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的考查方式,学会鉴赏诗歌的语言。2.规范鉴赏语言题的答题步骤。3.积累一些古代诗歌语言特点方面的术语。学习重点规范鉴赏语言题的答题步骤。主要题型:1.一词(句)领全诗型(对具体诗句语言语言特点进行鉴赏)2.分析语言特色型(对整首诗语言风格进行鉴赏)3.炼字型(对具体或不具体的诗中的字或词进行鉴赏)第一课时学习要点1.了解高考对诗歌语言的考查要求;2.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简练、新奇。学习重点关注诗歌中常见语言类别及特殊语言形式:1.词性的改变2.语序倒装3.四类语言4.特殊语言形式及表达效果按迹循踪例1.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问: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①“诗眼”分别是“咽”、“冷”。②“咽”,是拟人,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冷”,是通感,形容词作动词,照在苛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③“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例2.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简要分析?【评析】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诗人清晨登常熟县的破山,入破山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走到幽静的后院,面对美妙的佳境,忘情地欣赏,寄托自己遁世情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意境尤其静净。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简要分析?答:①“诗眼”分别是“悦”、“空”。②“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欢悦,这里既是鸟悦,也是诗人见到青山欢鸟后的那种愉悦心情的写照;“空”,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消除,是说潭水涤除了尘世的杂念,使人心净空明。③“悦”、“空”两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渲染了僧房的幽深、清寂。例3.请分析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诗眼。答:①诗眼是“绿”。②这里是将形容词“绿”作动词来用,“吹绿”的意思,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③从视角带出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自然想到春天的生机和万紫千红的形象。例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题示例:②“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③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①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规律总结(一)此例题型为——一词(句)领全诗型提问方式:某词(诗句)是全诗的关键(更好),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或一句诗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①明确某词(句)是诗眼(关键句)②该词(句)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③从该词(句)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规范答题示例:②“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③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①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类型巩固训练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清溪行①[唐]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降,空悲远游子。〔注〕①本诗是天宝十二载(753)秋后,李白游池州(治所在今安徽贵池)时所作。北宋评论家胡仔认为李白的“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比唐初诗人沈佳期的“船如天上坐,人似镜中行”句,“虽有所袭,终译益工”。你同意他对李白诗的评价吗?请简要评析。北宋评论家胡仔认为李白的“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比唐初诗人沈佳期的“船如天上坐,人似镜中行”句,“虽有所袭,终译益工”。你同意他对李白诗的评价吗?请简要评析。答:①同意。②李白的的诗的确显得更加工整流畅。诗人以“鸟度”对“人行”,对仗工整;以“明镜”比喻清溪,以“屏风”比喻群山,比喻清新。③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这样一幅美丽的图景,倒映在清清溪水之中,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训练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出关①[唐]徐兰凭山俯海古边洲,旆②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将“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双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答:①更喜欢本诗。②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怀作了铺垫。③“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训练3.阅读下而一店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孤雁[唐]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2)联系全诗,说说诗中的颔联是如何表现诗意的?答:①“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②“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③两句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要学会关注诗歌中常见语言类别及特殊语言形式:(一)关注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二)关注语序倒装,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三)关注四类语言:意象语言、情感语言、象征语言、特定称谓语言。(四)关注特殊语言形式及表达效果:历史典故、谐音、叠字、纯名词组合。特别提醒第二课时学习要点1.准确理解诗歌常见语言风格特点;2.掌握高考对诗歌语言风格考查的方式及答题要领。学习重点1.诗歌的语言特色;2.诗歌的语言风格。按迹循踪例1.按要求完成下面试题,试总结出答题规律宫词朱庆馀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从语言风格角度赏析这首诗。答:①语言风格含蓄。②诗中宫女含情不吐,欲说还休。她们不说宫廷中的黑暗恐怖,不说被关锁在宫中的痛苦,诗人只写她们在会学舌的鹦鹉面前不敢说话,从而表达了宫女们幽怨暗恨和如履薄冰的恐惧心理。③把主旨表达得委婉含蓄。例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答:①语言特点是慷慨悲凉。②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塞等边塞地名,写征人的戍边生活。“马策”即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马策,刀环虽小而微,足以引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联想,我们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③征人的怨情也跃然纸上。规律总结(二)以上两例题型为——风格特色型(高考考查的热点)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①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②谈谈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③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④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答题步骤:①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名语言特色)②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析感情(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训练1.请分析下面这首诗的语言特色。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答:①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②“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三四句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③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类型巩固训练2.品评下面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答:①诗歌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②“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③烘托出一个朴素率真的船家女形象。训练3.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人月圆(金)吴激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中吕]山坡羊燕子(元)赵善庆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题目: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语言特色。题目: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语言特色。答:①刘诗含蓄深沉;吴词温婉悲凉;赵曲明快直露。②刘诗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吴词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赵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③这三篇作品语言特色各异,均表达了深沉的兴亡之感。训练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示秬秸①张耒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注:①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题目: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题目: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答:(1)①平实,没有华丽辞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②“捧盘出户”,“市楼东西”等等,均无任何修饰之语。(2)①有韵味,写景、叙事,蕴含丰富。②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画出了清冷空寂的景色,③透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其他如“人未行”的空寂街景、“忧饼冷”的心态表露,均语浅而意深。第三课时学习要点1.了解诗歌中炼字的规律;2.掌握高考对诗歌中炼字类题目考查的方式及答题要领。学习重点1.诗歌炼字的规律;2.炼字类题目答题要领。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按迹循踪答:(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1)①“阔”字更好,②“阔”是空阔、开阔之意,③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④“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答:(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2)①“失”字更好,②“失”,有消失、消逝之意,③春潮高涨,使江岸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④“失”字,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如果有学生说两个字都好,而且把各自的妙处都体会得比较准确,也应给分。)例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

1 / 4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