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灭绝的鸟类白腹锦鸡白腹锦鸡又叫银鸡雌鸡全长60厘米,雄鸡140厘米。雄鸡羽色华美艳丽,头顶、背、胸等为金属光泽的翠绿色,后枕部有一簇紫红色丝状冠羽,后颈披肩羽片纯白色而有黑边,像鳞片花纹;下背和腰金黄色,又润染着朱红色泽;腹部纯白色。尾羽长而下弯,布满黑白相间的云石状花纹,有墨绿色的斜形带斑。眼的虹膜蛋黄色,脚蓝灰色。它栖息在海拔1200~3500米的山区。喜吃植物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也吃谷物、昆虫。它很机警,发现情况,能在跑动中起飞。晚上飞到树上栖宿。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和西藏,数量稀少,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白腹锦鸡在野外还有一定的数量,如在云南牟定的密度为每公顷0.55—0.65只,在四川宝兴为每公顷0.08—0.12只,在贵州威宁的典型栖息地更是高达每公顷1.4只。栖息地破坏:云南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及四川西南部、贵州西部是白腹锦鸡的主要分布区。这些地区人口密集,农耕地的开垦日益扩大,森林面积日趋减少,严重破坏着白腹锦鸡的栖息环境。过度捕猎:乱捕滥猎,也使白腹锦鸡的野生资源数量逐年减少。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中医传统理论认为白腹锦鸡.除去羽毛及内脏、取肉用,有止血解毒的功能。因此被利用。绿孔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孔雀是我国野生雉类中体形最大的种类,翅长425~500厘米,重达7700克。羽毛金翠绿色,雄鸟头顶有一簇直立的翠蓝色冠羽,背下部有闪耀着紫色光泽的圆斑,尾羽约有140厘米,端部有一个闪耀着蓝色和翠蓝色镶嵌的眼状斑,形成华丽的尾屏。雌鸟没有尾屏。绿孔雀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河谷地带。一般成对或一雄、3~5雌在一起觅食活动。每年二月开始繁殖,此时雄鸟特别艳丽,争相展开尾羽,成为著名的“孔雀开屏‘。孔雀筑巢在灌木丛或高草丛中。绿孔雀现在国内仅分布于云南,被傣族人们视为吉祥鸟。野生孔雀有蓝孔雀、绿孔雀,刚果孔雀(新发现,数量少,科学家对此还不太了解)三种,绿孔雀产于泰国、越南及缅甸。绿孔雀在中国现仅见于云南西部、中部和南部,通过1991年至1993年的调查,绿孔雀现存数量较多的地区有云南省瑞丽县、陇川县、昌宁县、永德县、新平县、普洱县、墨江县、景东县、楚雄市、双柏县、南华县。有分布记录现已绝迹或濒临绝迹的地区有盈江县、泸水县、腾冲县、蒙自县、河口县。永到的中和、直左为新近发现的分布点,据当地群众反映,在维西县的叶枝,德钦县的拖顶和奔子栏也发现绿孔雀。由于其赖以生存的次生落叶季雨林和常绿季雨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绿孔雀的分布区正在逐步减少和退缩,中国仅有云南亚种,分布于云南和西藏东南部一带。其中在云南的分布区已缩小到只有30多个县,种群数量有1000多只,而在西藏东南部的数量尚不足100只。由于赖以生存的次生落叶季雨林和常绿季雨林生境遭到破坏,绿孔雀的分布区正在迅速消失和退缩,其中在云南的分布区已缩小到只有17—32个县,数量仅有数百只,而在西藏东南部的数量尚不足100只。丹顶鹤丹顶鹤又叫仙鹤,意为长寿。全长约140厘米,头顶裸露部分朱红色,很像一个红色的肉冠,因此而得名。它身体大部分白色,颈和翅的飞羽暗褐色而接近黑,翅膀收拢时,盖在尾羽上。尾是白色的。眼褐色,嘴灰色,脚灰黑色。丹顶鹤主要是栖息在芦苇沼泽地或季节性积水的沼泽化草甸。雌雄配对后,就成终生伴侣,再不分开。每年4月份繁殖期间,雄鹤常在雌鹤面前舞蹈,做出很多优美的动作。它们的繁殖地在内蒙和东北,到10月上旬迁徙到上海、云南、台湾越冬。它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栖息地的破坏丹顶鹤在中国东北和远东地区人类活动对湿地的破坏在1960年代以后急剧加重,对湿地的围垦不仅侵占了原有的栖息地,还使原本连通的水系阻断,再加上近些年远东地区气候干旱化趋势明显,水域面积缩小严重。人类活动引入的污染也威胁着丹顶鹤的生存,此外如烧荒等开垦方法,对丹顶鹤的巢材和掩蔽处毁坏严重,致使其分布更为狭窄。