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哺乳期心律失常患者的用药选择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妊娠、哺乳期心律失常患者的用药选择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内科宋治远妊娠、哺乳期用药的安全性历来是临床医师及孕妇所关心的问题!药物是否有致畸作用?药物对婴儿生长发育是否有影响?妊娠期女性生理与药代动力学特点妊娠期女性处于一个特殊的生理阶段,循环生理及药代动力学均具有特殊性如果用药不当,对孕妇、胎儿、新生儿均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胎儿畸形妊娠、哺乳期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妊娠期循环生理改变心排出量增加妊娠第5~6个月时,心排出量增加约8%妊娠第7~8个月时增加14%足月时增加约30%总循环血容量增加妊娠3~6个月时约增加35%妊娠8个月时约增加50%,以后开始稍微下降血浆增加较多(32%~60%),红细胞相对较少(约10%),导致稀释性贫血妊娠期药代动力学变化妊娠期孕妇胃肠运动减弱,使药物吸收减少妊娠肝脏酶活性增加,药物生物利用度降低因循环血容量和细胞外液增加,使药物血浓度相对减少因血浆蛋白降低,使药物的蛋白结合率降低,药物实际效应增加妊娠期药物清除加快妊娠期药物清除加快原因:肝酶活性增加胎肝参与药物代谢肝脏中孕酮活性增加,可加强部分药物清除肾血流量增加,使经肾脏排泄增加哺乳期妇女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分泌胎盘对药物的影响几乎所有药物都能通过胎盘转运到胎儿体内,也能从胎儿转运回母体胎盘内含有许多有活性的酶系统,具有对药物合成及降解的功能(有些药物通过代谢增强活性,有些药物转运加速则减低活性)药物自身特点与母体及胎儿循环中的药物浓度差是影响药物浓度和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分子量小、脂溶性高、非结合或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非离子化程度高的药物容易通过胎盘转运至胎儿)药物对胎儿的影响药物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的主要因素药物本身的性质、剂量、使用时间、用药途径胎龄(最重要的因素)胎儿对药物的亲和性受精后3~8周是胚胎器官分化发育阶段,受有害药物作用即可产生畸形等神经组织:受精后4~6周心脏:受精后3~6周肢体:受精后3~7周妊娠期用药FDA五级分类法根据药物对胎儿可能产生的危害和不良影响的程度,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将药物对胎儿的危害等级分为A、B、C、D、X5个级别妊娠期用药的FDA分类及其标准A类:在有对照组的早期妊娠妇女中未显示对胎儿有危险(在中、晚期妊娠中亦无危险的证据)对孕妇安全,对胚胎、胎儿无害B类:在动物生殖试验中未显示对胎儿的危险,但无孕妇的对照组,或对动物生殖试验显示有副反应对孕妇比较安全,对胚胎、胎儿基本无害C类:仅在动物研究中证实对胎儿有致畸或致死作用,未在人类研究得到证实仅在权衡对胎儿的利大于弊时给予D类:对胎儿危害有确切证据,对孕妇需肯定其有利,方予应用(如对生命垂危或疾病严重时)X类:动物或人的研究中已证实可使胎儿异常,或基于人类的经验知其对胎儿有危险禁用于已妊娠期妇女FDA分类中的心血管药物B类药:地高辛、西地兰等C类药:肾上腺素、麻黄素、多巴胺、哌唑嗪、酚安拉明、速尿、地塞米松等D类药:双氢克尿塞、利尿酸等阿司匹林小剂量使用时为C类药长期大剂量服用时,因对胎儿不利而成为D类药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FDA抗心律失常药物妊娠期风险分类利多卡因、索他洛尔、醋丁洛尔奎尼丁、丙吡胺、普鲁卡因酰胺、慢心律、氟卡尼、普罗帕酮、普萘洛尔、美托洛尔、溴苄胺、多非利特、伊布利特、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地高辛、腺苷苯妥英钠、胺碘酮、阿替洛尔Ⅰa类药物奎尼丁FDA分类属C类是妊娠期应用最久(>60年)相对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量很少致早产,中毒量可致流产,还可致胃肠紊乱、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室性快速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等无致畸作用(一)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