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复习总结(阅读和写作部分)城区一中王金香现代文阅读分析综合1、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思路3、归纳文章要点,概括文章中心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欣赏评价1、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3、对文章的某一方面提出看法或疑问四个关注关注文章题目(论题、主要人或事、写作缘由、线索)关注关键句(主旨句、过渡句、哲理深刻句子)关注开头结尾(领起全篇,收束全文)关注议论抒情(点题、升华)三个步骤整体感知(内容)划分结构(写作)(时间、引论——本论——结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揣摩细节(语言)(词语、修辞)记叙文阅读一、概念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结合描写议论和抒情,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从形式上看,新闻、通讯、特写、传记、访问游记、报告文学、回忆录、童话、寓言、散文、小说等都可以归入广义的记叙文范畴。二、分类狭义的记叙文分为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两大类。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四、记叙的顺序常用的三种记叙顺序㈠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有时也可按作者的观察顺序来写。顺叙的好处: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条理清晰的印象。㈡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后面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倒叙的好处:使叙述有波澜,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增强艺术效果,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㈢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插叙的好处:可补充人物和事件、丰富情节、扩展内容、交待人物、说明因果,也使结构曲折有致。〔注意〕:使用顺叙的记叙顺序时,避免行文过于平淡,切忌写成流水帐;使用倒叙、插叙的记叙顺序时要注意倒叙或插叙之后的巧妙过渡,从而使文章衔接自然、浑然一体。五、记叙的人称记叙的人称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的是第一人称。采用第一人称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便于作者直抒胸臆,但所写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以第三者的地位来叙述文章中人物、事情、场景的是第三人称,用第三人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多角度进行描写,也便于对事物进行客观评价。少数文章也用第二人称,采用第二人称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读者与作者仿佛面对面交谈,亲切自然。六、记叙的线索线索是连贯文章始终的脉络,也可以说是文章的纲。记叙文的线索常见的有以下6种形式:1、以人物为线索,如《我的叔叔于勒》;2、以某一件有意义的实物为线索,如《羚羊木雕》;3、以时间为线索,如《山市》;4、以地点变换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5、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如《藤野先生》、《荔枝蜜》6、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如《愚公移山》。阅读一篇记叙文,怎样迅速地找出其线索呢?首先要了解文章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再认真阅读全文;其次注意文章标题,不少文章标题就是线索;还有应注意文章中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除上述以外,还要注意文章中议论抒情的语句,值得一提的是文章中有时除了明线外,还有暗线。七、记叙文的表达方式采用综合表达方式是记叙文的主要特点之一,记叙文中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同时还要辅以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㈠记叙文中的描写1、按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和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2、按描写的角度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即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动作、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从登场人物的口中、眼中或感受中写出不登场人物的性格。3、按描写的细致性可分为细节描写和白描。细节描写是对于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所作的描写。白描即对人物和场景等做宏观的、粗线条的勾勒。㈡记叙文中的议论是指作者对所记叙的事件、人物发表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在记叙文中一般很少单独议论,大多是叙议结合,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先议后叙,还可以夹叙夹议。记叙文中的议论在文中起画龙点睛、点明主旨、深化主题、揭示事物的本质等作用。㈢记叙文中的抒情一种是作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字里行间渗透着强烈而真切的感情,以此来打动读者;另一种是作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直接将感情倾泻出来。记叙文中的抒情情感真挚、令人感动,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使文章更有感染力。㈣记叙文中的说明是对所记叙内容的补充交待,要求说明的文字要简明扼要。八、记叙文的详略阅读记叙文要注意区分文章材料的详略,要注意把材料的详略处理同文章的中心意思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在写作记叙文时,突出中心的材料要详写,其余材料可略写。九、记叙文的中心作者在生活中接触到许多人和事,有了体验逐步形成对生活的一定的看法,这种看法通过记叙人和事件体现出来,这就是记叙文的中心思想。准确归纳记叙文中心意思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具体方法如下:⑴抓住文中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语句;⑵抓住文章开头、结尾段中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用适当的词语连贯起来;⑶通过结构分析来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各部分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⑷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能折射出特定时期特定的社会内容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十、记叙文的结构记叙文的结构指记叙文的具体内容的构成,即材料与材料之间的排列组合。它包括开头和结尾、过渡连贯和照应、段落与层次这些“零部件”,其中段落层次最重要。如何划分段落层次呢?其方法如下:⑴按时间、空间的变化划分;⑵按人物、场景的变化划分;⑶按选材角度的变化划分;⑷按事情发展的过程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划分;⑸按总分总的结构来划分。