偷猎由于自古东亚地区对丹顶鹤就有着对其羽毛和器官的需求,猎杀就难以避免。虽然近些年随着保护法规的建立,直接的猎杀很少发生,但是投毒用来猎捕其他水禽的方法,已成为丹顶鹤的重要死因。雕鸮它的俗名叫猫头鹰,爱吃鼠类、昆虫和小鸟,是捕鼠和消灭害虫的能手。它吃东西常常是整个吞下肚,几小时后没消化的毛皮、羽毛、骨头块被混合成丸状的东西有从嘴里吐出来。猫头鹰大多利用树洞、岩洞等做窝,一雌一雄配对。中国约有28种鸮,全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雕鸮是鸮类中的大型种类,体长约66厘米,羽毛大多为黄褐色,喉白色,眼黄色,嘴和爪铅灰色,末端黑。有的像猫脸有的像猴脸。嘴都强健,尖端弯曲成钩状。飞行时全无声响,大多夜间活动。•雕几乎遍布西藏全境,青海、四川、云南等邻近省区也有分布。近几十年来,雕种群数量不断下降,主要是草原大面积灭鼠,食物资源的丰富度剧烈波动,致使雕没有稳定的食物供应。其次是捕猎雕制作标本出售,对雕种群的冲击相当大。国家和西藏自治区政府均将其列入1类保护动物,国际上也将其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物种名单中。朱鹮古称朱鹭、红朱鹭,朱鹮全长79厘米左右,体重约1.8千克。雌雄羽色相近,体羽白色,羽基微染粉红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初级飞羽基部粉红色较浓。脸为朱红色,嘴细长而末端下弯,长约18厘米,黑褐色具红端。腿长约9厘米,绯红色。叫声粗哑并伴有咕哝声。朱鹮系东亚特有种。朱鹮为雄雌同形同色的鸟类,成鸟全身羽色以白色为基调,但上下体的羽干以及飞羽略沾淡淡的粉红色。喜欢栖息在高大的乔木顶端,在水田、沼泽、山区溪流附近觅食。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在1960年将朱鹮列入国际保护鸟的名单中。•朱鹮受到生存环境恶化、天敌威胁和自身生物学性质的影响而濒危。由于适合朱鹮筑巢的高大乔木遭砍伐,以及适合朱鹮觅食的水田大面积改造为旱田,本物种的生存空间正在不断收缩,另外越来越广泛使用的农药也威胁了他们的安全;朱鹮种群高度密集,至今只有一个野外种群,一旦爆发疫情很容易造成种群灭绝,另外自身繁殖能力低下与抵御天敌的能力较弱也是造成本物种濒危的重要原因。斯比克斯鹦鹉这是一种生活在热带美洲的长尾斯比克斯鹦鹉,羽毛色彩斑斓,但这种人见人爱的鹦鹉可能已经灭绝了,至少野生的已经不存在了。据生物学家说,有只蓝色的野生斯比克斯鹦鹉是这一种类的最后一只,但已有好长时间不见了,它可能已遭不测。生物学家一直在密切地观察这只已有19岁高龄的鹦鹉,但近两个月来他们一直没再见它露面,它可能已成为鹰的美餐或是被偷猎者捕捉走了。由于这种鹦鹉十分美丽,成为偷猎者最喜欢捕捉的对象,然后把它们卖到外国去赚大钱,这样一来这种金刚鹦鹉的数目越来越少,几近灭绝。为了保护斯比克斯金刚鹦鹉,巴西政府支持成立了斯比克斯金刚鹦鹉保护协会,协会主席亚拉·巴洛斯说他们是在1990年开始寻找野生斯比克斯金刚鹦鹉的,最后终于找到了惟一的一只,是一只雄性鹦鹉,从那以后生物学家一直在观察它,因为再没有发现第二只野生的斯比克斯金刚鹦鹉。巴洛斯说:“如果这只雄性金刚鹦鹉死掉了的话,形势可真是十分严峻可怕了。”不能说斯比克斯金刚鹦鹉已全部灭绝了,在全世界目前约有60只这样的鹦鹉被人用笼子养着,而它们已完全丧失了野外生存的能力,一旦被放归到野外肯定不是善终。所以为了让更多的斯比克斯金刚鹦鹉能在野外生活,生物学家打算让那只惟一的野生雄性鹦鹉教练家养鹦鹉,计划首批先带6只,可这一计划还没有实施那只雄性鹦鹉就消失了。北美旅鸽旅鸽体长35-41厘米,重约250-340克;形似斑鸠,翅尖v,尾羽扇形,较长,可占体长的1/2。背上部蓝灰色,腹部至尾为灰棕色;胸部暗红,有大白斑点;颈羽青铜色,有紫、绿色闪光。喙黑色,虹膜红色,腿深红色。典型群居生活,每群可达1亿只以上。北美旅鸽,1900年野生灭绝;1914年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博物馆的展厅里,有一只北美旅鸽站在一根树枝上,长长的嘴,尖尖的尾巴,展翅欲飞。这是世界上最后一只北美旅鸽,而且是一只标本。由于土地开垦,森林破坏,人和家畜的大量捕杀食用其肉,甚至用作肥料,到19世纪末,已减少到很难见到几只鸟的小群。当人类采取保护措施时已太迟,1900年最后一只野生旅鸽被杀死。1914年,最后一只人工饲养下的旅鸽——玛莎老死于辛辛那提动物园。至此,旅鸽在几十年内,由几十亿只到完全绝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