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血吸虫病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八章蠕虫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第一节日本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japonica)是日本血吸虫寄生于人体静脉系统引起的疾病。由皮肤接触含有尾蚴的疫水而感染。主要病变为虫卵沉积于肝和肠壁引起虫卵肉芽肿。急性患者有发热、肝大与压痛、腹泻或脓血便、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慢性期以肝大、脾大或慢性腹泻为主,晚期则以门静脉周围纤维病变为主,可发展为肝硬化,伴明显门静脉高压、巨脾、腹水。目前公认的血吸虫为五种。病原学日本血吸虫成虫为雌雄异体,常合抱在一起,寄生于人体或其它哺乳动物的门静脉系统,主要在肠系膜下静脉。存活时间一般为4~5年长者达20年以上。在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中,人是终末宿主,钉螺是唯一的中间宿主,除人外,尚有牛、猪、羊等40余种哺乳动物是保虫宿主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患者和保虫宿主是主要传染源。在湖沼地区耕牛也是重要的传染源。(二)传播途径有皮肤、黏膜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饮用含尾蚴的生水可自口腔黏膜侵入。传播途径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虫卵随粪便入水,水中有钉螺孳生,人、畜接触疫水。(三)易患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以男性青壮年农民、渔民为多,夏秋季感染机会最多,感染后可以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仍可多次重复感染。(四)流行特征血吸虫病流行于我国长江沿岸及以南的13个省、市、自治区。疫情以湖沼区最为严重,流行区与钉螺分布区域相同。辅助检查一:血常规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粒增高,慢性期嗜酸性粒细胞可有轻度或中度增加二:粪便检查从粪便中检查出虫卵和孵化的毛蚴可作为急性去血吸虫的诊断依据三:肝功能检查急性血吸虫患者血清中球蛋白明显增高、血清ATP轻度增高四:免疫学检查单克隆抗体检测特异性高,可作为疗效判断参考。五:直肠粘膜活检通过直肠或乙状结肠镜,自病变处取米粒大小黏膜,在显微镜下压片检查虫卵,阳性率较高治疗要点(一)病原治疗目前治疗血吸虫病得的首选药物是吡喹酮,适用于各期各型的患者。1.急性血吸虫病成人总剂量为120mg/kg,儿童140mg/kg,6日分次服完,其中的50%必须在前两天服完。体重超过60mg/kg者按60mg/kg计。2.慢性血吸虫病成人总剂量为60mg/kg,儿童体重在30kg以内者按70mg/kg,30kg以上者按成人剂量,2日内分4次服完。3.晚期血吸虫病如患者一般情况好,肝功能尚佳,总量可按40~60mg/kg,2日分次服完,每天分2~3次服。若肝功能较差、年老体弱或有并发症者,可按总量60mg/kg,3天内分次服完。巨脾型者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4.预防性服药接触疫水15日口服蒿甲醚6mg/kg,以后每15日一次,连服4~10次,或在接触疫水后7日口服青蒿琥酯6mg/kg,顿服,以后每7日一次,连服8~15次。(二)对症治疗急性期血吸虫病患者高热、中毒症状严重,应给予降温、补液,保证谁、电解质平衡;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应加强营养,改善体质,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及时治疗并发症;对巨脾型患者,可考虑手术;侏儒症时期短期、间歇、小量给予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制剂。预防(一)管理传染源对流行区的患者、病畜每年进行普查、普治,一般选择冬季非流行季节集中进行。(二)切断传播途径消灭钉螺是预防的关键因素,采用以改造环境灭螺为主、药物灭螺为辅的原则。保护水源,改善用水。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三)保护易患人群尽量避免与疫水接触,流行区应禁止下水游泳、捕捉鱼虾等。下水劳动时,应涂擦防护剂或用药物浸渍衣裤,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健康教育1.向流行区群众进行预防教育,讲解学血吸虫病的预防知识,如感染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宣传疾病普查、普治的重要意义。重点工作是消灭钉螺,避免接触疫水以及做好个人防护工作。2.讲述疾病知识及预后,确诊后应积极治疗。对晚期血吸虫患者,指导和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肝硬化的相关知识,按医嘱治疗,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预防并减少肝硬化并发症的反复发作。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一)发病机制血吸虫发育过程中的尾蚴、童虫、成虫、虫及其代谢产物均可引起宿主的免疫反应和病变,但由虫卵引起的肉芽肿最为重要。