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文化源流浅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齐家文化源流浅议齐家文化,因1924年发现于甘肃省临夏州广河县齐家坪遗址而命名,是中国最早的青铜时代文化,距今约4200—3600年,历时约600年。自发现命名至今的90年来,包括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界的中外学者对齐家文化进行了不同角度和层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齐家文化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受经济社会发展、传统观念、思想认识等条件限制,她的性质和意义并没有得到清楚的认识,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关于齐家文化,人们未知的东西远远大于已知的东西,这一事实预示着齐家文化未来的探索和研究空间极其广大。近几年,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提出,特别是在齐家文化发现命名90周年之际,临夏州提出齐家文化是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要不断挖掘文化内涵,形成更多优秀研究成果。齐家文化不断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深切关注,尤其是中外学界、民间收藏家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和浓厚兴趣,可以说,齐家文化研究迎来了她的春天。众所周知,齐家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玉器文化、青铜文化、陶器文化三个方面。自成一体的齐家陶器文化,特色鲜明自不待言。其青铜文化却是中国青铜时代的开启,已经成熟掌握红铜和青铜铜器的冶制技术。其玉器文化最是光辉灿烂,出现了璧、琮、环、璋、刀、小型斧戉等大量的礼器,令人叹为观止。由于齐家玉器文化内涵深奥难测,玉材品种丰富多样,琢磨工艺粗犷大气,被誉为“西北史前文明末期最辉煌耀眼的成就之一”。本文拟以齐家玉器文化为主线,结合考古发掘资料、学界研究成果和古代文献记载,就齐家文化的形成来源、传播流向、影响族群及其与夏文化的关系,作一浅要议述,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正。一、良渚文化的消失和良渚人的迁移良渚文化,是分布在中国东南地区长江下游环太湖和钱塘江流域的新石器晚期文化,距今约5200—4000年。太湖地区是人类最早培植稻谷的地方,良渚文化分布区是全世界稻作农业最早的起源地,良渚文化时期的农业已由耜耕农业发展到犁耕农业阶段,这是人类上古农业发展的一大跃进,被称为世界的农业革命。由于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良渚文化的陶器、玉器制作和丝麻纺织等手工业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其陶器已普遍采取快轮成型的方法,出土的丝织品残片,系先摷后织,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丝织实物。其玉器器型丰富,造型美观,制作精巧,技法复杂,尤其是璧、琮一类玉器数量之多和工艺之精,为同时代其他文化所未见。良渚文化不但拥有当时东方最先进的城乡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工具、水陆交通工具、石质军事装备、基础生活用品和手工艺品,而且拥有发达的稻作农业、大量精美的玉器、精致的制陶技术、成句子的陶器符号,以及由墓葬和大型土建工程所反映出的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等现象,被认为正站在文明的门槛上,已形成了文明古国的雏形。与同时期或前后相距不远的其他史前文化相比,良渚文化拥有充满东方民族深邃的宇宙观、自然观、宗族观和价值观的史前玉文化。独特的玉文化是良渚文化的灵魂,大量的玉器以及由玉器所反映出的宗教现象,构成了其文化的特殊性,是良渚文化综合体的最高代表。有研究表明,良渚人属于古史记载中的东夷集团,即蚩尤部落集团中的九黎部落联盟,良渚人就是九黎族中的羽人或羽民。良渚文化玉器上有一个反复出现的神秘图案,酷似蚩尤。良渚文化的石戉非常发达,表明良渚人好战强悍。