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总结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听流人水调子朝代:唐作者:王昌龄体裁:七绝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写听筝乐而引起的感慨。首句写景,并列三个意象(孤舟、微月、枫林)。我国古典诗歌中,本有借月光写客愁的传统。而江上见月,月光与水光交辉,更易牵惹客子的愁情。王昌龄似乎特别偏爱这样的情景:“亿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行到荆门向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等等,都将客愁与江月联在一起。而“孤舟微月”也是写的这种意境,“愁”字未明点,是见于言外的。“枫林”暗示了秋天,也与客愁有关。这种阔叶树生在江边,遇风发出一片肃杀之声(“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真叫人感到“青枫浦上不胜愁”呢。“孤舟微月对枫林”,集中秋江晚来三种景物,就构成极凄清的意境(这种手法,后来在元人马致远《天净沙》中有最尽致的发挥),上面的描写为筝曲的演奏安排下一个典型的环境。此情此境,只有音乐能排遣异乡异客的愁怀了。“分付”即发付,安排意。弹筝者于此也就暗中登场。“分付”同“与”字照应,意味着奏出的筝曲与迁客心境相印。“水调子”(即水调歌,属乐府商调曲)本来哀切,此时又融入流落江湖的乐人(“流人”)的主观感情,怎能不引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迁谪者内心的共鸣呢?这里的“分付”和“与”,下字皆灵活,它们既含演奏弹拨之意,其意味又决非演奏弹拨一类实在的词语所能传达于万一的。它们的作用,已将景色、筝乐与听者心境紧紧钩连,使之融成一境。“分付”双声,“鸣筝”叠韵,使诗句铿锵上口,富于乐感。诗句之妙,恰如钟惺所说:“‘分付’字与‘与’字说出鸣筝之情,却解不出”(《唐诗归》)。所谓“解不出”。乃是说它可意会而难言传,不象实在的词语那样易得确解。次句刚写入筝曲,三句却提到“岭色”,似乎又转到景上。其实,这里与首句写景性质不同,可说仍是写“鸣筝”的继续。也许晚间真的飞了一阵雨,使岭色处于有无之中。也许只不过是“微月”如水的清光造成的幻景,层层山岭好象迷蒙在雾雨之中。无论是哪种境况,对迁客的情感都有陪衬烘托的作用。此外,更大的可能是奇妙的音乐造成了这样一种“石破天惊逗秋雨”的感觉。“千重万重雨”不仅写岭色,也兼形筝声(犹如“大弦嘈嘈如急雨”);不仅是视觉形象,也是音乐形象。“千重”、“万重”的复叠,给人以乐音繁促的暗示,对弹筝“流人”的复杂心绪也是一种暗示。在写“鸣筝”之后,这样将“岭色”与“千重万重雨”并置一句中,省去任何叙写、关联词语,造成诗句多义性,含蕴丰富,打通了视听感觉,令人低回不已。弹到激越处,筝弦突然断了。但听者情绪激动,不能自已。这里不说泪下之多,而换言“泪痕深”,造语形象新鲜。“收与”、“分付与”用字同妙,它使三句的“雨”与此句的“泪”搭成譬喻关系。似言听筝者的泪乃是筝弦收集岭上之雨化成,无怪乎其多了。这想象新颖独特,发人妙思。“只说闻筝下泪,意便浅。说泪如雨,语亦平常。看他句法字法运用之妙,便使人涵咏不尽。”(黄生评)此诗从句法、音韵到通感的运用,颇具特色,而且都服务于意境的创造,浑融含蓄,而非刻露,《诗薮》称之为“连城之璧,不以追琢减称”,可谓知言。1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8—9题。骢马万楚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沙源日未阑。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君能一饮长城窟,为尽天山行路难。8.作者在诗中描写了一匹怎样的马?(5分)9.诗中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结尾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案】8.、开篇在读者面前展现的就是一匹形貌引人注目.气度不凡的良马。(2分)这匹马高贵和矫健,并体现了艰苦卓绝.征战沙场.出生入死.为国捐躯的昂扬精神气魄。(3分)9.诗歌采用象征的手法。(1分)意思是只要能有建功立业.为国献身的机会,哪怕是奔赴长城内外和历尽艰难险阻的天山也在所不辞,表现了骢马的不甘寂寞.一展宏图的雄心壮志,(结合诗句分析3分)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和立功边陲的宏伟抱负。(2分)【赏析】《骢马》,又作《骢马驱》,原属《乐府·横吹曲辞》,主要写“关塞征役之事”。万楚这首《骢马》诗与乐府旧题不同,是一首借马抒怀、咏物言志的律诗。