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建筑变形测量与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第一节建筑变形测量的一般规定第二节建筑物沉降观测第三节建筑物位移观测第四节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第一节建筑变形测量的一般规定一、变形观测的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变形观测的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应符合规定。二、变形观测网网点的布设变形观测网的网点,宜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其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基准点,应选在变形影响区域之外稳固可靠的位置。每个工程至少应有3个基准点。大型的工程项目,其水平位移基准点应采用带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垂直位移基准点宜采用双金属标或钢管标。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建筑变形测量的一般规定(2)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且方便使用的位置。设立在大型工程施工区域内的水平位移观测工作基点宜采用带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垂直位移观测工作基点可采用钢管标。对通视条件较好的小型工程,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定变形观测点。(3)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能反映观测体变形特征的位置或观测断面上,观测断面一般分为:关键断面、重要断面和一般断面。需要时,还应埋设一定数量的应力、应变传感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建筑变形测量的一般规定三、变形观测的实施(1)观测基准网,应由基准点和部分工作基点构成。观测基准网应每半年复测一次;当对变形观测成果发生怀疑时,应随时检核观测基准网。(2)变形观测网,应由部分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构成。观测周期,应根据观测体的变形特征、变形速率、观测精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观测期间,应根据变形量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3)各期的变形观测,应满足要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建筑变形测量的一般规定(4)变形观测作业前,应收集相关水文地质、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图纸,并根据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工程类型、工程规模、基础埋深、建筑结构、施工方法等因素,进行变形观测方案设计。方案设计应包括观测的日的、精度等级、观测方法、观测基准网的精度估算和布设、观测周期、项目预警值、使用的仪器设备等内容。(5)每期观测前,应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查、校正,并做好记录。(6)每期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处理观测数据。当数据处理结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刻采取相应措施。上一页返回第二节建筑物沉降观测一、沉降观测水准点的测设1.水准点的布设与埋设(1)水准点应尽量与观测点接近,其距离不应超过100m,以保证观测的精度。(2)水准点应布设在受振区域以外的安全地点,以防止受到振动的影响。(3)离开公路、铁路、地下管道和滑坡至少5m。避免埋设在低洼易积水处及松软土地带。(4)为防止水准点受到冻胀的影响,水准点的埋设深度至少要在冰冻线下0.5m。(5)水准点的埋设。下一页返回第二节建筑物沉降观测2.沉降观测水准点高程的测定沉降观测水准点的高程应根据厂区永久水准基点引测。如果沉降观测水准点与永久水准基点的距离超过2000m,则不必引测绝对标高,而采取假设高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建筑物沉降观测3.观测点的设置要求沉降观测点,应布设在建(构)筑物的下列部位:(1)建(构)筑物的主要墙角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2)沉降缝、伸缩缝、新旧建(构)筑物或高低建(构)筑物接壤处的两侧。(3)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接壤处、建(构)筑物不同结构分界处的两侧。