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礼仪文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思勤组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录道教服饰礼仪道教交往礼仪道教道场礼仪仪礼仪道教日常礼仪中国古代礼仪对于冠服甚为重视,并以不同冠服作为礼仪等级的重要标志。从南朝刘宋陆修静,随着道教仪式逐渐完备,便开始根据古代冠服之制,结合宗教需要,对道士的冠服适应社会等级制度的教义思想重新作了诠释,定为制度。卐道士诸巾、冠混元巾:象征混元一炁(qì)。是以黑缯糊制而成,硬沿圆帽。顶之正中留有一圆孔,以露发髻,现全真道士多戴此帽。庄子巾:象征如庄子一样,无拘无束,超凡脱俗。亦称冲和巾,该巾下面为方形,上部成三角形,状如屋顶,帽前正面镶有白玉,便以正帽,象征品性端正。老年道士多戴庄子巾。纯阳巾:明朝《三才图会》称:“纯阳巾,又名乐天巾,顶有寸帛,襞积如竹简,垂之于后,曰纯阳者以仙名,而乐天则以人名也。”九梁巾:类似纯阳巾。前顶平斜如尾面,排有九叠,九缝。道教奉九为极阳之数,一切修行最终目的。故九梁巾又象征道徒们对大道的向往。浩然巾:清代道士闵一得在《清规玄妙》中说:“雪夜用浩然。”明代朱权的《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六中有雪巾的记载:“以玄色紵丝为之,以天鹅皮为里,凡雪天严寒皆用之以护脑。”可见浩然巾即是雪巾。此巾象征道士的浩然正气。☞逍遥巾:亦称荷叶巾,全真年轻道士多戴此巾。用块大方巾将挽好的头发包扎起来,留有两角虚于后背。走路时随风飘动,显示出道士逍遥自在。☞三教巾:应该是王重阳祖师提出三教合一思想时所缝制。体现了道教的包融性,崇尚和平的宗教理念。道士受了中极戒就可以戴此巾。☞一字巾:旧称幅巾,用青布做成布带,端头用优质木雕成太极八卦扣相互衔接。平时为了固定头边沿的短发所戴。该巾扣上为“混元圈”,散开为“一”,正体现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教义思想。☞太阳巾:形如现代的太阳帽,主要是遮挡夏日阳光。不同的是,太阳巾是用蓝布做成。因全真道士挽发后要插簪子,便以佩戴,所以中间隆起的部分为三角形。此巾在湖北使用者较多。☞黄冠:曾受初真戒者方可戴;三台冠,受过中极戒者可戴;五岳冠,覆斗形,上刻“五岳真形图”,必须受过天仙戒者方可戴;五老冠,莲瓣形,中绣五老像,晚间做超度法事时,高功所戴;元始冠,是洞真法师、太洞法量和三洞讲法师所戴;芙蓉冠,大罗金仙所戴。混元巾庄子巾偃月冠五岳冠冠服:道士平时穿戴的冠裳和免簪帔以及在斋醮仪式中穿着衣帔的总称。早期道教对于冠服之规定甚为简单,从南朝刘宋陆修静起,道士的冠服制度趋向严格,冠服区别愈加明显。据南北朝《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私》卷五,对各类道士的冠服作了明确规定。书称:“服以象德仪形,道士女冠,威仪之先参佩经法,各须具备如本法,不得叨谬。违夺算三千六百。”唐道士张万福《三洞法服科戒文》中的道士冠服分类已趋简化,按法派分为六类。法服:道教神像以及高功和法师在斋醮仪式中所穿服饰的名称。道教法服源于中国古代祭祀礼仪的服饰规定,又与道教教义思想和服饰的时代流变有关。法衣:道教科仪中高功法师各种穿着的统称。忏衣,道士在科仪中念经拜忏时所穿的一种法衣;绛衣,在大型斋醮法会中,高功法师所穿的一种法衣,穿时里衬海青,其制两袖宽大垂地,双臂展开时,两袖和衣身合成四角形,两袖和衣身均绣有金丝龙纹;海青,为道士日常穿用,是用青布简单制作而成宽袖道袍。