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与危险行为的关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0级教育硕士作者:宋倩、李菲菲、张春淼、李金花、李珊珊、陈增睿目录〇引言………………………………………………………………………………………1一思考可能性……………………………………………………………………………3(一)概念及关系的阐述(二)具体表现1.剥夺他人与自己生命的危险行为2.不安全性行为3.不安全驾驶行为(三)解决措施二思考抽象概念…………………………………………………………………………5(一)理论阐述1.何谓“抽象概念”2.青少年对“抽象概念”的认知特点(二)具体分析1.思考“自我”2.思考“爱情”3.身体意象4.其他易导致错误理解的抽象概念(三)解决方案三元认知…………………………………………………………………………………9(一)怎样理解“元认知”(二)“自我中心”与危险行为1.假象观众2.个人神话(三)提高元认知的方法1.自我心理调节2.进行学校生活技能和课外休闲的教育四多角度思考……………………………………………………………………………12五思维的相对主义倾向…………………………………………………………………17(一)理论阐述1.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2.青少年思维的相对主义倾向(二)思维的相对主义倾向与危险行为的关系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与危险行为的关系作者:宋倩、李菲菲、张春淼、李金花、李珊珊、陈增睿1.男性青少年的危险行为2.女性青少年的危险行为六结语…………………………………………………………………………………………21参考文献………………………………………………………………………………………22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与危险行为的关系作者:宋倩、李菲菲、张春淼、李金花、李珊珊、陈增睿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与危险行为的关系〇引言宋倩人的一生从受孕(父亲的精子与母亲的卵子结合形成新的生命)到死亡,是一个持续的、累积的过程。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发展道路,但是也存在着所有人都遵循的一般发展规律。普遍认为,人的一生要经历九个阶段1。包括产前期,婴儿期,学步儿期,学前期,童年中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这九个阶段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和年龄上的划分,要从生理、认知、社会心理等方面综合考虑。我们不能说这九个阶段哪个更重要,因为它们是紧密联系的线性整体,缺一不可。青春期2在人的一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儿童期和成人期的过渡阶段,是人生的分水岭。尽管学者对青春期的时间范围持有不同观点,但一般认为青春期指人从10岁左右到20岁左右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在生理、认知、社会心理等方面发生了巨变,巨变的结果是使儿童脱离父母,从家庭走入社会,开始独立生活,承担各种社会责任。具体到我国,一般将青春期分为三个时期,青春早期(10岁~13岁),青春中期(14岁~17岁),青春晚期(18岁~22岁),即从初中开始到大学结束的这个阶段。认知(cognition)3指人类的认识活动及获得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认知过程主要包括注意、知觉、学习、思维和记忆。认知发展(cognitivedevelopment)4指发生在注意、知觉、学习、思维和记忆等智力活动中的与年龄相关的变化。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而青少年处于第四阶段,即形式运算(formaloperations)5阶段。形式运算是一种对观念和命题的心理操作,此时儿童的思维不再局限于真实的或可观察到的事物上,因为形式运算者可以对或许没有现实基础的假设过程和事件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主要包括假设演绎逻辑推理和归纳推理,囊括了抽象思维、复杂思维和元认知的能力。青少年认知的变化,使得他们开始思考可能的情况是什么,而不仅仅指向现实;能够思考抽象的事物,比如爱情;元认知能力提高,对思考本身进行思考,不断地1《发展心理学》(第八版).邹泓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5页.2来源于拉丁语,意思是体毛的出现。3《发展心理学》(第八版).邹泓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28页.4《发展心理学》(第八版).邹泓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49页.5皮亚杰认知发展的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出现在儿童11、12岁以后,此时个体开始更加理性和系统地去思考抽象概念和假设命题。