高度发达的良渚文化,在距今约4000年前衰落消失。虽然其原因众说纷纭,但气象学、环境考古学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线索。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分析了气候变迁和史前文化消长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周昆叔《环境考古》一书研究提出,“长江三角洲的新石器遗址中往往可以看到洪泛沉积物,造成文化断层,分别发生在距今8200、7800、7600、7500、6500—6200、6100、5600—5500、5100—4800、4200—4000、3700—3600和2200年。其中尤以良渚文化晚期明显,这种多洪灾是由于东西向水系格局和与其平行分布的降水带移动造成的。发达的良渚文化突然消失,从沉积状况分析应是洪水所致”。正是这种气候的巨变,导致长江三角洲、环太湖和钱塘江流域一带特大洪水持续泛滥,甚至多次发生海浸灾害。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良渚人开始了多次大规模迁徙,不断向内陆和南方长途跋涉,辗转寻找可以生存的新家园。一支南下的良渚人进入岭南,到达现在的广东北部韶关一带,逐渐融入当地原有的史前文化,进而形成了石峡文化。石峡文化,是分布于广东北江、东江流域的一类考古学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曲江石峡遗址而得名,距今约5000—4000年。遗址出土有较丰富的粳、籼稻遗存,有石锄、有段石锛等劳作效率相对较高的先进农具,表明其经济形态以稻作农业为主。考古发掘的大型墓葬,出土随葬品除了成批的石器,还有璧、琮、瑗等贵重玉器多达数十件至百余件,往往还有伴放稻谷米粒的现象。对比石峡文化与岭南地区其它史前文化,可以发现两者具有明显的差别,石峡文化除了玉器,少数陶器也具有良渚文化特征。一支西行的良渚人溯长江而上,来到了现在的湖北天门石家河,融入了当地的石家河文化。石家河文化,主要分布在湖北、河南西南部和湖南北部的长江中游一带,因石家河遗址群而得名,距今约4600—4000年。考古发现有陶器、玉器、祭祀遗迹、类似于文字的刻划符号和城址等遗存。其文化琢玉工艺势如崛起,玉器有玉人头、玉兽头、玉蝉、玉鸟、玦、璜形器等,都属于小型器。小型精致的玉器正是石家河文化的一大特色,其玉器体积小、重量轻,纹饰简洁,做工却很精细,大多出土于成人瓮棺之中。有座成人瓮棺中有玉器56件,大多数瓮棺内随葬有玉石器和玉石料,表明石家河人具有特殊的原始宗教信仰。玉器中的玉人头基本都具有头戴冠帽、菱形眼、宽鼻、戴耳环和表情庄重的特征,但是造型富于变化,代表着石家河人尊奉的神或巫师的形象。一支更大的良渚族群则渡过长江,一路北上,来到现在山西境内的陶寺一带,形成了当地的陶寺文化。陶寺文化,属于中原地区龙山文化陶寺类型,距今约4500—3900年。陶寺遗址位于山西襄汾陶寺村。其文化出土石礼器、玉礼器和装饰品主要有磬、戉、瑗、环等,以及嵌有绿松石和蚌片的头饰、项饰、臂饰等。在居住址中发现很多小型房址,周围有道路、水井、陶窑和较密集的灰坑。房址分地面、半地穴式和窑洞三种,以后两种居多。半地穴式房基平面多作圆角方形,少数呈圆形,长宽一般在2—3米之间。室内地面涂草拌泥,经压实或焙烧,大部分再涂一层白灰面,并用白灰涂墙裙。这种白灰的广泛应用,与齐家文化极其相似。宋建忠在《良渚与陶寺》一文研究提出,“陶寺文化范围主要以陶寺遗址为中心,分布在临汾盆地一带,……晚期己进入夏。陶寺文化的内涵也包括独具特色的陶器群、玉礼器、漆礼器,高等级墓地、祭坛和城址。”而“良渚文化的内涵包括独具特色的陶器群、玉礼器、漆礼器,高等级墓地、祭坛和城址。”不可避免的,来到陶寺文化区的良渚人与原有先民为争夺生存空间而发生了多次战争。宋建忠认为,两者是否发生过对峙和战争,现在无从得知,但在陶寺文化中确实发现了良渚文化因素的玉琮和角形石刀,这至少表明外来的良渚文化对陶寺文化产生过影响。在《山西临汾下靳墓地玉石器分析》一文中,他分析研究了陶寺文化玉器与齐家文化玉器的关系,提出陶寺文化与齐家文化在玉器方面十分接近。我们认为,陶寺文化极有可能是良渚人在西迁过程中,有一部分人留在了当地,融合当地及周边史前文化而留下的遗存。其他更多的良渚人则继续往西迁移。二、齐家文化的形成及其与夏文化的关系继续西迁的良渚人,是一支数量庞大的部族。他们经过辗转迁移,来到了甘肃东部、宁夏南部一带,以陇山两侧为基地,生活逐渐安定,生产逐步发展,人口随之增长,慢慢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文化中心区域,并不断发展成为齐家文化早期类型。目前,经由发掘证实的齐家文化早期遗存,主要有宁夏海原菜园文化、甘肃庆阳镇原常山下层文化、平凉灵台桥村文化。