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及备考策略诗歌鉴赏中存在的问题1、不看问点乱回答2、答题不合规范3、关键词不准确(或缺少了关键词)4、答案要点不全5、答题思路不清6、知识储备不足原因之一:不看问点乱回答秋日酬王昭仪汪元量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黄金台愧少知己,碧玉调将空好音。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注:1、汪元量:北宋末诗人,善琴,元灭宋时,随宋室被掳至北方。2、黄金台:亦称招贤台,是战国时燕昭王为宴请天下士而筑。碧玉歌,宋汝南王所作。(1)“愁”是这首诗的诗眼,诗的首联、颔联是如何表现这种浓愁的?5分(2)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6分【学生答案】(1)首联通过写诗人独自饮酒、深夜挑灯看剑来写愁之浓;颔联写自己空有才华,不得施展、国破家亡之愁。(2)借景抒怀、衬托。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感伤,自己被掳北去的思乡之感,以及异地他乡的孤独寂寞。【参考答案(1)首联通过写斟酒、挑灯、看剑、流泪等一系列事件(动作、表情)表达愁绪;颔联用典,写空有黄金台,枉调碧玉歌,表达自己的孤寂惆怅。(2)衬托(或借景抒情)。颈联,写秋风万叶,衬托其孤寂悲切;写孤灯夜雨衬托归思难禁。尾联以景结情,用梧桐夜雨,寒气萧萧,构成凄切悲凉的意境。全诗抒发了深沉悲切的亡国之痛、故乡之思。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问题】前人说,“诗忌说理”,可本诗的理说得很好,试作简要分析。【学生答案】本诗道出了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启迪人们要有远大的眼光。【参考答案】本诗前两句写登楼望见的景色———壮阔雄浑,后两句紧承写景,即景生意,不仅写出了诗人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将道理与景物、情感融合得天衣无缝。2011年全国Ⅱ卷关河令周邦彦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学生答案】作者在词中表达了思家、孤寂的心情。【参考答案】作者在词中表达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借景抒情,写作者站在庭院等侯亲人的消息的情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记事抒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原因之二:答题不合规范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试分析这首诗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学生答案】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喜爱之情。【参考答案】用拟人的手法,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备考对策】1、平时训练要留意各类题的答题规范,如:分析意境:描绘诗中画面;概括画面特点;分析思想感情语言有何特色一般要回答:点明语言特色;结合相关诗句分析;分析表达的情感。分析表现手法:指出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加以阐释;分析表达效果(传达出的情感)。2、答题时还要注意点面结合。3、平时训练不可随意,要养成严谨、规范的好习惯,久之成自然。原因之三:关键词不准确(或缺少了点睛之词)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学生答案】这首诗通过繁露、寒月、疏竹、石泉、山鸟等意象,营造了非常美妙的意境。(2)第三联写景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作简要分析。学生答案:用石泉的响声和鸟的喧闹声,写出山间的热闹,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参考答案(1)这首诗通过繁露、寒月、疏竹、石泉、山鸟等意象,生动地勾画出了幽深、寂静的月夜景色,营造了凄清、寂寞的意境。(2)以动(声)衬静。用越远越清晰的泉水声和偶尔一喧的鸟鸣,反衬环境的清远、幽静和空旷,渲染了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孤独愁苦的心情。原因之四:答案要点不全御街行·秋日怀旧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①。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②,谙尽孤眠滋味。都来③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注】①香砌:指花坛。②欹:倾斜。③都来:算来。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尽愁苦,请分析词人是如何将这种愁苦之情传达出来的。(6分)【学生答案】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诗人孤独愁苦之情(得1分,答出一种,另几种未答出。)①夸张手法:“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肠已愁断,酒无由入,虽未到愁肠,已先化泪。运用夸张手法,比入肠化泪更进一层,愁情更是难堪凄切。②细节描写:下阕先以一个“愁”字尽写酌酒垂泪的愁意,“枕头欹”,作者以极为简练的语言生动写出了词人挑灯倚枕独对灯寂然凝思的愁苦神态。③融情于景:“残灯明灭枕头欹”,室外月明如昼,室内昏灯如灭,两相映照,渲染了低沉阴暗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凄苦的情感。④直抒胸臆:“谙尽孤眠滋味”,这句以独白式的语言直接表述了孤枕难眠的难言愁情。“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算来这怀旧之事,是无法回避的,不是在心头萦绕,就是在眉头攒聚。作者的内心独白形象地写出了无法排遣的愁情。【备考对策】无论是全篇还是某一句,都存在着表达技巧的综合运用问题。答题时想到一处就答,不多角度思考,结果因遗漏要点而失分。答表达技巧时要多角度思考,如从修辞手法思考;从表达手法思考,从结构篇章来看,当然,不要过度答题。原因之五:答题思路不清夜坐张耒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问题】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融情于景,景中含情是本诗的突出特点,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参考答案】同意。诗歌描写了在寂静清幽的秋夜里,残叶“迎风尚有声”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情怀。诗歌鉴赏答题的表述程式通常为:这首诗(句话)采用了(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技巧,写出了(意象)(某某)特点,突出了(表现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要准确确定答题思路,就要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要综合研究诗歌内容、表现手法和题目要求,运用已知推求未知,根据要求确定层次。原因之六:知识储备不足壬戌清明作屈大均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注:屈大均,明末清初的抗金义士。其作多感伤时事,慷慨郁勃之作本诗的颔联表现出怎样的语言风格?请简要赏析。【学生答案】形象的比喻。以“落花”比喻受打击的抗清志士,用“啼鸟”来比喻为清廷卖力帮腔的小人。【参考答案】含蓄委婉(或:深沉蕴藉)。作者用垂泪的“落花”比喻受打击的抗清志士,用得意的“啼鸟”来比喻为清廷卖力帮腔的小人,含蓄地表达了深沉悲怆的情怀。【备考对策】高考诗歌鉴赏题内容有:鉴赏诗歌中的形象、鉴赏语言、鉴赏表达技巧、鉴赏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生在复习中应把有关的术语、相关的知识等等分门别类,梳理清楚,并且记牢于心,答题时才能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