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伦理案例分析_杨武事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31岁的安徽阜阳人杨武与妻子王娟(均系化名)在深圳宝安区西乡街道租房开了间修电器的小店。2011年10月23日晚,杨武的同乡、西乡街道社区治安联防队员杨喜利来到他们家,毒打并强奸了王娟,杨武出于恐惧,在杨喜利对妻子施暴的过程中始终躲在杂物间,未出来制止,事后报警。杨武杨武今年31岁,安徽阜阳人,14岁丧父辍学后,一直在外打工流浪。10年前,他来到深圳宝安区西乡街道,租下一栋农民房1楼,开了家修电器的小店。经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带着前妻留下的两个女儿,杨武经熟人介绍与老乡王娟结为夫妻。两人感情深厚,很快又添了一对儿女。杨武每月只挣1000多元,日子过得非常紧巴,还常受人欺负,但不敢惹事就一直忍着,好歹也勉强活着。杨喜利杨喜利是一名联防队员,每日在社区巡逻,维护治安,协助警方工作,“性格暴躁,经常打人砸车,没有人敢管他”。联防队员介绍,杨喜利脾气暴躁,平时就被投诉很多,但领导也拿他没有办法。曾因抢劫盗窃坐了3年牢“你们报警都没用,我是联防队员,跟警察都是哥们!”杨武和杨喜利是同乡,也是小学同学,上学时杨喜利就经常欺负杨武。29岁的王娟(化名)近乎精神失常,半个月来不吃不喝,还数次试图割腕自杀。宝安警方回应,殴打强奸王娟的歹徒被警方当场抓获。这名歹徒确实是联防队员,是西乡街道办径背社区联防队员,归径背社区治安办管理,负责辖区治安巡逻,也协助警方办理各类案件,工资由社区发放。宝安警方称,这名联防队员作案性质恶劣,他对自己殴打强奸他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他作奸犯科证据确凿,不存在任何争议,警方已呈报检察院,要求对他进行批捕。随后半个月里,虽然行凶者杨喜利已经被警方控制。杨喜利的姐姐、姐夫、哥哥等亲属轮番上门骚扰威胁,要求撤诉。1、施暴者是社区治安联防队员维护治安者竟成了施暴者值得反思的“犯罪新闻”2、犯罪嫌疑人施暴的同时,受害人的丈夫在场未敢制止?受害人丈夫反常行为新闻的社会价值第一次报道:2011年11月8日记者节《南方都市报》独家报道成希标题《联防队员砸民宅强奸毒打女子1小时丈夫躲隔壁》第一段:“深圳宝安区西乡街道的一间出租屋里,一个瘦弱女人躺在床上,脸色惨白,瑟瑟发抖,直勾勾盯着天花板,床下还有一大摊血迹。忽然,她从床上坐起来,挥舞双手,嚎啕大哭。一有陌生人靠近,她就呼天抢地,狠狠地用头撞墙,似乎感受不到疼痛。”这则报道中还引用了记者与杨武的对话,杨武自我评价为“世界上最窝囊和最没用的丈夫”,记者则称“你太懦弱了!”。官方通报深圳宝安西乡街道联防队员强奸犯罪案,宝安警方10日晚间发布了最新进展——涉案犯罪嫌疑人杨某利因涉嫌强奸罪被宝安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据调查,杨某利与受害人王某的丈夫杨某系同乡和小学同学,自今年9月起,与杨某一家的来往较为密切。今年10月,王某明确表示不愿意再与杨喜利来往,但被杨喜利继续纠缠。案发前一天(10月21日)晚上,杨喜利乘杨某不在家再次纠缠王某,并声称第二天会再来。王某夫妻商量,若杨喜利再来纠缠就报警。案发当日下午,王某丈夫杨某交代其员工对外称自己去东莞办事未回,实际上于案发前和案发时藏匿于店铺内卧室隔壁的杂物房里。当晚21时30分许,杨某利酒后再次来到王某家对王某进行纠缠,其间有勒颈、拉扯、殴打等行为。21时50分许,杨某利尾随王某进入卧室,对王某实施强奸。21时55分,藏匿在杂物房内的受害人丈夫杨某电话报警,杨某利被当场抓获。成为轰动性新闻后,媒体蜂拥而至,“他们从杨武家狭小的卷帘门直闯而入,将不足8平方米的小屋围堵得满满当当。”南方电视台在8日晚间播出的节目,引用警方通报称犯罪嫌疑人杨喜利不承认有强奸行为,却表示和王娟之前就存在“通奸”的行为。