首联写骢马的毛色、装饰与气派。“金络”,指用金装饰的马笼头,形容它的富贵与华丽。“青骢”,指马的毛色和品种,是产于西域的名马,有青白相间的色泽。“白玉鞍”,指洁白似玉的马鞍。开篇在读者眼前展现的就是一匹形貌引人注目、气度不凡的良马:有着一身青白相间斑驳有致的色毛,装饰着金光闪闪的马络头,配以洁白玉石似的马鞍,主人骑着它,扬着长长的鞭子,在京郊的康庄大道上来回蹓跶,奔跑,气派十足。“金”、“青”、“白”,色彩的调配既富丽堂皇,又柔和舒适。用词造意,铺张夸饰,以突出骢马华饰的高贵和扬厉矫健的雄姿,使马的形象更为鲜明生动。颔联写马的敏捷、矫健和雄风。“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早晨骏马奔驰在长安的大道上,扬起的尘土很快消散;傍晚到达黄河的发源地,太阳尚未下山。“朝”、“暮”,早晚仅为一天,说明时间的短促,“东道”、“河源”,两地相距数千里,用以夸张空间的阔远。“尘恒灭”、“日未阑”,表现骢马飞奔的神速、锐意进取的雄风。颈联刻划骢马的功业、品格和德性。“汗血”,即“汗血马”,一种产在西域大宛国的千里马。据说此马在长途跋涉之中,至日中其汗从前肩髆小孔中流出,颜色如血。“每随”、“不惮”四字,表现了骢马艰苦卓绝、征战沙场、出生入死、为国捐躯的昂扬的战斗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颔、颈两联属对工致,气势开宕、豪迈,读后令人精神振奋。尾联写对骢马的信任、勉励和希望。“君能一饮长城窟,为尽天山行路难。”表达了主人对骢马的期望,正如杜甫“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房兵曹胡马》)之意。“能”、“尽”二字,充分表达了主人对马的信任,认为其定能为人驰骋,为国尽职,肩负起横行关塞、守边保疆的重任。反之,也表明了骢马的决心、壮志和宏愿。“长城窟”,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的简写,原属《相和歌·瑟调曲》。相传长城有泉窟,可以饮马。古辞原意为“征戍之客,至于长城而饮其马,妇人思念其勤劳,故作是曲也。”“行路难”,原属《乐府·杂曲歌辞》,即“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乐府解题》)。结句引用乐府古题,意思是只要能有建功立业、为国献身的机会,哪怕是奔赴长城内外和历尽艰难险阻的天山也在所不辞,表现了骢马的不甘寂寞、一展宏图的雄心壮志,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和立功边陲的宏伟抱负。这首诗从马的华饰,写到马的才能、突出马的品质和德性,盛赞它为国建功立业而不怕艰苦、不惜伤残的精神。一联写外在美,二三四联写内在美,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明是赞马,实为喻人,表现诗人自己的胸襟和抱负。诗歌格调高亢,豪放旷达,体现了盛唐奋发昂扬、热情奔放的诗风。沈德潜称这首诗“几可追步老杜咏马诗。李白: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说明】这首绝句写于江夏,抒发了诗人流放时的悲寂心情。【解释】①史郎中--李白友人,生平不详。黄鹤楼--故址原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鹄矶头,凭楼远有目千里,为古代名胜之一,现拆迁至附近的高观山。②迁客--被贬谪远地的人。这里,李白以汉贾谊遭谗被贬做长沙王太傅的事自比。③江城--江夏,今湖北省武昌县。落梅花--即《梅花落》笛曲名。李白:陪簇叔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说明】乾元二年(759),李白的族叔李晔贬官岭南,途经岳州。李白陪李晔和贬官岳州的贾至一起泛游洞庭湖,并这组诗。组诗共五首,这里选一首。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李白正是以自己豁达大度的精神来劝尉李晔和贾至的。【解释】①刑部侍郎晔--李晔,李白的族叔,曾任刑部侍郎,乾元二年被贬到岭南边远地区任县尉。中书贾舍人至--贾至,曾任中书舍人,乾元年间被贬为岳州司马。②南湖--指洞庭湖。③耐可--怎么能够。④且--姑且。赊--借取。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解释】①缘--因为,个--这样。这两句用夸张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愁闷,②秋霜--指头发如秋霜一样白。这两句说:照着镜子,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通过向自己提问,进一步加强了对“愁”字的刻划。