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当代文学研究2015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西部现代文学研究高地上的文学神话关联问题的解析•1.如何理解高地?•2、如何理解现代以及现代性?•结合现代性文学,现代体现的几个维度,•时间•空间•文化的裂变•思想的转折•3、如何理解西部?绪论•两个主题问题•1、西部文学的历史脉络•线性梳理,宏观把握•2、如何从理论的视野去把握西部文学,以及西部文学的命名?西部文学之西部印象•地理意义上的西部•高—寒---旱•文化意义上的西部•游牧文化•农耕文化•都市文化•文学意义上的西部•多元•丰富西部文学的审美特征•三画•风景画---自然美,古道,西风,瘦马,雪山,草原•风俗画-----文化习俗,社会风尚,如赛马会,那达慕省会,花儿•风情画-----人与自然共生•四彩•自然色彩----小说杨志军《藏獒》,姜戎《狼图腾》•神性色彩-----•流寓色彩----王蒙“在伊犁系列”张贤亮的作品•悲情色彩----红柯《西去的骑手》《喀布拉风暴》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野马群周涛•兀立荒原/任漠风吹散长鬃/引颈怅望远方天地之交那永远不可企及的地平线/三五成群/以空旷的天地间的鼎足之势组成一幅相依为命的画面/同是马的一族/却与众不同那拖曳于灌丛之上的粗尾/披散胸颈额前的乱鬃/未经梳理和修饰落满尘沙的背脊/不曾备过镶银的鞍具/强健的臀部/没有铁人的烙印在那桀骜不驯的野性的眼睛里/很难找到一点温顺/汗血马的后代突厥铁骑的子孙/一次酷烈的战役中/侥幸生存下来的古战场的遗民/荒凉土地的历史见证/昔日马中的贵族失去了华贵的马厩/沦为荒野中的流浪者;/面临濒于灭绝的威胁与狼群周旋/追逐水草于荒漠/躲避捕杀的枪口但是,即使袭来旷世的风暴/它们也是不肯跪着求生的一群也有过/于暮色降临之时悄悄地/接近牧人的帐篷呼吸着人类温暖的气息/垂首静听那神秘的语言和笑声潜藏于血液中的深情/从野性的灵魂里唤醒/一种浪子对故土的怀恋使它们久久地/默然凝神可是只需一声犬吠/又会使它们/消失得无踪无影牧人循声而出/遥望那群疾不可追的/隐匿于夜色中的黑影会轻轻地说:哟嗬,野马群......自然色彩•在东方沙漠里---林染••在东方沙漠里•风暴撼人心魄地摇动•蜥蜴们悄无声息地滑动•敦煌的少妇袒胸露乳,顾影自怜•作出飞腾的姿势•却一直摆脱不掉古老的壁画//••披一袭无比宽大的蔚蓝岁月,•太阳站在托木尔冰峰之颠,•抛撒蜂群般喧闹的三棱镜,•抛撒神圣星辰:•“每一颗星都是一个明亮的启示!”•它说,“去摘取它们吧,•我将赐你以光荣的荆棘路。”•骆驼就无休止地跋涉;•东方的神往就越来越坚硬,•越来越坚硬:•殉教的泪水,血……//••在东方沙漠里,•沙雀们组成宏大的铜管乐队,•以狂热的瀑布昭示世界:•蜃景比春天更美丽。•尽管罗布泊由于无知的动摇,•已带着燕子和番红花•带着摘葡萄的姑娘们远走他乡,•楼兰王国壮丽的寺院,毕竟复活了!//••当太阳关于星群的布道完毕,•从骆驼队整齐的驼背上,•颠簸下一个天真的孩子,•他看见:使他很疼的砾石上,•一蓬举着露珠的滚地龙草,•正青葱而安谧地蔓延,•一直蔓延到他的额角。•这是冒险家斯坦因之后,•在东方沙漠里•震惊世界的一次发现。//•1985.4..13.酒泉哈萨克素描•站着是一匹伊犁马/睡着是一架乌孙山/动时是一条喀什河/静时是一片大草原三角肌和肱二头肌/高高隆起剽悍的力两腿的螺旋钳着鞍镫/始终是没有终点的起点一副刀鞘,插着原始的果敢、顽强/一顶粗毡,护着自身永恒的温暖鹰鼻钩着惊险的故事/两眼却是幽默的流传酒里没有太高的奢望/酒后又有敞亮的不满太阳落下左肩的时候/依旧把月亮扛在右肩古老的历史正在开发每一片胸脯,都擂着鼓点•古桑树上的红裙裾/当戈壁在幻觉中成为枯海心便萎缩为一座荒岛/在沙浪中浮沉在炼狱边炙烤/目光受死刑于空寂和单调一团殷红撩动在云中/一帜浓艳在古树的枝头/飘曳,如火苗是哪家的野媳妇飞出土墙/飞上铜版画式的桑枝使我死鱼般的目鳍/触到一丛灿烂的水藻?红裙裾!红裙裾!