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痴呆-震颤麻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六节痴呆一、概述定义:是一种后天获得性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功能综合征。主要表现在意识内容(记忆、智力、思维、判断、精神、行为等功能)的异常,并导致患者职业、社交及日常生活能力的障碍。分类:老年性痴呆(Alzheimerdisease,AD)、早老性痴呆和脑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小儿大脑发育不全。发病率: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为0.75%-4.69%。病因病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经脉失养、髓海不充;痰浊瘀血阻滞经络。二、临床表现早期:记忆力和思维敏捷性和创造性的轻度减退。晚期:记忆力障碍、认知障碍、人格改变、情感障碍、言语障碍和精神异常。辨证分型: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痰浊闭窍:瘀血阻络:三、治疗方法(一)基本治疗治则:补肾填精、健脑益智、祛痰化瘀通络。以肾经和局部取穴为主。虚补实泻。处方:百会、四神聪、太溪、大钟、悬钟、足三里方义:肾主骨生髓,悬钟-髓会加减:肝肾阴虚:肝俞、三阴交;气血不足:气海、膈俞;痰浊闭窍:丰隆、中脘;瘀血阻络:膈俞、委中操作:四神聪刺向百会三、治疗方法(二)其他疗法1、头针:顶中线、额中线、颞前线、颞后线2、耳针:心、肝、肾、枕、脑点、神门、肾上腺3、穴位注射:肾俞穴为主穴,配合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穴药物:当归注射液、乙酰谷酰胺临床注意的几个问题西医对老年期痴呆的病因不甚明确,因此,尚缺乏特殊有效的治疗药物。应发挥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优势。多途径、多方法治疗。病程发展缓慢,治疗时间相对较长。第十七节癫病一、概述定义: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为特征的病证。西医:忧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病因:情志所伤、思虑太过、所愿不遂病机:阴气过旺(重阴则癫)二、临床表现癫病表现:沉默呆静,属阴辨证分型:痰气郁结气虚痰凝心脾两虚阴虚火旺三、治疗方法(一)基本治疗治则:涤痰开窍、养心安神。以心经和背俞穴为主。虚补实泻。处方:神门、脾俞、心俞、丰隆方义:加减:痰气郁结:中脘、太冲;气虚痰凝:足三里、中脘;心脾两虚:足三里、三阴交;阴虚火旺:肾俞、太溪、大陵、三阴交操作:三、治疗方法(二)其他疗法1、耳针:心、皮质下、肾、枕、神门2、电针:百会、水沟、通里、丰隆3、穴位注射:心俞、膈俞、间使、足三里、三阴交药物:氯丙嗪4、头针:额中线、顶中线第十八节狂病一、概述定义:精神亢奋、躁扰不宁、毁物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的病证。西医:精神分裂症、狂躁症病因:恼怒悲愤,伤及肝胆,不得宣泄,郁而化火病机:阳气暴亢(重阳则狂)二、临床表现狂病表现急躁狂动不安,属阳辨证分型:痰火扰神火盛伤阴气血瘀滞三、治疗方法(一)基本治疗治则:清心降火、宁神定志。以督脉、心包经腧穴为主。泻法或平补平泻。处方:水沟、大椎、劳宫、大陵、风池、丰隆方义:加减:痰火扰神:中脘、神门;火盛伤阴:神门、大钟、三阴交;气血瘀滞:合谷、太冲、血海、膈俞操作:三、治疗方法(二)其他疗法:1、三棱针:大椎、水沟、百会、中冲(十宣或十二井穴)2、耳针:心、皮质下、肾、枕、神门3、电针:百会、水沟、通里、丰隆4、穴位注射:心俞、膈俞、间使、足三里、三阴交药物:氯丙嗪5、头针:额中线、顶中线第十九节痫病一、概述定义:以卒然昏仆,强直抽搐,醒后如常人为特征的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西医:癫痫。发病特点:青少年多见,以男性为多,且有家族遗传病史。病因:痰、火、瘀及先天因素。病机:气血逆乱、蒙蔽清窍。二、临床表现大发作:突然昏倒,项背强直,四肢抽搐,口吐白沫,醒后如常人,常反复发作。小发作:两目瞪视,呼之不应,头部低垂,肢软无力。局限性发作:可见多种形式,如口、眼、手等局部抽搐,或幻视、或呕吐,多汗,或言语障碍,或有无意识动作等。辨证:实证(1)痰火扰神(2)风痰闭窍(3)血瘀阻络虚证(1)血虚生风(2)心脾两虚(3)肝肾阴虚三、治疗方法(一)基本治疗治则:豁痰开窍、熄风止痫。以督脉经穴为主。虚补实泻。处方:水沟、长强、筋缩、鸠尾、丰隆、阳陵泉方义:长强+鸠尾—交通任督,调整阴阳加减:痰火扰神:行间、内关、合谷;风痰闭窍:本神、风池、太冲;血瘀阻络:百会、太阳、膈俞;血虚风动:血海、三阴交;心脾两虚:心俞、脾俞;肝肾阴虚:肝俞、肾俞、太溪;病在夜间发作加照海、白昼发作加申脉;眩晕:合谷、百会。