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概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功能:实用——主要是为了传递信息、表达观点,阐释事理,晓之以“理”、给人以“知”;审美——主要是为了表现生活、抒发情感、塑造形象,动之以“情”、给人以“美”。2、分类:传记、新闻、访谈、报告、政论、科普文章等。其中,科普类文章又包括社会科学类文章(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文章,它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和自然科学类文章(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科学文章,它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医药、地质、天文、计算机科学等);散文、小说、戏剧和诗歌,高考考查的重点在前两个。“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的比较3、表达方式:说明、议论——为了清晰、严密地说明和论证事理;记叙、描写、抒情(即使有议论,也会渗透主观色彩,所谓“笔尖常带感情”是也)——为了塑造形象、描绘人生、反映生活,给人以艺术的感染力。4、思维方式:抽象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形象思维——驱遣想象、联想和直觉思维等。5、命题特点与答题方式:(由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重在考查信息的提取、概念的辨析、文意的概括、价值的判断、论说方式的把握等,偏重于理性的分析;重在语句的理解、结构的把握、主旨的概括、形象的欣赏、表现手法的评析等,偏重于感性的品悟。俗话说“对症下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比较二者的区别,答题时运用不同的对策,对我们提高答题的针对性和准确率都是有帮助的。现代文阅读之——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情纵览卷别年份选文出处题型题量分值考点理解词句筛选整合归纳概括思路观点浙江卷2010《中国山水画的起源》选择题简答题2+212√√√2011《人怎样对已主宰人类的技术施加影响》2+19√√√√2012《中国经学的历史流变》√√√2013《社会建筑》√√√2014《让眼睛学会思考》√√√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命题样式稳定,应以近几年各地高考真题为演练重点。备考时要形成固定有效的答题步骤,并逐一落实对设错类型的认知,才能顺利斩获高分。备考策略(一)读1、读标题:根据文章的标题整体感知文章涉及的问题,预测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论述重点。2、读题目:通过浏览题干和选项做到心中有数。3、读文章:(1)标段号:平常练习时需要,便于评讲,真正考试时可略过。(2)想大意、理思路、做圈点:首先,要带着脑子去阅读,边读边思考大意,理清写作思路。其次,要巧读,提高对重点信息的敏感度,对次要信息可以一掠而过,并边读边勾画出以下五种关键词句:①重点阐述的概念术语;②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③关联词语;④中心句、要点句及过渡句;⑤特殊句(判断句或有判断意义的句子;双重否定句;疑问句等)。一、答题步骤(二)审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如考的是解释理解,还是推测分析,抑或是探究原因证据,是要求选对的一项还是选错的一项等。(三)答1、选择题:(1)筛选定位:论述类文章阅读答题有一个基本原则:观点是作者的,答案就在原文中。为此,必须根据题意,从原材料中找准、找全与与各个选项相对应的原文,这是答题的关键。(2)比较对照:咬文嚼字审读选项,与原文仔细比对,选项中所设置的每一个错误都是可以根据原文加以排除的,然后根据排除法或明确法做出选择。2、简答题:(1)筛选答案要点;(2)理清答题思路;(3)组织答题语言。•例[2013•四川卷]第7题C项:陈淳学习文徵明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表现花叶的技法,画风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对应原文]陈淳早年习元代绘画,后学于文徵明,花鸟、山水兼擅。他将书法和山水画笔法融入花鸟画,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巧妙地表现花叶的形态与阴阳向背,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比对判断】“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表现花叶的技法”的人是陈淳,而不是文徵明,属于张冠李戴。•1.张冠李戴:把甲的特征、观点、发明、创造说成乙的特征、观点、发明、创造。尤要注意代词的指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二、常见陷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例[2013•天津卷]第6题B项:“微博粉丝”希望通过使用微博为自己获取名声和影响力,同时为大众建构生活的幻想。•[对应原文]“微博粉丝”对于名人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粉丝”相类似,是为了追逐体育明星、影视明星和媒体人物等偶像。偶像的身上体现了大众的梦想,并且为大众建构了生活的幻象。•【比对判断】原文说“微博粉丝”是“为了追逐体育明星、影视明星和媒体人物等偶像”;而选项说“微博粉丝”希望通过使用微博“为自己获取名声和影响力”,“为自己获取名声和影响力”的说法就属于无中生有了。再者,原文中说“为大众建构了生活的幻象”的主语是“偶像”,而选项把这个主语说成是“微博粉丝”,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2.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例[湖南卷]第6题B项:人或其他生物体的活动缓慢、活力降低必然导致其基因的改变。•[对应原文]如果人能活到1200岁,那么要到400岁、500岁才会长大成人,结婚生子。此外,有些基因改变后将导致代谢活动缓慢,活力降低。试想,一个人如果反应迟钝、生机索然地活上几百岁,那还有什么意思?•【比对判断】根据原文,是因为“有些基因改变”,导致了“活动缓慢,活力降低”的结果,而选项却表述成了因为“活动缓慢、活力降低”,导致了“基因的改变”的结果,这就犯了因果关系颠倒的错误。•3.因果混乱——(1)因果颠倒:“因”与“果”错位或“条件”与“结果”错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例[2013•湖北卷]第6题B项: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对应原文]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比对判断】“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并非由“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而造成,属于强加因果。再者“孤立与隔膜”是就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而并非指乡民个体之间。这又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3.