菜园文化以菜园遗址为代表,位于宁夏海原菜园村周边,距今约4200—3900年。自1984年发掘以来,出土有细腰葫芦形玉坠和玉饰件等器物。研究表明,菜园墓地的墓葬形制较为复杂,种类很多,轮廓均不甚规整,具有在墓室内设侧龛的风俗。菜园文化石器以细石器为主,骨器多用来穿刺和切割行为,没有发现典型的磨制农业工具,这表明,菜园文化与马家窑文化差别很大。常山下层文化也称大地湾五期文化,以常山遗址为代表,位于庆阳镇原茹河岸边,距今约4800年。其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石斧、石刀和陶刀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泥坯烧制的陶刀的使用,表明其农业发达,刀的需用量较大。同时出土的小石刀,利用扁平三角形小砾石磨制而成,具有典型的细石器工具特征,而骨柄刀,更是一种典型的细石器工具。陶器陶胎一般较厚,有夹砂和泥质两种,颜色以橙黄色为主,红褐色次之,砖红色少见,灰色稀少。常山遗址发现的房址形制特殊,由住室、门洞和坑道组成,住室为一个口小底大圆袋形土坑,门洞为拱形顶,坑道为通往屋外的斜坡竖井。屋内环筑白灰面式草拌泥,地坪经过火烤。桥村文化以桥村遗址为代表,位于平凉灵台。1977年发现,次年试掘,出土玉器有璧、璜、环、钏、戉、斧、残玉板等;石器有斧、锛、刀、凿、矛、匕等;骨器有锥、凿、笄、镞、匕等;陶器有鬲、甑、盆、盘、罐、碗、豆、纺轮、拍、模、板瓦、筒瓦等。此外还有绿松石质的琮、项饰等,卜骨有羊、猪的肩胛骨,有灼无钻。遗迹主要有袋状灰坑、不规则灰层、白灰面半地穴住室、夯土基址、祭祀坑、墓葬等。与灵台同属平凉的静宁则是“齐家文化最优秀的玉璧和玉琮”的出土地。齐家文化早期,璧琮组合较为普遍,出土于静宁治平后柳沟的三璧四琮,是璧琮组合在齐家文化区的典型代表。三璧尺幅较大,直径27.3—32.1厘米,近和田青玉质,色泽青碧,边缘有沁,表面光洁,厚薄不匀,器体有切割痕,中孔单面钻成。四琮高12.8—16.7厘米,宽7.2—8.3厘米,近和田青绿玉质,均外呈方柱体,内穿双面对钻,射口平齐而圆。此七件璧琮组合出自齐家文化祭祀坑内,玉质纯净,莹泽细润,切割平匀,圆方有度,工艺精细,纹饰精美,明显具有良渚玉器的工艺特征和文化内涵。东来的拥有玉礼器的齐家文化早期类型不断向周边扩散,不断发挥着强大的影响力。而此时的甘肃中西部、青海东部正是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时期。马厂类型,因最早发现于青海民和马厂塬而得名,距今约4300—4000年。其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在遗址和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和骨制生产工具,以及大量出土的纺轮和骨针,表明纺织业较为发达。陶器种类繁多,图案绚丽多彩,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早期器表打磨较光,晚期大部分未打磨,器表较粗糙。其器型大多脱胎于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有进一步变化,出现了一些新器型。房址有方形、长方形和圆形,有单间和套间等形式,有半地穴式和平地式建筑,房址中间有圆形灶坑。墓葬发现最多,随葬品以彩陶为主。东来的良渚人,在甘肃中西部、青海东部遇到马厂人,两者在此犬牙交错地杂居,共同生存、影响,伴随着不断发生的残酷激烈的战争和融合,并行时间长达100余年。裴文中在《中国西北甘肃走廊和青海地区的考古调查》中提出,“或许不久我们可以看到齐家文化是中国西部分布很广的文化,它同彩陶和原始中国文化进行着斗争。”叶舒宪在《河西走廊:西部神话与华夏源流》一书中提出,“马家窑文化陶器的风格虽然经历了几个发展演变阶段,但彼此之间的联系还是一脉相承的。可是齐家文化的陶器造型和装饰风格一看就不同了,齐家陶器和马家窑的相比,其间的差别甚至要比明代和清代的瓷器之间的差别还要明显。这是否意味着一场史前文化主体民族的转换或者类似的改朝换代呢?由于这一段历史属于没有文字记载的失落的历史,所以今人只有根据无言的物质文化遗留物来做出推测性判断。掌握着新兴玉礼器体系的齐家文化势如破竹,在一两个世纪里慢慢吞并着只有陶礼器体系的马家窑文化。”东来的似乎弱小的良渚人拥有玉礼器(璧、琮等)、祭祀(祭坛、祭坑等)、朱砂赭石墓底土层(贵族大墓形制)等先进的意识形态和宗教观念,逐渐成为齐家文化统治阶层,而作为土著的曾经强大的马厂人,则逐渐成为齐家文化的群众基础。有人说,战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