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散文阅读一、熟悉文体第一类:记叙性散文P146/150这类散文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叙述多是日常生活较为平淡的人事。主旨即对所写人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得到的感悟。典型写作思路:简叙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写人记事→中间穿插一些细节描写→结尾抒发情感,由实到虚,反映世态,总结感悟文本示例:•07高考江苏卷《麦天》:先是记人写事:麦天到了。以前农人麦天辛苦,日月艰难;现在,麦天是节日。女人热闹地走娘家,男人作收麦的准备,虽然辛苦但心里喜悦。麦天过去后,到处都是麦香。其间穿插较多细节描写:女子心疼丈夫做饭上“硬料”等。最后抒发感情:麦天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Zx.xkzxxk第二类:状物性散文P148这类散文以描写和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描写多是景、物的某一突出特征,议论抒情多是在景、物的突出特征上进行人生道理的隐喻。主旨即物人相通处。典型写作思路:引出写作对象→咏物状景,时空拓展→中间常穿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再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结尾抒情言志,升华主旨文本示例:09年高考全国卷Ⅱ《岳桦》:开头引出写作对象岳桦树:第一次去长白山,尽管好景不少,但过后都很模糊,只有岳桦树记忆深刻。然后状物,时空拓展:岳桦树形态,生存环境的恶劣,境遇的苍凉等。中间穿插对比反衬:用养尊处优的白桦树与之对比,突出岳桦的顽强。最后延伸议论,升华主旨:在恶劣的环境中选择了向上,岳桦就成了一种精神。第三类:议论性散文P144/149哲理散文。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往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主旨在物(事)与理相通处。zxxk典型写作思路: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的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文本示例:09年高考江西卷《木车的激情》:开头是议论由头(触发点):现代人奔走忙碌,但奔走的激情却脆弱、渺小。然后是类似事情的相反联想(联系点):几千年前孔子乘坐一辆缓慢的木车,以执着的激情不知疲倦在大地上往复奔走,谱写了一首中华民族的长诗。再点出结论(感悟点):只有激情才有阔大无边的力量。结尾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告诫人们:高科技时代,如果心灵缺失,没有激情,人会危机重重。形散而神不散散文的特点情理交融,意味盎然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理解鉴赏评价分析综合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7.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8.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阅读鉴赏散文考点命题特点1、问题设计“稳中求变”,“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提取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题型相对稳定,“理解文章的主旨”“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多用“探究题型”考查。2、难度适中,有梯度,切入点小,考查点全,需整体把握,具体作答。3、更具开放性和探究性。要求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大胆质疑,品味选文的写作方法、语言文字、思想情感、谋篇布局等。二、阅读方法1、梳理文脉(整体把握)找到线索,线索正是把文中各个部分的材料串起来的那根“红线”。它可以是事件、景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以写景散文为例,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例如:《荷塘月色》以游踪为线索,《故乡的榕树》以“故乡的榕树”为线索。所以阅读时,理清文中的事件、景物、人物及线索,才能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2、寻找“文眼”优秀的散文大多有“文眼”。“文眼”往往是文中最精彩、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是反映主题思想、创作意图的关键词句。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全文的关键,找准了理解、把握全文的突破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首的“心里颇不宁静”,是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寻找“文眼”,即把文中叙述、描写基础上的议论抒情句、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首尾照应的句子等找出来加以体悟,因为这些句子往往直接透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倾向、写作目的。3、概括主题一篇优秀散文,无论是选材谋篇,还是遣词造句,无论是运用修辞,都是为表现主旨服务的。如果成功地把握散文主旨思考问题,那么我们就不难找出需要的答案来。但是,散文的主旨并不都是直露的,需要我们体会概括。4、分析手法散文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对表现手法的考查是高考重点之一,主要考查表现手法的运用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抒情手法及其作用等。5、品味语言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体会品味语句的妙处,不能孤立的看,要联系上下文,联系文章的主旨才能看出语句的丰富内涵,要注意把握形象化语句的抽象含义。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句子。