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历史教师用书配套课件:热点专题突破系列(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热点专题突破系列(一)近代中国沉沦中抗争,探索中追求民族独立视角1近代国共两党关系演变蕴含的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情怀【典题例证1】(2013·江苏单科·T22)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见下面示意图)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迹,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3)书信往往带有浓厚的亲情、乡情,反映写信者的诚挚愿望。据材料三,指出作者的政治愿望。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解析】本题以近代国共两党关系演变为切入点,考查近代列强侵华战争及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情怀。第(1)题根据地图中相关信息,特别是注解的三大军阀、国民党和地图名称,可以判断当时的社会状况;军事斗争从地图名称可以归纳:北伐;结局一是从取得的成果上归纳,二是从最终国共关系的破裂上分析。第(2)题错误估计方面可以据材料二从民族凝聚力、军事力量、民众的斗志等角度分析;“表现”政治上主要从统一战线角度回答;军事上主要从国共两党两个战场的配合抗战归纳。第(3)题政治愿望从材料中“三次合作,大责难谢”可以提炼出答案;积极因素可从人民愿望、历史传统、两岸交流需求等方面归纳。答案:(1)状况:军阀割据;国民党在南方建立革命根据地。斗争:国共联合发动北伐战争。结局:动摇了(或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或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2)错误估计:日本认为国民革命失败导致内战纷争,忽视中国再次的凝聚团结;日本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人民的斗志。主要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战,战略上相互配合。(3)政治愿望:国共再度合作,实现民族的复兴。积极因素:两岸同胞的民族情感;国共合作的历史传统;海峡两岸交流日趋频繁(或“九二共识”等)。【知识通关】古今中外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下对地方管辖的举措及其影响,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对多民族国家统一、发展的作用。2.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历程,形成了以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日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为代表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3.近代民主革命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对民族独立的重大贡献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民族政策。4.香港问题、台湾问题的由来及“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说明了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作用。5.世界近现代史上维护国家利益,反对分裂,实行国家统一的举措,如美国独立战争、德意志的统一、美国南北战争等。视角2中国古近代海洋利用及折射出的海权与海洋强国的意识【典题例证2】(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T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000余万两。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解析】第(1)题主要依托材料,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从海洋利用的区域、技术、渠道、海洋意识等几个方面概括即可,如由齐国的“边海”“鱼盐之利”到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及明代的“郑和下西洋”,可推出其特点: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可知是“海洋意识不足”。第(2)题要把握住限制信息是“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第一问的变化可以从材料一、二的对比中并结合所学得出答案;第二问的启示从近代海权的丧失和海洋意识的加强及利用的扩大来得出。答案:(1)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海洋意识不足。(2)主要变化:在西方冲击下海禁政策失效,政府被动参与海洋利用;海洋权益的各方面都受到西方列强的干预控制;通商口岸增加,海外贸易拓展;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海洋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试图建立有效的海防力量;海外移民、留学成为重要现象,对国内的影响加深。启示:加强海洋领土及海权意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知识通关】古今中外海洋、海权与国家兴衰1.古代中国:(1)海外贸易:西汉时开通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南宋时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重要财源;元朝时,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明朝时郑和下西洋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2)科技与海洋:北宋时期,指南针用于航海;“中学西传”,指南针西传到欧洲。(3)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明清统治者,不重视海洋利用和海权建设,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海禁”使中华文明渐趋落伍,清前期闭关自守局面形成和中西文明差距急剧扩大。2.近代中国:(1)鸦片战争与“海权”意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魏源的《海国图志》强调“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海防思想,冲破了中国士大夫“夷夏之防”的传统心态和重陆轻海的国防观念,成为近代中国海权意识开始觉醒的起点。(2)洋务运动与筹建海军:洋务运动创建海军,标志着晚清海权意识的感性觉醒与理性的匮乏。(3)甲午战争与中国海权的丧失:黄海大战后日军乘机控制黄海制海权,威海卫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4)甲午战争失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强租中国的海港;百日维新提出添造兵船,增强海军已是一纸空文,近代中国的海权顿成梦幻。(5)民国时期应对海权危机的思考:孙中山的海权思想同历史上具有海权思想的人物相比有质的区别,他是以海兴国、以海强国为目的,是把海洋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第一人。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1992年,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4.近代西方海外扩张、海权意识与大国兴衰:(1)新航路的开辟,使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先后成为海洋大国。(2)英国的先进海权思想适应了海洋时代的到来,18世纪确立起世界海洋强国霸主的地位。视角近现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民族复兴历程【典题例证】(2012·福建文综·T38)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辛探索,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国初期,陈嘉庚说:“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耳。”黄炎培也说:“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曰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厥惟教育。”——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材料二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材料三1952-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材料四邓小平在向外宾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由来时说:“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据材料一概括两人共同的救国主张。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此类主张的积极意义和无法实现的原因。(2)指出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据此说明为什么“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4)据材料四,分析改革开放与邓小平所阐述的历史经验之间的关系。【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信息概括两人重视教育发展、以教育救国的共同主张,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主张的时代意义,再根据时代背景分析其失败原因。第(2)题,根据材料二提示的时间:1949年3月,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的时代背景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即将展开的时代内涵。第(3)题,先根据材料三图示数据分阶段进行概括说明,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其增长和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国情进行总结说明。第(4)题,主要根据材料四邓小平的讲话精神,在实行改革开放与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之间建立合理的逻辑关系。答案:(1)主张:教育救国。意义: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是进步的、爱国的。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此类救国主张无法实现。(2)背景:三大战役胜利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内涵:解放全中国,开展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建设。(3)变化:总体上是增长的。20世纪50年代持续增长,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下降,20世纪60年代中期恢复。主要原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一五”计划完成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自然灾害等;制定

1 / 5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