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徐志摩教学目标:(1分钟)1、有感情朗读诗歌,了解诗人。2、感受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3、感悟诗人对康桥无比热爱之情和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作者介绍(3分钟)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1918年赴美学习银行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2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从上海飞往北平的途中,因飞机在济南开山一带失事,不幸身亡,年仅35岁。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是爱,一是自由,一是美。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徐志摩一生留下了四本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徐志摩在剑桥大学学习期间,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可以随意选择听课,也可以在风景如画的康桥两岸看书、赏景或者下河划船,尽情陶醉在大自然中。他称剑桥为自己的“精神故乡”。剑桥所体现的英式文明,令徐志摩陶醉,逐渐形成他心中梦寐以求的“康桥理想”。“我这一辈子就只在康桥的那一春,算是不曾虚度。”“我敢说,康河是世上最美的一条水。”——徐志摩徐志摩作品简介(1分钟)《再别康桥》出自于徐志摩自编的诗集《猛虎集》。这首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诗人第三次旅游归国途中。“康桥”即今译“剑桥”,诗人关于它的作品较多,1922年,从剑桥进修归国后,创作诗歌《康桥,再会罢》,1926年,二次旅游归国后,又有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可看出诗人对康桥的感情是十分深切的。剑桥大学图片欣赏新月诗派是一个活跃于20世纪20、30年代的诗歌流派,这个流派提出诗歌创作应该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这三美也是徐志摩诗歌创作的特点。音乐美:指在韵律方面给人的美感。绘画美: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给人以画面的美感。建筑美:指外观整齐,给人建筑的美感。关于新月诗派(2分钟)朗读诗歌(15分钟)荇()藻()溯()斑斓()笙箫()长篙()xìngzǎosùbānlánshēngxiāogāo字音(1分钟)1.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朗读时语调柔和、舒缓.2.欣赏诗歌优美的语言.感受诗人对康桥的深情.3.朗读时力求做到抑扬顿挫身临其境、声情并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朗读节奏•分析诗歌的“三美”(15分钟)(一)音乐美(4分钟)1.这首诗首尾两节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相似,结构上相似,读起来节奏也相同。这样就可以使诗歌前后呼应,回环复沓,增添了诗歌的节奏感。2.韵律和谐找出诗歌的韵脚: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每一小节2、4句押韵,节节换韵,表现诗歌韵律跳动的美感。(二)建筑美(1分钟)1.节的匀称共有七节,每节四行,显示节的匀称。2.句的整齐每行字数不同,但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显得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每一节两两错落有致,突显句的整齐。(三)绘画美(10分钟)1、康桥在诗人的眼里和心里无疑是一种“至美”,那么诗人借助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呢?意象:诗人借以寄托感情的具体物象。(客观物象+主观情感=意象)2、第二至六节,找出诗人对康桥感受最深的意象。3、你最喜欢哪种意象?为什么?能否把你喜欢的这一种意象所在的诗节描绘成一幅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第二节,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夕阳照射下的柳树,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金色的柳条随风摇摆,秀美婀娜,就像美艳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形象逼真地写出了金柳的美好姿态,有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康河的柔波榆荫下的一潭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撑一支长篙一船星辉今晚的康桥西天的云彩1、满载一船星辉,诗人想放歌,但为什么不能放歌?作者意识到要与康桥离别,心情是忧伤、无奈和依恋的,而此时此刻的静默与无言,正是一首最深情的别离歌,是对康桥最美的告别。重点问题探究(5分钟)本句在描绘离别之情景。这是倒装句,意思为笙箫因为离别变得那么悄悄无声。把“悄悄”提到前面,渲染了离别时寂静的氛围。体现诗人告别康桥无比惆怅、依恋之情。2、如何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诗歌的主旨(1分钟)全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描绘了康桥美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康桥的热爱和依依惜别的深情。课外拓展(2分钟)●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比较赏析: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⑴蜜甜:同甜蜜,形容亲热而令人愉快⑵沙扬娜拉:日语“再见”“的音译。这是诗人随泰戈尔访日后的感怀之作。诗人捕捉到的是女郎道别时一刹那的姿态,“温柔”、“娇羞”、“蜜甜的忧愁”准确地传达出少女楚楚动人的韵致以及依依惜别的情怀,“不胜凉风”的水莲花的比喻也恰如其分,最终使诗人对日本之行的观感定格在“水莲花”般的少女“一低头”的温柔之中。当堂训练背诵《再别康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