现今为了穿着方便,夏天多穿白色对襟和斜襟两种道衣,多数以棉绸制做。法衣高功法衣☞道人鞋袜道人平时穿双脸鞋或十方鞋,用青布制做,鞋边沿剪有孔,再用白布将孔缝上或不缝,多为夏天穿。用高筒白袜套住裤管系上,以便进入殿堂避免体垢落地。☞高功法师所用的鞋道靴:高功法师在举行大型斋醮法事所穿的鞋,其制黑色高筒,白漆高厚硬底;云鞋:大型斋醮法事中高功所穿,其制彩锦浅帮,绣制云纹,圆头厚白底,多在高功踏罡步斗时所用。双脸鞋云鞋十方鞋金元以来至今,全国道教形成全真道与正一道两大教派。目前全国道教宫观大部属全真派,正一道主要流行在江南和台湾省。他们的服饰也有所不同。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正一道全真道道家奉华夏民族祖先黄帝为始祖,尊老子为教主,奉为太上老君。中国以儒、释、道为三足鼎立,其中道家是华夏民族固有的宗教,对传统文化保留得比较多,有学者称“道家(教)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被人称之为“活化石”。老子•1.称谓•出家的道士,一般应尊称为“道长”。道士又称“黄冠”、“羽客”。女道士一般应尊称为“道姑”,又可称“女冠”。此外,还可根据其职务尊称法师、宗师、方丈、监院、住持、知客。非宗教人员对道士可尊称“道长”或“法师”,前面也可以冠以姓,例如称“王道长”或“刘法师”等。•2.交往道士不论在与同道还是与外客的接触中,习惯于双手抱拳胸前,以拱手作揖(又称稽首)为礼,向对方问好致敬,这是道教传统的礼仪。作揖致礼的形式,是道教相沿迄今的一种古朴、诚挚、相互尊重和表示友谊的礼貌。见面时用语为“无量天尊”或“赦罪天尊”,通用应答语为“慈悲”,也可同语应答。后辈道徒遇到前辈道长,一般可行跪拜礼、半跪礼或鞠躬礼。各派的跪拜礼略有不同,一般以师承为训。非宗教人员遇到道士,过去行拱手礼现在也可以随俗,用握手问好。道教迎接礼仪道侣相逢或道俗相逢时,须行拱手礼或作揖礼。拱手礼即抱拳拱手。两手相抱(左手抱右手,寓意为扬善隐恶,盖以左手为善,右手为恶之故),举胸前,立而不俯,可口说:“无量观”或“善哉、善哉”,也可说:“道祖慈悲”。“无量观”有与人祝福无限之意。与人相见,一手持物时,则伸出一手,食指内屈为礼(为一气化三清之意)。作揖礼即躬身稽首。一面躬身,一面双手于腹前合抱,自下而上(不过鼻),向人行礼。因举手伴以屈身(躬身)故亦称(打躬)。又因身体弯曲成月牙状,故双称“圆揖”。向人作揖行礼时不要过分屈身,以免臀部突出不雅观。作揖礼较拱手礼为敬,对长者多行此礼。磕头(叩头)礼磕头(叩拜)礼姿势:右膝下跪,右手撑于蒲团前方,左腿弯曲,然后左膝下跪,(如穿汉服,左手应把左膝上的布提起,待到左膝跪下后,再放下。)然后左手掌置于右手掌下,右手大指置于左手掌内。头往下嗑,额头轻触手掌。是为一次,注意屁股应该下坐,不应该撑起来。如果要连续嗑头,一般情况下,头上抬时,双手成拱手,跟着上来,头往下嗑时,双手放下,成前面讲的撑在蒲团上的姿势。嗑头有嗑一次的,两次的,三次的。使用场合:这是较大的礼节,一般用于拜见长辈,或是拜师,拜祖先等。三跪九叩礼姿势:是作揖和嗑头结合起来的动作,是最高的礼节,又叫三拜九叩。先作揖一次,双手下放时,右膝下跪,右手下撑,依嗑头的动作,嗑三次,最后一次头上抬时,左膝上提,左脚踏实,形成右膝单跪的姿势(如穿汉服,左膝上提时,左手要把布往上提,左脚踏实后放下)。然后右手离地,右腿站立,身体站直。身体站直的同时,左右手成拱手,往上提,身体站直后,随即鞠躬,又形成作揖。然后依前所述嗑头三次。继而作揖,又嗑头三次。