/给我一抹敦煌的朱丹/一绺飘飞的红马鬃一片吐鲁番阿斯塔拉古墓/棺椁边洒下的红砂砾那些生命繁衍的元素媳妇们是在采撷桑椹/乌紫的颗粒上积满了沙尘她们在狂野地调笑着/摇荡得尘土纷纷坠落要摇落岁月的锈屑吗?亮出的将是/元精的琥珀红裙裾!红裙裾!让我想起《聊斋》中的红狐狸想起夏娃萌动的时刻想起任性的《十日谈》中睨睥瘟疫、春心眷眷第一个开口讲述爱情的潘斐洛讲述这些燎人的火焰讲述这些生命的原色讲述荒原不灭的灯座敦煌不死!荒原不死!红裙裾呵,飘一面旗幡引我走出灵魂的荒岛而不觉得飘泊可以忘却死海的丑陋忘不掉自身燃烧的美学悲情色彩古城遗址周涛沉重的脚步缓缓登上历史的荒坟/空旷的戈壁正承受着沉甸甸的烈日怅望昔日的名城/而今竟成了•衰草离离的凹地•流沙盘绕的废墟••一片空旷才好作它的心绪•残碎的陶片•是历史留给今天的暗语•衬一座远山,衬一座远山•只有它•理解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的不屈•这一首诗可真够朦胧•全是象征,全是隐喻•压根儿就难找到主题•谁想看见古代名城繁华的背影•对不起,清准备一千年的史料•再加上神奇的想象力••这一片遗址•可并不是为了显示悲哀•不被遗忘的死•比暗淡的生更有意义•哪怕只有我一个人•只有一个人前来拜望你•却是相隔了•茫茫一千载,迢迢两万里•1982,9,16诗歌鉴赏•中国西部是古老的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域,古老文明的发祥地,沿途有许多古城遗址,如古高昌遗址、古楼兰遗址等。周涛的《古城遗址》从历史的角度,抒写了人世沧桑和大自然毁灭的无情;但诗人“并不是为了显示悲哀”而赋“废墟”,而是为了表明一种价值和精神,透过一座座荒废的“古城遗址”,让我们感悟和理解“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的不屈”。这里有的是抗争的悲壮,不懈的创造,百折不回的生活意志,鼓舞我们为创造新的文明和证实“生”的价值而向坚韧的古人学习。全诗分四个层次,在描述古城遗址的面貌之后,一层进一层地发抒了诗人对它的感慨和议论。•诗人首先描述自己对古城遗址的拜访:“沉重的脚步缓缓登上历史的荒坟/空旷的戈壁正承受着沉甸甸的烈日/怅望昔日的名城/而今竟成了/衰草离离的凹地/流沙盘绕的废墟。”交代造访的地点是“空旷的戈壁”,说明了大漠戈壁中难耐的燥热与干旱正是“昔日的名城”终于消失的原因。所以诗人是踏着“沉重的脚步”,带着虔诚和景仰的心情,“缓缓登上历史的荒坟”的。诗人用“历史的荒坟”来象征“古城遗址”,表明了它不应被忽视的价值意义。•接着诗人就对“古城遗址”作深入地描述并发抒感慨:古城遗址“一片空旷”,表明古城的规模相当庞大,曾经相当繁华,从而寄托了追寻和景仰的“心绪”。那些“残碎的陶片”,便是“历史留给今天的暗语”,但一般人们却不一定能认识理解它们;只有衬托古城遗址的“一座远山”,从古至今见证着古城的兴废和人民的抗争,能够“理解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的不屈”。这样就把古城遗址所隐含的意义作了初步的阐发。•紧接着诗人就在上述描写的基础上展开议论,指出它所沉淀的历史是何等厚重:诗人将古城遗址喻为一首“全是象征,全是隐喻”的“真够朦胧”的“诗”,让你在猜想中难以清楚地找到它的“主题”。谁如果“想看见古代名城繁华的背影”,那么就要清他“准备一千年的史料,/再加上神奇的想象力”。这就进一步说明了这座古城遗址年代的久远和神秘莫测,表明它所沉淀的历史是何等厚重,何等值得珍视。•最后诗人透过“荒坟”似的古城“废墟”揭示出它存在的主要意义:它的存在“并不是为了显示悲哀”,而是让我们不忘我们的先辈曾经在这里创造的奇迹。诗人骄傲地说:“不被遗忘的死/比暗淡的生更有意义。/哪怕只有我一个人/只有一个人前来拜望你,/却是相隔了/茫茫一千载,迢迢两万里!”这意义就非同寻常了。这里所隐含寄托的对于今人的勉励之意,油然而生。•全诗在一种悲苍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中,响澈着沉宏的格调。