因果混乱——(2)强加因果:即两件事无因果关系,却强行说成有因果关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例[《“微电影”大有可为》]第3题D项:微电影正从“非主流”向主流过渡,不久会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对应原文]微电影还可能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以更加成熟的姿态面向观众。•【比对判断】原文说“微电影还可能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而不是“不久会”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误将或然当做必然。•4.表述绝对——(1)由或然推出必然:故意忽视原文中“可能”“也许”等词语,把可能发生的事说成必定发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例[2009•湖北卷]第8题C项:建设数字海洋适应了时代需要,通过实现海洋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完成了海洋管理任务。•[对应原文]数字海洋的应用可以实现海洋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比对判断】“实现海洋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完成了海洋管理任务”与原文不符,原文是说“可以实现”,但不能说“完成了海洋管理的任务”,这样说就把未然表述成已然了。•4.表述绝对——(2)由未然推出已然:把还未实现的事说成既成事实。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例1[2013•山东卷]第6题B项:它体现着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对应原文]宁静本身就是道,就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比对判断】原文中说“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言外之意,还有次要的、其他的。而选项说“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这就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例2[2013•山东卷]第8题D项: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对应原文]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比对判断】原文中说“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而选项直接就说“静之寒就是空之寒”,显然过于武断而绝对化。另外中国艺术保持“自然的纯粹性”与“静之寒”“空之寒”没有关系,属强加因果。•4.表述绝对——(3)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体,以个别代一般,以特殊代普遍。(或相反)重点关注:①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②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③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④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例1[2012·新课标全国卷]第7题C项: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对应原文]“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比对判断】原文是“选择”而选项为“修正”。“选择”是挑选的意思,而“修正”是修改使正确,这两个词的内涵根本不同,犯了偷梁换柱的毛病。•例2[周考七]第7题B项:信息生产呈几何级数式增长、病毒式传播,信息传播方式不再是自上而下,而是相反。•[对应原文]新媒体技术改写了静态、单向、线性的知识生产格局,改变了自上而下的知识传播模式,将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抛入空前的不确定之中。•【比对判断】选项“而是相反”偷换了文中的概念“抛入空前的不确定之中”,犯了偷梁换柱的毛病。•5.偷梁换柱:选项中的词语同原文的词语在类别、范围、程度上不是等值概念,从而曲解文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例[《“龙城”还是“卢城”》]第1题《唐诗选》不取“龙城”而用“卢城”,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A.宋朝王安石在《唐百家诗选》中将“龙城”改为“卢城”。•B.李广曾做右北平太守,右北平在唐为北平郡,治所卢龙县就是“龙城”。•C.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编写者们认为,“卢城”就是今河北卢龙。•D.汉代史籍采用音译,“龙城”与“卢城”音近而生误讹,两词实为同义。•【比对判断】题干问的是“依据”,而D项表述的是“卢城”的来源。•6.答非所问:即选项回答的不是题干中的问题,或没有答全题干中问题的几层意思。另外,别让以下几点成为答题盲区:•①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②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③有的选项要选最佳答案,而非正误选择;④题干涉及几层意思,选项中则要答全几层意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三、练习讲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返回目录二、窥探陷阱在做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所给的材料,而且要明白命题意图,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这样就有助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命题者设置陷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十种类型:1.曲解文意。原文是那样说的,而选项却偏偏给出另一种理解,故意曲解作者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专题九论述类、实用类文本答题指津例[2013·山东卷]第7题D项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趣。返回目录专题十一论述类、实用类文本答题指津[对应原文]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比对判断】原文中有两个关键的短句,其一是“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其二是“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由原文可知作者对“空虚和死寂”是持反对意见的,但选项中把这个意思说成是“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即肯定了空虚和死寂,这就曲解了原文的意思。返回目录•二、窥探陷阱•在

1 / 6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