1.尾蚴引起的病变尾蚴入皮肤后,能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局部出现红色丘疹,称尾蚴性皮炎,维持1-3天2.童虫引起的病变童虫移行入肺时,引起肺点状出血和白细胞浸润而引起患者咳嗽等,严重时出现“出血性肺炎”,在患者感染后1-2周内出现,并很快消失。3.成虫引起的病变4.虫卵引起的病变(二)病理解剖血吸虫的病理改变以肝和结肠最显著1.早期肝大,可见栗粒状黄色虫卵结节,晚期可形成肝硬化等。2.结肠病变主要在直肠、乙状结肠与降结肠。肺部病变为间质性虫卵肉芽肿伴周围肺泡炎性浸润。临床表现(一)急性血吸虫病(二)慢性血吸虫病(三)晚期血吸虫病(四)异位血吸虫病一、急性血吸虫病1.发热,体温一般为38~40℃,热型以间歇热、弛张热最常见。2.消化道症状,发热期间多伴有食欲减退、腹痛、腹泻。初为希水便,后有脓血、黏液,热退后腹泻减少。3.过敏反应,荨麻疹最为常见。4.肝脾肿大,90%以上患者肝大伴有压痛,尤以肝左叶更显著,50%以上患者有轻度脾大。5.其他二、慢性血吸虫病主要发生于急性期症状消退而未经治疗或疫区反复轻度感染而获得部分免疫力者。慢性血吸虫病病程可长达10~20年甚至更长。轻者大多无症状,尽在粪便普查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虫卵,或体检时发现肝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腹痛、腹泻,便偶尔带血。重者有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早期可有肝大,晚期发生肝硬化,伴脾大,下腹可触及大小不等包块。三、晚期血吸虫病1、巨脾型,最为常见,是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主要表现。2、腹水型,是晚期血吸虫病肝功能失代偿的表现,约占25%。3、侏儒型,较少见。自幼反复感染本病引起发育障碍,表现为身材矮小、面容苍老、第二性征缺乏,智力正常。4、结肠肉芽肿型,以结肠病变为主。患者腹痛、腹泻,有时便血、腹胀。左下腹可触及肿块,有压痛。四、异位血吸虫病1、肺血吸虫病,多见于急性血吸虫患者。表现为轻度咳嗽与胸部隐痛,痰少。2、脑血吸虫病,多见于病程早期,以青壮年为多,急性患者表现为脑膜炎症状。慢性型主要症状表现为癫痫发作,尤以局限性癫痫为多见。辅助检查(一)血常规(二)粪便检查(三)肝功能检查(四)直肠黏膜活检治疗要点(一)病原治疗,目前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事吡喹酮,适用于各期各型血吸虫患者(二)对症治疗,急性期血吸虫病患者应给予降温、补液、保证水、电介质平衡;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应加强营养,及时治疗并发症;巨脾型患者,可考虑手术;侏儒症时短期、间歇、小量给予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制剂。预防1、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患人群常见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血吸虫感染有关。2.腹泻与虫卵沉积引起急性结肠炎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进食减少机体营养代谢障碍有关。4.体液过多与血吸虫性肝硬化有关。5.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护理措施(一)隔离与消毒(二)一般护理(三)病情观察(四)对症护理一、隔离与消毒对患者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患者粪便直接入水。二、一般护理1、休息,急性患者及晚期肝硬化伴有腹水的患者均需卧床休息;消化道出血者绝对卧床休息。2、饮食,急性患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伴有腹泻者饮食要求同细菌性痢疾患者。三、病情观察1、急性血吸虫病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每日排便次数、粪便的性状,皮疹部位、形态,肝、脾的大小,肝功能情况等。2、晚期血吸虫病观察患者体重、腹围、下肢水肿情况、肝功能变化情况。注意观察有无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以及感染等并发症的表现。四、对症护理1、高热检测患者体温、热型。2、腹泻观察患者排便次数及每次大便的量、性状、颜色等,记录出入水量,评估有无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表现,肛周皮肤有无破损、疼痛。3、腹水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测量腹围、体重,准确记录患者24h出入水量,遵医嘱给予利尿治疗,大量腹水患者患者应抬高床头,采用半坐卧位。4、肝性脑病诊疗护理1、根据遗嘱准确及时用药,注意观察药物治疗效果。2、协助医师进行特殊检查,如直肠镜检查,检查前应向患者讲述检查的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术后应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的表现。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