9日,有媒体称,由于不堪络绎不绝的记者上门要求采访,且无法忍受“通奸”的说法,王娟再次割腕寻求自杀,被杨武救下后,不堪其扰的这一家子选择了搬家躲避,但仍有记者找到了治疗王娟的医院,要求采访。照片的背景很杂乱,上面堆满了衣物和传单。照片右侧,杨武的妻子,也就是这起强奸案的受害人王娟向里侧卧在床上,两手抓着床单,将脸捂得严严实实。左侧,有好几只指甲涂得鲜红的手握着话筒,将它们凑到女子的头边。话筒上,南方电视、广东卫视“今日关注”栏目、深圳电视台“公共频道”的标识清晰可见。网友:“最残忍的采访”一张照片和一段视频在网络上疯传。照片拍摄者是《深圳晚报》摄影记者温庆强,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当时王娟“不愿说话”,但现场至少10家媒体的记者一直在催促王娟说话,要她“说说当时的情形”、“你有什么感受”等。视频上,也是一群手持话筒的人走进了一间堆满废旧电视机的房子里,他们围着身材瘦小的杨武要求采访。杨武跪在地上,头深深地埋了下去,用带着哭腔的声音说:“我忍受的是所有男人不能忍受的耻辱和压力,我不愿意回忆,求求你们了,出去好吗?”在报道内容,一些电视台在报道此事时,明显展现出强迫式采访的镜头,受害者虽然化名了,但他们痛哭流涕的表情却没做任何遮掩地呈现在画面上,甚至连受害者年幼的子女也未作任何遮掩即作呈现。这些报道还强调受害人的精神状况,比如“一有陌生人靠近,她立即就会惊恐地往后缩,并发出尖叫声”。报纸上最过分的是11月9日的《江淮晨报》,该报对此事的整版报道配上的报道标题:《“我是世界上最窝囊的丈夫”是的,你还好意思说!》为了让新闻吸引人放大受害者的痛苦关注点放在了杨武的“懦弱”上一个没有良知的新闻人往往只在乎这则新闻的吸引力,@wljimmy:实在让人无法理解,发生了这样的惨剧,媒体的关注点竟然是受害人的懦弱?为什么媒体总是在问受害人为什么?怎么没有人去问问那个联防队员?去问一问相关负责人?去问一问社会?这个联防队员平时要嚣张到什么程度才会让一个男人老婆被强奸都不敢反抗?原因很简单,采访那个可怜的男人,新闻才有卖点……那些人不是记者,是狗仔队……新闻记者是报道事实而不是制造话题,特别是这种在人家伤口上撒盐的话题。柴静说得对,这是羞辱,但不是对杨武他们的,是对社会、道德、人性的赤裸裸的羞辱!@吴富明:有时间接的伤害比直接的来得更深,更有影响!因为追问一个伤口已是流脓的人,她会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和呵护吗?最后倒置的结果也许是不得法的媒介将一个本没有轻生或是本没有绝望的人推上绝路,可悲的同情与关心方式,可笑的内心揪问。当一个社会不管出现某事时,人们想得到的总是刺激的过程,而不会在意当事者内心真实感受,掩没了人性最需要关怀的柔情部分,这不能不说,人世间的情暖在现代社会有些被刻意淡化了,值得警醒啊,人们!@五味天天评:我们可以疾呼媒体生存的力量,赞扬媒体的良心,尊重媒体的守望,但同时,我们也要吁请媒体应有人性的尊重,应有温度的坚守。如果为片面追求眼球效应而不顾及受访者的情绪和状况,这不仅是背离了媒体的良心,更让受害者感到周遭的愈加冰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昌凤教授对此在微博上评论道:“有一种现场,呈现的不是专业性,而是无德、无知、利益至上。”央视一套节目部主任许文广:在杨武事件中,令人震惊的不仅是施暴者的暴力,还有媒体的暴力:无视个人尊严和隐私,对施暴过程细致入微的描述,对受害方冠以“最怯懦丈夫”的武断判断,闯入私宅将镜头强行对准一个精神濒于崩溃的女人。让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内心充满恐惧的,正是那些司空见惯的,在欲望驱使下丧失底线的行为。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徐泓:新闻伦理与道德的底线全被突破。媒体暴力在二次伤害。南方日报记者:这事的罪魁祸首不应该是抢劫入狱后又能做上联防队员的施暴者么,人家施暴者全家还在围着受害者逼撤诉呢,就算受害者和记者都可恨也没可恨过施暴者吧。小悦悦事件:多家媒体把小悦悦被碾压的过程一次又一次地展现在网络以及电视新闻当中。