Ⅰa类药物普鲁卡因胺FDA分类为C类短程治疗耐受良好长期治疗观察到抗核抗体和狼疮样综合征的发生率高故仅适用于对奎尼丁无效或不能耐受者利多卡因FDA分类为B类治疗浓度对胎儿无致畸作用动物和人体研究证明本药可减少子宫、胎盘血流,增强子宫肌的收缩性血药浓度过高,可引起新生儿中枢神经功能减退、窒息、癫痫发作和心动过缓等虽可经乳汁排泄,但婴儿摄取量极少Ⅰb类药物Ⅰb类药物苯妥英钠FDA分类属X类致先天缺陷的发生率高可发生婴儿生殖器异常、心肺畸形、威胁生命的出血、成神经细胞瘤、间皮瘤等FDA已禁止在妊娠期使用Ⅰb类药物美西律FDA分类属C类无致畸作用其不良反应多与剂量有关少数孕妇可引起胎儿心动过缓、宫内生长迟缓、低体重儿、新生儿低血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在妊娠期后3个月可安全使用美西律Ⅰc类药物普罗帕酮(心律平)FDA分类属C类无致畸作用用于治疗孕中3个月和末3个月的心律失常胎儿血药浓度约为母血的30%~40%,对胎儿尚无副反应报道可经乳汁排泄,对哺乳婴儿安全性尚不清楚(二)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β受体阻滞剂)FDA分类属C类,无致畸作用分类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α、β受体阻滞剂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心得安)FDA分类属C类,无致畸作用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副反应:心动过缓、生长时窒息、低血糖、宫内生长迟缓、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滞产以及胎儿死亡阻滞子宫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而刺激子宫收缩导致早产选择性心脏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和阿替洛尔可使心肌收缩力降低,心排出量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使心率及血压下降可降低血浆肾素水平降压效果良好“阿替洛尔”可引起胎儿血流减少,胎儿发育迟缓,体重低,多主张妊娠中晚期使用α、β受体阻滞剂拉贝洛尔(FDA分类C)阻滞α受体使周围血管阻力降低,阻滞β受体可使心率减慢和心肌收缩力降低无内源性拟交感活性,并能刺激前列环素生成,减少尿蛋白对孕妇和肾功能无影响,适于轻-中度高血压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恶心及低血压,哮喘者不宜应用拉贝洛尔(FDA分类C)目前尚无关于应用本品致胎儿畸形的报道静脉注射或口服本品后,胎心率在正常范围内,新生儿亦未出现抑制性心血管反应本品不减少子宫-胎盘血液灌注,故对胎儿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是否有促子宫收缩作用尚有争议,但多数资料未能证明本品有上述作用(三)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FDA分类属D类有致畸作用10%~25%的胺碘酮及其代谢产物经胎盘转运,母体和婴儿肺中药物浓度较肝内浓度高,但新生儿的血浆药物浓度远比母体水平为低可使新生儿可出现心动过缓、QT延长,严重者可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早产、低体重儿、智力低下等胺碘酮目前对妊娠期胺碘酮的应用尚无定论,总体认为“该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但也具有潜在毒性作用的药物”因本药对婴儿发育和健康可致严重后果,妊娠期仅限于用其他药物无效和有潜在致死性的心律失常索他洛尔易透过胎盘,可致胎儿心动过缓易经乳汁排泄,婴儿可摄取产妇剂量的20%有致畸作用(虽然确切数据不明)(PharmacolToxicol2001;88:34–9)个别可引起围生期窒息,轻度暂时性低血糖,尖端扭转型室速等非常有限的经验表明,该药相对安全ObstetricMedicine,2010;3:8–16溴苄胺FDA分类属C类对妊娠的影响所知甚少由于其可导致永久性低血压和严重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仅在致命的情况下才使用(四)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拉帕米(异搏定)FDA分类属C类临床发现可引起母体和/或胎儿心动过缓、传导阻滞、收缩力下降、低血压可能减少子宫血流量而引起胎儿灌注降低,尤其在静脉注射时,因此宜避免在应用腺苷时使用地尔硫卓FDA分类属C类动物研究结果表明,地尔硫卓有致畸作用,但并没有在人类中得到证实地尔硫卓不穿过胎盘,不会引起胎儿心动过缓,但经验有限仅报道少数孕妇使用该药,至今尚无不良反应报告Thesafetyofcalciumchannelblockersduringpregnancy:Aprospective,multicenter,observationalstudy目的:评价妊娠前3个月使用钙通道阻滞剂的安全性。