是为三跪九叩。三是指作揖三次,或下跪了三次;九是指叩头九次。使用场合:这是中华民族最高的礼节,看情况运用。在道教官观内,人们常常可以看到道士们身着金丝银线的道袍,手持各异的法器,吟唱着古老的曲调,在坛场里翩翩起舞,犹如演出一场折子戏,这就是道教的斋醮科仪。俗称“道场”,谓之“依科演教”,简称“科教”,也就是法事。中文名:道教礼仪别称:依科言教,科教,法士外文名:Taoismetiquette主要内容:法道•道场道场是一种为善男信女祈福、禳灾、超度亡灵而设坛祭祷神灵的宗教活动。道教的斋醮道场分为祈祥道场和度亡道场。凡参加道场的信众,均要斋戒沐浴,诚心恳祷,服装整洁,随同跪拜。祈祥时默念“消灾延寿天尊”,度亡时默念“太乙救苦天尊”,求福时默念“福生无量天尊”。道教祀神和做法事的处所,称作道宫或道观。道教宫观的建筑形式和布局与佛教寺院的建筑大体相仿,也采用中轴线,院落式布局,只是殿堂的名称与所供奉的神像不同而已。道观从山门开始,先后依次排列着龙虎殿或灵宫殿、三清殿或玉皇殿、四御殿、纯阳殿、重阳殿或老律堂。佛教的“藏经阁”,道教称“三清阁”。道教科斋礼仪斋醮是道士日常生活中必修之课。斋醮的礼仪很复杂,如敬香、礼叩、做道场等。敬香时,还应上供敬神。上香礼※点香:三根香是为一柱,把三根香排整齐,左手拿住前面(燃香的那一头),右手拿住后面,在蜡烛上或其它火源上点。当然,如无火源,右手可以空出来拿打火机。※鞠躬:左手拿香,香是朝上的,右手抱在左手上,三鞠躬。※上香:左手上香,注意香要齐平,不要散乱,香要插直,且三根香位置排成一直线。(如果香很大,三根香一起拿不住,应该一根一根的插,先插一根在中间,再插一根在右手边,最后一根插在左手边,这里是以自己为参照的,以左为尊,自己的右手边即中间那根香的左边。)祭祀礼一、供品灯:即蜡烛。花:用鲜花,一般用菊花和百合等。插花瓶里,放在供桌前方的两边上。香:香和纸钱。果:水果,桔子,香蕉,梨等。如是大水果,各用五个,放四个于盘子内,另一个置于四个之上。香蕉中间拱起来的的地方要朝天,扒着放。茶:普通茶,倒入三个茶杯中。民间祭祀一般用荤祭,即用鸡肉等。也有很多人用酒来代替茶。二、普通祭祀仪式在供桌上摆好上述供品,开祭,奏乐,鸣鞭炮,众人列队站在前面,主祭上香,主祭念祭文,主祭跪拜(可选用三叩首或三跪九叩),其它人跟着主祭跪拜。然后每个人依次上香,上完香后,每人拿一些纸钱,化纸。礼毕。将茶或酒一杯一杯的倒在地上,即可收舍东西回家。注意的是,因为历史原因,不同地方的道教信徒使用的礼仪可能不同。道教宫观一般每日早、午、晚三次上殿诵经.也有早、晚两次的。这种诵经叫做早晚功课、日诵功课或玄门功课道教日常礼仪道教宫观的道士必须住庙,要求宫观内保持良好道仪风范,不得混同于俗。道士与道士之间一般称道友、道长等,对年老道士一般称某爷。道人宿舍中须清洁素雅,不得华饰,但要整齐,道人不得裸身而卧,不得在卧室内荤酒、神侃。早上开静后,需立即起身洗漱,到各殿朝拜祖师,上早课,诵经聆听,持心修炼。到其他庙内挂单,要遵守其庙中规范,不经允许,不得常住。•上殿道士上殿,必须穿戴整洁。道士值殿,禁止谈笑,并要保持殿宇整洁。道士在道观内的饮食、起居和作息,均须按各道观内的清规执行。如饭前念“供养经”,吃饭时不准讲话,碗筷不要有响声,饭后念。结斋经”。外道进道观,必须先上殿进香和行礼,并且同知客道士对话。非宗教教徒参观道观时,礼拜上香可以随意,如果上香,上香礼为双手持香,过顶,插入香炉,鞠躬后退。一般信徒上香,可以跪拜,通常是三叩首。•颂经•颂经是道教的主要宗教活动。道士每天要颂经两次,是早晚功课的主要内容。早颂清净经,晚颂救苦经。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