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如东县人民政府二○○六年二月2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5第一节发展基础…………………………………………………5第二节发展环境…………………………………………………9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0第三节指导思想…………………………………………………10第四节发展目标…………………………………………………11第三章空间布局………………………………………………………16第五节空间发展区划……………………………………………16第六节洋口港经济开发区………………………………………17第七节如东经济开发区和新区…………………………………19第八节小洋口地区………………………………………………20第九节沿海产业带………………………………………………22第十节沿苏334线产业带………………………………………23第四章产业发展………………………………………………………24第十一节农业……………………………………………………24第十二节工业……………………………………………………26第十三节建筑业…………………………………………………29第十四节服务业…………………………………………………30第十五节科技创新………………………………………………34第五章城乡发展………………………………………………………35第十六节城镇化…………………………………………………36第十七节新农村…………………………………………………38第十八节城乡基础设施…………………………………………40第六章改革开放………………………………………………………433第十九节深化体制改革…………………………………………43第二十节健全现代市场体系……………………………………45第二十一节开放型经济…………………………………………45第七章社会发展………………………………………………………46第二十二节教育…………………………………………………47第二十三节医疗卫生……………………………………………48第二十四节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49第二十五节人才…………………………………………………50第二十六节人口和老龄事业……………………………………51第八章资源环境………………………………………………………51第二十七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51第二十八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53第二十九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54第三十节强化资源管理………………………………………55第九章和谐社会………………………………………………………56第三十一节富民优先……………………………………………56第三十二节社区建设……………………………………………58第三十三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58第三十四节精神文明建设………………………………………59第三十五节民主法制建设………………………………………60第十章规划保障和实施………………………………………………61第三十六节加强经济社会调节…………………………………61第三十七节组织实施重大工程…………………………………63第三十八节建立规划实施机制…………………………………65第三十九节强化规划组织落实…………………………………65第四十节健全评估监督制度…………………………………654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序言“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如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蓄势跨越的关键期、提升在全市全省地位的赶超期,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是如东现代化进程中十分重要的发展时期。《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如东县委关于制定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提出“十一五”期间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集中体现了县委的决策意图和施政方针,是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编制的重要依据,是指导如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行动纲领。5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第一节发展基础“十五”以来,全县人民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本世纪之初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大力实施“一兴三化”战略,全力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全民创业和港口开发,深化各项改革,优化发展环境,较好地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三个文明”齐头并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既快又好的局面,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三次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这一时期是如东历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协调发展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为“十一五”蓄势跨越奠定坚实的基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五”期间,全县经济发展速度逐年加快,预计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2.5%,超过“十五”预期目标2.5个百分点,提前一年达到“十五”计划预期目标。预计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545元,均比“九五”期末翻了一番。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提前一年达到“十五”计划目标,2005年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45亿元。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全县三次产业结构预计由2000年的33.2:33.8:33调整为2005年的19.6:47.3:33.1,由“二一三”演变为“二三一”。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速最快、增量最大、拉力最强的产业,主体地位进一步凸现。2005年,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59.6亿元,在全县经济中的比重达到40.3%,比2000年上升了11.5个百分点。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县镇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顺利实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到位,公有资本基本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融资和财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人事、教育、文化、卫生、劳动与社会保障以及农村等领域的改革扎6实推进。经济秩序趋于规范,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项目投入增势强劲。“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2.8亿元,是“十五”计划的1.62倍,其中工业投入167.6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洋兴公路、苏334线东延、苏223线北延、海防公路、洋口中心渔港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工程顺利推进,如东经济开发区新区、洋口化学工业园和各镇工业集中区建设进程不断加快,项目聚集功能明显增强。风电一期、二期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得到实施。港口开发重大项目取得重大突破,陆岛连接通道、洋口大道和洋口运河已开工建设,人工岛、临港工业区一期基础设施等工程即将开工,洋口港开发进入项目实施阶段。开放水平明显提高。“十五”期间,利用外资水平明显提高,实际利用外资实现翻番增长,累计达3.84亿美元,是“十五”计划的2.6倍,实现了利用外资的“撑杆跳”。2005年底在册外商投资企业432家,投资商分别来自美国、日本和港澳台等33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自营出口额3.68亿美元,是“十五”计划目标的1.55倍,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达到4744万美元,是“十五”计划目标的1.49倍。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行政区划调整基本到位,城镇布局趋于合理,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中心镇为骨干、一般建制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县城新区建设拉开框架,旧城改造步伐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向城镇流动,城镇化率达到33%。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日益配套,城镇吸纳和辐射功能明显增强,人居环境大为改善。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科技事业得到发展,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科技进步对工、农业的贡献份额分别达39.22%、53.84%,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基础教育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卫生、体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人民身体健康7水平得到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建成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土地市场管理日益规范。安全生产监管逐渐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以创建江苏省示范县为载体,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其他各项社会事业相应得到发展。建成省级文明城市。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十五”期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递增11.1%和8.5%,2005年达到11162元和4835元。城镇就业总量持续增加,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到2005年末,城镇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2.1平方米和52.8平方米,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超过1万元,恩格尔系数为40%。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加快,已有13项指标达到和超过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十五”期间,全县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民的思想观念也悄然发生了变化,逐步从重农业轻工商转向了重工亲商,干部队伍得到了锻炼,全县上下共谋发展的氛围正在形成。但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快,产业集中度和层次偏低,特别是二、三产业比重、城镇化水平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偏低的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县在既定时间内小康社会目标的全面实现。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抓紧部署,在发展和改革中逐步加以解决。8表1:全县“十五”计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表指标名称单位“十五”计划目标2005年实绩完成“十五”计划(%)一、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24.3148119.11、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32.729—2、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48.670144其中:工业增加值亿元4059.6149建筑业增加值亿元8.610.4120.93、服务业增加值亿元42.749114.8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1120013545120.95、三次产业比例26.5:39.0:34.519.6:47.3:33.1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46.563.2135.9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累计150累计242.8161.8四、财政收入(全口径)亿元711157.1五、进出口总额万美元3120042062134.9其中:自营出口总额万美元2380036847154.8六、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累计15000累计38425255.3七、外经营业额万美元31704744149.7八、劳务输出人累计5000累计5010100.2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年44004835109.9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年950011162117.5十一、城镇登记失业率%53.23十二、人口自然增长率‰-1-2.79十三、年末总人口万人111107.68十四、城镇化率%4033十五、科技对工农业的贡献率%45/6039.22/53.84十六、公有资本占比%1010备注:上述指标全部按现行价计算,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及其组成为预计数。9第二节发展环境“十一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面临良好的发展环境。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呈平稳增长态势,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国际制造业加快向亚太地区转移,国外资本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的速度将继续加快,有利于我县吸引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从国内看,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市场经济体制将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地区区域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已成为我国最具竞争力的区域之一,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发展态势,正在成为我国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从省内看,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和南通江海联动战略的实施,将使沿海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正在建设并将于2008年通车的苏通大桥、即将建设的崇启大桥、崇海大桥、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网,将使我县交通条件得到根本改善,融入上海两小时都市圈。从我县自身情况看,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的加快发展,全县经济已经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条件,洋口港的开发建设将使我县潜在的资源优势迅速向现实的竞争优势转化。洋口港铁路、高等级疏港公路的规划建设,将显现出我县的区位优势,由交通末梢一跃成为我国东部沿海承南启北、连接东西的交通要冲,进一步拓展我县资源配置的空

1 / 7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