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清形势总结经验深入推进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在全国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2010年10月15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召开全国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现场会,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试点工作经验,分析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研究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有效防范和妥善应对尾矿库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切实保障群众健康和环境安全。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尾矿库整治管理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多次对尾矿库安全和环保问题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管理,消除隐患,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确保环境安全。张德江副总理两次主持会议专门研究尾矿库的问题。针对近年来全国尾矿库安全事故和突发环境事件高发的态势,自2007年以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和原国家环保总局联合组织持续开展了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2009年6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又印发并组织实施了《尾矿库隐患综合治理方案》,全面开展安全和环境隐患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基本摸清了尾矿库底数。通过多年持续开展的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和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各地基本摸清了底数,掌握了辖区内尾矿库分布、主要污染物、环境监管情况等基础信息,初步建立了全国尾矿库信息台账,对尾矿库周边主要环境敏感点信息也有了初步了解。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共有尾矿库12523座,其中危库、险库、病库2098座,约占总数的17%。二是排查了环境风险隐患。各地全面排查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等禁建区,2影响河道、公路、铁路安全,下游有居民区或重要设施等区域的尾矿库,排查了超量储存、超期服役或闭库存在垮坝险情等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检查了尾矿库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三同时”、环保竣工验收情况,尾矿库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尾矿库企业排污申报登记情况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情况。通过认真排查,依法取缔、关闭非法及污染严重的尾矿库,督促企业开展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和污染整治,仅2009年,专项整治工作就排查出一般隐患32538项,已整改31502项,整改率96.8%;排查出重大隐患450项,已整改325项,整改率72.2%。目前,隐患整改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三是初步建立了部门联动的管理机制。按照环境保护部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去年年底联合签署的《关于建立应急联动工作机制的协议》,在尾矿库信息共享方面开展了良好的合作。各地环保部门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了与安全监管等部门的联动合作,目前已有20个省(区、市)环保部门及一些地市环保部门与安全监管部门签订了联动协议,通过开展信息互通、联合检查、共同督办等工作,强化尾矿库的监督管理。四是摸索出了一套较为可行的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方法。1992年,原国家环保局颁布《防治尾矿污染环境管理规定》,要求各级环保部门对本辖区内尾矿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管,并于1999年修订了管理规定。最近,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从事前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事后管理4个方面,提出了尾矿库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体系,对隐患排查、日常监管、事故处置等各个环节均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环保部门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方法和途径,为建立长效机制打下了基础。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因尾矿库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高发,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整体起步较晚,难以与新时期环境安全形势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尾矿库企业管理粗放。大多数尾矿库地处偏远,未经正规设计或未按设计规范标准建设,未严格履行环保“三同时”审批,安全、环保投入不足。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认真落实环境应急管理主体责任,环境安全意识淡薄,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日常监管不落实。如目前国内最大的黄金上市企业紫金矿业集团旗下企业近几年发生了多起突发环境事件。今年7月,福建紫金矿业生产设施酸性溶液泄漏,造成上杭县两个自来水厂停止取水18小时,死鱼370万3斤,直接经济损失达3187万元。检查时我们发现该企业存在建设不规范、工艺落后、管理粗放等问题。如果不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督促尾矿库企业切实承担起环境应急管理责任,类似的事件难免会再次发生。(二)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十分突出。我国尾矿库数量众多,其中17%是危库、险库和病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极易造成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四、五等小型库约占尾矿库总数的95.4%,环境风险隐患突出,防范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较低。此外,当前自然灾害频发,一些尾矿库的设计防洪能力无法抵御极端天气的侵害,不仅危库、险库、病库容易出问题,甚至一些正常库和已闭库多年的尾矿库也相继发生泄漏、垮坝等事故,进而引发突发环境事件。今年8月份,甘肃省爆发特大洪水灾害,境内多座铅锌矿尾矿坝受洪水冲击出现险情。陇南市有10个尾矿库因灾受损,部分尾矿渣发生外泄,其中除2个病库外,有4个正常库和4个已停用闭库多年的尾矿库,外泄尾矿量约71200立方米,严重威胁环境安全。(三)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危害严重。当前,我国正处于突发环境事件高发期,今年1至9月,环境保护部共接报并参与处置突发环境事件137起。2006年以来,仅环境保护部直接调度处理的尾矿库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就达43起。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因尾矿库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多次威胁饮用水环境安全。近年来,在涉及饮用水安全的56起突发环境事件中,有10起是由尾矿库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约占总数的18%。