(4)烟囱、水塔和大型储藏罐等高耸构筑物基础轴线的对称部位,且每一构筑物不得少于4个点。(5)基础底板的四角和中部。(6)当建(构)筑物出现裂缝时,布设在裂缝两侧。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建筑物沉降观测二、建筑物沉降观测1.沉降观测工作要求(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2)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4)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建筑物沉降观测2.沉降观测的周期和次数高层建筑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周期,应每增加1~2层观测1次;建筑物封顶后,应每3个月观测一次,观测一年。如果最后两个观测周期的平均沉降速率小于0.02mm/日,可以认为整体趋于稳定,如果各点的沉降速率均小于0.02mm/日,即可终止观测。否则,应继续每3个月观测一次,直至建筑物稳定为止。工业厂房或多层民用建筑的沉降观测总次数,不应少于5次。竣工后的观测周期可根据建(构)筑物的稳定情况确定。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建筑物沉降观测3.建筑沉降观测要求(1)沉降观测点的观测方法和技术要求,除按有关规定执行外,还应符合要求。(2)每周期观测后,应及时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计算观测点的沉降量、沉降差以及本周期平均沉降量和沉降速度。如需要可按公式计算变形特征值。(3)观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下列成果: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建筑物沉降观测4.基坑回弹观测(1)基坑回弹观测,应测定深埋大型基础在基坑开挖后,由于卸除地基土自重而引起的基坑内外影响范围内相对于开挖前的回弹量。(2)回弹观测点位的布置,应按基坑形状及地质条件以最少的点数能测出所需各纵横断面回弹量为原则进行。可利用回弹变形的近似对称特性,按要求布点。(3)回弹标志应埋入基坑底面以下20~30cm。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建筑物沉降观测(4)回弹观测精度可按相关规定以给定或预估的最大回弹量为变形允许值进行估算后确定。但最弱观测点相对邻近工作基点的高差中误差,不应大于±1.0mm。(5)回弹观测不应少于三次,其中第一次在基坑开挖之前,第二次在基坑挖好之后,第三次在浇筑基础混凝土之前。当基坑挖完至基础施工的间隔时间较长时,亦应适当增加观测次数。(6)基坑开挖前的回弹观测,可采用水准测量配以铅垂钢尺读数的钢尺法;较浅基坑的观测,亦可采用水准测量配辅助杆垫高水准尺读数的辅助杆法。观测结束后,应在观测孔底充填厚度约为1m的自灰。回弹观测设备与作业,应符合要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建筑物沉降观测(7)基坑开挖后的回弹观测,应利用传递到坑底的临时工作点,按所需观测精度,用水准测量方法及时测出每一观测的标高。当全部点挖见后,再统一观测一次。(8)观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成果。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建筑物沉降观测5.地基土分层沉降观测(1)分层沉降观测,应测定高层和大型建筑物地基内部各分层土的沉降量、沉降速度以及有效压缩层的厚度。(2)分层沉降观测点,应在建筑物地基中心附近约为2mX2m或各点间距不大于50cm的较小范围内,沿铅垂线方向上的各层土内布置。点位数量与深度,应根据分层土的分布情况确定,每一土层设一点,最浅的点位应在基础底面下不小于50cm处,最深的点位应在超过压缩层理论厚度处,或设在压缩性低的砾石或岩石层上。(3)分层沉降观测标志的埋设应采用钻孔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建筑物沉降观测(4)分层沉降观测精度可按分层沉降观测点相对于邻近工作基点或基准点的高差中误差不大于±1.0mm的要求设计确定。(5)分层沉降观测精度应按周期用精密水准仪或自动分层沉降仪测出各标顶的高程,计算出沉降量。(6)分层沉降观测,应从基坑开挖后基础施工前开始,直至建筑竣工后沉降稳定时为止。观测周期可参照建筑物沉降观测的规定确定。首次观测应至少在标志埋好5天后进行。(7)观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成果。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建筑物沉降观测6.建筑场地沉降观测(1)建筑场地沉降观测,应分别测定建筑相邻影响范围之内的相邻地基沉降与建筑相邻影响范围之外的场地地面沉降。(2)相邻地基沉降观测点,可选在建筑物纵横轴线或边线的延长线上,亦可选在通过建筑物重心的轴线延长线上。(3)相邻地基沉降观测点标志,可分为用于监测安全的浅埋标与用于结合科研的深埋标两种。(4)建筑场地沉降观测可采用水准测量方法进行。