(4分)[[2015·广东卷]例1]【参考答案】“凝固”一词生动形象的写出乡下人想抱小狗而小狗跑掉的的尴尬之态,反映出老人的心理;“迟迟疑疑”一词写出小狗和乡下人保持提防的心理,两个词语写出了乡下人和城里的小狗之间的隔阂。【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赏析词语的含义的题目,注意词语在文章中表达的“人物”的心理特征,以及背后的深意。文中一会儿说草木生命“顽强”,一会儿又说草木“脆弱和不堪”“卑微和无语”,这样写是否矛盾?请你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此的理解。[例2]【参考答案】不矛盾。(1)“脆弱和不堪”“卑微和无语”的确是草木的普遍生存状态,这是草木与生俱来的生命特质。(2)但是,就是这样卑微和脆弱的草木,却又是顽强的。一方面,草木即使身处绝境也依然坚韧生存;一方面,草木生命哪怕结束后还能够在合适的条件下获得重生。(3)所以,无论脆弱或顽强,都是草木的本色,而作者认为人的生存状态与草木一样,草木生命就是人生百态的缩影,表达的是作者对草木的尊重和对生命的严肃思考。[对型指导]理解重要词语含义“五角度”角度一:理解原意,做好答题准备(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角度二:联系语境,明确指代内容(有特殊指代的词语)。角度三:结合段意,挖掘词语涵义(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包括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角度四:联想手法,挖掘背后意思(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关键词语)。角度五:分清要点,勿忘作者意图(体现作者观点态度或主旨的词语)。附常用答题模板:词语本义+语境义(联想修辞)+对情感(主旨、意图)的作用。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即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及上下文去找对应的阐释。【答题模式】表面义和深层义例1P149《四堡雕版》+《失误突破》第二步,明确类型,套用模板①判断使用了什么技巧②分析该表达技巧写出的具体内容③结合文本从塑造形象、表达情感或主旨等方面分析这样写的好处(表达效果)【应考思路】首先,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其次,要结合文章主旨,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意。[例2]P152《故乡的沉沦》题2[例2]P152《南海的星月》题3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答案】(1)承接上文“如花似锦的猜想”,引起下文对四堡雕版的介绍。(2)写建安雕版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表达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为介绍四堡雕版提供历史和文化背景。【考点】分析作品结构【应考思路】首先,要分析相关段落的内容与文章主体内容的关系。其次,要从相关段落所在的位置出发,分析其结构上的作用。P149《四堡雕版》位于开头:(1)总领全文;(2)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3)为下文某一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或衬托;(4)营造气氛,奠定感情基调。(5)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位于中间:承上启下,过渡自然,总结前文,领起后文,照应前后文,铺垫或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位于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前文,呼应标题、卒章显志,概括并深化主题,耐人寻味,令人深思。结构上的作用:概括文意“四步”流程图流程一:读原文,切分层次,知大意↓流程二:审题干,明要求,知答题方向(主题概括、原因概括、情感概括)↓流程三:找区域,作对应,析要点(相同意思的段落或语句合并为一个要点,即“合并同类项”)↓流程四:摘取关键词或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分条作答P150《玫瑰为开花而开花》题3归纳:分析内容+明确主旨P145《在遥远的海岸上》题2小结:作用从内容(内容重点、手法、思想情感)和结构两方面考虑。P152《南海的星月》题2赏析形象两大题型剖析赏析形象特点人物形象:通过对人物的言行等描写、文中对人物性格方面的评价以及时代背景多方面去分析物象:通过物象外在形象和内在意义由物及人而体现出来的某种精神、哲理等两个方面去分析赏析形象作用内容:突出、深化或升华主旨,寄托作者某种情感形式:结构呼应、线索、象征、衬托等示例二:现实中的旅行与头脑中的旅行各有优势,互相不可替代,二者互补,能够更好地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①百闻不如一见,条件具备时,我们不妨踏上旅途,去欣赏远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②如果不具备实地旅行的条件,大可借助想象,在心灵世界中构建“第二自然”,感受远方的魅力。③现实有限而想象无垠,头脑中的旅行能够使我们超越现实,突破束缚。真实与想象交融,头脑中的旅行就能为眼前的风景增色添彩,令现实的旅行更加富有意趣,从而更好地满足我们对远方的期待和向往,同时也使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丰富和提升。示例三:头脑中的旅行无法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①现实中的旅行能够把我们带到真实的远方,在现场获得直接体验,而头脑中的旅行毕竟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想象出的远方再美好也不真实,不能提供我们关于远方的准确的认识。②一些细腻微妙的感受与体验只有身临其境才能获得,不可能通过头脑中的旅行得到。远方风景里动人的韵致,不亲眼目睹,不亲身感受,就永远无法真切地体会到。远方,如果只能想象,不能亲至,将是巨大的遗憾。③头脑中的旅行能否满足对远方的向往,与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没有善感的心灵,缺乏想象力,就无法想象充满魅力的远方,也就不能满足他对远方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