李白:望庐山瀑布①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说明】这首绝句用夸张的比喻,形象地勾画了庐山瀑布的壮观。【解释】①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南。②香炉--香炉峰,在庐山北部,这句说:峰上的云气,在日光照射下,有如香炉中散发出的紫烟,袅袅上升。③挂前川--从峰顶直挂到山前的水面。④银河--天河,落九天--从天空的最高层直落下来。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①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说明】当作者得知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后,深感不平,立即写了这首诗,表达对友人的同情和担扰。【解释】①左迁--贬官。古时以右为尊,所以把贬官叫“左迁”。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这里指王昌龄被降为龙标尉。②子规--杜鹃鸟。这句用杨花飘落、子规悲啼,兼写时序和悲离心情。③五溪--指辰溪、酉溪、雄溪、蒲、沅溪,在今湖南省西部一带。④与--给,托付的意思。⑤君--指王昌龄。夜郎--这里指王昌龄被贬往的僻远地区。李白: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说明】这首诗虽然只是写了山寺,却人留下了充分的想象余地。【解释】①危楼--指建筑在山顶的寺庙。李白:永王东巡歌①(选一首)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说明】《永王东巡歌》共十一首,现选一首。永王,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六子李璘,天宝十四载(755)受命平定安禄山叛乱,作者曾参加李璘幕府。诗中,作者表示了愿意为国效力的抱负。【解释】①东巡--指至德元载(756)十二月,李邻以平乱为号召,带兵沿长江下。李白就是在这时应邀参加李璘幕府的。后李邻被其兄其兄唐肃宗李亨击杀,李白也因此获罪。②三川--黄河、洛水、伊水,指安禄山当时盘踞的洛阳一带地区。北虏--指安禄山叛军。乱如麻--形容叛军到处横行。③永嘉--西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307-312)。永嘉五年(311),前赵刘曜攻破西晋京城洛阳,中原人民纷纷南逃避难。这里用刘曜攻陷洛阳后的混乱局面,比喻安史之乱时的情况。但用--只要任用。东山谢安石--东晋谢安,字安石,曾隐居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山。淝水之战时,谢安任东晋,他派谢玄、谢石等率兵抗击,最后以少胜多,大败前秦苻竖军。⑤静胡沙--平定叛乱。这两句中,李白以谢安自比,表示了愿意为国出力、平定叛乱的志向和信心。李白:早发白帝城①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说明】永王李璘失败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被流放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东)。公元七五九年春,李白在流放途中,到达白帝城时遇赦,便乘船以江陵一带。这首诗,表面上写归舟从上游顺流下时的神速,实际上抒发了他在获释途中轻松欢快的心情。【解释】①发--出发,白学城--遗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山上。②彩云间--白帝城建在山上,地势高峻,好象在云端里一样。③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距白帝城约一千二百里。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这是夸张的说法。李白:赠汪伦①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说明】李白乘船欲行,好朋友汪伦唱着歌赶来送他。写得有声有色,有景有情,并且很有性格特征。【解释】①汪伦--李白在桃花潭(在今安徽省泾县西南)结识的朋友。从诗中描写的情况来看,汪伦的性格是相当豪爽的。②踏歌--用脚步采阗折子唱歌。李昌祺:新安谣垂老频逢岁薄收,秋租多欠卖耕牛。县官不暇怜饥馁,唤拽官车上陕州。【作者介绍】李昌祺(?_1451),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明永乐二年(1404)进士,参加《永乐大典》。任河南左政使时,廉洁正直,做了些有利民

1 / 3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