十一、记叙文的表现手法1、联想想象《白杨礼赞》2、象征《海燕》3、渲染、烘托《故乡》4、对比《愚公移山》5、欲扬先抑《阿长与山海经》6、托物言志《爱莲说》7、借景抒情《紫藤萝瀑布》8、借物喻人《西风胡杨》9、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春》10、正侧面结合《孔乙己》11、以小见大《散步》十二、记叙文的结构特色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总结全文,卒章显志总结上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伏笔照应,铺垫悬念首尾呼应,照应题目十三、记叙文标题的作用1、象征意义2、双关3、情感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主要内容5、线索6、文眼(揭示中心)7、新颖别致,吸引读者8、有修辞的,分析修辞作用十四、记叙文阅读考试类型1、整体感知:概括大意,拟定标题,补全中心句2、理清思路:找出线索,概括情节,划分层次3、品味语言:赏析词句,仿写补写句子4、赏析技巧:分析表现手法,体会结构特色5、拓展延伸:谈感悟,作评价,续写补写方法:抓住关键词、语句,分析其作用;捕捉感人情境,驾驭人物,欣赏优美语言;了解多种表达方式,明确各种表达方式的作用;领悟感受作者情感,把握作品主旨及内涵,从中获得启示。说明文阅读一、概念: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或阐明事理。二、分类: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根据说明的语言可分为文艺性说明文(科普小品文)和平实性说明文。三、说明的对象和特征:所谓特征,就是指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不管是何种类型的说明文,被说明对象的特征是说明的核心。只有把握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更好地了解被说明的事物、事理。如何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1、区分说明文的类型,准确把握说明对象。分清说明文的类型,就比较容易把握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有的题目就是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事理说明文就不能只看标题,而要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思考分析,从而明确说明对象(«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死海不死»)。2、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或关键词语,判断说明对象的特征。另外,事物说明文常从事物的形状、性质、方位、构造、功能等方面说明其特征;事理说明文常从概念原理、成因、规律、联系等方面说明特征。四、说明的顺序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主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1、时间顺序:以事物发生、发展、演变的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时间顺序多用于介绍实体事物的建造过程、产品的生产过程、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如:«从甲骨文到古代图书馆»。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或以参观者的行踪来说明。空间顺序多用于介绍实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或建筑物的布局。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具体包括:从现象到本质,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从特点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内因到外因,从个别到一般等。逻辑顺序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般规律,在考查说明顺序的试题中,如没做特别的要求,只需在三种顺序中确定一种,没必要具体到逻辑顺序的各个子概念。五、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是说明文中为了说清楚事物的特征或阐述明白事理所用的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以下几种:1、下定义:用科学性语言简明扼要地对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做周全严密的概括。形式上往往是个判断句。作用: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使之与别的事物区别开来。2、作诠释:用解说、描绘性语言对事物的某些特征做出解释。作用:比较灵活自由,不要求完整地揭示事物的全部特征。3、列数字:是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作用:能使说明对象的某些特征因量化而更精确。注意:文章出现的数字如果不是用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般不叫“列数字”。4、分类别:是从特征的目的出发,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事物或事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作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可以完整、全面地说明各类情况,不留遗漏。5、作比较:选择有外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或事理进行比较。一般来说,同类比较,重在求异,异类比较,重在求同。作用: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单,可以更清楚、更鲜明地突出所说明事物的特征。6、打比方:借助大家熟知的事物,取其相似之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明。作用:既可以使说明对象易于理解,又能更为生动、更形象地说明事物。7.画图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不能使读者明白,需要附图表加以说明。作用:使说明对象直观化、形象化,使复杂的内容表达的简明、清晰,使人一目了然。8.举例子:在列出说明对象的某方面情况后,举恰当、典型、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说明。作用:使读者更清楚、真切地了解所说明的内容,加深印象,增强说服力。9.摹状貌: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作用: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更生动。10.引用:引用权威的话对事物或事理加以说明。作用:使说明有据可查、真实可信,增加权威性。一篇说明文,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或事理,往往采用多种说明方法。六、说明语言: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语言有的以平实简洁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说明文中修饰、限制性词语往往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七、说明文结构: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说明文多采用总分式。2.并列式:表现为介绍说明对象的几个层次,段落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如:《说“屏”》3.层进式:说明文各个部分或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其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如:《奇妙的克隆》八、说明文阅读考试类型:1.概括选文(或某一段)的说明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