归顺清朝,漠西卫拉特蒙古诸部尚未归顺。其中,割据于西北地区的准噶尔部扩张领土,势力到达天山南北,因此,加强对蒙藏地区的控制,防御准噶尔的袭扰,彻底安戢西部边陲成为清朝的当务之急。和硕特蒙古进军西藏•自从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传教于西北,蒙藏地方势力通过宗教在政治上建立了联系,同时,黄教又深人蒙、藏各部,为蒙、藏人民所崇信,所以,清朝实行了“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的扶植达赖喇嘛,抚绥蒙、藏人民的政策。•15世纪初,宗喀巴经过宗教改革,创立格鲁派之后,格鲁派在西藏地方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格鲁派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以及扎什伦布寺等寺院的建立,使格鲁派形成了庞大的寺院集团,其势力远及卫、藏、阿里、康区、安多和蒙古地区,并获得广大蒙古群众的信奉和拥护。这便遭到了噶举派的反对。和硕特蒙古进军西藏•自15世纪末以来,噶举派一直没有停止对格鲁派的敌视和抗衡。1618年,得到噶玛噶举派支持的藏巴汗噶玛彭措南杰以后藏为据点,占领了包括乃东王宫在内的前藏一些地方,推翻了支持格鲁派的帕竹政权,建立了第悉藏巴地方政权,首府设在桑主则(今西藏日喀则)。1621年,噶玛彭措南杰之子噶玛丹迥旺波继任为藏巴汗(汉文史籍中记作第悉藏巴或藏巴汗)。他对格鲁派的仇视变本加厉,以武力胁迫格鲁派禁止其在拉萨举行传昭法会。但是格鲁派这时已经深深植根于藏族社会,要想消灭它,仅凭藏巴汗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寻求外部力量的支持。和硕特蒙古进军西藏•正在此时,漠北蒙古喀尔喀七大部落的首领却图汗率领部众三万余人进人青海,迅速征服了原在青海的蒙藏各部落,统治了青海。却图汗崇信噶玛噶举派,排斥格鲁派。同时,在康区推崇苯教的白利土司对格鲁派也是深恶痛绝。这样,藏巴汗联合漠北蒙古的却图汗和康区的白利土司,从东、西、北三面对格鲁派形成包围之势。•面临这种危难的境遇,格鲁派并没有坐以待毙,他们秘密派人到天山南路向漠西卫拉特蒙古的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求援。甘丹颇章政权的建立•固始汗(1582-1655年),本名图鲁拜琥,原来驻牧在天山北路,后来扩张到天山南路。由于受到准噶尔部的挤压,固始汗早有袭据青海,控制卫藏的企图。此时,接到格鲁派的请援要求后,于1637年,偕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浑台吉等人化装成商人来到拉萨,会见了四世班禅罗桑曲吉坚赞和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同年,固始汗和巴图尔浑台吉从新疆发兵,大败却图汗部,杀却图汗,占领了青海。甘丹颇章政权的建立•1638年,大部分和硕特部自新疆迁入青海,在青海建立了和硕特部的根据地。这时,固始汗把女儿嫁给巴图尔浑台吉之子,给予其丰厚的嫁妆,送巴图尔浑台吉返回准噶尔部。随后,固始汗便从青梅进入康区,消火了白利土司,恢复了当地各教派寺院。1641年,固始汗从康区发兵西藏,以会见达赖、班禅为名,事先将班禅从扎什伦布寺迎至拉萨予以保护,然后率军包围了日喀则第悉官邸,次年,藏巴汗兵败被杀,格鲁派最后的劲敌第悉藏巴地方政权灭亡了。•固始汗继续西进,击败各部,彻底摧毁了后藏地方政权,成为藏族地区的主要统治者汗王。甘丹颇章政权的建立•藏巴汗统治被推翻后,固始汗把全西藏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他命其长子达延汗常驻拉萨统领部众,命其第六子多尔济佐之,留有蒙古骑兵,驻牧于拉萨北部的达木牛厂地方(今西藏当雄县),以控制卫藏各地。其子孙居于青海者,将青海划分左右两翼分封十子。并在喀木地区(康区)征收赋税供应青海部众。