出自《发展心理学》(第八版).邹泓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51页.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与危险行为的关系作者:宋倩、李菲菲、张春淼、李金花、李珊珊、陈增睿自我反省;由于认知发展的局限,青少年对抽象事物的思考常常步入极端思维,然而,大部分人在十几岁时开始发展反思能力,对同一事物进行多角度的复杂思考,即多元思考;多元思考使青少年认知发展出现了相对主义的倾向,相对主义者试图比较对立观点的优缺点但不进行自我评断。一般在大学结束时,即青少年步入成年阶段时,许多年轻人到达承诺阶段,能够从对立的观点中作出自我选择。以上初步探讨了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特点,归纳如下:特点一:认知的对象指向假设,思考可能性。特点二:认知的内容更加抽象,思考抽象概念。特点三:元认知能力提高,能够思考思维活动本身,具有反省意识。特点四:认知的角度更加多元而复杂,能对同一事物进行多角度思考。特点五:受认知能力的局限,思考容易陷入相对主义。这五个特点给青少年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本文侧重研究后者,致力于探讨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与危险行为的关系。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从前文提及的五个特点展开论述。本组成员包括组长(宋倩)、组员(李菲菲、张春淼、李金花、李珊珊、陈增睿),共六人。李菲菲负责收集整理认知发展的第一个特点,张春淼负责特点二,李金花负责特点三,李珊珊负责特点四,陈增睿负责特点五。宋倩负责论文的整合和文字纂写,形成完整的论文。论文主要参考邹泓等译的《发展心理学》(第八版)和《阿内特青少年心理学》(原书第三版)。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与危险行为的关系作者:宋倩、李菲菲、张春淼、李金花、李珊珊、陈增睿一思考可能性李菲菲(一)概念及关系的阐释青少年认知发展的首要特点就是“思考可能性,而非现实性”。所谓“思考可能性”是指青少年的思维不再局限于真实的或可观察到的事物上,能够对或许无现实基础的假设过程和事件进行逻辑推理。这与儿童的思维模式有了本质区别。由于青少年的形式逻辑思维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他们已能够脱离具体事物进行思考,能从抽象角度去思考事物的可能情况是什么。青少年认知发展的这一特点“思考可能性”与青少年危险行为存在有一定的关系。对于某项行为活动,就儿童来讲,一般不会去思考结果有几种可能性,他们只是按自己的意愿去行动,而对于青少年来说,一般情况下则要思考该种行为活动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结果有好有坏,怎样去选择等。因而,青少年对危险行为的思考与其是否做出该行为有一定的联系。以抽烟为例,儿童觉得有趣,可能会模仿成人进行这一危险行为,但是他们事先并不会考虑很多,比如健康因素;而青少年则不同,他会思考:抽烟对身体有没有害处?父母、老师会不会发现?会不会受处罚?各种可能性使他不得不对这一行为慎重。如果他在心里上认同抽烟没什么关系,那他就极有可能做出这一危险行为;相反,他会主动规避这一行为。总而言之:思考可能性可能导致青少年危险行为,但并不必然导致,相反它还有可能会抑制青少年危险行为,关键要看青少年在心里上认同哪种可能性。(二)具体表现1.剥夺他人或自己生命的危险行为2002年4月6日,一个叫齐刚(化名)的少年为反抗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在家中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并计划杀死父亲。当被问及“想过这件事的后果吗?”时,齐刚回答:“想过。我知道这件事是违法的,法律会严惩不贷,一定会判坐十几年、二十几年牢。但是我当时想,如果我现在不坐,将来始终受父母制约,现在坐了牢,等以后出去我就一个人生活,就自由了。”6可见齐刚对杀6青少年逆反心理,郑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与危险行为的关系作者:宋倩、李菲菲、张春淼、李金花、李珊珊、陈增睿害父母这件危险行为的结果是经过思考了的,要么现在受父母的高压管制,不得自由,要么杀死他们,坐几十年牢后重获自由。然而在行为活动的选择上,血脉亲情最终没能敌得过对自由的向往,齐刚残忍地把刀举向父母。思考可能性给了青少年多种选择,这种选择间接导致了危险行为的发生。青少年的自杀行为是极端危险行为的表现之一。在我国自杀已经成为导致青少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我国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2007年1月6号公布的、调查数据来自于全国13个省市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之前的一年之内,有20.4%的中学生具有自杀的一项,有6.5%的人“计划过自杀”,其中男生5.7%,女生7.4%。