操作:三、治疗方法(二)其他疗法1、耳针:胃、皮质下、神门、心、枕、脑点2、穴位注射:足三里、内关、大椎、风池3、头针:额中线、顶中线4、穴位埋线:取穴丰隆(双)、内关(双)、长强临床注意的几个问题掌握治疗时机:诊断明确后,如12个月内有1次以上的发作应建议服用西药治疗。(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长期治疗:此病是难治性疾病,所以务必长期治疗。一般说,最后一次发作后,根据病人的情况,需再服用2-5年的药物。虚实夹杂是常见病机,标本并治是主要治则。本病之病位在脑,病机则责之于肝脾肾。在重视熄风涤痰的同时,注意养血活血。第二十节癔病一、概述定义:是以抑郁善忧、情绪不宁或易怒善哭为主症的疾病。常见于神经官能症、歇斯底里症。中医学认为:情志不舒、郁怒伤肝、思虑伤脾所致。二、临床表现患者常有多种原因的情志所伤史。常常忧郁不畅,胸闷胁胀,善太息,不思饮食,失眠多梦,易怒善哭等。部分病人会伴有突然失明、失听、失语、肢体瘫痪和意识障碍等。诊断要点:(1)多在精神刺激时突然发病,以后的发病可通过触景生情、联想或自我暗示而发病。(2)表现为分离型障碍时有意识障碍、情感暴发、遗忘、神游、癔症性痴呆、身份识别障碍等。(3)表现为转换型障碍进有感觉障碍,如偏身麻木、失明、耳聋、失音、癔症性抽搐及瘫痪等。(4)表现为躯体性障碍,有心血管、呼吸、消化、生殖、内分泌、运动、感觉器官等各系统的躯体症状,如腹痛、呕吐、四肢痛、头痛及性功能障碍等。二、临床表现(5)多数初发者恢复迅速,一般预后良好。分离型症状持续时间短,易复发。转换型症状持续时间长,复发少。(6)上述症状可由暗示诱发,也可由暗示而消失,有反复发作的倾向,且对症状漠不关心,但表情生动、丰富。辨证分型:肝郁气结:胸胁作胀、善太息气郁化火:目赤、口苦心脾两虚:失眠健忘、头晕目眩、易出汗阴虚火旺:虚烦少寐、午后颧红、手足心热三、治疗方法(一)治疗方法:治则:理气解郁、养心安神。以手、足厥阴经腧穴为主。针灸并用,虚补实泻。处方:神门、大陵、内关、期门、心俞、合谷、太冲方义:合谷、太冲——四关醒神开窍加减:肝气郁结:行间、肝俞;气郁化火:行间、内庭、支沟;心脾两虚:脾俞、三阴交、足三里、中脘;阴虚火旺:三阴交、太溪、肾俞;梅核气:天突、列缺、照海;失明:太阳、四白、光明;失听:耳门、听宫;失语:廉泉、风池;肢体瘫痪:曲池、足三里、阳陵泉;意识障碍:水沟、百会。操作:三、治疗方法(二)其他疗法1、耳针:心、枕、脑点、肝、内分泌、神门2、电针:足三里、内关、太冲、三阴交3、穴位注射:风池、心俞、脾俞、足三里4、穴位埋线:肝俞、心俞、脾俞、足三里临床注意的几个问题针灸治疗本病的效果较好。但应作各种系统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由于是一心因性的情志病,故在患者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治疗时不能忽视语言的暗示作用,应恰如其分的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调理清志,保持心情舒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可以提高疗效。对癔症精神发作、激情或兴奋状态,抽搐发作时需作紧急处理。可用氯丙嗪25~50mg或地西泮10~20mg肌肉注射,待病人安定后,再行心理治疗。第二十一节震颤麻痹(一)概述定义: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徐缓为主要特征。分“原发性震颤麻痹”和“继发性震颤麻痹”。中医学认为:病机多由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脾湿痰浊阻滞脉络,经筋失养,虚风内动而致。范围:”颤证“”震振“”振掉“”震颤“二、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起病隐匿缓慢,多数病人在2年之后方能明确诊断。以震颤、肌强直、运动徐缓为三大主症。诊断要点:(1)中年以后缓慢发病;(2)震颤;(3)少动;(4)肌强直;(5)植物神经症状及姿势反射障碍;(6)左旋多巴胺治疗有效;(7)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帕金森病症状的患者。二、临床表现辨证分型:肝肾亏虚: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气血不足:四肢乏力、面色无华痰浊动风:胸脘痞闷、腹胀三、治疗方法(一)基本治疗:治则:补益肝肾、益气养血、化痰通络、熄风止痉。以局部取穴为主。虚补实泻。处方:百会、四神聪、风池、合谷、太冲、阳陵泉方义:合谷、太冲——四关通行气血、调和阴阳加减:肝肾亏虚:肝俞、肾俞、三阴交;气血不足:气海、血海、足三里;痰浊动风:丰隆、中脘、阴陵泉;震颤甚者:大椎;僵直甚者:大包、期门。操作:三、治疗方法(二)其他疗法1、电针:2、耳针:皮质下、缘中、神门、枕、颈、肘、腕、指、膝3、头针:顶中线、顶颞后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4、穴位注射:临床注意的几个问题本病病程较长,患者多虚,故针刺应平稳轻柔,使病人感到舒适为度,若用重手法,反而容易诱发患肢兴奋,部分病人震颤、僵直加重。头针在治疗中亦至关重要。中西医结合,多种疗法施治。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