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计费问题》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小学五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版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主题:《分段计费问题(例9)》课时:共1课时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设计者:杨皓月/新密市平陌镇杨台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要求:能解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2.学情分析:“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虽然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是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的,日常生活中“水费、电费、话费、车费”等很多实例学生们都有所接触。同时这类题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后能常有所用的知识,学生还是有一定的探究欲望的。【学习目标】1.会用摘录条件的方法收集和整理信息,会分析“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SG)2.能用分段计算的方法正确解决实际问题。(CS)【评价任务】1.完成18页的7题和8题(D01)2.完成18页的6题(D02)【资源与建议】1.对教材的简单分析;对于教材所呈现的这类“较复杂的解决问题”,要先让学生“阅读并理解题意”,读题,将条件一一整理,让学生充分地说每个条件所表示的意思,尝试用线段图、罗列法来帮助学生明确题意。重点理解“3千米以内7元(包括3千米)、超出部分每千米1.5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动手计算就很清晰了。大多数学生都会列出7+1.5×4,并能准确说出算式各部分所表示的意思,为什么这样列?教材呈现了两种方法。对于首次接触的“分段计费”,需要让学生们感知,通过解题体会数学思想。所以例9的教学用了足够的时间和多种手段,就是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到技能和方法,这远比知识点的掌握更为重要。2.对资源的分析、建议;(1)教师实拍的“出租车车体的收费价目”图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身边”。(2)部分学生描述自己坐出租车时计价器的计价过程,为本节课的内容提供直接的生活表象支撑。3.本课的学习按以下流程进行(1)情景导入(2)探索新知(3)巩固练习(4)课堂小结4.本节课的重点是:运用分段计算的方法正确解答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难点是:探究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可以通过摘录条件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答问题,再交流、呈现学生的不同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习过程】教学环节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评价要点环节一情景导入自由回答同学们应该都有坐出租车的经历吧,有没有人注意过出租车是怎样计费的呢?联系生活实际,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环节二探索新知1.明确学习内容2.阅读例93.学生汇报:(1)出租车3km以内(含3km)收费7元。(2)单程行驶3km以上部分每千米1.5元。(3)不足1km按1km计算。4.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得出结果,同桌相互交流订正。5.学生演板:方法1:7+1.5×4-7+6=13(元)方法2:1.5×7=10.5(元)前3km少算:7-1.5×3=2.5(元)应付:10.5+2.5=13(元)6.(1)完成教材第16页“回顾与反思”的表格,完成后小组交流讨论,全班集体订正。(2)出租车费=起步价+(行驶里程-起步路程)×1.5出租车费=7+(行驶里程-3)×1.51.板书课题2.课件出示例9。3.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这个黄色的标签是什么意思?4.题目中的乘客坐了6.3km的路程,你们能帮这个乘客算算共需要付多少钱吗?5.教师引导:(1)由于路程总共只有6.3km,但不足1km按1km计算,那共需要付7km的费用。(2)收费标准不一样,我们要分段计费,以3km为界限分为两个收费标准。(3)前面3km应付7元,后面4km按每千米1.5元计算。6.回顾与反思读懂题意会摘录条件会分析数量关系会解决出租车分段收费问题环节三巩固练习学生独立解答;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汇报。教材18页的7题和8题会解决相关的分段计费相关问题环节四课堂小结学生思考、总结、回答分段计费问题的解决方法:1.分段计费并合计2.全程按单价计费,加上前3KM少算的金额。【板书设计】例9:分段计费3.出租车费=起步价+(行驶里程-起步路程)×1.5→分段计费并合计7+1.5×4-7+6=13(元)出租车费=7+(行驶里程-3)×1.5→全程按单价计费,加上前3KM少算的金额1.5×7=10.5(元)前3km少算:7-1.5×3=2.5(元)应付:10.5+2.5=13(元)学生演板【作业设计】18页6题、9题设计意图第6题的第(2)问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解答第9题除了分段计费外,还要区分不同的收费标准评价标准要求100%的学生掌握【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