参加单位:Germany,Finland,France,Israel,Italy,Netherlands,Spain,Switzerland等11个医学中心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时间:1986年-2003年分组:实验组299例、对照组806例ReproductiveToxicology,2008,26:24–30用药情况药物:硝苯地平(76例)、维拉帕米(62例)、地尔硫卓(41例)、氨氯地平(38例)等治疗适应症高血压64.0%心律失常8.8%慢性偏头痛/头痛/眩晕8.8%用药时间前3个月74%中3个月8%后3个月18%结果与结论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16)氨氯地平(1/32)、硝苯地平(2/51)及维拉帕米(2/55)均有发生,且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怀孕前三个月使用钙通道阻滞剂,无明确致畸危险。ReproductiveToxicology,2008,26:24–30妊娠、哺乳期抗心律失常药物选择妊娠期无论孕妇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都增加妊娠期心律失常以早搏为常见,约50%的妊娠妇女有房性早搏,通常为良性妊娠期持续性心律失常较少见(0.2%-0.3%)少数妊娠期妇女也可发生严重的或致命性心律失常郑巨克总结分析了该院收治的孕产妇12306例,其中合并心律失常289例,占2.35%289例中181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约占1/3(31.83%)浙江临床医学,2007,9(5):644-645目前所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几乎均能透过胎盘并经乳汁排泄在妊娠早期器官形成过程中(妊娠前8周内),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畸危险性最大(确需用药时,可选用A、B类药物)妊娠后期抗心律失常药物也可产生其他不良反应影响子宫灌注和收缩影响胎儿生长和分娩等妊娠期心律失常的处理原则如心律失常导致血液动力学改变,应尽快纠正,以免血液从子宫重新分布导致胎儿缺血房早、室早、窦速在妊娠时常见,应识别原因,不必住院治疗室上速应先用刺激迷走治疗,如需急诊处理,可静脉推注腺苷,也可考虑电复律房扑、房颤管理同非妊娠病人。如伴有血栓、瓣膜狭窄、左室收缩功能不全,应给药抗凝治疗室速或室颤的急诊处理同非妊娠病人。植入ICD的妇女可正常妊娠、分娩,治疗性放电对胎儿无影响加拿大多中心研究建议使用危险指数评估早发心脏事件(如妊娠前心衰、TIA、卒中)或心律失常--1心功能2级以上或紫绀--2左心阻塞性疾病(二尖瓣瓣口2cm2、主动脉瓣口1.5cm2、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30mmHg)--3左室收缩功能降低(EF40%)--4心脏危险指数为0的患者可安全送至社区医院,危险指数大于1者应送至中心医院诊疗ObstetricMedicine2010;3:8–16.IUGR—宫内发育迟缓(地高辛、β阻滞剂、胺碘酮、地尔硫卓、维拉帕米)Teratogenic—致畸(索他洛尔、胺碘酮)哺乳期禁用---胺碘酮妊娠、哺乳期心律失常的药物选择心律失常类型最佳选药慎用药物不宜使用药物窦性心动过缓阿托品、异丙肾频繁室性早搏美托洛尔、美西律索他洛尔胺碘酮、普罗帕酮频繁房性早搏美托洛尔、地高辛胺碘酮、维拉帕米心房颤动伴快地高辛、美托洛尔奎尼丁胺碘酮、维拉帕米速心室率普鲁卡因胺地尔硫卓心房扑动伴快地高辛、美托洛尔奎尼丁胺碘酮、维拉帕米速心室率普鲁卡因胺地尔硫卓房性心动过速腺苷、地高辛索他洛尔维拉帕米、胺碘酮美托洛尔地尔硫卓双异丙吡胺妊娠、哺乳期心律失常的药物选择心律失常类型最佳选药慎用药物不宜使用药物房室折返性心腺苷、美托洛尔奎尼丁胺碘酮、维拉帕米动过速普鲁卡因胺双异丙吡胺房室结折返性地高辛、美托洛尔奎尼丁胺碘酮、氟卡尼心动过速腺苷、普鲁卡因胺地尔硫卓室性心动过速腺苷普罗帕酮(特发性)美托洛尔胺碘酮室性心动过速利多卡因美西律溴苄铵、胺碘酮(其他形式)普鲁卡因胺索他洛尔苯妥英钠小结(1)妊娠期

1 / 5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