诗人以深沉的感触,发掘了“古城遗址”对于今天的意义:尽管经历了茫茫千载,古老“名城”已化为“历史的荒坟”,但是“这一片遗址”却并不“显示悲哀”,而是显示着创造的奇迹。诗人凭吊历史遗迹,超乎于一般凭吊感怀的文字之上,表现了一种积极的人生价值观,让我们对古人的创造肃然起敬。这首诗置于古老西部丝绸之路所经历的地域文化环境中,应该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富有典型意义的抒写。西部文学的发展历程萌动期----1900-1919•文学的两大主要形态----口传文学(主要是史诗)和和域外探险作品•●地理大发现•敦煌藏经洞的发现•●探险小说----斯文赫定《穿越亚洲》《丝绸之路》《大马的逃亡》•大卫尼尔(女,法国)《一个巴黎女子的拉萨历险记》•●少数民族创作•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英雄主题(举例文本),关联到西部文学中的一大母题---英雄书写,史诗即是其源头•仓央嘉措的诗歌---《那一世》《见与不见》•仓央嘉措的诗歌•仓央嘉措(1683~1706)为第六世达赖喇嘛,门巴族人,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公元1683年(藏历水猪年,康熙二十二年)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杰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杰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那一世》•《十诫诗》•《问佛》•《仓央嘉措诗》•《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不舍不弃来我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喜欢•余秋雨《道士塔》•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弛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富裕,从这里也可找见证明。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保存得较为完整。塔身有碑文,移步读去,猛然一惊,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化都到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发展期---1919—1949•两个构成:•文化先知先觉者的西部记游•谢彬《新疆记游》/陈万里《西行日记》•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茅盾《白杨礼赞》•客居作家的西部镜像•于右任《敦煌记事诗八首》《陇头吟》《河西道中》•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阿拉木汗》《半个月亮爬上来》•罗家伦-《西北行吟》•唐祈(九叶诗人之一)《拉伯底》《旅行》《游牧人》游牧人---唐祷•看啊,古代蒲昌海边的•羌女,你从草原的哪个方向来?•山坡上,你象一只纯白的羊呀,•你象一朵顶清净的云彩。••游牧人爱草原,爱阳光,爱水,•帐幕里你有先知一样遨游的智慧,•美妙的笛孔里热情是流不尽的乳汁,•月光下你比牝羊更爱温柔地睡。••牧歌里你唱:青青的头发上•很快会盖满了秋霜;•不快乐的生活啊,人很早会夭亡•哪儿是游牧人安身的地方?•美丽的羌女唱得忧愁;•官府的命令留下羊,驱逐人走。••一九三八年九月青海西宁九叶诗派与九叶诗人•九叶诗派(1938—1948)•九位诗人分别为曹辛之(杭约赫)、辛笛(王馨迪)、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

1 / 1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