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马里共和国是西非的一个内陆国家,向北与阿尔及利亚、向东与尼日尔、向南与布基纳法索和科特迪瓦、向西南与几内亚、向西与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接壤,是西非面积第二大的国家。它的北部边界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大多数人集中在南部,尼日尔河和塞内加尔河源于这里。马里过去也被称为法属苏丹,它的名字来源于马里帝国。马里国家面积的2%是农用地,同时80%的劳动力在农业工作。2012年3月,马里发生军人骚乱,起因是不满抚恤政策,总统政权被终结。国旗•马里国旗是一面由绿、黄、红三条直线组成的三色旗,长与宽的比例为3:2。1961年3月1日被采用为国旗,以取代马里联邦旗帜中间的黑色人形图案。国徽•马里国徽成圆形。圆面为蓝色,中间是一座风格独特的城堡,其上为一只展翅的和平鸽,下方是光芒四射的太阳和两张引箭待发的弓。圆周上方为法文写的“马里共和国”;下方用法文写着格言“一个民族、一个目标、一个信念”。其他•首都:巴马科•独立日:1968年9月22日•语言:官方为法语,80%居民通用班巴拉语,各部族均有自己的语言•马里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度,经济贫困,生活质量低下,54%的马里人是文盲,约只有三分之二的人口有干净的水源,平均期望寿命只有45岁。自然环境•位于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缘,西邻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北、东与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尔为邻,南接几内亚、科特迪瓦和布基纳法索,为内陆国。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干旱炎热。中、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分为三个季节:3~5月为热季,6~10月为雨季,11~2月为凉季。热季最高气温达50℃,凉季最低气温为14℃自然资源•现已探明的主要矿藏资源及其储量:黄金900吨,铁13.6亿吨,铝矾土12亿吨,硅藻土6500万吨,岩盐5300万吨,磷酸盐1180万吨。森林面积110万公顷,覆盖率不到1%。水力资源丰富。有3个水电站,12个火力发电站,1个太阳能站。对外关系•奉行独立、和平、睦邻友好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愿与一切爱好和平、正义和进步的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主张尊重国家主权,不干涉别国内政,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地区冲突;加强非洲团结,促进睦邻友好,积极推动非洲一体化发展。强调外交为经济发展服务,努力寻求国际援助。马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国之一,主张维护不结盟运动,使之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呼吁建立国际新秩序,主张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债权国和债务国共同分担责任,寻求解决债务问题的有效办法。积极参加中、西非地区维和行动,谴责一些非洲国家动辄军事政变的做法。承认巴勒斯坦国并建立了外交关系,支持巴以和平协议。截至2003年底,马与13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工业•2007年,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3%。全国有400多家企业,绝大多数为私营企业,主要部门有食品加工、出版印刷、纺织、建筑材料等。66.2%的工业集中在首都巴马科地区,50人以下的企业占85%,200人以上的企业仅占4%。农牧渔业•农业和畜牧业是马经济支柱。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8%。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0%。全国可耕地面积3000万公顷,已耕地面积350万公顷。主要经济作物有:小米、玉米、稻谷、花生、棉花等。是非洲主要产棉国,2011年预计棉花产量超过40万吨。服务业•服务业主要由交通、通讯、商业和行政等部门构成。服务业总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2%。旅游业•旅游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杰内古城、通布图古城、多贡遗迹和加奥阿斯基亚王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主要旅游城市有首都巴马科、古城通布图和水城莫普提,最佳旅游季节为11月至次年1月。近年旅游业发展迅速。全国有109家旅行社、244家旅馆饭店、3492间客房。2007年接待外国游客25万人次,创汇1.75亿美元。近年来马旅游业受北方安全形势影响严重下滑。发生骚乱•马里首都巴马科当地时间2012年3月21日发生军人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