(5)观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成果。上一页返回第三节建筑物位移观测一、建筑物位移观测的一般规定(1)建筑物位移观测可根据需要,分别或组合测定建筑主体倾斜、水平位移、挠度和基坑壁侧向位移,并对建筑场地滑坡进行监测。(2)位移观测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施测要求做好观测方案的设计和技术准备工作,并取得委托方及有关人员的配合。下一页返回第三节建筑物位移观测(3)位移观测的标志应根据不同建筑物的特点进行设计。标志应牢固、适用、美观。若受条件限制或对于高耸建筑,也可选定变形体上特征明显的塔尖、避雷针、圆柱(球)体边缘等作为观测点。对于基坑等临时性结构或岩土体,标志应坚固、耐用、便于保护。(4)位移观测可根据现场作业条件和经济因素选用视准线法、测角交会法或方向差交会法、极坐标法、激光准直法、投点法、测小角法、测斜法、正倒垂线法、激光位移计自动测记法、GPS法、激光扫描法或近景摄影测量法等方法观测。(5)各类建筑物位移观测应根据相关规定及时提交相应的阶段性成果和综合成果。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建筑物位移观测二、建筑主体倾斜观测(1)建筑主体倾斜观测应测定建筑顶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固定点或上层相对于下层观测点的倾斜度、倾斜方向及倾斜速率。刚性建筑的整体倾斜,可通过测量顶面或基础的差异沉降来间接确定。(2)主体倾斜观测点和测站点的布设应符合要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建筑物位移观测(3)主体倾斜观测点位的标志设置应符合要求。(4)主体倾斜观测的精度可根据给定的倾斜量允许值,当由基础倾斜间接确定建筑整体倾斜时,基础差异沉降的观测精度应按相关规定确定。(5)主体倾斜观测的周期可视倾斜速度每1~3个月观测一次。当遇基础附近因大量堆载或缺载、场地降雨长期积水等而导致倾斜速度加快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倾斜观测应避开强日照和风荷载影响大的时间段。(6)当从建筑或构件的外部观测主体倾斜时,宜选用经纬仪观测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建筑物位移观测(7)当利用建筑或构件的顶部与底部之间的竖向通视条件进行主体倾斜观测时,宜选用合适的观测方法。(8)当利用相对沉降量间接确定建筑整体倾斜时,可选用合适方法。(9)倾斜观测应提交图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建筑物位移观测三、建筑水平位移观测(1)建筑水平位移观测点的位置应选在墙角、柱基及裂缝两边等处。标志可采用墙上标志,具体形式及其埋设应根据点位条件和观测要求确定。(2)水平位移观测的周期,对于不良地基土地区的观测,可与一并进行的沉降观测协调确定;对于受基础施工影响的有关观测,应按施工进度的需要确定,可逐日或隔2~3d观测一次,直至施工结束。(3)当测量地面观测点在特定方向的位移时,可使用视准线、激光准直、测边角等方法。(4)当采用视准线法测定位移时,应符合规定。(5)当采用激光准直法测定位移时,应符合要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建筑物位移观测(6)当采用测边角法测定位移时,对主要观测点,可以该点为测站测出对应视准线端点的边长和角度,求得偏差值。对其他观测点,可选适宜的主要观测点为测站,测出对应其他观测点的距离与方向值,按坐标法求得偏差值。角度观测测回数与长度的丈量精度要求,应根据要求的偏差值观测中误差确定。测量观测点任意方向位移时,可视观测点的分布情况,采用前方交会或方向差交会及极坐标等方法。单个建筑亦可采用直接量测位移分量的方向线法,在建筑纵、横轴线的相邻延长线上设置固定方向线,定期测出基础的纵向和横向位移。对于观测内容较多的大测区或观测点远离稳定地区的测区,宜采用测角、测边、边角及GPS与基准线法相结合的综合测量方法。(7)水平位移观测应提交图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建筑物位移观测四、基坑壁侧向位移观测(1)基坑壁侧向位移观测应测定基坑围护结构桩墙顶水平位移和桩墙深层挠曲。(2)当使用视准线法、测小角法、前方交会法或极坐标法测定基坑壁侧向位移时,应符合规定。(3)当采用测斜仪测定基坑壁侧向位移时,应符合规定。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建筑物位移观测(4)当应用钢筋计、轴力计等物理测量仪表测定基坑主要结构的轴力、钢筋内力及监测基坑四周土体内土体压力、孔隙水压力时,应能反映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特征。对变形大的区域,应适当加密观测点位和增设相应仪表。(5)基坑壁侧向位移观测的周期应符合规定。(6)基坑壁侧向位移观测应提交图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建筑物位移观测五、裂缝观测(1)裂缝观测应测定建筑物上的裂缝分布位置,裂缝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