药家鑫事件:父母无颜去市场买菜第一篇报道中,有句话我看了很刺心。在对话中,记者对这个在妻子被强奸时没有出来施救的男人说“你太懦弱”。这话实不该说。因为在采访中,我们常不免以自已经验揣度别人,评判别人,纠正别人。忘了问,“为什么是这个人在这个事件中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杨武从小学起与这个联防队员是同学,以他的说法,“从小受到欺侮“。小时候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总是欺侮他?他是否反抗过?结果如何?每次发生后,他是否求助?如果没有,他是怎么考虑的?如果求助了,老师或者家人是如何处理的?如果有人干预后,对方又如何对他?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多少次?造成他后来每次是如何面对对方的?打工时,他说对方总是找他喝酒,不喝就要打他,怎么打?多少次?他是否反抗过?结果如何?是否找过同乡干预?结果如何?他是否报过警?结果如何?对方的联防队员身份对他来说有何影响?为什么是这个人在这个事件中作出这样的选择?当中因果,我们了解多少?昨天晚上,看到更新的视频,这次有了事件发生的过程。拍摄的人刚开始一直在拍电脑上的监控录像,旁边有杨和警察的同期声。我一边看,一边在心里暗想,不要把镜头掉过来,不要把镜头掉过来。结果,镜头直接掉了过来,对着杨武的脸,没有遮挡,直接问他,意思是“你为什么不救你老婆?”口气中有责问,杨解释“我怕我杀了他,我还有七十多岁的母亲……““你为什么不正当防卫?”杨武愣了一下,“正当防卫”他好象都没听懂这个词是什么?他含糊了一下,用袖子遮住脸,痛哭起来“我不是男人,我太窝囊了……”我以为会往后问,这个人受过什么教育?他知道这个概念吗?他对法律了解多少?城市当中的农民工能得到的法律教育和援助有多少?没了。最后一个镜头,是直接拍他家的地址与店面。媒体“暴力”——部分媒体不顾当事人隐私强行曝光事件也是一种暴力行为媒体报道中的“强势思维”和“欺软怕硬”倾向:柴静就在博客中表示,“他们夫妇来自农村,可能不知道媒体强行进入私宅涉嫌违法,不知道报道中对性犯罪的受害人必须给予隐私保护、避免二次伤害的新闻伦理,也不知道即使在庭审阶段也需要对此类案件进行非公开审理”。故意利用受害人在相关知识上的缺失和自我保护意识上的不足,充分表演同情心,“循循善诱”地引导采访对象打开痛苦记忆的闸门,直到引导到他们痛哭流涕甚至捶胸顿足、精神崩溃,才心满意足地关上镜头,扬长而去。“杨武事件”中,许多媒体无疑也是想这样获得一个“好故事”,只是这一次,他们造成的伤害让采访对象实在太难承受了。飞赴深圳采访此事的成都电视台记者罗彩霞在事后发了一条微博,展现了内心的挣扎:“很无力,曾一度想放弃,也得到消息这个选题可以不要做了。可又得到消息要继续。……又要人文关怀,又要重提媒体责任。可对王娟来说,媒体再次到来就是更严重的二次伤害,就是一种羞辱。而对我来说也是一种特大煎熬,感觉好伪善!”白岩松:中国的新闻面临两个困境“第一个困境来自于非常传统的自由缺失,第二个来自于我们突破底线的无限自由”。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张志安:近日,令人关注的杨武妻子涉嫌被“强暴”事件中,记者最该汲取的教训有二:1、不要被你的常识、感情或道德正义所遮蔽,而要学会去体悟他人的生存状态和心态;2、不要滥用你的权利,对弱者的报道要守住伦理底线。新闻要有人情味新闻是冷静的但不应该是冷漠的新闻是理性的但不应该是残忍的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要守住底线掌握好尺度要体恤当事人的心情媒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如果把媒体比作阳光他应该更多的给人温暖和力量而不是只让人关注到阴影更不要让光的炽热灼伤了人们的心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