(四)对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对于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一些地方环保部门在认识上还存在偏差,突出表现为“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认为尾矿库管理是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事情,与环保部门关系不大,环保部门不应过多参与,以免“引火烧身”。从“三定”职责看,尾矿库的安全监管主体是安全监管部门,但是环保部门在尾矿库监管中也承担着重要职责,《防治尾矿污染环境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的尾矿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实践也表明,在尾矿库管理中,环境保护部门不可能置身其外。如果不抓实抓好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一旦出现尾矿库垮坝、泄漏等事故,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保部门将十分被动。(五)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体系亟待完善。我国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体系。一是法制不健全,管4理不规范。目前,尾矿库环境管理的依据仅有《防治尾矿污染环境管理规定》,随着形势的变化,已不能完全适应管理工作需要。环保部门“管什么”和“怎么管”的问题不够明确,也不够规范。二是重事后处置,轻事前预防。从各地情况看,目前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的重心多放在突发环境事件处置上,对事前预防重视不够。各地尚未彻底摸清尾矿库底数和环境风险隐患情况,尚未完全掌握尾矿库周边环境敏感点情况,尚未实现环境风险隐患动态管理,基础信息和技术支持严重缺乏。今年甘肃特大洪水灾害中,经排查发现陇南市有106座尾矿库,而环保部门登记在册的仅有66座,表明我们的工作还不够扎实。部门和企业应急预案针对性、操作性不强,应急演练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风险防范设施投入不足,应急处置能力薄弱。三是部门合力尚未真正形成,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尾矿库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安全监管、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等多个部门,建立在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部门联动机制十分重要。但从总体情况看,目前远未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作战、联合执法的尾矿库管理工作格局。总之,加强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是遏制并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迫切需要,是环保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要正视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充分认识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创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新局面。二、深入总结推广试点工作经验环境保护部将河北省作为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试点地区,一是考虑到河北省地处首都周边,张家口市位于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的上游,承德市位于天津市滦河的上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十分敏感;二是河北省尾矿库的数量多、类型全、范围广,代表性强,现有尾矿库3300多座,占全国尾矿库数量的四分之一,是全国尾矿库最多的省份;三是近几年河北省在尾矿库应急管理方面积极探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昨天下午与会代表参观了张家口市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三级防控工程,刚才姬振海同志介绍了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试点工作的经验,应该说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通过试点工作,河北省基本摸清了尾矿库的情况,统一了对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排查和整治了一大批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强化了环评审批和预案管理等事前预防措施,提高了应对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5推动了部门联动合作。归纳起来,河北省试点工作的主要经验就是推动实现“四个转变”。(一)由各部门单打独斗向在政府统一领导下部门联合监管转变。张家口市在试点工作中,突出了各县区政府对本辖区尾矿库环境安全负总责,切实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推动建立部门联合监管的长效机制。在项目审批环节,改变过去涉尾矿库项目审批互不沟通,各自为政的状况,推行项目联合审批验收制,由发改、安监、国土、环保、水务等有关部门共同组成涉尾矿库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和验收工作小组,合力把关,真正建立起项目审批和验收各司其职,各有关部门共同把关的新机制。环保部门对发现的违反环保法律法规或存在环境风险隐患的,进行查处并督促整改,对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隐患问题,及时向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移交。(二)由“重处置、轻预防”向建立全防全控监管体系转变。河北省在试点工作中,一是加强源头控制。严格执行国家产业和环保法规、政策,提高选矿类项目的准入门槛。唐山市从项目选址、审批、建设一直到尾矿库闭库,实行全程监管,并严把项目审批关,两年内未审批新建选矿项目,从源头上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二是全面准确掌握尾矿库基本情况。河北省环保厅要求各设区市对尾矿库数量进行摸底排查,目前已基本掌握了全省尾矿库的“家底”,按照数量、位置、生产状况、问题隐患、应急措施“五个清楚”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了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台账和动态管理数据库。三是加强应急演练。石家庄市组织中国黄金集团石湖矿业有限公司开展尾矿库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通过报警、接警、上报、应急响应、现场指挥、应急监测、应急救援、抢险等步骤,巩固了各项应急措施和方案,细化了关键操作点,锻炼了环境应急队伍。四是开展三级防控体系建设。在省环保厅指导下,张家口市从今年年初开始,开展三级防控体系建设,共投资1700余万元,在辖区内的洋河、桑干河、红河、白河等4个重点流域设置了7道拦截坝,并把东坪金矿、弘基矿业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作为三级防控建设重点,积极防范突发环境事件。(三)由经验式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为推动尾矿库应急管理走向数字化、信息化、科学化,河北省投资150万元研究开发了尾矿库动态管理数据库软件。以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为核心,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支持的尾矿库企业与周边环境敏感点相关信息查询的动态数据库、展示和模拟分析突发事件污染物扩散模型功能。一旦发生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根据污6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快速有效的制定应急处置方案,为领导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张家口市投资近500万元配备了环境应急指挥车、后勤保障车和应急监测流动试验车,以及浸出实验设备和重金属、氰化物速测仪等应急监测仪器,确保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随时随地开展监测工作,及时有效地提供监测数据。(四)由单纯依靠行政管理向综合利用法律、行政、经济、宣教等多种手段转变。河北省试点工作在进一步加强行政监管的同时,还重点探索建立环境风险评估、环境风险保证金、环境责任保险、环境应急动态管理考核等政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