7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生命意识淡薄,抗挫能力低下等等,对可能性的思考也是一方面原因,考虑到生与死两种结果的可能性,权衡比较,一部分青少年就有可能选择死来解决问题,这与儿童的自杀行为是有区别的,曾有一个刚满10岁的女孩煦煦在家中用爸爸的围巾上吊自杀。心理医生分析,10岁的孩子并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她的想法很单纯,就是通过死亡来引起经常出差的父亲的关心。儿童不会像青少年一样去思考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单纯地以为某种行为必然带来某种结果,就像自杀一定会引起父亲的注意,但是她不知道失去了生命,再也感受不到父亲的关心,父母也会伤心难过。2.不安全性行为如今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有关未成年父母、少女妈妈的报道,如《南方周末》曾报道的国外少女妈妈;英国13岁男孩当父亲;少女产下婴儿,遗弃在卫生间……青少年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开始萌发性意识,而成人往往会比对青少年进行正常的性知识教育,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青少年会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取性知识,如书刊、录像、影视资料、网站信息等,当然还有一个重要途径,即亲身体验——进行性行为。对这一危险行为,青少年考虑的结果无非两种:第一,得到愉悦感且安全无事;第二,意外怀孕,进而成为未成年父母,影响学业、家庭关系等。如果青少年认同了第一种可能性,认为自己不会这么倒霉,灾难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抱着一种侥幸心理,那么他们就极有可能做出不安全性行为;相反,若是青少年认真思考,能够抵制住成人世界的诱惑,那么他们就会主动规避这一危险行为。3.不安全驾驶的行为近年来,由青少年不安全驾驶导致的事故频发,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们不禁要思考这是否与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特点“思考可能性”有关。青少年不安全驾驶,结果无非两种可能:(1)满足自己的快感,安全无事故;(2)出现交7苏颂兴.让社会工作者参与“守护生命”[N].上海:文汇报,200829222日.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与危险行为的关系作者:宋倩、李菲菲、张春淼、李金花、李珊珊、陈增睿通事故,伤人伤己,危及生命,破坏家庭幸福等。一部分青少年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多次上路都未出过险情,就认为自身驾驶技术没问题了,于是更加肆无忌惮的赛车、飚车,这些人驾车极易成为“马路杀手”。如果青少年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能充分考虑,慎重做选择,那么就会少很多“马路杀手”。(三)解决措施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对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可以从思考可能性这一角度入手:一方面,教育青少年做任何行动前要慎重思考,把问题的方方面面、各种结果的可能性都考虑清楚。一旦经过思考,青少年行事上起码不会再鲁莽,不会再仅凭一时激情,一时喜好作出让自己后悔的事;另一方面,要教育他们慎重抉择,在此之前我们应该先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选择导向上给予正确的引导,这样,面对各种可能性时,青少年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避免危险行为。二思考抽象概念张春淼在认知发展的五个特点中,青少年思维发展的抽象性较为突出,表现为他们开始思考抽象概念。青少年对自我、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等方面的抽象问题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但其抽象思维还未完全成熟,对于抽象概念还容易产生片面性与表面性。(一)理论阐释1.何谓“抽象概念”阿内特认为,抽象的事物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种心理上的概念或过程。它不是直接的感知经验,是心理的抽象思考过程。抽象的概念可包括时间、友谊、信仰、文化等。这些事物不是真切可见、可听、可尝或可触摸的;它们以概念的形式而存在。“抽象”通常被拿来与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