固始汗本人则率兵驻后藏日喀则(后来也移居拉萨)。甘丹颇章政权的建立•固始汗尊五世达赖喇嘛为宗教领袖,将其从甘丹寺移居到哲蚌寺的甘丹颇章(“颇章”为“宫殿”之意),下令以西藏地方赋税供养格鲁派,并将卫、藏地区的行政事务委任给达赖喇嘛的第巴索南群培管理。“第巴”为藏语音泽,也称“第悉”,意思为“地方行政官”,格鲁派掌政后的西藏地方政府称为“第巴雄”。“雄”意为“官府”。此处第巴是指西藏政府的长官,其职权是代理达赖喇嘛总揽西藏政务。甘丹颇章政权的建立•他是达赖喇嘛的亲信,对于达赖喇嘛来说,第巴具有辅佐达赖喇嘛处理日常政教事务的性质,有时可作为达赖喇嘛的全权代表行使职权;而此时第巴管理西藏行政事务的权力则是由和硕特汗王任命的,第巴必须听命于汗王的指挥。因此,取代藏巴汗政教事务的第巴政权具有蒙、藏统治集团联合掌权的性质。由于这时达赖喇嘛居于哲蚌寺甘丹颇章宫,历史上把这个政权又称为甘丹颇章政权。这个政权是以蒙古汗王为主要执政者和藏族第巴共同组成的联合政府。3.固始汗册封四世封班禅喇嘛•在甘丹颇章政权建立的过程中,四世班禅喇嘛罗桑曲吉坚赞功绩卓著。1645年,固始汗对他赠予“班禅博克多”的尊号,并划分后藏部分宗溪归班禅管辖,这是班禅名号的正式开始。3.固始汗册封四世封班禅喇嘛•甘丹颇章政权的建立,结束了西藏各教派、各地方势力争权夺利、相互混战的局面。固始汗借助达赖喇嘛的力量,巩固了对甘、青、川、康和卫、藏、阿里等藏族地区的统治,增强了他对其他蒙古各部汗王的号召力,于是在卫拉特四部中出现了和硕特部和准噶尔部争雄的局面。3.固始汗册封四世封班禅喇嘛•鉴于当时固始汗占有青、康各地,并握有西藏军政大权,实力较强,为了抵制准噶尔部势力的扩张,清朝采取了扶植和硕特的政策,希望利用达赖喇嘛对整个西北地区的宗教影响,和利用固始汗的军、政实力,借以取得对蒙、藏民族的全面统治。因此,固始汗和达赖喇嘛从一开始就成为了清朝的争取对象。而达赖喇嘛和固始汗则一方面急需取得中央王朝的承认和分封,以确定各自的名分和地位,另一方面为了与卫藏各僧俗势力集团和西北蒙古各部的相互抗衡,也需要得到内地的广泛支持。这样,清朝和蒙藏领袖人物在政治上的结合成为了必然。二·蒙藏领袖与清朝中央关系的建立•1.清朝初册封五世达赖喇嘛•2.清朝中央册封固始汗1.清朝初册封五世达赖喇嘛•在清朝人关前,就先后与格鲁派和固始汗等建立了联系。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努尔哈赤极其重视对蒙古民众的统治。当时的蒙古族正处于由原始宗教萨满教向喇嘛教转变的重要时期。因此,支持黄教,赢得民心,使众多的蒙古民众归顺,成为后金政权对蒙古以致对西藏的主要政策。在努尔哈赤时期,后金政权与西藏虽然没有直接的接触,但却接触到了从西藏到蒙古传教的藏族喇嘛。1.清朝初册封五世达赖喇嘛•囊苏喇嘛是到蒙古科尔沁地区传教的西藏喇嘛,曾多次来到辽东,受到努尔哈赤的厚待,成为最早到达东北地区的藏族喇嘛。囊苏喇嘛在传教过程中,对辽东地方产生了一定的感情,并决定死后葬在东北地区。1621年,囊苏喇嘛圆寂,根据他本人的遗愿,努尔哈赤在辽东城的南门外韩参将的庄园里修庙,安放其遗体。1630年,皇太极又为囊苏喇嘛修塔、立碑、题词,作《大金喇嘛法师宝记》。1.清朝初册封五世达赖喇嘛•囊苏喇嘛这个普通的西藏喇嘛,死后却受到后金政权的如此厚待,可见努尔哈赤等人对佛教的重视程度。皇太极能够继承父志,在囊苏喇嘛去世九年之后,为其建塔,说明了后金政权支持佛的一贯立场。囊苏喇嘛宝塔为藏式喇嘛塔,并有其他一些附属建筑,当地人称其为“喇嘛塔园”,今无存。其碑文原为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现已从喇嘛塔园移到辽宁省辽阳市文管所保存。囊苏喇嘛作为第一位有文字记载的、葬于后金地方的西藏喇嘛,不远万里来到蒙古、辽东地区传教,为藏、蒙、满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贡献。1.清朝初册封五世达赖喇嘛•后金政权对佛教的支持还表现在大修寺庙上。努尔哈赤在后金政权建立的头一年(1615年)就在赫图阿拉建诸佛及玉皇庙,共建了七大庙。最引人注目的是皇太极于1638年在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建成后金最大的喇嘛庙莲花净土实胜寺。皇太极用了三年的时间,花费了二万余两黄金建成,至今其主要建筑仍在,当地人俗称“黄寺”或“皇寺”。不仅如此,皇太极还听从喇嘛的建议,在盛京建成四塔、四庙,象征着四方一统,后金强盛。后金政权大修寺庙,尊崇佛教,深得人心,一些蒙古僧众纷纷归顺后金。1.清朝初册封五世达赖喇嘛•皇太极时期,后金政权与西藏地方建立了联系,达赖喇嘛、班禅喇嘛及固始汗的使者到达盛京。1641年,固始汗向皇太极称臣,归顺大清。皇太极深知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地位的重要,为了怀柔蒙古、西藏,便派人去见第悉藏巴汗和达赖喇嘛,并要他们派高僧前来。后金使者到藏之时,止是黄教政权初立,急于向外寻求援助,并取得支持之时。同时,明朝的摇摇欲坠和清朝的蒸蒸日上,使达赖、班禅、固始汗审时度势,决定遣使前往盛京。1.清朝初册封五世达赖喇嘛•1642年,西藏使者到达后金,受到了热烈欢迎,“每五日一宴之,凡八月”。1643年,使者返藏,清太宗皇太极亲自为他们饯行,并命睿亲王多尔衮、武英郡王阿济格等人送至永定桥。使者还带回了清太宗给达赖喇嘛、班禅、固始汗以及藏巴汗的信件和丰厚的礼品。清太宗对达赖喇嘛、班禅和固始汗的使者如此重视,其用意是十分明显的,那就是怀柔蒙、藏,使其宗教权、地方政权早日归顺大清王朝,从而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统治全国。通过对宗教的支持达到其政治目的成为清王朝对蒙、藏民族的宗教政策。1.清朝初册封五世达赖喇嘛•后金时期,清王朝与西藏地方上层人物的来往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它表现出达赖喇嘛、班禅、固始汗及西藏僧俗人等对未来中央王朝的信任,并且成为清王朝与西藏几百年间中央与地方良好关系的开端。•1644年,清朝人关并定都北京。顺治帝特派遣使臣前往西藏问候五世达赖、四世班禅、固始汗,并在西藏各大寺院布施。随后,顺治帝数次遣使人藏,延请达赖喇嘛进京。•1652年,五世达赖喇嘛率蒙藏官吏、侍从三千余人,启程前往内地。顺治帝派官员在代噶地方(今内蒙古凉城)迎接。1.清朝初册封五世达赖喇嘛•1653年1月,五世达赖到达北京。顺治帝以“田猎”为名,与五世达赖喇嘛“不期然”地相见于京郊南苑。这是清政府特意安排的,其目的是既让皇帝出迎五世达赖喇嘛,又不失“天下国家之主”的尊严。顺治帝还命令特意修建了黄寺作为五世达赖喇嘛在京期间的驻锡地。五世达赖喇嘛在京停留了两个月,受到甚为隆重的接待,获得了极为丰厚的赏赐。3月,五世达赖离京返藏。5月,五世达赖喇嘛在返藏途中停留代噶之时,顺治帝派遣官员前往代噶,赐给五世达赖喇嘛刻有满、藏、蒙、汉四种文字的金册、金印,正式册封五世达赖喇嘛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1.清朝初册封五世达赖喇嘛•“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是沿用明朝对大宝法王封号的一部分,不同的是新加了一个“所”,以限定其管“普通”,为梵文,译作“圣识一切”,是对显宗大德的尊称;“瓦赤喇怛喇”,梵文“执金刚”、“金刚持”之意,是对密宗大德的尊称。理佛教的范围仅在蒙、藏地区。清朝沿用明朝的这一封号,是为了表明清朝对明朝以分封确立同西藏政教首领之间的政治隶属关系的历史承袭。“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则是沿用俺答汗赠予三世达赖喇嘛的全部尊号。1.清朝初册封五世达赖喇嘛•顺治帝对五世达赖喇嘛的册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使达赖喇嘛的封号与其在西藏的宗教领袖地位正式确定下来,从此历辈达赖喇嘛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